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一将功成是什么意思(一将功成是什么生肖)

与 一将功成万骨枯 意思相同的句子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将功成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点,和一将功成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将功成是什么意思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的意思“一将功成万骨枯”下一句是什么

出处:唐·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的这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战乱殃及江汉流域,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现实。只可惜这种原本无乐可言的艰辛樵苏之“乐”,如今也不可复得。“一”与“万”、将军荣与“万骨枯”强烈对比,令人触目惊心。诗中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将军的战功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换来的,在诗人看来,封建社会中最为荣耀的封侯之事实则是一种罪恶。张蠙的“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吊万人冢》),刘商的“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行营即事》),用意与此相同。从诗人充满感伤语调的规劝可以体会战争灾难之深。这两句语言朴素,而意旨极深,是警世之言。

一将功成万骨枯 认知篇

“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唐代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原文】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唐代〕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译文】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被战云笼罩,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实现。

请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你们可知,一位将领功成名就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注释】

己亥:为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的干支。

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樵苏:一作“樵渔”。

传闻:一作“波间”。

【赏析】

这组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七。“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这两句首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征伐不断,民不聊生的乱世图。首句中的“泽国”,即指江汉流域。这一句说汉江流域都被画入了作战图,言外之意就是说战火已经从大江以北蔓延到了大江以南。由此,一个到处打仗的乱世就被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然而表达上却含蓄委婉。次句通过刻画乱世中百姓的普遍心理,反映他们流离失所,无以为生的情形。“樵”指打柴,“苏”则为割草。在和平的年代,这本是两种极为艰辛的生计,根本谈不上什么快乐。但是如今,它们却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生活。为什么呢?因为在眼下这样的乱世,能给以打柴,割草平安地活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然而即便是这一卑微、渺小的要求,对于百姓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当真要让闻着落泪,见者伤心了。这一句只七个字,描述的事情也极为简单,但是语意却几度转折,不得不让人佩服诗人的写作功力。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公元879年(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一篇之警策。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蠙《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创作背景】

本首诗大约是作者在公元880年(广明元年)追忆前一年时事而作。

【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思是:一名将领的成功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出处:晚唐曹松的《己亥岁》

原诗: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译文: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名将领的成功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诗歌赏析

题《己亥岁》,表明是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当时唐王朝已处于衰落时期,疯狂镇压农民起义,不仅两河、中原,连大江以南也变成了战场。

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唐王朝扩军经武,培植将领,一些地主阶级分子和个人野心家为唐王朝效命向起义军进攻,军阀们更穷凶极恶地杀戮人民,战乱中的人民遭受巨大的灾难。这首诗有感于这血淋淋的现实,为人民发出正义的呼号。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位将军功成名就,获得荣华富贵,可是一万名老百姓枯骨累累,暴骨于荒野。

在这句之中,“一”与“万”相对照,“功成”与“枯骨”又相对照,形象极为鲜明,揭示了统治阶级所进行的反人民战争的本质,将军们的战功是用士兵重大的牺牲换来的,他们的勋绶是用广大老百姓的鲜血染红的,他们是在万千人民的枯骨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句怵目惊心,是全诗诗眼,警策有力。

好了,关于一将功成是什么意思和一将功成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一将功成万骨枯 创意字体 象棋 字体,创意,象棋,创意字体排版,字体创意,创意字体psd,创意字体英文,创意字体设计,2017创意字体,创意字体 萨菲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