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宁波的家乡风俗宁海订婚有什么习俗宁波民风民俗宁波的家乡风俗
宁波的风俗有舞狮,赛龙舟等。农历的十二月廿三,宁波人称之为小年,据说这天是灶君菩萨生日,每户人家当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宁波人又把这一也称为祭灶夜,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圆,故称上元节。
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期间为灯节,宁波,简称甬,是浙江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宁波的民俗
地处浙东的宁波在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队,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
城乡赛龙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举行,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
冬至吃番薯汤果,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宁波最新消息今天
宁波现在是属于正常市场的城市,因为宁波疫情管控已经放的比较宽松,很多用户都可以正常进入宁波,因此宁波的经济正在慢慢的恢复到三年以前的繁荣。
宁波渔文风俗有哪些
过冬了。先整条过冬的风俗吧。
宁波人过冬至风俗:旧时各家以芦_粉搓圆子,叫芦_汤果。后渐改为糯米粉圆子,加番薯粒,叫番薯汤果。先供灶神,再全家吃。俗称“冬至小年夜”,俚语“冬至大如年,皇帝佬倌要谢年”。这天长辈嘱咐小孩不可啼哭,大人也不打骂小孩,不可摔坏东西,否则视为不吉利。大族开祠堂门,具牲礼神祭祖,按丁分麻饼或分碗,女性不计在内。大户人家在家祭祖,做“冬至羹饭”。祭祀陈设禁用红色,烛用绿色,馒头盖蓝色戳子,谓可“压火”保安。冬至前夕,称“冬至夜”,出嫁女儿须回夫家。俗谚“嬉嬉夏至日,睡睡冬至夜”,因冬至夜最长,夏至夜最短。是夕,睡前须洗脚,说是夕洗脚,冷天不开裂。这夜要比平常睡得早,以祈好梦。谓“冬至前夜梦最灵”,冬至早晨相互传梦,长者为小辈“圆梦”,亦有赶至慈溪清道观求梦者。冬至正时辰,抛掷萝卜至屋瓦上,经雨淋日晒成干后,收集挂壁上,俗称“冬至萝卜”,说可治痢疾。以上习俗多已不行,但冬至后民间仍视为吃补药、服补品的进补季节。
再贴些别的。呵呵。
庙祀
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载:“今之庙,即古之社也。古者,人民聚落所在必奉一神以为社,凡期会要约,必于社申信誓焉。故村社之多寡,即可觇其时民户之疏密,此讲地方史者所当注意也。兹编所载,虽不尽如上所谓,然神庙多处,其民居亦盛,村落凋亡地,其神庙亦多废圮,于此亦可考见地方今昔兴衰之故。盖神社虽亦属迷信之一,而其起源则与僧寺、道院绝殊,不可不表而出之也。”约在1933年,鄞县城乡共有517处庙祀,其中当时城区有159处,这是崇神、信鬼、好祀的民间习俗的表现。《鄞县通志》所载“庙社一览表”的栏目,有名称、地址、所祀之神、庙社组织、建修年月、庙下户口、庙会报赛、地图纵横线交点、备注。在城区社庙中,庙下户口在千户以上的摘录于下:
新水仙庙在惠政镇偃月街,祀水仙渊灵侯。庙社组织分周、韩、林、江、施五堡。宋时建,郡守赵以夫撰有碑记。清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全祖望撰有碑记。咸丰十一年毁于兵,同治二年重葺。庙下户口一千四百余户、六千余人。旧例元宵灯祭,八月十五日为神诞期,演戏致祭,今皆停止。是庙,传为阿育王龙神之行馆。
汤君庙在清洁镇惊驾桥下,祀敕封明济侯汤华。庙社组织分仁、义、礼、智、信五柱。唐元和间建,清雍正十一年重建,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嘉庆四年重建,道光十八年、咸丰九年、光绪二十七年三次重修。庙下户口约二千数百户。夏历六月五日为神诞期,演戏、奉牲祭神。庙内旧有壁画。
栎木庙在栎木镇栎木巷,祀鄞令张峋。庙社组织分潜龙漕、仇毕、舟孟桥、荷花庄等十八堡,每两堡推委员一人,共九人主持庙事。明时建,清代屡有修葺,董沛有记。庙下户口约数千户。夏历二月十二日为神诞期,致祭演戏,八月十六日神像出巡每堡,今已停止。相传神有功翦马,今各营于中秋日设祭,谓张峋有功德于民,民故报以庙食。
