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三僚村的代表人物(三僚村出过什么官员)

探秘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兴国三僚村

很多朋友对于三僚村的代表人物和三僚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三僚村的地理位置三僚村的代表人物三僚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三僚村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境内。地理方位是东经115º41’15至115º45’00之间,北纬26º20’00至26º22’30之间。北距江西省省会南昌400公里,西距赣州市区150公里。三僚村处在兴国、宁都、于都三县交界点,距兴国县城67公里,宁都县城47公里,于都县城55公里。三僚村经宁都可与昌厦公路相通,319国道在兴国县的大坑、于都县的银坑、桥头和宁都县赖村呈半圆的弓状将三僚村包围。始于兴国大坑、终于宁都邮村的樟青公路(省道)将319国道的半圆划了一条直线,成为弓弦,三僚村犹如搭在弓上的箭簇。319国道519公里处的桥背(于都县的葛坳、银坑之间)有一条便道与三僚村相连,里程为10公里。三僚与樟青公路中梅窖镇有水泥村道相连,仅6公里。三僚距赣州飞机场、井冈山飞机场分别是150公里,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70公里。兴国县城、宁都县城每天都有中巴客车通往三僚村

探秘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兴国三僚村

三僚村作为中国风水文化发祥地,中国风水学的杨、曾、廖、赖四大祖师中的前三位都是出自三僚,而赖布衣也是从三僚继承衣钵。此外许多历史名人如文天祥、海瑞也和三僚有密切联系,现将三僚主要历史文化名人作一个简介: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救贫,是杨家第127世志能的第四子,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生于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三月初八日戌时。他有两个儿子名为:杨郎、杨影。杨救贫是宋朝大将军杨六郎的曾祖父——节选自《贵州省天柱县通鉴》。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筠松,民间称他为“救贫仙人”。唐代窦州人(即今广东信宜),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过虔州,隐居兴国三僚村,著《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等风水经典著作,收徒授业,将中国宫庭御用的风水术散播民间,大行于世,为民造福,被人们尊称为“救贫仙人”。赣州城址系杨救贫亲自选定,唐天祐三年(公元九○六年),建城后从赣州返回三僚村途中,被人毒害,死在于都寒信峡药口坝,享年六十七岁

杨救贫在三僚村定居期间,为兴、于、宁、赣一带的百姓堪定阴阳宅址,为人排忧解难,遍阅赣南的名山大川的同时,先后收曾文辿、廖金精、刘江东等弟子,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广传民间。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世代相传至今,赣南堪舆学派继承了杨救贫重形势、重龙脉的理论精髓,被称为“形势派”或“赣派”。杨筠松被尊称为中国风水学的开山祖师

曾文辿:字继舆,号逸真,兴国县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原居于都县曲洋,因为战乱隐居于都黄檀寺读书,偶遇杨公,唔谈之后,为杨公学问倾倒,追随杨公学习风水术,成为杨公的首位衣钵弟子。杨公云游天下,无意在某地驻足,曾公却要为子孙选择一块世居之地,把师傅引到了三僚村定居。曾公追随杨公二十余年,著有《阴阳问答》、《寻龙记》、《八分歌》等书传世,后世尊其为“地仙”,列为中国风水学的第二祖师。杨公仙逝后,曾公随后返回赣州,按师父遗言,说服卢光稠在赣州十字街头开井,磨车湾安水臼,制煞卢王。曾公为防卢氏报复,携弟子远走他乡,后隐居于万载县西山

廖瑀:字伯禹,号“金精山人”,原居宁都东山坝,追随杨公学习风水术,随杨公迁居三僚,成为兴国县三僚村廖氏开基祖。著有《怀玉经》、《一盏灯》等书,后世尊为风水第三祖师

赖布衣:原名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人称赖布衣。相传为今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宋徽宗年间,自幼入三僚村随曾文辿学习风水术,曾文辿以女妻之。曾任国师,后受奸臣陷害,流落民间,足迹踏及全国,以风水术扶危济困,助弱抗强,留下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广州、英德、香港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堪定选址,著有《催官篇》一书传世,后世尊为中国风水第四祖师

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廖瑀后裔。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欲卜寿陵,久不得吉壤,永乐七年(1409年),仁孝皇后未葬,礼部尚书赵珝引均卿至昌平,寻县东黄土山最吉,立癸山丁向。成祖车驾即日临视,封为天寿山,授均卿为钦天监灵台博士。自成祖起,以后诸帝除景帝外,均陵于天寿山系。明成祖赐给廖均卿一把扇子,亲题御诗:

“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

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因廖均卿喜吃糯米饭,在三僚村廖氏称之为“糯饭公”,至今每年清明节后有一个糯饭公节祭祀他。其墓为其自己择地所建,下山虎形,列为县级文物保护旧址。著有《廖均卿行程记》一书行世

廖文政:廖均卿之孙,明代嘉靖十五年,在朝庭举行的一次全国风水术士的考试中,荣获第一名脱颖而出,奉诏迁造仁宗朱高炽墓——献陵有功,先后授钦天监博士、钦天监员外郎中主事、登士佐郎等职。嘉靖18年,廖文政奉旨治理黄河,任治河钦差,驻凤阳府,征发安徽、河南民工三万人,操劳三年,根治了二省水患,功成荣故故里,著《文政公实录》一书行世

