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柳州算命诈骗?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看相算卦大 忽悠 骗人钱财终被抓 静海公安破获系列诈骗案件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柳州算命诈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柳州算命诈骗以及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柳州城历史我姓柳,刚出生儿子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1.古代的柳州又叫什么城利用封建迷信诈骗, 算命 先生获刑一年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南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早在五万年前就有“柳江人”在这里生活,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这是柳州建城的开端。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置昆州,领五县,以马平县为治所。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为柳州,《新唐书•地理志七上》中记载“以地当柳星更名”。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因郡有龙城县而得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以州界柳岭为名”,再次改称柳州。

柳州境内生活着汉、壮、瑶等多民族,几千年来汉族和岭南土著民族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了浓郁而独特的乡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壶”,所以又称之为“壶城”。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描绘这个美丽的城市。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愧无惠化传。”

这是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写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种柳戏题》。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后,努力在自己权限范围之内兴利除弊,做了很多有益于民的事。

他亲自种植柳树,并即兴题咏,抒发了“好作思人树”的情感,表达了努力给柳州人民留下惠政的愿望。柳宗元的朋友吕温写了一首《嘲柳州柳子厚》和柳宗元开玩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诗题虽说是“嘲”,其实是赞扬,末句“千秋柳拂天”,是比喻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文章,会永远留在柳州人的心里。

2.柳州的历史

柳州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5万多年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2009年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

3.柳州这个地民的由来和古今的变迁

一、柳州名称的由来:李吉甫(与柳宗元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官居宰相)所编撰的志书《元和郡县志》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地理总志,是比较权威的最早解答柳州得名的著称.《元和郡县志》记录:“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以柳江为名”;“潭水东去县(按指马平县,即今柳州市)二百步”.当时的柳江,指的是从现在的柳州市起向东去的一段河流,柳州的得名,从此而来.补充:柳江又因何得名:汉代柳江称溜水.“溜”是水急的意思.溜水雅称为柳水,这就是柳江得名的原因.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柳州尚未有地方行政建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桂林郡管辖柳州、桂林等地,柳州开始纳入封建制的轨道.作为柳江流域中心位置的柳州,在不断扩大的南北交流活动中,逐步具备了建立城市的客观条件.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岭南宣告统一,秦王朝的郡县制得以实施,建立了桂林、象和南海三个郡.桂林郡包括了柳州市在内的今广西大部分地区,郡城设在今天的贵港市.一至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王朝在原来秦代三郡基础上重新划分为九个郡,九个郡当中的郁林郡下辖三个县,其中就有潭中县(柳州以驾鹤山为治所建立了潭中县).当然,柳州还有马平县、南昆州、龙城一些的得名,你没提,我在这也不多说了,需要的话再发信息来问我吧~~三、这个问题很难解释清楚,柳州只有在汉代时才有确切的记载他所管辖的范围.到了明代时对土城作了很大的修城,由土城改为砖砌.明代柳州城墙的修建,标志着以封闭式坊市制度作为特征的古代城市模式消失,近代城市开放式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当时设五门,分别为东门、镇南门、靖南门、西门和北门.南朝梁代大同年间,南方的马平郡即今柳州市,始有传见“八龙见于江中”,柳江周水因此改名为龙江,于畔建龙城县即今柳州柳城县.唐贞观年间约公元634年,马平城址迁于今柳州河北半岛城中区,依柳江而建,故名“柳州”,此始,柳州称“龙城郡”,柳宗元的诗句中也称柳州“龙城郡”,上下相习,龙城柳州成为历史的凝固.宋徽宗时,柳州郡号“龙城”成为沿袭定制,《宋史》:“柳州龙城郡”.。

4.柳州历史文化

你好!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柳州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5万多年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2009年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柳州文物(7张)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

网址:/view/8074.#8龙城花灯虽然没有那么隆重了,但是节日也有它的鼎盛时期和衰落时期。我想现在没有那么隆重也只是暂时性的。

5.柳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柳州有着2100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2009年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

柳州明代古建筑-东门城楼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

6.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百越时期柳州位于先秦时期的百越之地,相关的有西瓯越,南越等百越分支。

柳州的蛮王城遗址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秦朝时期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为统帅,发兵五十万,开始进行长期的秦攻百越之战,与译吁宋、桀骏率领的西瓯军遭遇,第一次战争付出惨重代价,屠雎身亡。

