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南华寺在哪里属于哪个省(南华寺原名叫什么)

广东一座全国重点寺院,庙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一中轴线上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南华寺在哪里属于哪个省,南华寺在哪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东华禅寺在哪里南华寺在哪里属于哪个省南华寺的南华诞是什么时候

东华禅寺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郊东华山风景区)。

广东一座全国重点寺院,结构严密,主次分明

东华禅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由印度智药三藏禅师创建。因东华山山形地貌酷似印度灵鹫山,故取名灵鹫寺。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于黄梅受衣钵后于此隐修,复建灵鹫寺,改名东华禅寺,后至宝林寺(南华寺)。自此流传: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东华证道,南华弘法。寺于唐宋鼎盛,毁于明清。

公元1997年,曾于福建漳州、西藏林芝闭关四年的万行法师,于此山再次闭关潜修,于2002年开始筹备重建千年宝刹,2006年9月工程启建,2008年10月东华禅寺正式落成,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投资过亿元,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独具特色。

清天顺年间改为东华院,文革期间僧散寺毁,仅剩遗址。

1997年,万行法师来东华山如珠岩山洞闭关潜修。为再现翁源历史名寺的辉煌,万行法师决定恢复东华禅寺。

根据万行法师的理念,在旧址重新扩建东华禅寺,在东华山风景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内,建设东华禅修中心、疗养中心、慈济安养中心、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佛学院、佛教艺术展示中心、龙仙古镇、东华七十二塔院等八大配套建筑群和东华居士林。

2008年10月2日,在翁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八年与四众弟子艰苦卓绝的努力,古朴典雅,庄严神圣的千年古刹东华禅寺落成。

东华禅寺的典故:

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于黄梅受衣钵,南归经此寺而隐修,改灵鹫寺为东华禅寺,后去宝林。翁邑自此有传: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东华证道南华弘法。唐宋鼎盛,毁于明清。

公元一九九七年沙门万行乘愿再来,入此山掩关潜修三年,感天地之恩泽,会阴阳之和谐,证佛性之本源,如是出关,复建东华。师手执刀斧,开山辟石,斩荆修路,昔杳无人迹处,丁亥仲秋,宝刹重现,菩提苍翠,绿树掩映,僧信云集。

师继祖师之禅: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立东华之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万行法师继祖师之禅,“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秉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道德模范,圣人品行”的理念严格管理寺院。

僧众恪守丛林清规戒律,真修实证的清净道风有口皆碑,使东华禅寺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实修中心,吸引了众多僧信前来参学问道。

东华禅寺在万行法师的住持下,已成为韶关地区最具规模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市模范宗教活动场所、省和谐寺观教堂、翁源县公益慈善倡导者,每年为社会捐赠赈灾、助学、扶贫等功德善款数百万元,极大促进了翁源县域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24公里,人称“东粤第一宝刹”。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南华寺的建筑布局

南华寺庙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一中轴线上,结构严密,主次分明。进入第一道山门曹溪门(又称头山门)后,就是放生池。

池为椭圆形,上建一座八角形、圆柱挑角、攒尖顶式五香亭。宝林门是南华寺第二道山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清代及1912年重修,门联是“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横批是“宝林道场”。钟、鼓二楼相对,元大德五年(1301年)建。

明清两代及1933年均曾重修。楼分三层,歇山顶,檐角挑起,格子门窗,钟楼顶层悬有宋代铸造万斤铜钟。天王殿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清代重建,原为罗汉楼,后改为天王殿,殿正中央供奉弥勒佛像,后面塑韦驮像,两边塑四大天王像。

“南华诞”庙会又称“六祖诞”庙会,始于唐代(公元714年),是宝林寺(宝林寺还易名为中兴寺,次改名法泉寺)住持令韬为弘扬六祖禅法,保护六祖惠能真身,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举行的祭祀禅宗六祖的庙会活动。

“南华诞”庙会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具有重要价值。“南华诞”庙会活动由“祝圣拜祖”、“晨拜”、“礼佛祭祖”、“信众午”、“放生”、“传灯”等程式组成。

每年“南华诞”庙会活动的参与者涵及大陆、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世界诸多国家,为传播六祖惠能大师的佛教禅宗思想,进一步强化南华禅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的宗教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是唐朝岭南部人(今广东省)新州人,祖籍范阳。父亲卢兴焯,曾是朝廷官吏,清廉正直,才华横溢,母亲李氏善良贤淑、纯洁质朴,夫妻二人生活非常幸福。唐武德三年,卢兴焯被贬来到岭南。

几年后,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香气扑人,瑞相纷呈,李氏生下一个男童。黎明时候,有两位奇异僧人来拜访,说:“昨晚出生的这个孩子和我们缘分很深,我们特意过来给他取名上慧下能。”

父亲诧异的问:“二位从何处来?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僧人微微笑说:“此名意义深妙,惠持佛法施与众生,能作佛陀广大事业”。说完便告辞而去。

惠能三岁时,父亲因病早逝,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艰难困苦。惠能24岁那年,有一日挑柴送到顾客的店中,碰巧有一位客人在店内诵经,他就合掌在旁边静静的听着,听着听着就感觉有所领悟。

等客人诵经完毕,他就问客人读的什么经?客人说是《金刚经》,他急忙问:“从哪里可以得到这部经?为何持诵此经?”客人告诉他,黄梅县东禅寺的五祖弘忍大师,为弟子传授《金刚经》,我是从那里请来的,五祖说无论僧俗,只要精进持诵《金刚经》,就能见到自性,了悟成佛。

在印宗法师讲经的时候,惠能坐在最后一排,前面有两个和尚在争论,因为外面旗杆上挂的幡,在风吹的时候,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两个人谁也不服谁,惠能就到当中去调解,非常谦虚客气的对他们说“仁者,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两个人一下都被说服了。

这堂经讲完,印宗法师下来,就找他们三个人,你们刚才在议论什么?这三个人就把事情原委一说,印宗感到非常惊讶,就想到第六代祖惠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就问他,你是不是六祖惠能?惠能就承认了,是的。衣钵呢?衣钵拿出来大家看。

于是惠能大师就在印宗座下剃度出家,所以印宗是他的剃度师。印宗剃度完之后,拜他为师父,这个师父是传法的师父。

他的身份一下就高起来,印宗法师都拜他为师父,那还得了!水涨船高,一下子身价就抬起来了,这就叫抬举。所以后来六祖惠能大师能够一帆风顺,是和印宗法师的护持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华诞

好了,关于南华寺在哪里属于哪个省和南华寺在哪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约起来 深圳出发3h内高铁直达 这8个地方距离近还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