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一纪是多少年(孙悟空说的一纪是多少年)

十二时辰有什么由来 来源于生活,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家好,一纪是多少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一纪多少年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一纪是多少年和一纪多少年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纪是多少年一纪是多少年呢一纪是多少年,一甲子是多少年

一纪指十二年。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

阳寿一纪是多少年

《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

唐柳宗元《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

清顾炎武《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乾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为一纪者。

相关说明

①一千五百二十年为一纪。《诗经・大雅》:“七十六岁为一部,二十部为一纪,积一千五百二十岁。”

②六十年为一纪。《太乙淘金歌・数命源流太乙入局法按语》:“故以七十二局为一元,五元合为三百六十年,数以六纪。六十年为一纪,笈甲子一周也,六纪而为三百六十年也。”

③三十年为一纪。天地之气之小会。《素问・天元纪大论》:“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年。”

④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文公在翟十二年,狐偃曰:'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吾不事齐楚,避其远也,蓄力一纪,可以远矣'。”《解》:“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⑤四年为一纪。天气终而复始之一小会。《素问・六微旨大论》:“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纪

一纪是12年,这是古代的一种计年单位,寇红被贼踢死是64岁,阎王给他加寿,让他76岁再来。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路过寇府,因其门口立有“万僧不阻”的牌匾,于是进门借宿。后经过了解,立牌匾的人是寇府的一名员外,名叫寇洪。慈悲为怀,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斋僧一万。那天,师徒四人正好凑成数字一万,这让寇洪非常高兴。

但在送走唐僧四人后,有天被强盗盯上,不仅抢夺了财宝,还将寇洪打死了。强盗又想着打劫孙悟空等四人,没想到遇到强手,在被制服后,发现其宝物都是寇府的,计划折回奉还。

扩展资料:

寇府的管家和小老婆,一起嫁祸唐僧。孙悟空下了地府,想让死人说话,以还师徒清白。地藏王菩萨说其实已经阳寿已尽,既然大圣来取人,便加一纪年纪。

为一纪就是十二年啊,在当时已经非常长了,孙悟空将其带回到真身。这才放了师徒四人,还不忘磕头感谢。

一纪为12年,岁星或太岁纪年,12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纪。

一甲子为60年,东方朔三千甲子说明他十八万岁。

扩展资料:

古中国的时间单位:

现在是每昼夜是24小时,而在古代则是12个时辰。当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分别称中国与西方的时间单位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渐渐忘记“大时”,而“小时”一直使用到现在。

在古代,我们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为标志。又用动物如大鼠、牛、虎、兔作为替代品使它容易被记住。

古中国计时工具:

在古代,有两种计时工具,一种是日晷,另一种是漏。

日晷是由太阳影子的运动来定时的,与日晷表面的刻度相对应。我们应该在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天文台可以看到它。漏是由滴水造成的,它由四个用来盛水的铜罐组成,从上到下重叠。顶部有三个孔,底部有一个箭头形浮标。水位随着滴水而上升,锅上有一个刻度,所以它可以计时。

原日夜分为100分钟,因为它不能分为12小时,然后改为96、108、120分钟,到清朝正式设定为96分钟;因此,1小时等于8分钟。一个时刻分为三个部分,总共24分钟,和24个节气。请注意,一分钟不是现在一分钟,而是这个词,它被刻在两个时刻之间,带有两个奇怪的符号,所以它被称为字。

参考资料:纪(古代历法名词)——百度百科

时间单位——百度百科

关于本次一纪是多少年和一纪多少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蓄力一纪 可以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