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宇宙飞船是如何在太空中进行对接的(宇宙飞船对接过程)

中国航天器太空对接效果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宇宙飞船是如何在太空中进行对接的,太空对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飞船在太空如何进行交会对接宇宙飞船是如何在太空中进行对接的太空飞船的第一次对接是怎么样的

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卫星,发展太空空间,科学家利用分级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再组装完善。

太空旅游不是梦 细数七种面向普通乘客的航天器

太空中飞船的交接有哪些仪式?

很多人关注“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交接,并引发为热门话题。对于航天器为什么要在太空中交会对接充满了好奇。

当初“阿波罗”飞船上的宇航员和“联盟”飞船宇航员在飞船对接成功后,激动地在太空握手是因为科学研究的需要。对接之后,空间站的尺寸就大了,它由航天员实验舱、居住舱、对接过渡舱、服务舱、太阳翼、桁架等组成。这么重的空间站,不管多少级的运载火箭都不能一次性发射到轨道上,只能分批发射,然后在太空完成交会对接,用各种技术手段搭建起来。这样,建设空间站的基础就是要有交会对接技术。

交会对接技术在提供物资补给,运送航天员、轨航天器之间的互访、物资转运或紧急救生中、未来的深空探测都是不能缺少的。

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后的两个航天器,在空间结构连接成整体的技术,就是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是实现航天飞机、太空平台、空间运输系统、空间站、空间装配、回收、补给、航天员交换、维修及营救等不能缺少的条件。

飞船在太空如何进行交会对接?

空间交会就是两个航天器在太空对接:分目标飞行器和追踪飞行器。在空间准备对接的大型航天器或空间站的目标,是目标飞行器;追踪飞行器是地面发射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对接的航天器。相对接成功的“神舟十号”是追踪飞行器,“天宫一号”是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时,两个航天器主要的困难是,要在以7千米每秒以上的速度运行还要精确控制对接,差一点就会错过或者追尾碰撞,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太空交会对接可以分四个步骤:远程导引段、近程导引段、最终逼近段和对接停靠段。

追踪飞行器在地面测控的支持下,经过若干次变轨机动进入到追踪飞行器上,利用敏感器捕获目标飞行器,目标范围大致在15~100千米。这时的近程导引段、追踪飞行器会启动微波和激光敏感器,获得目标飞行器的运行参数,把目标飞行器自动引导至初始瞄准点,距离是0.5~1千米。追踪飞行器会主动捕获目标飞行器对接轴,进入最终逼近段,对接轴线并不是沿轨道飞行方向,而是让追踪飞行器进入对接走廊,在轨道平面外飞行器要进行绕飞。当两个飞行器相对速度约1~3米秒、距离约100米时,追踪飞行器利用接近敏感器、摄像敏感器测量系统,进一步精确测量两个飞行器的相对速度、距离姿态,启动小发动使之沿对接走廊,向目标逼近。最后的对接停靠段:发动机在对接前关闭,并以0.15~0.18米/秒的停靠速度与目标相撞,最后利用栓-锥式或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装置,实现两个飞行器在结构上的硬连接,完成电源线、流体管线、信息传输总线的连接。

哪些国家实施了太空交会对接?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航天器交会对接俄罗斯(苏联)进行的次数最多。俄罗斯加上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共实施了300多次。俄罗斯、中国和美国有完全独立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人类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在1966年3月驾驶“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当时经过改装的,火箭第三级无人舱体进行对接。“双子星座号”系列飞船从1964~1966年通过了10次载人飞行和2次无人对接,为多种交会对接方式和技术做出了验证,阿波罗探月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源于这些验证。美国采用手动方式完成航天器的交会对接,主要考虑的是成本经济性、技术的把握性和安全可靠性等诸多因素。

俄罗斯(苏联)多采用自动对接技术。第一次无人航天器(完成于1967年)自动交会对接,由至今仍在服役的“联盟”飞船完成的。“进步号”货运飞船和“联盟”已经交会对接任务200多次。