灵渠修通后,发动第二次战争,于公元前214年最终深入岭南,现在的柳州地方隶属秦桂林郡,但秦政权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南越国时期秦朝灭亡后,该地区成为原秦将领及越人建立的南越国的一部分(建国时间约在公元前204年)。

南越国的统治持续了近百年时间。汉朝时期汉武帝时,路博德率军进行了汉平南越之战(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南越国,同年在现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称之为潭中县属郁林郡。

地方则主要由当地人管辖,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改土归流”时期柳州九头山汉墓为这一时期代表。出土了40多枚汉武帝和汉宣帝五铢钱,是柳州最早的货币贸易证物。

铁锸和铁条表明潭中县已进入铁器农具时期。出土的琉璃饰品有可能来自东南亚或印度东海岸,从合浦登陆,经南流江、北流江西上柳江进口。

古代史三国时期三国孙吴凤凰三年(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三国时期,潭中县以西,今桂西境唯一的县城定周(今宜州市)撤消建制,红水河流域和今龙、融两江流域即今柳州地区和河池地区的桂西北,就完全没有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建制。

这标志着桂西北少数民族和汉化程度较高的桂东以至中原的经济交流进入了波谷时期。西晋时期太康三年(282年)潭中县从县治所升为桂林郡治所。

南北朝时期南朝齐(479─502年),从潭中县辖地分置齐熙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后为潭中县治马平郡治所。

隋朝时期开皇11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大业元年(605年),马平县属桂林郡。

大业三年(607年),属始安郡。唐朝时期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

唐太宗时期,开通了桂州经现在柳州到邕州的买马路,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桂州至柳州530里,柳州至严州(来宾县)200里,严州至宾州190里,宾州至邕州(南宁)245里。武则天时期又在临桂相思埭开辟了桂柳运河,沟通湘江经漓江、洛清江到柳州的水路。

柳州以唐代古文运动发起人,改革家柳宗元(773年-819年)闻名,当时在市中心建有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衣冠冢,罗池,现存唐开元寺遗址等遗迹。当时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

北宋时期坊间围墙拆除,商贩摊点深入到民居,民居也扩散到城厢各处。柳江上游的龙江以及融江地区之间的大量木材沿江而下于柳州集散,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皇室修玉清、昭应等道宫,列举所用各地木材8种,其中就有柳州杉木。

柳州木制品从此闻名于世,成为后来柳州棺材相关谚语:“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产生的历史背景。

1052年-1053年,柳州短暂被侬智高军控制。之后北宋***在今三江、融水、罗城和南丹、河池、宜州等地设有博易场(贸易市场),山区土特产特别是木材大量外销。

《宋会要辑稿》就有融州王口寨大宗板木水运到柳州的记载。柳布行销各地。

柳江沿岸曾建有青瓷窑,可能曾销往东南亚。柳城大埔有坡式龙窑群。

柳州城下码头除了运载宜州地区的铅、锡矿,可能还有瓷器销售到海外市场。马鞍山下灵泉寺“来栖之士,指以千计。”

意味着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南宋及元朝时期唐宋诸多迁柳官员的到来为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南宋丞相吴敏、王安石(南宋)、汪伯彦都曾在柳州居住。

宋代城南建有驾鹤书院。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为防范蒙古骑兵的冲击,宋朝将州官署从柳州城搬迁到西北面偏离桂邕大道的柳城县,此后经元朝一代共百年时间是柳州历史上第一次大的衰落。

元皇朝大大强化了驿道的管理,桂林到马平县城的陆路驿站有东泉驿等4个,水路驿站经洛清江有苏桥、大石、横塘、旧县等5个,主要为军事需要,但对地方经济交流也有一定推动作用。明朝时期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从柳城迁回马平县,马平县从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为府治所,柳州再次成为统辖二州十县的府署驻在地。

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扩建柳州城垣,城高旧制一文八尺,城东西长三华里,南北宽二里,即今城中区南半部到柳江北岸坡上范围之内,环城布有东、北、西、镇南、靖南共五个城门,现存柳州镇南门古城墙及清代重修的柳州东门城楼一段。诗云: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城郭。

