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两者有何不同(恒星月和朔望月的区别画图)

恒星月周期与朔望月周期有什么区别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两者有何不同,以及恒星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恒星月和朔望月都具体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两者有何不同恒星月的周期是多少

先看下面的图。

为什么朔望月与恒星月时间长度不同

中间红黄色的是太阳,蓝色的是地球,地球旁边的小黄色球是月球。

恒星月只与月球相对于遥远的恒星有关,而朔望月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恒星月是指月球对于一颗遥远的恒星(不是太阳)来说的自转周期。从上图中的A点开始,此时月球正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同时也正对着某颗遥远的恒星(图中未画出),此日从地球上看是朔日。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月球相对于地球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B点),又一次正对着那颗遥远的恒星(图中都在图的正左方),此时,月球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公转。这一周期就称为恒星月。周期为27.322天。恒星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而朔望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就是说,月球还要再一次到朔日。再看上面的图,月球到B点时,完成了一个恒星月,但相对于地球来说,还没有回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还没有到下一次朔日,所以还不是一个朔望月。月球还要继续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几天,到达C点,月球才会再一次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才是下一个朔日,才完成一个朔望月。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1天。

即,月球用27.322天完成一个恒星月周期。但要用29.531天才能完成一个朔望月周期。一个朔望月要比一个恒星月长2.209天,一年要多出28.717天,差不多是一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内(一年内),从地球上看,月球围绕地球转了12圈(12个朔望月),但实际上,月球围绕地球转了13圈(13个恒星月)。

恒星月和朔望月的定义和区别:

1、定义不同:

(1)恒星月是指月球对于一颗恒星来说的公转周期。如果月球上某一点,本来面向著太阳,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点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这一周期就称为恒星月。

(2)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

2、时间不同:

(1)一个恒星月就有27.322天,或27天7小时43分11.51秒。

(2)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4分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3、对人类影响不同:

(1)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2)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涨潮落潮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人们自然地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朔望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恒星月

当将太阳做为参照时,月球围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基于这点对下述就不难理解了。

设月球上正对太阳直射的一点为A,经过一段时间后,A点再次回到了太阳直射的位置上,这一周期就称为恒星月,也就是说这是月球人的感觉。

这样一来,月球出现一个朔望月所需的时间比上述的恒星月要长,因为此时地球人所看到的朔望周期是以地月系为参照的,太阳直射的A点从我们的视角看已经移过了我们看到的直射点。

科学家通过测量:

朔望月平均为29.530589天

恒星月平均为27.322天(27天7小时43分11.51秒)

希望能帮到你。^_^

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两者有何不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恒星月、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两者有何不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为什么朔望月的周期比恒星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