白马庙在栎木镇李家桥畔,祀神失考,惟据卢友炬撰序,谓与西街白马庙神同。庙社组织与栎木庙同。建于清光绪间,堡下王鹤亭重修。民国年间被风所毁,里人毛佑清、陆熊飞、林康年等募捐修葺。庙下户口与栎木庙同。夏历十月二十四日里人奉牲祭祀,今仍相沿不改。庙仅一楹,其半为行人憩息所。
显德庙在泗州乡南偏,祀敕封灵徵侯王姚器。庙社组织分东南西北四堡四柱。元大德间都漕运万户卢荥捐址建,明成化元年卢禹、卢常大加修葺,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同治五年又修,民国三年四堡又捐资重建。庙下户口一千三百八十六户、五千八百四十余人。堡下岁时致祭。
赛会
旧时城乡均有迎神赛公,名目各异,规模不一,祈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赛会行列,一般备有会旗一面作前导。头牌4只,系长方形玻璃框灯,上书某某社,下有执柄。神轿一般8人扛抬,嵌镶精致,八面玲珑。轿前对锣两副,前后左右护卫“兵勇”8人,开锣喝道。神前仪仗,銮驾全副或半副,置神轿前列队行进,肃静、回避等执事牌,俗称硬脚牌8面。万民伞,黄缎绣制,列神轿后。妇女神出殿加掌扇二面,由女童执掌。假扮男女“犯人”者随后,多系在身患重病时于神前“许愿”者,身着罪衣,架枷上铐,或双手背绑,插有斩旗,甚至有在手腕肉里钩挂铜香炉点“肉心灯”者,俯首“伏罪”行进。至闹区时,挑炮担者快步直冲,所用“翘扁担”乘势上下,忽高忽低,引人瞩目。放铳队,铳手4人或6人,执铳鸣放。队伍出发前,最先为报马,马头缀绒球,驰至各处先行各知。
每逢会期,会社参赛,一般有号马一对,号手2人,在马上吹奏长胡筒。彩马,马鞍上扎五彩绸篷,上坐青年女子,自拉自唱。抬阁,高约2丈,16人扛抬,每台有4个男女孩童扮演,有“麻姑献寿”、“昭君出番”等戏剧人物。大旗,杆高3丈,绸制,约2丈见方,由强壮年青人擎持,以能独手悬空持旗疾行者为优。鼓船,前后4人扛抬,船内置鼓手一人司打,船外右侧挂大锣小锣多面,亦由一人敲打。两旁有管弦乐手班,不绝吹打前进。后有高跷、造趺,狮子舞、龙舞、大头和尚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各式灯彩,内有九连灯,在长木架上装置方形玻璃灯9盏,各盏灯内燃烛,由一人肩负。出赛时斗奇竞巧,沿途观者如潮。
城区赛会
二月赛会又称“后灯头”,庙里挂灯结彩,说书、演戏。江东栎木庙菩萨出殿,也叫迎神赛会。昔有“栎木庙菩萨催种田,太保庙菩萨催送年”之说。
四月半会四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祀五都神,故称都神会,俗叫“四月半会”。以街坊和各行业同行为庙社,分东南西北四柱,内有湖西老文华社、南路协兴社、西路风云社会和江厦文英社、三星社、彤云社及翰香社、得胜社等,其中彤云社为糖行街所出,灯彩法器,五光十色,尤为华丽。会器有大令旗、头牌、硬脚牌、旗锣、十番锣鼓、抬阁、鼓亭、纱船、珠龙、玉象、彩马、九连灯等。1869年四月十三日,行会时观者塞途,过新江桥时英人依旧要收每人4铜板的过桥费,致人挤桥断,溺死四百余人,故有俗俚:“好看彤云社,翻落江桥下。”行会途经府、县、提、道衙门,皆设香案迎神,并赏以银牌、果包。届时,街坊、同行和富豪人家竞相献爵,闹市搭彩牌楼,入晚放焰火。1892年因大校场兵民赛会发生械斗,始废止不行。
九月半会九月半,城区各街坊奉祠庙神像出巡街市,谓之“杜夥”,亦称“社火”,又叫九月半会。仪仗彩亭前导,金鼓杂剧,各相竞巧。行会队伍中有自我作囚者,蓬头垢面,脚镣手铐,绳捆索绑,亦有点“肉身灯”者。
十月朝会十月初一,府城隍庙设醮育经,朝迎神像抬至北门外厉坛,恤醮孤魂,祭毕回殿。称“十月醮”,亦叫十月朝会。
乡村赛会
礼拜会二月至五月间举行。鄞县南乡姜山镇礼拜会,每逢闰年举行,每次赛会三四天,分东西南北4路,日间巡村,夜间巡镇,往往因迎神争先后酿成械斗。镇海柴桥镇礼拜会,由芦江庙柱主办,神轿内供奉芦江庙神像,半月内依次巡行各村,夜入街市,称为“排街”。
青苗会四五月插秧后、稻苗转青时举行,祈求风调雨顺、大熟年成。镇海柴桥镇青苗会,以大溟村为会集地,会期3天,白天巡村,夜间巡柴桥街。
稻花会于早稻朗花季节举行,祈求丰收,无固定神祗和会期。一般先祀当地庙神,旋以仪仗、头牌、彩亭为前导,高抬木牌神位,放铳放炮仗,敲锣击鼓,庙下子民列成长龙殿后,巡行于田头村道。旧时鄞县西乡鄞江桥、东乡邹溪、南乡茅山和镇海大契、昆亭等地均有此习俗。
台阁会三北地区迎神赛会以台阁特高著名,谓之“台阁会”,说是在台阁上神艺给神灵观赏。一些豪富大族,斗奇竞巧。慈溪县沈师桥台阁尤为著称,俗称“三北高台阁”,1932年赛会时,台阁高至5丈,有10座左右,台阁之上有少中小孩串扮戏剧人物造型,每座台阁有扛抬及照护人员百余人。