于是壶城和龙城,并为柳州之别称。明代的中晚期,柳州步入了粤西盛郡的发展阶段。

葡萄牙商人曾从广州买桐油运往欧洲,很可能为柳州产品。明代著名人物有柳州八贤等。

明末,出逃的明朝皇帝南下柳州,清明两朝在柳北一带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使得柳州遭受重大损失。清朝时期清朝平定南明后,相对的稳定使得柳州城成为广。

7.柳州城市的历史到底有多长

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到现在2117年.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柳州市是汉、壮、瑶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和岭南土著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汇聚点,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

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8.明代柳州城面积

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早在5万年前就有“柳江人”生活在这里了,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柳州市辖有4个城区、1个郊区和柳江县、柳城县,总面积5280多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5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70多万,市区人口是84万,有20多个民族

至于明清两代的管辖地请参考《柳州历史地图集》

://202.121.7.7/person/yangliu/literature/liuzhou/mulu.

这是柳州市地方史的电子书

9.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柳宗元登柳州城楼有词调寄《永遇乐》曰:水养罗池,墓眠衣帽,文惠千载。

鼎创新元,革除弊政,岂料功垂败!永州初贬,龙城再放,壮岁更充边塞。有谁知、残躯病体,寝中犹梦青睐?释奴掘井,植柑栽柳,荒地开来种菜。

礼乐重教,医疗广普,弄鬼装神戒。唐风开窍,蛮人得化,文武百官莫代。

河东柳、封侯后世,受吾一拜!(一)话说公元八一五年,正是唐宪宗元和十年,时值酷暑的柳州、唐朝的边疆僻地,盛夏时节的气候,并不因为当朝天子李纯皇帝庙号“元和”而风调雨顺,它照样我行我素,反复无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烈日当头,骄阳似火,这会儿却是乌云滚滚,雷声大作,阴霾密布,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把个柳江河面敲击得坑坑洼洼,混混沌沌。

这是一条属于珠江水系的河流,上游自北朝南七折九曲,向广西中部重镇柳州挺进。在柳州界内,鬼斧神工般地往东左拐,河面渐次宽阔,东行数公里后,再度左拐,掉过头来向北面下游逝去,形如U状。

这条把柳州一分为二的壶形水道,就是柳江河。千百年来,这条生养繁衍了柳州物华胜景的柳江河,日夜奔流不息,带来了几多祸福玄机,又送走了多少离合悲欢。

临江而立的柳州城楼上,两三个后生搀扶着一位长者在匆匆避雨。骤然间,“救命啊!有人跳河啦!”凄厉的喊声划破滂沱的雨雾,令人撕心裂肺,不寒而栗。

刚刚登楼的这几个人,再也无心避雨,他们循声下得楼来,跌跌撞撞地沿着泥泞的小路,冒雨赶到河边。跳河的人已被救起,安顿在河边一条有篷的小船上。

长者钻进小船,只见一个衣衫湿透的少女,双目紧闭,憔悴的面容掩不住青春的秀气,倚靠在半跪着的老汉怀里。“老哥,这个丫头怎样了?”长者焦虑地躬身察看,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问那老汉,“她为啥事要跳江?”老汉悲愤的眼神中略带几分惊疑,跟着进篷的后生见状,忙安慰道:“老伯不要难过,这位是刚到任的柳州刺史柳大人。”

“啊,是柳大人!”老汉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当时柳州有这样的土俗:借人家的债,要以人作押,如果到期还不了债,所押的人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

老汉一家三口以船为家,打渔为生。十多年前,妻子得了一种怪病,脉也把过了,药也煎服了,病势却越来越重。

万般无奈,老汉只好求助于算命先生。算命先生闭目掐指,一阵喃喃自语之后,惊叫道,哎呀船家,你老婆是瘴鬼缠身呐!若不破财狠治,恐怕性命难保!为了给妻治病,老汉已经身无分文,但他终究还是盲从了算命先生的谋划,以六岁的女儿作押,借了一笔款,请巫医驱鬼消灾。

结果,鬼灾没有驱掉,妻子的性命却丢掉了。又因为到期还不债款,女儿便沦为债主家的奴婢。

十多年来,姑娘在债主家过的是牛马不如的日子。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常年劳累。

昨天,姑娘顶着烈日在地里忙完农活,回房换下汗湿的外衣,开始打扫屋里清洁卫生。十六、七岁的姑娘已经发育得腰身丰满。

天真无邪的姑娘哪里料到,在她打扫主人房间的时候,债主的儿子躺在床上偷偷瞄着她圆圆的***和鼓鼓的胸脯。大概是亏了阴功,缺了阴德,债主到四十岁上才盼到了这个宝贝儿子,然而却是个天生的痴呆,直到三十挂零了还没对上亲家。

