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开福寺起源于什么时候(开福寺是什么宗)

长沙会友两日游 集成整合版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开福寺起源于什么时候和开福寺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开福寺起源于什么时候以及开福寺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开福寺开放时间是什么开福寺起源于什么时候开福寺开放时间

开福寺开放时间:9:00-18:00

长沙这个地方被称为 小西藏 ,给心灵一次不一样的洗涤

开福寺景点介绍:

在长沙城北新河与湘江交汇处凤嘴,有一座殿宇宏伟、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寺,这便是三湘名刹开福寺。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署之地。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马希范继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内外16景。明代文人李冕曾题诗《开福寺》赞曰:“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在长沙城北新河与湘江交汇处凤嘴,有一座殿宇宏伟、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寺,这便是三湘名刹开福寺。

开福寺兴盛时,住僧达千余人。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香火不绝,名僧辈出。北宋洪蕴,佛医俱精,被宋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宋徽宗时,道宁禅师住持,使佛寺中兴。他将临济宗杨岐派禅法,传给日本求法僧人觉心。觉心回国后,创法灯派,被日皇赐以“法灯圆明国师”谥号,僧徒众多,日本佛教临济宗派因而视开福寺为“祖庭”圣地,几乎每年都要派人来朝拜。光绪12年,名僧寄禅、笠云与著名诗人王_运等僧俗19人在此组织碧湖诗社,赋诗谈禅,一时传为美谈。光绪末年,诗僧笠云创办湖南僧立师范学堂于寺内。

千余年来,开福寺历经兴衰,多次改建重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光绪年间重建。1994年开福寺被定为尼僧修学道场以来,住持能净法师利生为怀,志存兴复,对开福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新修了僧堂、放生池、清泰桥、钟鼓楼等;维修了大雄宝殿、法堂、禅堂、念佛堂、摩尼所、斋堂、客堂、藏经楼。1997年,开福寺又从缅甸请回佛祖释迦牟尼玉像(5米高)和阿难迦叶二弟子玉像(4米高)。随后又从台湾等地迎请了5部大藏经供奉。整个修复扩建工程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重修后的开福寺不仅更加庄严肃穆,而且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高雅古朴,成为湖南佛教界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19年,开福寺承办了湖南佛学院尼众部。

今开福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大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两厢堂舍等。山门为四柱三门三楼花岗石牌坊式建筑,高10米。门坊上分栏为浮雕彩绘,或为人物,或为树木花草,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山门两旁立有石狮、石象各一对。进入山门,即放生池,为原碧浪湖残部,上架单拱花岗石桥,走过石桥,便见一座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圣像,面带微笑,手执杨柳净瓶,九龙拥立,庄重中透着祥和。伫立像前,肃穆与敬仰之情油然而升,尘世的心便也多了几许平和与宁静。再往前行,便是开福寺的主体建筑三大殿。

前殿为弥勒殿,又称三圣殿,面阔三间,外檐方柱,内檐圆柱,均为花岗石整石凿成。殿内供奉西方三圣,现已无存,重塑弥勒佛、韦驮菩萨、四大天王。

中殿为正殿,又称大雄宝殿,高20米。中央供奉着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宝相庄严。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侍立两旁。紧靠着释迦牟尼佛背面,供奉着金色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殿两旁还有十六尊者的金像。

后殿为毗卢殿,内供毗卢遮那佛像。周围供五百罗汉像,高约0.4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民间流传数罗汉以测吉凶,即以任何一个罗汉为起点,按自己的年龄,数到最后一个罗汉,再按罗汉的编号抽取封签一张,以测吉凶。但现在的签辞已作修饰,大多数以劝谕守正行善为主。

三殿之间有庭院,植古树名花,并立有清代石碑数座,显得十分古朴典雅。三大殿东侧为客堂、斋堂、摩尼所、紫微堂,紫微堂上为藏经楼,是唐宋时的古建筑,西侧为禅堂、说法堂、念佛堂等。

