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算命说白花是什么意思?随笔‖白莲三千,哪一朵是我(白花指的是儿子还是女儿)

董虎艇文学作品 三言两语 来自马桶上的随笔

本文目录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中的谢是什么意思随笔‖白莲三千,哪一朵是我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下一句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白莲在繁杂的雨点的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表现了作者怜惜的情感,用以作为红莲的对比。

佛祖在一座美丽的白莲湖边静修,湖里白莲映日连天,一直含苞未放。

中国白莲之乡 的荷花开了,我涉水而来,只为 荷 你相约

佛说:众生是莲,莲是众生。

佛于莲湖一坐经年,观花开花落,叶荣叶枯,默默感悟着众生。

一个小少年跋涉千山万水,终于来到那座神秘的莲湖旁,果然看到湖中静立着无数的含苞白莲,在层层叠叠的碧绿莲叶的扶托下,格外的出尘脱俗。

小少年殷诚地向佛祖合十,问:佛,白莲三千,哪一朵是我?

佛目露慈悲,曰:孩子,在你心头开着的那一朵。

少年不解,续问:可是缘何我看不见?

佛曰:缘何你看不见?

少年摇头:不知道。

佛曰:缘何你不知道?

少年有些恼怒,道:正因为不知道才问佛。

佛曰:何必问佛?

少年道:佛知万法。

佛曰:众生皆是佛。

少年拂袖而去,行数步,见满湖白莲苞,复转首好奇问道:佛,这含苞莲一直都没开过吗?

佛曰:它们一直都在开。

少年嗤笑道:花瓣未舒,如何算开?

佛但笑不语。

少年又问:佛对着众莲感悟众生,可是哪一朵莲是佛?

佛曰:白莲三千皆是佛。

少年问:既然莲是佛,又如何能凭莲感悟众生?

佛曰:白莲三千皆是众生。众生便是佛。

少年不以为然:那我也是佛?

佛曰:是佛。

少年问:既然我是佛,为何会累?

佛曰:贪。

少年问:我是佛,如何会贪?

佛曰:痴。

少年问:我是佛,如何会痴?

佛曰:佛是众生。

少年问:?????不懂。

佛曰:尔懂便是佛。

少年问:众生如何能称佛?

佛曰:众生放下便是佛。

少年问:如何放下?

佛曰:放下就是拿起,拿起便是放下,花即花谢,花谢即花开,始即终,终即始,人即佛,佛即人。

少年曰:如此,何必问佛求佛?我即佛,佛即我,问己求己即安然。

佛曰:是也。可成佛。

上一篇:散文‖一月桃红

下一篇:散文‖寂寞桃花三月语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下一句是: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原文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红莲,而母亲是荷叶,生动形象。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后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岁言 碎语 宽阔人间三千事,才能承受经过的万水千山和漫漫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