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五岳四渎指什么(五岳四绝是指什么)

长短经 之三 面部的 五岳四渎

其实五岳四渎指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五岳四渎,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五岳四渎指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五岳四渎指什么三山五岳四渎分别是指什么五岳四渎拼音

一、五岳指的是:

山西泥塑五岳四渎之神 尽显神仙风度

1、东岳泰山(现今山东)

位于山东省泰安、济南之间。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其地处我国东部,故有东岳之称。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山势雄伟,号称“东天一柱”。古迹众多,为我国名山之首,素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的美誉。泰山自古就是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的重要活动场所。

2、西岳华山(现今陕西)

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向来以奇险名闻天下,为五岳之一。

3、南岳衡山(现今湖南)

衡山主峰为祝融峰,海峰1290米,盘垣数百里,中有大小峰峦七十二座,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其中以祝融、芙蓉、紫盖、石禀五峰最为著名。山中古木参天,四季常青,奇花异草,飘香溢彩,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4、北岳恒山(现今山西)

位于山西与河北两省之间。又称太恒山、元岳、常山北岳。山体绵延数百里,横亘塞上;主峰海拔2017米,在山西省浑源县南,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两峰对峙,浑水中流而过。峰上奇石怪松,古木参天,苍松翠柏,蓊蓊葱葱,景色绝秀。

5、中岳嵩山(现今河南)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西北。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东西绵亘60公里。古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商汤时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东周始定为中岳,五代后称中岳嵩山。山有七十二峰,著名的有:峻极、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境、青童、黄盖诸峰,其中峻极峰为嵩山最高峰。

二、四渎指的是:

1、长江

是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沱沱河,曲折流向东南。上游称为通天河。由通天河直达到四川省宜宾市间,称为金沙江。从宜宾市到江苏省扬州市之间,才正式称为长江。扬州以下,又称为扬子江。

2、黄河

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西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市。

3、淮河

古称淮水,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经淮阴、涟水入海

4、济水

又称渡河、泅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其故道本过黄河而南,东流至山东,下游为黄河所并,与黄河一齐入海,只有河北发源处还存在。

扩展资料:

“五岳四渎”的祭祀与崇拜:

西汉初年,山川祭祀总体上继承了秦代格局,同时不断进行微调。在这些微调的基础之上,当汉代国家政治格局中的东西差异逐渐弥合时,山川祭祀格局也终于在武帝中后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五岳四渎”已开始出现在同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如《史记·封禅书》曰:“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威而退,遍于五岳四渎矣。”《礼记·王制》又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在《封禅书》的语境中,“五岳皆在天子之郡”与天子出巡“遍于五岳四渎”显然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五岳”概念在武帝朝受到重视,并最终进人国家祭祀。

至汉宣帝时,国家愈加重视对山川等的祭祀。宣帝对全国的祭祀做了统一安排,并首次明确了“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据《汉书·郊祀志》记载:

“制诏太常:‘夫江海,百川大者也,今阙焉无词。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洛水,祈为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

东岳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溉山于溉,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上曲阳,河于临晋,江于江都,淮于平氏,济于临邑界中,皆使者持节侍祠。唯泰山与河岁五祠,江水四,余皆一祷而三祠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岳四渎

三山是蓬莱山、方丈山、瀛洲,五岳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四渎是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一、三山

1、蓬莱山

蓬莱,亦称蓬莱山、蓬壶、蓬丘。是中国先秦神话传说中东海外的仙岛,被一片黑色的冥海所包围。

传说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

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

2、方丈山

方丈又称为方丈山、方壶、方丈洲等。古代中国神话及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

奇书《列子》记载,海上有五座仙山,岱舆、员峤,流入海底。留下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3、瀛洲

瀛洲,可以指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最早见《列子》。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战国。战国时,民间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神仙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流传最广,成为我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

二、五岳

1、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2、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

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3、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

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

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

4、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

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

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

5、恒山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

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三、四渎

1、长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km,比黄河(5464km)长9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在世界大河水流量排行中,长江也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刚果河流域跨非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青海、四川、西藏、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2、黄河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

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3、淮河

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

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

4、济水

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古泽名),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

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岳四渎

百度百科——三山五岳

“五岳四渎皆丰成”中的“岳”读作“yuè”,指高大的山,“渎”读作“dú”,泛指河川,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1、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分别坐落于现今的山东省、陕西省、湖南省、山西省、河南省。四渎指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2、五岳原为名山大川名,古代中国相学借以指代面部器官或部位,据此测断人的福寿休咎。金张行简《人伦大统赋》云:"五岳必要穹与隆","四渎宜深且阔。"薛延年注云:"五岳者,额为南岳衡山,鼻为中岳嵩山,颜为北岳恒山,左颧为东岳泰山,右颧为西岳华山"。

3、相书认为,"五岳俱要丰隆有峻极之势",具体而言,五岳中以中岳鼻相最为重要,贵在隆耸,还须得东西二岳为之呼应方为吉善。

4、中岳陷薄无势则四岳无主,即使其余四岳皆佳,亦无大贵;南岳,即额相,贵在广平高阔,此为少年有成;北岳,即颏相,贵在丰阔,此为荣富之相,尖突则一事无成;四渎清朗端直,明净流畅便可增加财富。若混浊短浅则万物不长,人之聪愚贵贱、福寿贫天亦可由此而断。

OK,关于五岳四渎指什么和五岳四渎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短经 之三 面部的 五岳四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