这天不知他搭错了哪根神经,躺在床上做着白日春梦。看到姑娘进来,那薄薄短衫裹着的结实***,随着脚步而微微地上下弹跳,看得他一时***中烧,花颠发作起来。

在姑娘转身弯腰擦椅子时,他光着***冲下床去,一手搂住姑娘,另一只手从低垂的领口伸进去,在姑娘***挺耸的胸前乱搓一气。(二)姑娘冷不防遭受这样的袭击,又惊又痛,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猛地转过身来双手使劲一推,把他仰面八叉甩倒在地。

映入姑娘眼帘的丑陋之相,使她皮肉发麻,赶紧捂着脸逃出去,回到自己房内顶紧门栓,放声大哭。债主获知此事后,找人去算了一卦,说这是姑娘祥云高照,要把她配给痴儿“冲喜”,今天就要完婚。

姑娘羞辱难言,死不从命,寻机逃了出来,含愤投江。听罢老汉这一席哭诉,柳宗元满腔愤怒,满怀感慨!多年来,他献身政治革新,立志要铲除民间疾苦。

当年大刀阔斧的“永贞革新”,那是多么壮丽的事业啊!然而,君主昏庸,佞臣当道,仕途的坎坷使他一腔壮志难酬!面对眼前的景况,柳宗元劝说老汉:“老哥,不要过于忧伤了,人活着就好,赶快带姑娘回去歇息吧。债主那边,我自会处理好的。”

柳宗元告辞老汉,回到住所。此刻,已是夜深人静,他还呆在书房,心潮波澜起伏。

又兼那一群群蚊虫的轮番进攻,更令他坐卧不安。他压下灯芯,起身拂扇,在房里缓缓地来回踱步。

老家人轻轻地推门进来提醒道:“大人,该休息了。”柳宗元招招手,示意他进来。

“大人有什么吩咐?”柳宗元挑起灯芯,屋里亮堂起来,他轻声问道:“老汉家的事怎样了?”“下午去的时候,姑娘已能下地走动。”老家人边掩门边说,“大人托我带去的十五两银子,老汉收下了,他说谢大人的恩。”