高桥会相传为纪念南宋抗金高桥之捷而立。《四明谈助》卷四记:张循王庙,宋宝佑五年吴制相潜既成高桥于其西,作新庙肖像祠焉。全祖望《鲒奇亭集》撰有《改高桥张俊庙议》,认为不应祀张俊,应祀其另外所列七八,谓:“有功矣而不祀,乃祀张俊,非所谓苍黄舛缪者欤?”至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中,在高桥镇已无张循王庙。故高桥会抬何神祗出殿,尚不清楚。
高桥会会脚遍及高桥、白岳、望春、集士港、横街头,由鄞西12个乡镇联合举行。庙社社头由五柱头组成,五柱亦即五社,即为高桥的长生社、集士港的震生社、卖面桥的永丰社、西陆的风云社、新庙跟的灵仪社。1946年重开赛会时,会社增加8个,共有13个,会期三四天,赛会时聚众新万,队伍长达数里。迎赛队伍从高桥出发,先至望春桥石将军庙,行至城区望京桥折回,至凤岙过横街头返回。赛会会规,有“净街吃素”,街道清洁,屋棚拆除,烘缸出净并加盖,不准外晾衣裤,庭室干净;各家吃素,各柱每十户指派一人监督检查,若发现食荤者,劝说无效则罚款。迎赛三四天内,尤其是放铳炮、抬菩萨者,夫妻不可行房事,以示对神的虔诚,高神会会器众多,赛会时3000余会众几无空手者,以类计有二三十种,有大令旗10余面,鼓亭、沙船20多杠,抬阁40多杠,其余如九连灯、踏高跷、女跑马,甩彩瓶、三百六十行等。横河村吴家创建的祖传“野人会”,扮演6个野人、6只白猴,边走边表演野人、猴子动作姿态。也有扮成狮子、白象、老虎、豹、猴子、猩猩等动物,尚有9条九节小龙、5条二十四节老龙,舞龙者转盘变化,在神像两旁护卫。赛会过程中,沿途“爵献”多达百余处。且有抢抬神轿的习俗,谓神轿至本地界,定要本地人去抬,否则“风水”要被别村占去,故常因抢抬神轿而发生殴斗,俚称“勿打勿算会”。1946年后,高桥会未再举行。
纸会又称提灯会。鄞县黄古林、布政市、清道乡一带,正月元宵节兴行纸会。黄公林庙,祀汉夏黄公,庙社分10堡,庙下户口四千余乡。旧例正月灯祭,夜间提灯赛会,火球旋甩,灯彩纷呈,鸣炮放铳,兼有饰作无常、判官、小鬼者穿插表演。不少观者乘船而来,河面船赛。距此庙3里的俞家宅跟,有圣女黄姑祠,俗称娘娘庙,祀昭惠庙神黄伯玉之女,庙下户口五六百户。夏历八月二十三日,村人迎庙神至俞氏老祠堂,当晚回殿,是晚演戏,亦行纸会。
庙会市集
旧时,城乡大型市集多与祀神赛会相连。鄞县鄞江桥它山庙会,每年有三月三日、六月六日、十月十日三次。三月三日庙会插秧在即,上市商品多为犁耙、锄头、粪桶、蓑衣、戴笠等。六月六日庙会,在早稻收获前,上市商品多为竹箩、蔑簟、扫帚、畚斗、镰刀等。十月十日庙会,晚稻收割,天气转冷,农民山民多采办冬令商品衣着之类,交易兴旺。期间,鄞江之上“乌山船”挤江,章溪上竹排、“小滩船”满溪,它山庙演戏,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当地店铺老板数月前即至宁波办货,城区商家、行贩涌至,贳房屋,租摊基,搭蓬账,临时设店摆摊。三教九流均赶集凑热闹,有算命测字、游方郎中、“祝由科”、拔火罐、卖膏药、变戏法、拔牙齿、吹糖孩、唱小热错卖梨膏糖、“打铜宝”、强讨饭等等。遇纠纷事发,由庙会社头出面调解、裁决。
建国后,迎神赛会已废止不行,庙会市集仍有举办。
躲债庙躲债
旧时过年又称年关,俗俚“欠债勿过年”,人欠、欠人须在年底结清。除夕,商号、财主派人讨债,“自昏达旦,络绎于道”。穷人、负债者无法还债,被迫躲避至城区义庄庙、镇海城内二圣庙。此两庙均为躲债之处,债主不敢入内逼讨,相沿成习,俗称“躲债庙”。躲过此夜,正月初一不讨债,以暂缓急难。
义庄庙,《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记:“义庄庙,花园镇三支街底,祀楼氏司庄之神,明时建。”注曰:“楼氏义庄在昼锦坊,今坊后傍日湖有庙,盖即其司庄之神,俗称躲债庙。”相传清时有一陈姓女子居住义庄庙旁,因欠一元钱房租,被房东威逼入庙自尽,以后此庙成为穷人躲债诉苦地方。是夜,穷人聚集,债主怕犯众怒不敢入庙,有行善者夜备粥饭菜肴供应躲债者。今尚存庙堂5间,移作他用。
二圣庙,在镇海县城北城脚下,原祀关、岳两神,香火冷落。相传某年除夕,有一欠债者躲入庙内避过年关,此事传扬后,躲债者议定除夕有进庙逼债者群起攻之,债主不敢入庙。后相沿成习。
此外,相传慈溪周巷乌俞庙也是除夕躲债之处,亦被称为“躲债庙”。
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躲债庙”已成为历史陈迹。
请龙求雨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迷信》载:“请龙。农民遇久旱,则请龙,约邻村农民舁境庙之神往龙潭祷求,偶见水中有蛇、鳗或蛙、鱼等动物浮出即以为龙,置诸缸内,请之而归。要求邑之长官,跪拜供奉如神,或醵赀演戏以敬之。俟雨下乃送回。”
