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什么是恒星(太阳为什么是恒星)

什么是褐矮星 恒星不要它,连行星都不是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什么是恒星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什么是恒星以及恒星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恒星是什么哪些是恒星行星是什么哪些是行星什么是卫星什么是恒星什么是行星,什么是恒星

1、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如太阳、比邻星。(实际上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大多都是恒星)

恒星是什么 我们的太阳就是宇宙中普通的恒星,真是太神奇了

2、行星:具有一定质量,且呈近似圆球状、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如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如月球、木卫一、土卫一),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如我国的“东方红一号”)。

恒星,顾名思义,就是恒定不动或永恒不变的星。的确,从表面上看,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古代人看到织女星旁有几颗小星构成梭子的形状,就起名叫梭子星;又看到牛郎星和附近的两颗星样子像个扁担,就起名叫扁担星。古时候的梭子星和扁担星,今天看来仍然像梭子和扁担。难道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真的一动不动吗?不,绝不是这样。所有的恒星和我们的太阳一样,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但由于恒星太远,它们的运动变化肉眼难以觉察。打个比方,鸟儿在眼前飞过,一闪即逝;而飞机速度比鸟快得多,我们却感到它飞得很慢;月亮运动速度又远比飞机快,然而明月当头时,我们却常常感到它静止不动。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

具体介绍:

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恒星:

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的其他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些恒星看似只是固定的发光点。

历史上,那些比较显著的恒星被组成一个个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恒星都有专有的传统名称。天文学家组合成的恒星目录,提供了许多不同恒星命名的标准。

扩展资料:

恒星数量:

天文学家对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一直有不同的估算。最著名的一个说法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他的著作《千亿的千亿》中提出的一个猜测,认为宇宙中有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有1000亿个恒星。

而据此天文学家又进一步推测各星系恒星数量约为1000亿的一万亿倍。美国天文学家彼得·范·多昆和天体物理学家查理·康罗伊对来自星系的光强度分析后认为大约有3X1023。

搜寻系外行星方法:

1,天体测量法:

天体测量法是搜寻太阳系外行星最古老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精确地测量恒星在天空的位置及观察那个位置如何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恒星有一颗行星,则行星的重力将造成恒星在一条微小的圆形轨道上移动。这样一来,恒星和行星围绕着它们共同的质心旋转。由于恒星的质量比行星大得多,它的运行轨道比行星小得多。

2,视向速度法(Radial Velocity):

视向速度法利用了恒星在行星重力的作用下在一条微小的圆形轨道上移动这个事实,目标是测量恒星向着地球或离开地球的运动速度。根据多普勒效应,恒星的视向速度可以从恒星光谱线的移动推导出来。

3,凌日法:

当行星运行到恒星前方的时候,恒星的光芒会相应减弱。光芒减弱的程度取决于恒星和行星的体积。在恒星HD 209458的例子中,它的光芒减弱了1.7%。天文学家用凌日法发现了恒星HD 209458的行星HD 209458b。

4,脉冲星计时法:

通过观察脉冲星的信号周期以推断行星是否存在。一般来说,脉冲星的自转周期,也就是它的信号周期是稳定的。如果脉冲星有一颗行星,脉冲星信号周期会发生变化。

5,重力微透镜法:

用重力透镜效应来发现行星的方法。比如行星OGLE-2005-BLG-390Lb就是用这种方法发现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恒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8颗低金属恒星现身,它们是宇宙中的 长老 ,见证宇宙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