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于佑福的因病去世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佑福在津逝世 享年86岁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于佑福的因病去世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于佑福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于佑福的耄耋登台于佑福的因病去世

示范表演濒危曲种

辈分最高的女相声演员辞世 曾和马三立合作

2009年2月26日,天津相声名家陈鸣志举办个人专场演出,于佑福表演的竹板书《十不足》受到欢迎。

竹板书是由莲花落发展而来,已经鲜少见于曲坛。李润杰有一段竹板书新作品,名为《苦学创奇迹》,天津电台保留有录音,经常播放。

于佑福表示:“那段竹板书《十不足》是我小时候常听我父亲唱的,也就记得比较实在。”在老人记忆中,她父亲那时候,演唱竹板书的艺人就不多。“这竹板书基本上没有了,不仅仅是竹板书,连太平歌词都很少。只是在相声里有那么几段太平歌词,但是真要单独唱的,很少,几乎没有!唱的太平歌词里,也就《单刀赴会》、《酒色财气》这两三段。其他的,人都不会,都接近失传了。过去在河北鸟市演出的杨少奎,他说相声是焦少海的徒弟,他唱太平歌词,还有刘奎珍。不过,都失传了,没有人真正唱了。”

参加原生态相声专场

2011年9月1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原生态相声专场”在坐落于天津估衣街的谦祥益文苑举行,这场演出备受相声爱好者瞩目,一来是由于这场演出的形式本身,二来,则是由于这场演出约请的演员均为年过七旬,经历过旧社会撂地卖艺的老艺人,其中,就有85岁的于佑福,她是最后一位享名且在世的“寿”字辈相声演员。这场演出中,于佑福不顾年迈体弱,与江南相声名宿——90岁的张永熙搭档,共同担任攒底重任,表演了一段《上海话》,单是她开场的一句定场诗,便要下了一个满堂彩。这是于佑福的最后一次登台,如今,这场演出的视频已经见诸网络,她的音容笑貌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女相声演员代表人物于佑福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6日凌晨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于先生是国内最后一名第五代“寿”字辈相声老艺人,也是相声界辈分最高的老人,生前曾与相声泰斗马三立、刘宝瑞等合作。

于先生是天津人,出生于曲艺世家,4岁起随父亲于福寿、哥哥于堃江、姐姐于小福学艺。那时天津演出场所集中地是“河北鸟市”,每次演出,4岁的她被抱到凳子上,和哥哥、姐姐一块说相声。12岁那年,父亲和哥哥相继因病过世,大姐也结婚了,于佑福开始正式登台养家。过去演出,演员拿钱论“份儿”,挣一元钱,十个人一人一毛,可于佑福人小,分不了整份,只能拿零钱,全家几口人都指着她的零钱过日子。后来,于佑福与马三立的叔伯兄弟马四立结为夫妻,在天津各地书场、茶社演出,1954年拜高德明先生为师,退休前在天津市实验曲艺团工作。行内人评价她的表演,“洒脱有度,既不媚俗又不失风趣,包袱既响又适当得体,于幽默自然中显示了女性的搞笑特质”。身边人回忆,老人一生钟爱相声,1993年腿摔坏后,还每天在家听相声,“瘾大得很”。

老人生前非常关注相声的发展,对年轻相声演员,她劝诫多于赞扬,“年轻人喜欢相声我很欣慰,但是一定要虚心学习。我4岁开始就听相声,在听了很多年之后才敢说,说了大半辈子之后也不敢说好。可是我们的年轻演员呢?他们缺乏的就是传统相声的根基,听的传统段子不多,我建议他们在说相声之前,先好好听几年相声。”对于当下行业的现状,于先生也曾多次发表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之所以许多人认为相声比不过小品,不是相声这门艺术落后了,而是相声演员和相声剧本出了问题,“我们不能责怪观众,不能怨大家对相声失望,因为我们演员表演的水平差,题材也俗,来回来去都是那几个段子,观众能喜欢才怪呢!”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享年90岁 著名老艺术家黄宗江18日13时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