旧时,宁波各县请龙求雨,大体类同,亦有稍异者。鄞县瞻歧地方请龙王,先遣人夜入龙王庙,用麻袋套住神像,抬到当地庙内供奉,称“偷龙王”。数日后仍不雨,则把神像置于烈日下,让“龙王”尝一尝久旱不雨、烈日曝晒之苦,但又恐晒坏神像,乃戴以笠帽、披以蓑衣,称“晒龙王”。再不雨,则相约往“龙潭”请龙求雨。事先遣人鸣锣通告“禁涂”,不准鱼虾上市,各家“净灶吃素”,食荤者处罚。瞻歧附近称龙潭者有四处,但当农民却信远在镇海三山岩头龙潭“老龙”。午夜出发,抵达后供祭潭边,双手合十跪地,念伴诵“龙王经”,请“龙”显身。时已派好数名青年,手持捞具环潭侍立,一见水上有浮游动物,眼明手快,立即将“龙王”网住,放入“圣瓶”。随后族长许愿,如不日赐雨,即演戏“谢龙”。迎归后供祭在庙内神座前的神案上,昼夜有人轮流“值圣”,族内大户轮供“圣头饭”,每日上香祭供三次,谓之“侍雨”。久旱则雨,适降甘霖,则视为“灵验”,开演“谢龙”戏、行纸会,最后送回龙潭。稍有不同者,有些地方“请龙”时由族长或念伴跪在潭边,用铜锣从潭中兜起浮游动物。有的地方凡加入请龙队伍的人,皆手执小旗,烈日晒头,不得戴草帽,脚穿草鞋或蒲鞋,表示虔诚,以感动“龙王”。
先兆信仰
吉兆旧时,出门逢喜鹊叫,谓报喜;遇棺材,说是有官有财。晨出遇送娘,谓空出满归。能有幸看到“海市蜃楼”,视为大吉,民间叫看到“开天门”。燕子来宅做窝,红下巴燕子来谓吉,白下巴燕子来说是平常。灯烛结芯兆喜事,说是“昨夜开灯花,今日财帛临我家”。灶火爆响、蜘蛛掉下、筷笼取筷偶落一根、饭桌筷子多放等,兆有客到;梳子掉地,谓有贵客来临。左眼皮上下跳兆喜,说是“上跳财、下跳喜”。
凶兆旧时,出门听到乌鸦叫,谓不祥;遇乌屎撒身,尤其是撒头顶,谓有灾难临头,须立即吐口唾沫解魇;遇花轿,视为不利;遇红沙遮日,谓兆区,说是“出门遇红沙,到老难还家”。花轿遇花轿,谓不吉,须抢左道开路。深夜听到犬叫如哭声或九头鸟叫,谓凶兆。两头蛇出现主凶;见家蛇示不吉,须撒茶叶拌米,口念:“顺顺利利快回笼去。”鸡飞上屋顶,谓将有火灾。猫上屋顶拜月,谓将会生“邪病”,须立即拾石掷猫。指甲上有白点,称“淘气星”,谓将发生气恼事情。
在宁海的传统婚姻中,议婚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许多家谱里都有严格而详细的族规,对子孙娶亲提出要求,婚姻被视为关系宗族兴衰强弱的大事。
宁海人讲究“有媒有聘”,一般经媒人撮合才能喜结连理。俗语说:“媒婆的嘴,溪坑的水。”媒人信息灵通,知道谁家要嫁女,谁家要娶妻。旧时男女结合,除了地位、才干、容貌、财产、健康等因素,还重视生肖忌讳,强调“八字配”,人们普遍关心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配,所以必要请算命先生排八字。如果碰到龙虎斗、蛇吃鼠、老虎叼羊等六冲情况,那此桩婚事就免提了。“合八字”又称“合庚帖”。合八字之前要写庚帖,即写有当事人姓名、出生年月日等的帖子。庚帖写在红纸上,分男庚和女庚两份,装在一个大红的封套里,由媒人在黄道吉日里提着帖盒传送。男女双方在收到庚帖后,要去择日子先生那里排八字,如果合了,就请媒人传带消息,两家准备商定婚事;如果不合,那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男女双方经过议婚,得到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家就可以择日下聘礼,在宁海,这也称为“定恳帖”。聘礼多少一般依男方家庭条件而定,包括礼钱、首饰和衣料,还有麻糍或糯米饼等其他物品。礼钱多用于女方准备嫁妆,所以女方嫁资丰厚与否,常与聘礼多少有关。
一干聘礼装在套篮里,请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接受聘礼后,中午设宴款待媒人。饭毕,女方将寓意传代生子的红小袋、肚兜、果子等物交给媒人,由其带到男方。男方家人将果子分给邻居们吃,宣告本家男孩已有意中人,订了婚。女方也将男方所送麻糍或糯米饼分给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许配人家。此后男女两家家长可以公开往来。逢年过节,男方要送礼,俗称“送节”。其中,端午、中秋、年夜3个大节省不了,其中又以年夜最为客气,一般要送1个36斤重的猪蹄髈和一斗糯米,称“斗米猪蹄”。春节,男方毛脚女婿在兄弟朋友陪同下,先到女方家拜岁。女方要给礼钱。双方虽有来往,但不可过分亲昵。
