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十九年七闰”是什么意思(农历十九年七闰有什么规律吗)

这回承德真的要上天啦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十九年七闰”是什么意思,以及十九年七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十九年七闰”是什么意思农历的19年中为什么要有7个闰年为什么民间有“十九年七闰”的概括法

十九年七闰法

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农历的历年是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回归年)为标准来制定的。1个回归年长为365.2422日,历年取为365日或366日。

而农历的历月却是以月亮盈亏为周期(朔望月)来制定的。1个朔望月长29.5306日历月取为29日或30日。如以12个月作为一年,那么一年长为354或355日。这样,跟回归年相差为10或11天左右。

如果不顾及寒暑变化的规律,12个朔望月的历年与阳历的历年差数可以不管。但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会引起很大的不方便。比如,原来大家习惯于正月在冬天过,而经过许多历年以后,正月就会移到夏天过,这是很别扭的事。

为了协调历日与寒暑变化规律,我们祖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加闰月的办法。12具朔望月与1回归年相关11天左右,累积3年后,就可以增一个历月(闰月),余下的再累积两年后,又可以增加一个历月,这么继续下去,经过19年,可加7个闰月,使得历日与季节协调起来。这个办法就称为“十九年七闰法”,它的道理如下:

1个朔望月=29.5306(日)

12×19+7=235(个朔望月)

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日)

1个回归年=365.2422日

19个回归年=19×365.2422日=6939.6018(日)

计算结果,19个回归年与235个朔望月的日数仅有0。09天之差(合2小时9分36秒)。看起来是相当精密的。

十九年七闰的间隔一般为3、2、3、3、3、2、3。即第1年之后的第3年为闰年,再过两年又是闰年,依此类推。比如:1900年为闰五月小,1993年为闰三月小,1995年为闰八月小,1998年为闰五月小,2001年为闰四月小,2004年为闰二小月,2006年为闰七月小,2009年为闰五月小。当然,也有其他的排列。我国南北朝时的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就创立了比十九年七闰法更为精密的“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法。即在农历391年中设置144个闰年。在近400年中历日与节令的差不到0.3天!

1、阴历中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来确立的,实际上每月的平均天数是29.5306日,如果乘以12,一年只有354.3672天。而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周期(回归年、阳历年)是365.2422天,这样阴历年1年的实际天数比阳历年少了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

2、209天除以30是6.9666,也就是说,在19年中,阴历年比阳历年少了差不多7个月的时间。为使农历和阳历相差不太多,就必须把这7个月补上。

3、中国的农历是一种典型的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是阴历与阳历相结合的历法,为了补上这7个月时间,人们采取在农历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在农历十九年中,12个为平年,每1平年12个月,再加7个闰年,每1闰年有13个月。

4、这样,19个阳历年的日数和19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因此,每逢19或19倍岁数生辰的时候,阳历生日和阴历生日就有机会在同一天出现了。

扩展资料:

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原因:

1、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1/3、3/8、4/11、7/19、46/125,即每二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十九年加七个闰月比较合适。

因为十九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十九个农历年(加七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2、七个闰月安插到十九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安插,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在其之后,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阳历

1、民间有“十九年七闰”的概括法。农历上,由于平年的12个月总天数要比阳历少11天,于是历法规定每隔两年或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闰月来补大约一个月的差,在阴阳历中每隔几年就会遇到一个闰月,十九年就有一个闰月。

2、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3、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4、一般情况下,农历的腊月和正月后面,是不置闰月的。比如,2006年,我国的农历就闰七月,2009年,我国农历闰五月。

扩展资料:

1、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

2、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3、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一般长达384天,这样的年份在所有农历闰月的年份当中是最常见的,出现率很高,例如在2001年至2100年这100年当中,一共有37个农历闰月的年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闰月

关于本次“十九年七闰”是什么意思和十九年七闰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俗语 七年难逢九月闰,百年难逢初一春,啥意思 19年能碰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