廖胜概:廖文政从孙,字景庵,号菊泉。学识渊博,嘉靖间,同祖文政奉诏迁造献陵有功,授钦天监博士。返乡后海内巨公多不远千里来聘,成为一代名师,与时任兴国县令的海瑞过从甚密,有诗文往来

曾从政:曾文辿之后,号少潭,明永乐四年,奉旨钦取相造皇太后寿陵,并度京都形势,敕授钦天监博士、进五品灵台郎,给假还乡,御赐额匾文:“开口名师”。后再度奉诏入京,相度故宫与参与修复长城工程,故于任所,御赐“精明地理”,碑额金榜,遣太监护送灵柩还乡,葬于三僚松籁桥

曾邦旻:字寅甫,号罗三,三僚村曾屋人。明代嘉靖丙申年(1536年),诏入京,相造寿宫,授钦天监博士,九年功成,进阶正七品。皇帝赠邦旻南归圣旨匾文:“江西曾氏子,学识谁能比,腹隐青囊经,眼明雌右礼,呼山山即应,喝水水旋止,事成伟矣哉,功亦在乎耳,别无赠南归,斯言作表记。”其墓为鲤鱼形,位于三僚圩口鱼形嵊

曾永章:号焕卿,奉诏赴北京昌平州相度皇陵,明景福已亥敕授钦天监漏刻博士兼掌天文科。其侄曾国瑞随同前往,敕授钦天监博士候用,后授钦天监漏刻博士,未任而卒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公元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科举状元。文天祥与三僚村渊源甚深,曾为三僚廖氏家谱作序,相传三僚廖氏杨公祠的签文为其亲书。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回三僚村招兵,并在廖氏祠堂“无蚊祠”内留下亲书墨迹

海瑞:字刚峰,明代海南琼州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海瑞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二月至四十三年十月出任兴国县令。海瑞治兴期间,与三僚风水国师廖景庵(号菊泉)过从甚密,结为方外之交。廖景庵刻印祖父相造皇陵经过的《文政公太实录》一书时,海瑞亲为廖文政像题写了像赞。海瑞离兴时,留下赠别廖菊泉诗曰:“此夜殷勤话知己,明朝帆影带云流”

红军时期,彭德怀曾经率红三军团在三僚村打过仗。1931年春,毛泽东亲自起草过“赤化龙聚三都宣传大纲”,筹划红军解放三僚村的战略战术。朱德在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在三僚村内主持召开过群众大会

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南64公里公里的梅窖镇境内,是兴国、宁都、于都三县的交界处。现在全村人口约4600余人,分居在18个村民小组,居民主要曾、廖两姓。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前,未建立兴国县时,属宁都直棣怀德乡之僚溪,后划归兴国县衣锦乡管辖至今。

三僚村因其独树一帜的风水文化,被海内外易学界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风水祖师杨筠松(名益,号救贫),携弟子曾文_、廖金精隐居三僚著书立说,奠定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后,中国风水文化由此传播海内外,三僚曾、廖二姓师承杨公奇术并发扬光大。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朝,明师迭出,其中白衣承诏,由皇帝钦封为钦天监博士的风水师就达36人,享誉世界。古都南京、北京,著名建筑如明十三陵、故宫、长城清东陵等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景区内至今保存了大量的风水作品,如龟蛇相会、曾氏砂手、蛇形祠、虎形墓、七星池等,是中国风水文化保存最为完好、风水作品最为集中的古村落,成为世界风水文化爱好者朝觐的圣地。

2008年6月,三僚风水文化正式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僚风水文化景区分别荣获了“2006江西乡村游十大旅游景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三僚村也于2009年被列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

三僚村因此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三僚的风水文化从唐末一直流传至今,被民间风水学界认为是“中国形势派风水的发源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风水文化理论历来被认为是形势派风水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或术数开始由官俯向民间传播与普及的起点,对中国民间的思想价值观和意识影响巨大。2006年5月,三僚堪舆文化被列入兴国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僚的自然地形地貌,村落与寺庙的选址和布局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时空格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载体。三僚风水文化历史悠久,风水文化遗存极其丰富,堪称世界风水文化活的博物馆。其中诸多人工风水术的经典遗存,既映了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也反映了人类社会趋利避害的普遍价值观。三僚村万方祠的外墙上,至今还保存有当年的红军村标语,是中国土地革命的见证;

风生水起

三僚村自唐以来风水名师辈出,在风水理论方面,分别有著《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寻龙记》、《八分歌》、《怀玉经》等。对研究风水学的发展与演变极价值,对风水文化的批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传三僚背垴(曾氏祖坟地)有杨筠松创造的72种阴宅墓葬法,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造型,是研究中国墓葬风俗的珍贵资料;

三僚丰富的风水遗存及众多的风水术数从业者,在世界和中国民间风水界有大的影响力,每年到三僚进行风水考查、调研和交流的学者和从业者众多。2006年4月,三僚村便入围江西省乡村游十大最美景点,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潜力。目前,三僚村正在努力打造成为世界风水文化爱好者朝觐的圣地。

三僚村附近有三僚风水文化景区、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潋江书院、兴国大圣寺、覆笥山等旅游景点,有兴国灰鹅、兴国红鲤、兴国倒蒸红薯干、兴国油茶、四星望月等特产。三僚村名人廖均卿

廖均卿(1350——1413),字兆保,号玉峰,兴国梅窖镇三僚村人。明永乐八年,以建明十三陵之长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撰有《行程记》等。永乐五年,由礼部尚书赵引均卿入京选择陵址。时经两年,终于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