柳宗元踱到窗前:“今天的事使我想得很多,现在想写些东西。”老家人见他毫无睡意,只得备好文房四宝,在案台旁静静地。

男女都有,留着用吧

首推:柳文哲柳文曦柳文墨柳文然柳文昊卿

柳欣欣柳媪琪柳姊琪柳雨霖柳霖铃柳语姻柳新柳琪梦柳其梦柳峰柳梦其柳梦淇柳淇梦柳浣其柳浣淇柳浣柳浣纱柳曼琪柳峰柳漫琪柳漫淇柳漫其柳曼其柳伊凡柳曼淇柳峰柳漫淇柳伊凡柳漫云柳梓鸿柳世克柳国防柳伊凡柳国防柳叶柳明克柳明克柳伊凡柳杰柳海亮柳宏毅柳文泽柳秀琴柳林柳鹏柳峰奇柳桐波柳文锋柳博文柳明辰柳松言柳沁欣柳惠芳柳惠芳柳惠芳柳海叶柳林柳林柳玉美柳美花柳翠翠柳海艳柳海燕柳美花柳妍春柳吟静柳书军柳成晋柳京秀柳芳菲柳芳菲柳咏霞柳佳钰柳芳菲柳佳钰柳惠美柳惠美柳博函柳静珊柳春邺柳涵音柳百轩柳涵育柳向远柳学辰柳静柳静柳宪辰柳名轩柳冰阳柳纪泽柳纪泽柳上可柳纪泽柳纪泽柳纪澈柳纪江柳纪泽柳纪法柳纪海柳纪沏柳纪泽柳皓议柳涛柳方明柳腾达柳金祥柳谨维柳金维柳侃柳皓议柳琴柳磊柳磊柳磊柳磊柳眉儿柳映材柳映材柳雅煦柳珂珂柳柯柯柳雅煦柳书军柳书军柳轶凡柳其嘉柳雯睛柳依静柳玉含柳合育柳冰育柳向嵘柳宇泽柳添玥柳慧琳柳惠林柳学矿柳慧林柳羽洋柳湾越柳慧琳柳淑良柳淑芬柳淑芳柳淑华柳叔华柳睿柳宇恒柳叶柳叶柳卓然柳宇轩柳文哲柳海水柳焘颉柳欢柳碧婷柳世馨柳博文柳意轩柳青柳妮喃柳妮喃柳呢喃柳沙剑柳燕轻柳小娥柳小娥柳溪若柳新勇柳喜若柳西若柳小娥柳席若柳夕若柳熙若柳玺箬柳玺若柳溪偌柳溪箬柳柯峰柳振柳琳柳侃柳飘飘柳晓玉柳晓玉柳强柳春宝柳埏柳永强柳长德柳东明柳倩柳轩柳爱芬柳媛柳艺霖柳艺琳柳燕柳娇柳爱芬柳力柳传玲柳传骏柳传新柳静柳杨柳澎柳利涛柳洪兵柳琳柳镇明柳寒曦柳语语柳丝语柳海宁柳斯语柳欣谊柳雪英柳欣语柳馨语柳雅慧柳海宁柳博仁柳明辰柳杰文柳博斌柳钧文柳云博柳云翔柳杰心柳柳吟柳先国柳云龙柳奇柳金昌柳志红柳金昌柳志红柳忠泽柳钰涵柳俊红柳碧洲柳晓冬柳萍华柳辉柳辉柳福朝柳卉卉柳晓冬柳辛龙柳辛荣柳庆国柳郁葱柳愚聪柳渝聪柳玉冲柳誉冲柳誉憧柳誉葱柳小葱柳渝柳胜厚柳良伟柳燕红柳燕红柳柯羽柳子江柳娇倩柳柯宇柳景匀柳玉超柳博中柳映川柳兰恋柳莹柳峰华柳鸿健柳鸿键柳宏键柳宏健柳宏键柳鸿键柳鸿建柳春霞柳江涛柳江涛柳萍华柳人纷柳裂甜柳明君柳静柳薪龙柳纪涛柳纪泽柳纪汇柳昕龙柳纪淼柳辛陇柳辛荣柳纪润柳辛容柳纪涯柳纪波柳辛容柳纪涨柳纪淳柳纪淦柳纪淙柳纪港柳纪湍柳纪湃柳纪湾柳纪轩柳纪渲柳翔柳纪翔柳纪澎柳纪澜柳广凤柳鹏达柳卢飞柳昕璇柳静柳卸林柳巧芝柳巧琴柳巧芳柳俊辉柳俊辉柳仲南柳娇柳靖怡柳嘉钰柳嘉玺柳云翔柳青峰柳明君柳翔柳明翔柳任翔柳领翔柳运翔柳恽翔柳昀翔柳顺平柳舜平柳崇翔柳绚翔柳钥翔柳盛珺柳紫翔柳尚君柳昌柳昌君柳青君柳宗君柳尚君柳青君柳清君柳明君柳艾嘉柳艾佳柳汶辛柳丝冉柳丝然柳跃英柳沣耘柳沣纭柳沣筠柳沣郓柳沣芸柳纪泽柳宗祺柳纪江柳嘉翌柳嘉艺柳纪鸿柳纪澈柳艾嘉柳