送日子是娶亲前的必要步骤,“日子”就是指娶亲日期。男方请人择出良辰吉日,写在红纸上,送到女方家中。送日子那天,男方须向女方送上“日子钱”(亦称“折盒钱”),即女方出嫁时置办酒席的钱数。日子钱多少,按女方贺喜客人的桌数和当时每桌酒席的开支折算。男方还得备上馒头、隔沙糕之类的熟食。
在结婚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正担”。正担分为大担、小担和谢媒担。大担送给女方父母,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俗称“肚痛担”;小担送给女方娘舅、姑妈、姨妈等主要长辈;谢媒担则是感谢媒人礼物。大担礼品一般为十件,如猪肉半边、公鸡母鸡各一只、全羊等。
因为正担的礼物很多,所以需准备嫁资杠、串箱杠、担篮、酒篮等,这些东西都要贴上“囍”字,由新郎弟兄一行若干人送往新娘家。女方在接受送来的正担时,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如猪心与猪肝只能留一样,叫做“留心不留肝,留肝不留心”。其他物品看女方父母客气程度而退还。女方还要将“和气食麻糍”拿到男方家,并在男方家里切成小块,待闹洞房时分给众人吃。男方送正担到女方家里,女方要放鞭炮迎接,并要盛情招待。女方家拿走厨头包、肚痛包、梳头包等礼物后,在串箱杠空格里放置一盏米、一盏猪油、一盏白糖、一盏豆瓣酱及和气食、鸡蛋等以还礼。还要杀两只坐轿鸡,绑在正担上送还男方。正担的空酒埕里,还要盛放糖果还礼。
旧时宁海人结婚吉日前一天,男女双方家里即开始忙碌起来。各行当都由一管事的分派妥当,并请厨师采购菜肴,邀邻居帮忙杀猪宰羊。受请的人,都能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日子的主色调是红色。男女双方家门上都要贴上红对联。堂中贴着红双喜,梁头上点着红纱灯、红烛。喜庆的色彩凝聚着人们对新人的美满幸福生活的深深祝愿。
迎娶新娘时用花轿。娶亲之日一大早,轿夫就把花轿抬到男方家,谓之“亮轿”,以告诉他人,这户人家要娶亲。男方家会在道地中央放置迎亲花轿,轿前放一张八仙桌,桌缝横向。桌上祭品有大鱼、猪条肉、豆腐、干面等七盘。点好红烛与神香,再由一位三代同堂的老者或族长读拜婚礼祀神文。读毕,鸣炮,再三叩首。主人撤走祭品,通情拜天地结束。
上午八九点钟吉时一到,在一片鼓乐声中,负责迎亲的人要拿一盏油灯在花轿里晃几下,这叫“照轿”,意思是以火除祟。照轿之后,还要在轿中放一个“旺盆”,预祝新人以后生活兴旺,有些地方兴“请花轿神”,时间在早晨四五点钟左右。
用过早餐,抬花轿、抬嫁资、吹鼓手组成的迎亲队伍,在爆竹声中和鼓乐声中出发,前往女方家。抬嫁资的人数,按照女方通过媒人提供的嫁资数量单而定。
女方亲邻顽童,此时要故意关闭大门,拦住迎亲队伍。待媒人塞进“开门包”,数次请求后,才肯开门,这其实是为增添热闹气氛。迎亲队伍放好嫁资杠,进入厅堂,享用瓜果、烟茶、点心,同时女方家把甜糯米圆子分给四邻八舍,营造声势,以表明自己女儿今日出嫁,让新婚的团圆甜蜜与大家分享。
中午餐酒称“大业酒”。吃过午饭,女方早将嫁妆搬出来,贴上红“囍”字,缠上红丝线,绕上红绸缎,放在天井中。届时,先让马桶小叔用两头弯的翘扁担担走马桶。马桶放在女方家准备的青布口袋里,里面放上一个未染红的鸡蛋和若干红鸡蛋、红花生和红银杏、红板栗、枣子及染红的棉花絮。这里所用的青布口袋,意味着代代相传。马桶里所放花生、板栗、杏子等,都含“子”,意味着新娘嫁到男方家之后,能生孩子。未染色的鸡蛋属马桶小叔专有,等新娘过门后,以换回多个红鸡蛋,讨彩头。如果当天同村有多个人结婚,那马桶小叔就要尽早担马桶到男方家,有些甚至前一天就住到女方家,半夜十二点一过就挑来,争到好风水。
抬嫁妆的兄弟们将嫁妆捆扎好,依次一杠杠排列好,大件在前,小件物品则放在后面的串箱杠里,最后是男方家担来的正担。红妆队伍排列整齐后,女方分给每个抬嫁妆人六个红鸡蛋。队伍早于新娘,于午后热闹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出发。
扛嫁资队伍可长数华里。宁海“十里红妆”的产生,正是源于此。嫁资从细软衣服到房中一切器物,应有尽有。这其中春夏秋冬四季衣衫,可穿到六十多岁,直到寿衣为止,并有拦腰、苎麻线、杂物等。除了卧房用具,诸如橱、箱、案桌、方桌、茶几、太师椅、方凳、圆凳、书橱、八仙桌、古董架等,其他日用品,单是桶钵一项,大大小小就有百余件,如提桶、炒粉桶、果子桶、洗面桶、大小脚桶、马桶、坐桶、水桶,有的还是成双成套。最奇特的是厨房所用碗筷、火叉,甚至连石磨、捣臼等笨重的石制器具也在其内,以示父母格外疼爱女儿。有的连山林田产的契约也作为嫁资。当然,有的公开宣扬,炫耀嫁资之丰,也有的恐亲人嫉妒,只有私下赠予。