交会对接也会发生故障,美国的“阿金纳”与“双子星座9号”对接时发生过故障;“阿波罗14号”在飞往月球过程中,直到第六次试接才获得成功。

1997年6月24日,俄罗斯的“进步M-34号”货运飞船脱离了“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口,次日该飞船飞回来想进行对接时,制动控制部件竟然失灵了,航天员的指令飞船没有做出响应,撞到了“和平号”的晶体舱上。2010年,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站”与“进步M号”货运飞船对接时也以失败告终,改进措施后才获得成功。所以说,太空交接也需要经过试验才能获得成功。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进行对接还是利用了速度。

首先宇宙飞船要拜托万有引力的影响,就只能通过加速度。只要宇宙飞船在地球上面做加速运动,当它的速度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后就可以停止持续加力了,那么宇宙飞船就会保持的速度的惯性直接被甩出地球,紧接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就还是要依靠着速度来进行对接。

一般在太空周宇宙飞船需要跟航空器进行对接,但是航空器在太空中是相对静止的状态或者有自己的运行速度,那么宇宙飞船就需要进入特定的轨道,然后依靠着方向和速度的控制,尽量保证跟航天器同样的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宇宙飞船在跟航天器对接的时候可以顺利的进行。

不会因为宇宙飞船跟航天器存在速度的差异而发生碰撞,这样的碰撞在太空中是比较危险的,因此对于宇宙飞船的速度的控制就非常的重要,当宇宙飞船跟航天器对接紧密以后,这个时候宇宙飞船才可以进入到正常的轨道,才能继续完成在太空中的任务。

等到宇宙飞船要回到地球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利用速度然后把宇宙飞船再推到指定的轨道,这个时候宇宙飞船还是要用高速离开太空,然后冲到地球上,在这个过程中跟地球到太空的过程是相反的,宇宙飞船需要利用一个反向的推力,把宇宙飞船推回到地球上指定的轨道。

所以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的运行其实都是对于速度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个速度就需要依靠燃料产生的推力来进行。经常看到宇宙飞船发射的时候,下面就会爆出熊熊火焰,其实就是利用热能产生一个巨大的推力,来把宇宙飞船推入到太空中。

那是,1969年1月13日,排列序号13的前苏联宇航员费·沙塔诺夫预定在13时乘“联盟4”号飞船起飞。三重“13”使一些人感到这次飞行不吉利,但沙塔诺夫毫不在乎,说他喜欢这个数字,一定会给他带来幸福。事有凑巧,在还差13分多种就要起飞时,指挥中心怀疑一个仪表上显示的数字有问题,决定延迟一天起飞,以便检修。这对准备了6年的沙塔诺夫采说,不啻是一次打击,而且是在不吉利的“13”笼罩下的打击。但他却开玩笑地说:“这个日子是不吉利,换一天就好了。”领导上为了了解他是否能经得起改期的考验,为他检查了身体,看看心理上有什么变化。结果一切正常。第二天如期起飞。一天以后,当飞船飞过拜科努尔发射场时,沙塔诺夫看到一股白烟直往上冲,不久就听到“联盟5”号飞船指令长沃雷诺夫的呼叫。又过了一昼夜,“联盟5”号飞船向“联盟4”号飞船靠近,然后顺利地实现了对接。这是两艘载人飞船在太空轨道上的第一次对接,组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准”航天站。对接后,“联盟5”号上的两名宇航员赫鲁诺夫和叶利谢耶夫通过过渡舱转移到“联盟4”号上。这也是一个“第一”。沙塔诺夫热烈接待自己的客人。1月17日,沙塔诺夫与两名客人一起乘“联盟4”号返回地面。一艘飞船上的宇航员“往一反三”,又是一个“第一”。

同年10月,沙塔诺夫又与叶利谢耶夫乘“联盟8”号飞船在太空飞行5天,并与“联盟6”、“联盟7”号飞船会合。这是三艘飞船的第一次编队飞行。

1971年4月,沙塔诺夫与叶利谢耶夫和鲁卡维什尼科夫乘“联盟10”号飞人太空,并成功地与“礼炮1”号航天站对接,共同飞行5个半小时,宇航员还进入航天站,这又是一个“第一”。沙塔诺夫他们这次飞行带上太空的郁金香,后来在地面上开了花,这既是一个“第一”,更象征着沙塔诺夫的成功。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航天器要在太空中进行交会对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