艾佳柳纪海柳纪法柳汶欣柳纪沏柳汶锌柳纪湾柳纪江柳汶昕柳汶莘柳汶馨柳汶忻柳汶心柳汶薪柳汶辛柳沣耘柳沣纭柳丰纭柳枫纭柳纪泽柳雪柳纪澈柳纪江柳纪泽柳纪江柳纪钢柳纪圣柳纪泽柳顺柳子立柳子利柳子力柳泓健柳宏键柳秀虹柳泓键柳泓键柳泓健柳林玥柳林泽柳林晴柳婧柳宗元柳金帅柳金科柳自珉柳毅民柳珏玲柳于菱柳霞柳瀚轩柳境涛柳境渝柳鸿境柳润泽柳浩岩柳瀚轩柳润涛柳鸿墅柳沼坤柳瀚培柳圣雯柳培勋柳宇霏柳鸿钰柳宇鑫柳鸿宇柳洪宇柳境轩柳钰涓柳境雯柳境儒柳浩柳境孺柳之啸柳渊柳光辉柳渊柳鸿轼柳鸿轼柳嫣柳含润柳钥炀柳懿干柳静平柳晓静柳静萍柳静平柳广凤柳宏秋柳永纯柳永纯柳永存柳晓姣柳鸿玉柳青池柳青池柳辛泽柳辛龙柳辛泽柳若轲柳小强柳博柳博钧柳明泽柳菊娥柳彬柳彦羊柳君霞柳君悦柳君悦柳加营柳家营柳凤营柳传志柳华鑫柳翊筠柳歆迪柳艺泽柳碧悦柳杨柳扬柳潇童柳登云柳桂芝柳桂芝柳长慧柳杰莹柳奎浚柳奎彪柳奎宣柳奎珅柳宣浚柳青浚柳奎君柳奎成柳奎孜柳午浚柳四浚柳后浚柳瓷浚柳奎翔柳奎一柳奎江柳奎浚柳要浚柳季浚柳真浚柳真凌柳奎凌柳奎彪柳吉彪柳吉铖柳吉齐柳齐柳铖柳富宣柳巨柳呈凌柳呈浚柳宸浚柳星浚柳金浚柳名浚柳奎浚柳昃鄅柳序琚柳青莒柳帅冉柳室决柳奎任柳奎名柳奎冰柳奎吃柳奎冰柳奎行柳明君柳炮町柳致枚柳史轫柳牝倭柳廷峻柳尚书柳炮衽柳决忪柳倭可柳拎俘柳捏心柳宣任柳靖萌柳奎印柳长慧柳长慧柳明君柳震柳梅柳青柳锦兰柳欣柳晨晖柳青柳望春柳晨辉柳成辉柳辰辉柳晨柳晨珲柳晨徽柳陈辉柳陈晖柳陈徽柳陈徽柳晨晖柳陈鑫柳云龙柳陈徽柳云龙柳兰芳柳云龙柳青萼柳铁辉柳采英柳云龙柳永青柳诗维柳诗维柳立文柳立文柳金娣柳玲柳卓君柳敏柳瑞玉柳新丽柳玉红柳林柳晶柳泓键柳泓健柳明君柳奎浚柳奎冰柳后浚柳明君柳富榕柳晓风柳林柳莉丽柳娅茹柳贵丽柳晨晖柳望春柳林秀柳杭柳勤功柳月红柳忠焕柳林秀柳晶晶柳素英柳素英柳素英柳雅盈柳海威柳海宁柳潇潇柳雅慧柳焯栩柳焙桁柳焙桁柳焙桁柳焙桁柳伟柳春宇柳春宏柳丽春柳迎风柳军辰柳勤功柳春范柳芃灵柳芃灵柳鑫柳星湄柳晓倩柳俊宇柳眉柳翰雅柳柳柳鹏达柳娇柳娇柳红艳柳阳柳阳柳红军柳丹柳金丽柳成荫柳全明柳莹柳泉柳星亦柳宇轩柳娜柳汶辛柳志刚柳颖芳柳超柳文华柳天直柳迎风柳兰柳宸旭柳跃年柳俊淇柳冰艺柳青研柳丽丽柳传志柳欢柳玲慧柳楠柳颖芳柳瑞辰柳玲丽柳泉润柳红艳柳红彦柳红颜柳笛柳栩琪柳济颞柳小业柳小业柳靖遥柳婧扬柳磊柳佳赫柳培然柳培然柳佳赫柳婧柳叶柳一飞柳婧柳叶柳叶柳玉敏柳巧为柳文娟柳府柳叶子柳玉敏柳金库柳府柳思希柳昱均柳秀红柳成徽柳臣徽柳富宣柳辰徽柳睿柳汶洪柳江柳营柳江柳桂隆柳青妍柳叶柳建相柳潇柳贵丽柳贵丽柳元通柳泊匀柳泊均柳涛柳晓玉柳德坤柳德坤柳德坤柳琳柳亚宵柳赛芝柳志红柳娇柳冠楠柳帆柳俊杰柳青柳克铃柳乃祺柳建平柳晓飞柳堞峒柳堞峒柳婷柳钧策柳叶柳钧册柳钧测柳婷柳金库柳娜柳卿柳波柳利军柳昊烨柳俊杰柳晓菁柳昊烨柳净婧柳晓菁柳莹柳建平柳成杰