有趣的是,有些人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嫁资有分量,故意在橱箱内增放甘蔗、番薯,甚至砖块等,累得抬嫁资者满头大汗。因此每过一个村庄,都要歇息片刻。村里的大人、小孩趁机围观,人们还指指点点,评论嫁资的多少、质地的优劣、式样的好坏。嫁资到达大门外,早有人施放爆竹、鞭炮。迎到庭院,兄弟们忙着将嫁资搬至新房内,按序摆放,更添新婚气氛。嫁资到后不久,新娘的花轿也在鼓乐声中来到新郎家。大家开始欢欢喜喜迎接新娘进门,拜堂成亲。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观念意识的改变,现在的宁海年轻人结婚时已不再完全遵循这些老的习俗规定了,婚事都相对简单化了,比如很多人家将送定恳帖、送日子等程序都免了,直接择日结婚。但不管怎样,过去结婚时的那些习俗,无论延续与否,它都会以一种文化的形式留存下来,告诉后人,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
宁波风土习俗
庙祀
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载:“今之庙,即古之社也。古者,人民聚落所在必奉一神以为社,凡期会要约,必于社申信誓焉。故村社之多寡,即可觇其时民户之疏密,此讲地方史者所当注意也。兹编所载,虽不尽如上所谓,然神庙多处,其民居亦盛,村落凋亡地,其神庙亦多废圮,于此亦可考见地方今昔兴衰之故。盖神社虽亦属迷信之一,而其起源则与僧寺、道院绝殊,不可不表而出之也。”约在1933年,鄞县城乡共有517处庙祀,其中当时城区(一区至五区)有159处,这是崇神、信鬼、好祀的民间习俗的表现。《鄞县通志》所载“庙社一览表”的栏目,有名称、地址、所祀之神、庙社组织、建修年月、庙下(庙脚)户口、庙会报赛、地图纵横线交点、备注。在城区社庙中,庙下(庙脚)户口在千户以上的摘录于下:
新水仙庙在惠政镇偃月街,祀水仙渊灵侯。庙社组织分周、韩、林、江、施五堡。宋时建,郡守赵以夫撰有碑记。清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全祖望撰有碑记。咸丰十一年毁于兵,同治二年重葺。庙下户口一千四百余户、六千余人。旧例元宵灯祭,八月十五日为神诞期,演戏致祭,今皆停止。是庙,传为阿育王龙神之行馆。
汤君庙在清洁镇惊驾桥下,祀敕封明济侯汤华。庙社组织分仁、义、礼、智、信五柱。唐元和间建,清雍正十一年重建,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嘉庆四年重建,道光十八年、咸丰九年、光绪二十七年三次重修。庙下户口约二千数百户。夏历六月五日为神诞期,演戏、奉牲祭神。庙内旧有壁画。
栎木庙在栎木镇栎木巷,祀鄞令张峋。庙社组织分潜龙漕、仇毕、舟孟桥、荷花庄等十八堡,每两堡推委员一人,共九人主持庙事。明时建,清代屡有修葺,董沛有记。庙下户口约数千户。夏历二月十二日为神诞期,致祭演戏,八月十六日神像出巡每堡,今已停止。相传神有功翦马,今各营于中秋日设祭,谓张峋有功德于民,民故报以庙食。
白马庙在栎木镇李家桥(旧名李家庙桥)畔,祀神失考,惟据卢友炬撰序,谓与西街白马庙神同(祀宋窦公)。庙社组织与栎木庙同。建于清光绪间,堡下王鹤亭重修。民国年间被风所毁,里人毛佑清、陆熊飞、林康年等募捐修葺。庙下户口与栎木庙同(约数千户)。夏历十月二十四日里人奉牲祭祀,今仍相沿不改。庙仅一楹,其半为行人憩息所。
显德庙在泗州乡南偏,祀敕封灵徵侯王姚器。庙社组织分东南西北四堡四柱。元大德间都漕运万户卢荥捐址建,明成化元年卢禹、卢常大加修葺,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同治五年又修,民国三年四堡又捐资重建。庙下户口一千三百八十六户、五千八百四十余人。堡下岁时致祭。
赛会
旧时城乡均有迎神赛公,名目各异,规模不一,祈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赛会行列,一般备有会旗一面作前导。头牌4只,系长方形玻璃框灯,上书某某社,下有执柄。神轿一般8人扛抬,嵌镶精致,八面玲珑。轿前对锣两副,前后左右护卫“兵勇”8人,开锣喝道。神前仪仗,銮驾全副或半副,置神轿前列队行进,肃静、回避等执事牌,俗称硬脚牌8面。万民伞,黄缎绣制,列神轿后。妇女神出殿加掌扇二面,由女童执掌。假扮男女“犯人”者随后,多系在身患重病时于神前“许愿”者,身着罪衣,架枷上铐,或双手背绑,插有斩旗,甚至有在手腕肉里钩挂铜香炉点“肉心灯”者,俯首“伏罪”行进。至闹区时,挑炮担者快步直冲,所用“翘扁担”乘势上下,忽高忽低,引人瞩目。放铳队,铳手4人或6人,执铳鸣放。队伍出发前,最先为报马,马头缀绒球,驰至各处先行各知。
