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天沔花鼓戏的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

天门市花鼓剧团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天沔花鼓戏的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这个问题,天沔花鼓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天沔花鼓戏的简介天沔花鼓戏的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天沔花鼓戏的传统剧目

天沔花鼓戏,已有200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后流传到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

荆州花鼓戏天门皮影戏天沔花鼓戏的个人频道

湖北中心腹地,天门、沔阳一带,长江之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内有通顺河,通州河、东荆河流经,沟渠网织,湖塘星布,乃“楚声”和“南风”的繁衍圣地之一。薅草歌、打麦歌此起彼伏,渔歌、硪歌号子冲天,三棒鼓、彩莲船、莲花闹、蚌壳精普及乡野……正是这些民间的音乐、舞蹈、故事、风俗孕育出了江汉平原独具地方风格的汉族戏曲剧种。

天沔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它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形成于天门、沔阳地区,1954年,改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5月又由荆州行署文化局正式定名为“荆州花鼓戏”。2005年,又被湖北文化厅改为“湖北花鼓戏”。2006年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前身为“复联”剧团,初建时由喻浩生、李祥焕负责,1952年11月迁天门岳口落户。

1953年,著名艺人沈山主演的<<打莲湘>>;、<<;绣荷包>>;作为天门花鼓戏的代表首次参加了中南五省和全国民间艺术会演,花鼓戏以其特有的表演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第一次登上了首都大舞台,并受到了与会代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了首都观众和同行们的好评。沈山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次演出,对推动天沔花鼓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4年到天门城关欲名“天门花鼓剧团”,因剧团魏泽斌、萧作君(女)等大批沔阳名演员要离团回沔,经有关部门协调,遂名“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选李新年、沈山为正副团长。

1955年,省文化局将天门复联楚剧团改名“天沔花鼓剧团”,沈山被选为第一任团长。之后,原荆州地区的沔阳、潜江、洪湖、监利等县先后相继成立了县级民营公助专业花鼓剧团(后改为地方国营)。

1956年,省戏工室派吴群来天门天沔花鼓剧团,为花鼓戏配上了弦乐伴奏(花鼓戏原为帮腔加锣鼓),古老的花鼓戏获得了新生。此后,天门花鼓剧团排演了第一台现代花鼓戏<<;两兄弟>>;,在大型神话剧<<;张羽煮海>>;中第一次配置了灯光和布景,为剧种的提高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花鼓戏剧目生产和演出逐渐繁荣起来。经过整理、改编、移植、创作的剧目<<;打莲湘>>;、<<;双撇笋>>;、<<;招郎>>;、<<;斩经堂>>;、<<;站花墙>>;、<<;借牛>>;、<<;拦花轿>>;、<<;夺印>>;等先后参加省、地组织文艺汇演,多次获得表彰和奖励,上演的剧目从最初的几十个发展到了二百多个。中央和省领导朱德、董必武、李先念、张体学等曾观看过花鼓戏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样花鼓戏在全省戏曲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为在湖北省内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花鼓戏又焕发出了新活力。

1981年,天沔花鼓戏改名为荆州花鼓戏,天沔花鼓剧团易名天门荆州花鼓剧团,荆州地区成立了荆州花鼓戏学会,天门县著名花鼓戏老艺人沈山任会长。学会成立后举行了一次讲习会,

各地花鼓戏名老艺人和部分专业戏剧工作者汇集荆州,对花鼓戏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和挖掘整理,会上还组织了天、潜、沔等县花鼓剧团的青年演员学习各行当的代表剧目,有力地提高了青年演员们的表演艺术和理论知识,这次讲习会对花鼓戏剧种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1979年,将天沔花鼓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站花墙>>;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花墙会>>;。

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影片,向国内发行、放映,使花鼓戏第一次登上了电影银幕,从此,天沔花鼓戏这一地方剧种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四大地方小剧种之一。<<;花墙会>>;也成为了最能体现天沔花鼓戏传统艺术风格和特色的经典保留剧目。

天沔花鼓剧团通过该剧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至今仍活跃在江汉平原的花鼓戏新秀,如:胡新中、胡想英、彭云娥、熊惠敏、温晓蓓等。这些新秀为天沔花鼓戏剧种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7年天门荆州花鼓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喜剧<<;水乡情>>;应邀赴京进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及戏剧专家的高度赞扬,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看戏后在贺词中写道:喜滋滋、“水乡情”、活生生、盛日新景;怪不得、个个叫“好”、个个说“行”、真“行”。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在看<<;水乡情>>;后欣然题词:源流百年花鼓戏,面貌一新水乡情。

天沔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80余种,多为汉族民间小调,像[思凡]、[绣荷包]、[放风筝 ]、[芦花调]、[双撇笋]、[站花墙]之类。唱腔优美质朴,乡土味足,生活气息浓烈。

传统剧目《站花墙》写湖广应山杨玉春,自幼与燕山天官王洪的女儿王美蓉订亲。玉春后因父母双亡,前往王家投亲,王父嫌玉春家贫,不认这门亲,并将玉春责打40大板逐出门外。美蓉丫环春香不满王父所为,暗将美蓉引至花墙与玉春相会。杨王二人互诉衷情,交换信物,订下再结同心之好。[站花墙]就是该剧主要曲牌。其他还有[摘花调]、[西腔]之类。

天沔花鼓戏除民歌小调外,主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悲腔]、[打锣腔等,大都男女同腔同调。著名演员有沈三、陈尧山、赛云霞、杨笃清、黄楚香等。剧目过去多为当地汉族民间生活小戏,解放后从楚剧、汉剧移植了一些剧目。70年代末以来,新编的大型历史剧《十三款》,小型现代戏《小坚决》、《买摇窝》、《家庭公案》等均已拍成电影播映。传统剧《站花墙》(《花墙会》)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天沔花鼓戏的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天沔花鼓戏、天沔花鼓戏的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荆州花鼓戏天门皮影戏天沔花鼓戏的个人频道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