百越时期

柳州位于先秦时期的百越之地,相关的有西瓯越,南越等百越分支。柳州的蛮王城遗址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

秦朝时期

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为统帅,发兵五十万,开始进行长期的秦攻百越之战,与译吁宋、桀骏率领的西瓯军遭遇,第一次战争付出惨重代价,屠雎身亡。灵渠修通后,发动第二次战争,于公元前214年最终深入岭南,现在的柳州地方隶属秦桂林郡,但秦政权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

南越国时期

秦朝灭亡后,该地区成为原秦将领及越人建立的南越国的一部分(建国时间约在公元前204年)。南越国的统治持续了近百年时间。

汉朝时期

汉武帝时,路博德率军进行了汉平南越之战(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南越国,同年在现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称之为潭中县属郁林郡。地方则主要由当地人管辖,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改土归流”时期柳州九头山汉墓为这一时期代表。出土了40多枚汉武帝和汉宣帝五铢钱,是柳州最早的货币贸易证物。铁锸和铁条表明潭中县已进入铁器农具时期。出土的琉璃饰品有可能来自东南亚或印度东海岸,从合浦登陆,经南流江、北流江西上柳江进口。

古代史

三国时期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三国时期,潭中县以西,今桂西境唯一的县城定周(今宜州市)撤消建制,红水河流域和今龙、融两江流域即今柳州地区和河池地区的桂西北,就完全没有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建制。这标志着桂西北少数民族和汉化程度较高的桂东以至中原的经济交流进入了波谷时期。

西晋时期

太康三年(282年)潭中县从县治所升为桂林郡治所。

南北朝时期

南朝齐(479─502年),从潭中县辖地分置齐熙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后为潭中县治马平郡治所。

隋朝时期

开皇11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大业元年(605年),马平县属桂林郡。大业三年(607年),属始安郡。

唐朝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唐太宗时期,开通了桂州经现在柳州到邕州的买马路,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桂州至柳州530里,柳州至严州(来宾县)200里,严州至宾州190里,宾州至邕州(南宁)245里。武则天时期又在临桂相思埭开辟了桂柳运河,沟通湘江经漓江、洛清江到柳州的水路。柳州以唐代古文运动发起人,改革家柳宗元(773年-819年)闻名,当时在市中心建有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衣冠冢,罗池,现存唐开元寺遗址等遗迹。当时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

北宋时期

坊间围墙拆除,商贩摊点深入到民居,民居也扩散到城厢各处。柳江上游的龙江以及融江地区之间的大量木材沿江而下于柳州集散,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皇室修玉清、昭应等道宫,列举所用各地木材8种,其中就有柳州杉木。柳州木制品从此闻名于世,成为后来柳州棺材相关谚语:“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产生的历史背景。1052年-1053年,柳州短暂被侬智高军控制。之后北宋政府在今三江、融水、罗城和南丹、河池、宜州等地设有博易场(贸易市场),山区土特产特别是木材大量外销。《宋会要辑稿》就有融州王口寨大宗板木水运到柳州的记载。柳布行销各地。柳江沿岸曾建有青瓷窑,可能曾销往东南亚。柳城大埔有坡式龙窑群。柳州城下码头除了运载宜州地区的铅、锡矿,可能还有瓷器销售到海外市场。马鞍山下灵泉寺“来栖之士,指以千计。”,意味着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南宋及元朝时期

唐宋诸多迁柳官员的到来为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南宋丞相吴敏、王安石(南宋)、汪伯彦都曾在柳州居住。宋代城南建有驾鹤书院。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为防范蒙古骑兵的冲击,宋朝将州官署从柳州城搬迁到西北面偏离桂邕大道的柳城县,此后经元朝一代共百年时间是柳州历史上第一次大的衰落。元皇朝大大强化了驿道的管理,桂林到马平县城的陆路驿站有东泉驿等4个,水路驿站经洛清江有苏桥、大石、横塘、旧县等5个,主要为军事需要,但对地方经济交流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明朝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从柳城迁回马平县,马平县从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为府治所,柳州再次成为统辖二州十县的府署驻在地。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政府扩建柳州城垣,城高旧制一文八尺,城东西长三华里,南北宽二里,即今城中区南半部到柳江北岸坡上范围之内,环城布有东、北、西、镇南、靖南共五个城门,现存柳州镇南门古城墙及清代重修的柳州东门城楼一段。诗云: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城郭。于是壶城和龙城,并为柳州之别称。明代的中晚期,柳州步入了粤西盛郡的发展阶段。葡萄牙商人曾从广州买桐油运往欧洲,很可能为柳州产品。明代著名人物有柳州八贤等。明末,出逃的明朝皇帝南下柳州,清明两朝在柳北一带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使得柳州遭受重大损失。