每逢会期,会社参赛,一般有号马一对,号手2人,在马上吹奏长胡筒(长喇叭)。彩马,马鞍上扎五彩绸篷,上坐青年女子,自拉自唱。抬阁,高约2丈,16人扛抬,每台有4个男女孩童扮演,有“麻姑献寿”、“昭君出番”等戏剧人物。大旗,杆高3丈,绸制,约2丈见方,由强壮年青人擎持,以能独手悬空持旗疾行者为优。鼓船,前后4人扛抬,船内置鼓手一人司打,船外右侧挂大锣小锣多面,亦由一人敲打。两旁有管弦乐手班,不绝吹打前进。后有高跷、造趺,狮子舞、龙舞、大头和尚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各式灯彩,内有九连灯,在长木架上装置方形玻璃灯9盏,各盏灯内燃烛,由一人肩负。出赛时斗奇竞巧,沿途观者如潮。
城区赛会
二月赛会又称“后灯头”,庙里挂灯结彩,说书、演戏。江东栎木庙菩萨出殿,也叫迎神赛会。昔有“栎木庙菩萨催种田,太保庙菩萨催送年”之说。
四月半会四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祀五都神,故称都神会,俗叫“四月半会”。以街坊和各行业同行为庙社,分东南西北四柱,内有湖西老文华社、南路协兴社、西路风云社会和江厦文英社、三星社、彤云社及翰香社、得胜社等,其中彤云社为糖行街所出,灯彩法器,五光十色,尤为华丽。会器有大令旗、头牌、硬脚牌、旗锣、十番锣鼓、抬阁、鼓亭、纱船、珠龙、玉象、彩马、九连灯等。1869年(清同治八年)四月十三日,行会时观者塞途,过新江桥时英人依旧要收每人4铜板的过桥费,致人挤桥断,溺死四百余人,故有俗俚:“好看彤云社,翻落江桥下。”行会途经府、县、提(提督)、道(道台)衙门,皆设香案迎神,并赏以银牌、果包。届时,街坊、同行和富豪人家竞相献爵,闹市搭彩牌楼,入晚放焰火。1892年(光绪十八年)因大校场兵民赛会发生械斗,始废止不行。
九月半会九月半,城区各街坊奉祠庙神像出巡街市,谓之“杜夥”,亦称“社火”,又叫九月半会。仪仗彩亭前导,金鼓杂剧,各相竞巧。行会队伍中有自我作囚者,蓬头垢面,脚镣手铐,绳捆索绑,亦有点“肉身灯”者。
十月朝会十月初一,府城隍庙设醮育经,朝迎神像抬至北门外厉坛,恤醮孤魂,祭毕回殿。称“十月醮”,亦叫十月朝会。
乡村赛会
礼拜会二月至五月间举行。鄞县南乡姜山镇礼拜会,每逢闰年举行,每次赛会三四天,分东西南北4路,日间巡村,夜间巡镇,往往因迎神争先后酿成械斗。镇海柴桥镇礼拜会,由芦江庙柱主办,神轿内供奉芦江庙神像,半月内依次巡行各村,夜入街市,称为“排街”。
青苗会四五月插秧后、稻苗转青时举行,祈求风调雨顺、大熟年成。镇海柴桥镇青苗会,以大溟村为会集地,会期3天,白天巡村,夜间巡柴桥街。
稻花会于早稻朗花季节(六月间)举行,祈求丰收,无固定神祗和会期。一般先祀当地庙神,旋以仪仗、头牌、彩亭为前导,高抬木牌神位,放铳放炮仗,敲锣击鼓,庙下子民列成长龙殿后,巡行于田头村道。旧时鄞县西乡鄞江桥、东乡邹溪、南乡茅山和镇海大契、昆亭等地均有此习俗。
台阁会三北(镇北、慈北、姚北)地区迎神赛会以台阁特高著名,谓之“台阁会”,说是在台阁上神艺给神灵观赏。一些豪富大族,斗奇竞巧。慈溪县沈师桥台阁尤为著称,俗称“三北高台阁”,1932年赛会时,台阁高至5丈,有10座左右,台阁之上有少中小孩串扮戏剧人物造型,每座台阁有扛抬及照护人员百余人。
高桥会相传为纪念南宋抗金高桥之捷而立。《四明谈助》卷四记:张循王庙,宋宝佑五年吴制相潜既成高桥于其西,作新庙肖像(指祀张俊)祠焉(《开庆续志》)。全祖望《鲒奇亭集》撰有《改高桥张俊庙议》,认为不应祀张俊,应祀其另外所列七八,谓:“有功矣而不祀,乃祀张俊,非所谓苍黄舛缪者欤?”至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中,在高桥镇已无张循王庙。故高桥会抬何神祗出殿,尚不清楚。
高桥会会脚遍及高桥、白岳、望春、集士港、横街头,由鄞西12个乡镇联合举行。庙社社头由五柱头组成,五柱亦即五社,即为高桥的长生社、集士港的震生社、卖面桥的永丰社(即太平社)、西陆的风云社、新庙跟的灵仪社。1946年重开赛会时,会社增加8个,共有13个,会期三四天,赛会时聚众新万,队伍长达数里。迎赛队伍从高桥出发,先至望春桥石将军庙(祀守信),行至城区望京桥折回,至凤岙过横街头返回。赛会会规,有“净街吃素”,街道清洁,屋棚拆除,烘缸出净并加盖,不准外晾衣裤,庭室干净;各家吃素,各柱每十户指派一人监督检查,若发现食荤者,劝说无效则罚款。迎赛三四天内,尤其是放铳炮、抬菩萨者,夫妻不可行房事,以示对神的虔诚,高神会会器众多,赛会时3000余会众几无空手者,以类计有二三十种,有大令旗10余面,鼓亭、沙船20多杠,抬阁40多杠,其余如九连灯、踏高跷、女跑马,甩彩瓶、三百六十行(360人装扮)等。横河村吴家创建的祖传“野人会”,扮演6个野人、6只白猴,边走边表演野人、猴子动作姿态。也有扮成狮子、白象、老虎、豹、猴子、猩猩等动物,尚有9条九节小龙、5条二十四节老龙,舞龙者转盘变化,在神像两旁护卫。赛会过程中,沿途“爵献”多达百余处。且有抢抬神轿的习俗,谓神轿至本地界,定要本地人去抬,否则“风水”要被别村占去,故常因抢抬神轿而发生殴斗,俚称“勿打勿算会”。1946年后,高桥会未再举行。
