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伽蓝的伽蓝七殿

深山藏古刹,尘世洗铅华 威海这些古风秘境你去过吗

大家好,关于伽蓝的伽蓝七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伽蓝七堂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伽蓝的伽蓝七殿伽蓝七堂制的起源七堂伽蓝的建制内容包括哪些

从北魏开始,寺院建筑在中国兴盛起来,但是,印度神庙和佛寺建筑的模式并没有被接受。寺,在中国原来就是汉代官署的名称。相传中国第一座古寺,东汉永平十年所建的白马寺,就是用接待外国宾客的官署枣鸿胪寺改建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把佛寺与官府、宅邱、祠堂混同起来。这是因为在建筑格局上,支配中国人的是根深蒂固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在这种文化一心理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一个建筑模式,而模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仅宫殿官邸如是,词堂民居如是,寺院道观也如是。所以中国佛寺一开始就融合了固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柯庙,依然是平面方形,对称稳

这些佛寺知识,一定要知道

重,南北中轴线布局,构成整饬严谨,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当时的寺院习称“浮屠祠”,礼拜塔中舍利是当时信徒巡礼的主要内容。庙前有廊庑围绕,正中院庭的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隋唐以后,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代替佛塔,佛塔渐渐被挤出寺院,或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前后或两侧。禅宗兴起后,提倡“伽蓝七殿”制。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代以后,伽蓝制度已有定式,殿堂塑像也大抵一致。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

山门一般有三个,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常盖成殿堂式,殿内左右分塑二金刚力士,守护佛法。

山门而后的天王殿,中供大肚弥勒,弥勒是释迦的继承人,称为“未来佛”。弥勒像的左右分列四大天王像,掌管东西南北四大部洲的山河大地,又称为“四大金刚”。弥勒像的背后是护法神韦驮天尊。大雄殿供奉主尊释迦牟尼像。供一尊佛,或释迦佛或毗卢佛或接引佛,有的供三尊佛,或三世佛(中释迦佛、左东方药师琉璃光佛、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或三身佛(法身、报身、化身)。主尊两侧,常有左右胁侍,即老“伽叶”、少“阿傩”,或塑文殊、普贤两菩萨。殿内东西两侧面,多塑十八罗汉像或二十诸天。佛殿背后多塑一堂“海岛观音”。

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是寺中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最后是藏经楼,珍藏佛经的地方。

大雄宝殿两旁的东西配殿,西为伽蓝殿,供像三尊,中波斯匿王,左陀太子,右给孤独长者。两侧常供十八位伽蓝神。东为祖师殿,多供奉达摩或当寺开山祖师。

其它尚有库房、客房、厨房、浴室等等,分布四周。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也较普遍。以寺为主,或包以园林,或附缀园林,或穿插园林。与寺庙均衡、对称、封闭相反,园林的配置则追摹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水涧溪流,似源头无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似境界无穷。这两种相反的艺术格局构成了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有自然情趣、意境层深的欣赏。如苏州的灵岩寺、杭州的灵隐寺、天台山国清寺、广东曲江南华寺、湖南衡山祝圣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成都文殊院等等,都属于此类格局。

传说故事

伽蓝菩萨,俗称关公,于三国时期,为一名闻天下之大将。其威武正气,忠勇义德,诚信质朴之风范流传千古。尤以桃园结义,千里寻兄等智勇双全之事迹,最为后世津津乐道。乃具备了以忠事主、以勇立功、以义待人、以德服众的高尚品格。关羽虽于人道之品格高风亮节,却因生前杀业太重,死于瞋恨。其英魂游荡至玉泉山,受普庆大师指点迷津。几百年后,天台宗开山祖师智者大师云游至此,为其开示解脱之理,并为其授皈依戒,遂成为佛教护法。(节自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所造关公供奉仪轨

《神州钟鸣》)关公在格鲁巴被章嘉国师认定为智慧护法,并有其广的仪轨修持方法,收集在土观洛桑曲吉尼玛著作中,名为《三界伏魔大帝关云长之历史和祈供法·激励事业雨流之雷声》。在其历史中讲,关公曾是密宗本尊马头明王之眷属红面狱主,又称红司命主;也曾做过藏地护法“尚论多杰东都”等很多护法形象。一九九九年亚青寺法王阿秋仁波切为宁玛派及汉族弟子开示:此护法与汉地众生具备极大因缘与愿力,此处之关公,大家不可单纯理解为三国之关圣帝君,因为此菩萨于释佛在世时即已是一位成就极大的大士了。他曾对释迦佛前发愿护持一切守扩及振兴佛法、实修实证的佛陀弟子,并为其驱除一切魔障远离身心,护佑一切众生满足愿望,速成佛道(此大士于世间众生示现忠义之相,并以此忠义教化众生时,曾以关公的形象与汉地众生建立了极大的因缘,故为导化方便,此处仍称此护法菩萨为“关圣帝君”)。故关公为守护汉地之殊胜护法,在遣除违缘增上福报对汉族弟子有不共的加持,应经常修持之!并讲关公为古佛之再来,将来会以护法形象度化众生,并示现过多种护法的形象其中之一为关公。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三称三拜)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亲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相关记载