清朝时期

清朝平定南明后,相对的稳定使得柳州城成为广东,贵州和湖南间的贸易中心,今鱼峰区太平街一带就有的太平圩,槎山圩,喇堡圩,上汀圩和思浪圩等。清雍正十年(1732年),柳州设古州运馆,办理柳古(今贵州榕江县)间航运之仓挽运业务。柳州主要向南方输送木材,粮食,并向北运盐。当时在今柳州高中内建立了粤东会馆,今景行小学内建立了湖南会馆,十二中今群众艺术馆有江西会馆,今柳州剧场附近的福建会馆,和今青云路近樵家巷处庐陵会馆等,柳州的商业地位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柳州城内出现了大量表现行业特色的地名,意味着城市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清朝末期

随着广西多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梧州辟为通商口岸之后(1887年),中国大西南物产经西江东下珠江出口大量增加,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就有桂富、柳平两艘商业轮船行驶柳梧航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法国以柳州发生陆亚发会党起义事件,需要保护商民为由,驻兵柳州。南宁辟为商埠的当年(1907年),香港英商天和洋行先后派出电龙、电马等8艘客轮船行梧邕、梧柳线;翌年,又将所代理的美商利国号等4艘客轮投入梧州线运输。这一年,又有法国兵轮“亚居士”号由郁江驶至柳州。大量洋纱涌进,柳州农村出现离开农业生产而从事纺纱的专业户。同时,本地蚕丝出口走俏。在柳州知府杨道霖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至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任),柳州兴起办实业的风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试图成立柳州官银号,但不能与外资竞争,未成。五月初一日,成立柳州商务总会。合资试办华兴改良植木公司,至香港购办锯木、起重机器,依照先进技术锯办木材运出,分销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埠。

民国初年

军阀混战时期,桂系在柳州大力发展金融业和制造业,但柳州曾于1928年遭受巨大火灾,半城被烧毁。后拆除了大部分明代城墙,开建马路。当时广西省主席黄绍竑原策划1928年将省会迁至柳州,在柳州大兴城市建设,并在规划中将鱼峰路作为新柳州的中心,在大龙岭兴建了会展中心;三十米宽的鱼峰路时为广西第一路;辐射出的东大路,正南路等甚为繁华。三十年代,由于蒋桂战争,柳州错失了成为省会的最好一次机会,但1937年时,在鸡喇的广西机械厂制作出了柳州历史上第一辆军用战斗机。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西南重镇柳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柳州曾为韩国临时政府驻地(1938年11月~1939年5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柳州不断遭到日机的空袭。1939年柳江铁桥开始建设,次年完成,和黔桂铁路一道奠定了柳州西南地区交通中心的地位。1942年12月9日起,原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曾被国民党当局关押在柳州蟠龙山扣留所旧址,不久被押往桂林,1943年1月又被押回柳州关押在此,直到1943年9月被释放。1943年至1944年胡志明经常与越南革命同盟会的各党派负责人在柳州现乐群社旧址会面及讨论工作。

豫湘桂战役及日军占领时期

1944年春,为打通从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桂柳会战之后,桂林、柳州相继被日军占据。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柳州曾被日军占领。抗战时期柳州城区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焚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建交时放弃了对日赔款,不反对个人对日索赔。相应的从1979年到2004年,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接受了日元无偿援助:42.03亿日元,以当时人口计算人均约280日元,日元协议贷款额:2177.92亿日元,人均约14500日元,及部分技术交流。注意,因为各个时期日元实际价值不一致,真实值需要另外统计,这里为各时期的直接加和,而且日本政府也声明并非战争赔款。)

民国政府统治末期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之后,桂系和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军队18万余人收缩广西,11月25日,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三四三团从沙塘方面进入并占领柳州。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魏伯任首任柳州市市长。

关于柳州算命诈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两女子以 算命消灾 实施诈骗 被碧江警方依法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