纸会又称提灯会。鄞县黄古林、布政市、清道乡一带,正月元宵节兴行纸会。黄公林庙,祀汉夏黄公,庙社分10堡,庙下户口四千余乡。旧例正月灯祭,夜间提灯赛会,火球旋甩,灯彩纷呈,鸣炮放铳,兼有饰作无常、判官、小鬼者穿插表演。不少观者乘船而来,河面船赛。距此庙3里的俞家宅跟,有圣女黄姑祠,俗称娘娘庙,祀昭惠庙神黄伯玉之女,庙下户口五六百户。夏历八月二十三日,村人迎庙神至俞氏老祠堂,当晚回殿,是晚演戏,亦行纸会。
庙会市集
旧时,城乡大型市集多与祀神赛会相连。鄞县鄞江桥它山庙会,每年有三月三日、六月六日、十月十日三次。三月三日庙会插秧在即,上市商品多为犁耙、锄头、粪桶、蓑衣、戴笠等。六月六日庙会,在早稻收获前,上市商品多为竹箩、蔑簟、扫帚、畚斗、镰刀等。十月十日庙会,晚稻收割,天气转冷,农民山民多采办冬令商品衣着之类,交易兴旺。期间,鄞江之上“乌山船”挤江,章溪上竹排、“小滩船”满溪,它山庙演戏,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当地店铺老板数月前即至宁波办货,城区商家、行贩涌至,贳房屋,租摊基,搭蓬账,临时设店摆摊。三教九流均赶集凑热闹,有算命测字、游方郎中、“祝由科”(巫医)、拔火罐、卖膏药、变戏法、拔牙齿、吹糖孩、唱小热错卖梨膏糖、“打铜宝”(赌博)、强讨饭等等。遇纠纷事发,由庙会社头出面调解、裁决。
建国后,迎神赛会已废止不行,庙会市集仍有举办。
躲债庙躲债
旧时过年又称年关,俗俚“欠债勿过年”,人欠、欠人须在年底结清。除夕,商号、财主派人讨债,“自昏达旦,络绎于道”(《鄞县通志》)。穷人、负债者无法还债,被迫躲避至城区义庄庙、镇海城内二圣庙。此两庙均为躲债之处,债主不敢入内逼讨,相沿成习,俗称“躲债庙”。躲过此夜,正月初一不讨债,以暂缓急难。
义庄庙,《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记:“义庄庙,花园镇三支街底,祀楼氏司庄之神,明时建。”注曰:“楼氏义庄在昼锦坊,今坊后傍日湖有庙,盖即其司庄之神,俗称躲债庙。”相传清时有一陈姓女子居住义庄庙旁,因欠一元钱房租,被房东威逼入庙自尽,以后此庙成为穷人躲债诉苦地方。是夜,穷人聚集,债主怕犯众怒不敢入庙,有行善者夜备粥饭菜肴供应躲债者。今尚存庙堂5间,移作他用。
二圣庙,在镇海县城北城脚下,原祀关、岳两神,香火冷落。相传某年除夕,有一欠债者躲入庙内避过年关,此事传扬后,躲债者议定除夕有进庙逼债者群起攻之,债主不敢入庙。后相沿成习。
此外,相传慈溪周巷乌俞庙也是除夕躲债之处,亦被称为“躲债庙”。
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躲债庙”已成为历史陈迹。
请龙求雨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迷信》载:“请龙。农民遇久旱,则请龙,约邻村农民舁境庙之神往龙潭祷求,偶见水中有蛇、鳗或蛙、鱼等动物浮出即以为龙,置诸缸内,请之而归。要求邑之长官,跪拜供奉如神,或醵赀演戏以敬之。俟雨下乃送回。”
旧时,宁波各县请龙求雨,大体类同,亦有稍异者。鄞县瞻歧地方请龙王,先遣人夜入龙王庙,用麻袋套住神像,抬到当地庙内供奉,称“偷龙王”。数日后仍不雨,则把神像置于烈日下,让“龙王”尝一尝久旱不雨、烈日曝晒之苦,但又恐晒坏神像,乃戴以笠帽、披以蓑衣,称“晒龙王”。再不雨,则相约往“龙潭”请龙求雨。事先遣人鸣锣通告“禁涂”(禁止下海涂捕捞),不准鱼虾上市,各家“净灶吃素”,食荤者处罚。瞻歧附近称龙潭者有四处,但当农民却信远在镇海三山岩头龙潭“老龙”。午夜出发,抵达后供祭潭边,双手合十跪地,念伴诵“龙王经”,请“龙”显身。时已派好数名青年,手持捞具环潭侍立,一见水上有浮游动物,眼明手快,立即将“龙王”网住,放入“圣瓶”。随后族长许愿,如不日赐雨,即演戏“谢龙”。迎归后供祭在庙内神座前的神案上,昼夜有人轮流“值圣”,族内大户轮供“圣头饭”,每日上香祭供三次,谓之“侍雨”。久旱则雨,适降甘霖,则视为“灵验”,开演“谢龙”戏、行纸会,最后送回龙潭。稍有不同者,有些地方“请龙”时由族长或念伴跪在潭边,用铜锣从潭中兜起浮游动物。有的地方凡加入请龙队伍的人,皆手执小旗,烈日晒头,不得戴草帽,脚穿草鞋或蒲鞋,表示虔诚,以感动“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