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大雄殿和大雄宝殿的区别(大雄宝殿是干什么的)

有拜有保庇 厦门人春节祈福必去的几大寺院,超灵验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大雄殿和大雄宝殿的区别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大雄殿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为什么白马寺叫大雄殿不叫大雄宝殿大雄殿和大雄宝殿的区别大雄宝殿尺寸一般多大

因为他的“宝”在殿内--大雄宝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非常罕见。而且这些塑像是用当时的一种特殊工艺制成,重的只有十几公斤,轻的只有三五公斤。可惜明代末年,这种技艺已经失传了。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寺院中礼佛的地方为什么叫 大雄宝殿

大雄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150公里处的长武县城东街。昭仁寺是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浅水原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立的寺院。现存大雄宝殿,砖木结构,殿内无柱无梁,采用八卦悬顶式,由四周的九梁十八担架叠拱起,符合力学原理,民间称为"一担挑八角"。殿前有唐代"豳州昭仁寺碑",高3.65米,碑文40行,每行84字,共计3500余字,主要记述浅水原大战死难将士事迹。

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像主要有三种造型姿势: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另外有一种立佛,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栴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栴檀木按照佛的面貌身形所作。手下垂名为“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像制作的也叫作“栴檀佛像”。

一般大雄宝殿还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塑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中年的叫“阿难尊者”。佛涅盘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之为二祖。大殿中的这组造像,一般称为“一佛两弟子”。

有的大雄宝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和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各是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名“竖三世佛”。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这十六位罗汉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惰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注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成为十八罗汉。或者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以上据周叔迦考证)

三大士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

海岛观音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海岛四周依据《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像作为胁侍。

总而言之,大雄宝殿的像设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二是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或海岛观音像。各地佛寺因地因事制宜,并不完全相同。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正殿,亦称大殿。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很为壮观。较为著名的佛院的大雄宝殿简介如下

五台山

大雄宝殿是前院的主体建筑,也是菩萨顶的主要殿堂,是院内的喇嘛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殿面宽13米,三开间,进深12.3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黄琉璃瓦盖顶。檐下柱头上挂一桃形小匾,上刻“唵”字,是藏传佛教喇嘛教徒祈祷往生极乐世界时所唱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中的第一个字。这是喇嘛庙的特征之一。殿门口有一副对联为:“灵鹫鹫灵灵鹫灵,真容容真真容真”。

金山寺

大雄宝殿又称佛宝殿、正殿、大殿,是全寺主体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之处。此殿屡建屡毁,唐代中叶毁于兵灾;南宋时遭受火灾;宋真宗时又毁于火灾;宋徽宗时废于兵灾;明正统间毁于火灾;清咸丰太平天国间殿随寺毁,10余年未能修复,直至清光绪年间,僧隐儒募金4600余两,重建大殿,1948年4月5日,寺内大火烧毁梵宇300余间,大殿同付一炬,断墙败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重加整饰,辟为通廊及广场,大殿旧址一度改为溜冰场。文革间寺院再遭毁坏僧众被迫离开,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金山于1982年开放,修建工作得以开展,1984年成立重建大雄宝殿筹委会,1985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大雄宝殿奠基,1986年4月开工,1987年10月大殿上梁,1988年底大殿外貌基本建成,殿内装饰油漆及三尊大佛十八罗汉、海岛观音等正式塑造,1990年10月举行落成典礼。

此次修建耗资360余万元,殿高25米,深广24.6米见方,较旧大殿增高约2-3米并向后约8米,使殿前丹墀较为开阔,气象恢宏,亦便于瞻仰,殿中三尊大佛每尊高一丈六尺,十八罗汉每座高九尺,大佛莲花座前并有二十四诸天雕像,大殿四周斗拱内安放五十六尊罗汉,约1米高,二张古色古香装金供桌分别供放在大佛和海岛前,台湾制造的千佛灯安放在供桌两旁,大钟由香港旭林法师发心铸造,磬、鱼、鼓等法器做工精细,式样别致。殿内高大的抱柱对分别由赵朴初、许图南、黄后庵题写“大江浪,应梵钟,诸天听法苍茫际,千里云,开宝殿,万佛垂光紫翠间;菩萨现金身,宝殿庄严观自在,梵主说妙法,诸天激荡海潮音;宝殿此重修,梵宇宏开诸方礼赞,金容今再现,佛光普照万福来朝”。此殿由住持僧慈舟发起重建,为金山历代所建大殿最高最大之宝殿。大殿书额赵朴初,重建大雄宝殿碑记梦初书丹。

好了,关于大雄殿和大雄宝殿的区别和大雄殿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大同的这两座寺庙,去过之后才知道它和其他寺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