伽蓝是护卫寺院的护法神,民间称之伽蓝尊王、伽蓝千岁,在《佛祖统纪》有关于伽蓝菩萨皈依佛教的记载:“智顗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民间以关云长的“忠孝节义”供奉祭祀,为其建寺,称为武庙、关庙。在伽蓝菩萨的圣诞,普请念颂《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中,诸道场神所说偈:

复次净庄严幢道场神。得出现供养佛广大庄严具誓愿力解脱门。须弥宝光道场神。得现一切众生前成就广大菩提行解脱门。雷音幢相道场神。得随一切众生心所乐令见佛于梦中为说法解脱门。雨

华妙眼道场神。得能雨一切难舍众宝庄严具解脱门。清净焰形道场神。得能现妙庄严道场广化众生令成熟解脱门。华缨垂髻道场神。得随根说法令生正念解脱门。雨宝庄严道场神。得能以辩才普雨无边欢喜法解脱门。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金刚彩云道场神。得示现无边色相树庄严道场解脱门。莲华光明道场神。得菩提树下寂然不动而充遍十方解脱门。妙光照耀道场神。得显示如来种种力解脱门。尔时净庄严幢道场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神众。而说颂言:

我念如来往昔时,于无量劫所修行,

诸佛出兴咸供养,故获如空大功德;

佛昔修行无尽施,无量刹土微尘等,

须弥光照菩提神,忆念善逝心欣庆;

如来色相无有穷,变化周流一切刹,

乃至梦中常示现,雷幢见此生欢喜;

昔行舍行无量劫,能舍难舍眼如海,

如是舍行为众生,此妙眼神能悟悦;

无边色相宝焰云,现菩提场遍世间,

焰形清净道场神,见佛自在生欢喜;

众生行海无有边,佛普弥纶雨法雨,

随其根解除疑惑,华缨悟此心欢喜;

无量法门差别义,辩才大海皆能入,

雨宝严具道场神,于心念念恒如是;

于不可说一切土,尽世言辞称赞佛,

故获名誉大功德,此勇眼神能忆念;

种种色相无边树,普现菩提树王下,

金刚彩云悟此门,恒观道树生欢喜;

十方边际不可得,佛坐道场智亦然,

莲华步光净信心,入此解脱深生喜;

道场一切出妙音,赞佛难思清净力,

及以成就诸因行,此妙光神能听受。

伽蓝菩萨

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头谁来还呢?”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後,这位千馀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伽蓝菩萨与韦驮菩萨是佛教大护法,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蓝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关帝的五官及表情刻划均以豪气奔放为准则,眼眉都表现出雄赳赳的英气,浓烈的黑色系和深红的脸部底色造成强烈的对比,也反映关公宁死不屈的强硬。面部的立体性,嘴部的黑色长须于后代加上,风格写实,而关帝头饰为黑帽上加以系结之垂带。

我们见到的伽蓝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关帝脚穿用简单线条点缀的黑鞋,脚尖略向上点。手持青龙偃月刀这种特定形式的穿著于十二世纪定型。

【伽蓝】

(一)梵语sam!gha^ra^ma之略译。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堂屋)、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纳一切经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起居之所在。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方,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又称说法堂。相当于讲堂,位于佛殿后方)、僧堂(或作禅堂、云堂、选佛场。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中央安置文殊菩萨像)、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山门(又作三门。即具有三扇门之楼门,表示空、无相、无愿等三解脱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指厕所)和浴室(又作温室,为温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二)梵语tagara。为香木之一种。

参考资料:佛学大词典

“伽蓝七堂”制形成于宋代,“伽蓝”就是“僧园”之意。“伽蓝七堂”的布局同我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几乎完全一致,从此成为我国佛寺建筑的固有标准。佛教的每个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后世大都沿用禅宗的七堂之制,即佛寺必备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东司(厕所)七堂,到明清时期演变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观音殿七堂。如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其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藏经楼,两侧为僧房。客堂和钟鼓搂等。现存最好的实例就是北京西山的十方普觉寺,虽未完全保存伽蓝七唐制,但可借此略窥一斑。

所谓的“七堂伽蓝”的建制,内容包括存放舍利或宝物的“佛塔”,供奉佛像的“金堂”,宣讲佛法的“讲堂”,敲打梵钟的“钟楼”,存放经典的“经藏”,出家人作息的“僧房”,以及用餐吃饭的“食堂”。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学语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