寺内楹联甚多,大多蕴含佛门教义和为人处世之道。大雄宝殿中有一副很有意味: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清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联中折射出的佛教哲学耐人寻味。

开福寺自建寺以来,虽几经损毁,但香火一直绵延不绝,佛事兴盛。特别是成为比丘尼丛林以来,在住持能静法师的主持下,弘扬正法,广利众生,法门昌盛,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高僧大德来访,佛教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多。日本临济宗派佛教高僧几乎每年都来开福寺拜谒祖庭。台湾著名惠空大师和惟一大法师也多次访问开福寺。香港、澳门、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大和尚和著名比丘尼也纷纷前来交流佛教文化。1997年,能净法师应“中韩日三国佛教基金纽带”组织的邀请,出席了在日本举办的国际佛教交流会。2000年,应台湾佛教界的邀请,能静法师前往宝岛说法巡礼,反响良好。2002年,应韩国佛教界的邀请,能静法师参加由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任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出访韩国。

开福寺兴盛时,住僧达千余人。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香火不绝,名僧辈出。北宋洪蕴,佛医俱精,被宋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宋徽宗时,道宁禅师住持,使佛寺中兴。他将临济宗杨岐派禅法,传给日本求法僧人觉心。觉心回国后,创法灯派,被日皇赐以“法灯圆明国师”谥号,僧徒众多,日本佛教临济宗派因而视开福寺为“祖庭”圣地,几乎每年都要派人来朝拜。光绪12年,名僧寄禅、笠云与著名诗人王_运等僧俗19人在此组织碧湖诗社,赋诗谈禅,一时传为美谈。光绪末年,诗僧笠云创办湖南僧立师范学堂于寺内。

千余年来,开福寺历经兴衰,多次改建重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光绪年间重建。1994年开福寺被定为尼僧修学道场以来,住持能净法师利生为怀,志存兴复,对开福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新修了僧堂、放生池、清泰桥、钟鼓楼等;维修了大雄宝殿、法堂、禅堂、念佛堂、摩尼所、斋堂、客堂、藏经楼。1997年,开福寺又从缅甸请回佛祖释迦牟尼玉像(5米高)和阿难迦叶二弟子玉像(4米高)。随后又从台湾等地迎请了5部大藏经供奉。整个修复扩建工程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重修后的开福寺不仅更加庄严肃穆,而且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高雅古朴,成为湖南佛教界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19年,开福寺承办了湖南佛学院尼众部。

今开福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大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两厢堂舍等。山门为四柱三门三楼花岗石牌坊式建筑,高10米。门坊上分栏为浮雕彩绘,或为人物,或为树木花草,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山门两旁立有石狮、石象各一对。进入山门,即放生池,为原碧浪湖残部,上架单拱花岗石桥,走过石桥,便见一座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圣像,面带微笑,手执杨柳净瓶,九龙拥立,庄重中透着祥和。伫立像前,肃穆与敬仰之情油然而升,尘世的心便也多了几许平和与宁静。再往前行,便是开福寺的主体建筑三大殿。

前殿为弥勒殿,又称三圣殿,面阔三间,外檐方柱,内檐圆柱,均为花岗石整石凿成。殿内供奉西方三圣,现已无存,重塑弥勒佛、韦驮菩萨、四大天王。

中殿为正殿,又称大雄宝殿,高20米。中央供奉着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宝相庄严。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侍立两旁。紧靠着释迦牟尼佛背面,供奉着金色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殿两旁还有十六尊者的金像。

后殿为毗卢殿,内供毗卢遮那佛像。周围供五百罗汉像,高约0.4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民间流传数罗汉以测吉凶,即以任何一个罗汉为起点,按自己的年龄,数到最后一个罗汉,再按罗汉的编号抽取封签一张,以测吉凶。但现在的签辞已作修饰,大多数以劝谕守正行善为主。

三殿之间有庭院,植古树名花,并立有清代石碑数座,显得十分古朴典雅。三大殿东侧为客堂、斋堂、摩尼所、紫微堂,紫微堂上为藏经楼,是唐宋时的古建筑,西侧为禅堂、说法堂、念佛堂等。

寺内楹联甚多,大多蕴含佛门教义和为人处世之道。大雄宝殿中有一副很有意味: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清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联中折射出的佛教哲学耐人寻味。

开福寺自建寺以来,虽几经损毁,但香火一直绵延不绝,佛事兴盛。特别是成为比丘尼丛林以来,在住持能静法师的主持下,弘扬正法,广利众生,法门昌盛,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高僧大德来访,佛教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多。日本临济宗派佛教高僧几乎每年都来开福寺拜谒祖庭。台湾著名惠空大师和惟一大法师也多次访问开福寺。香港、澳门、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大和尚和著名比丘尼也纷纷前来交流佛教文化。1997年,能净法师应“中韩日三国佛教基金纽带”组织的邀请,出席了在日本举办的国际佛教交流会。2000年,应台湾佛教界的邀请,能静法师前往宝岛说法巡礼,反响良好。2002年,应韩国佛教界的邀请,能静法师参加由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任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出访韩国。

>

全国有四座开福寺

开福寺,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西郊大蜀山之南麓,是唐代蜀僧慧满法师卓锡弘化之所。据典籍记载,唐贞观(公元626——649年)以前已建有开福寺,距今有1400年左右,相传慧满法师在此大演《法华经》,为百姓祈雨救生,超度渊济龙神,留下弘法利生、世代称颂之佳话。抗战中古开福寺被日军飞机炸毁。

在长沙城北新河与湘江交汇处凤嘴,有一座殿宇宏伟、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寺,这便是三湘名刹开福寺。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暑之地。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

岐山开福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地处莆田第一高峰的望江山下,风光旖旎,山川如画,处处可见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开福寺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宋两代,原为九座寺,遗址尚依稀可见,占地十多亩,僧徒近千人,到南宋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再次修建,至元代毁灭于兵火,竟成废墟,直到明成祖乙未年间又由开山住持沙门刘峰德祖师牵头化缘筹建及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原任山东按察司事副使,前户部郎中宋光兰捐金倡建,檀越明太子保吏部尚书林俊捐谷助建,在原址重建开福寺壹座,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清康熙年间,香火更为旺盛,僧徒众多,开山造田近百亩,屯粮几百担,粮食颇丰,进行竖旗粜谷,竖红旗粜红谷,竖白旗粜白谷,誉满广业里,至今还存有旗杆座二个。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镇曾有开福寺、静福寺、忆佛寺、同缘寺四大寺庙,其中要数开福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开福寺位于包场镇西市运盐河沿岸,始建于明代,据说由陆、仇两姓发起兴建。先建造一座都天堂,佛事兴盛。以后由僧人至大江南北各寺院广为募化,当地绅士富商、乡里大家小户十方资助,又在原天都堂后面,建造一座大雄宝殿,继尔又建造正殿,命名为开福寺。

开福寺全年开放,时间为:7:30-17:30。

开福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北门外新河,临湘江,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寺院。

开福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佛殿共分三进,前为三圣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毗卢殿;东边厢房从前至后有客堂、斋堂、库房、方丈、藏经楼;西边厢房有讲堂、禅堂、营旧寮等,寺院是以明清宫殿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物。

主要展览:

开福寺历史陈列馆位于开福寺西侧偏殿,面积100余平方米,展厅内容分为三大版块:

一是寺庙历史,收录了开福寺自五代“辟园建寺”至两宋、元、明、清以来几经兴废和禅宗一脉传承的史料。

二是“开福寺十六景”复原模型。

三是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后,开福寺以文化、慈善、爱国为立寺之本,展现佛教传统的成就和“碧湖诗社”复社的近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开福寺

关于开福寺起源于什么时候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天腊八 坐着地铁去开福寺喝碗腊八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