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什么是身似菩提心似镜(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什么是身似菩提心似镜和身似菩提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什么是身似菩提心似镜以及身似菩提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身似菩提,心如明镜的意思什么是身似菩提心似镜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说的什么意思

身似菩提树:修行人之菩提为根本,超脱六道,却生天上以身养慧命

20幅养神对联,字字暖心窝

心如明镜台:修行人心好比镜子照物,物来显物,物去为空,(这就是事来就应,事过就忘),不被物体索然,不被颜色所污染镜子,镜子本体也不会自己出现画面,(这就是空想,好比人在闲着时,没事脑袋里就像放电影,一个事情接一个事情,不间断),镜子不会因为照的人是国王,大臣,富人,美人而感到高兴,而也不会因为穷人,乞丐而烦恼,(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叫‘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镜子也不会照到你时而会出现他人,(把握当下,置心一处)。

时时勤拂拭:时时观见自己所作,

勿使惹尘埃:且莫与凡事相缠,心而依恋。

菩提本无树:身虽行却将身预为已死,借此幻身习佛修行。

明镜亦非台:本无一心,和有明镜之说,心以幻化为自然心,既无既有,说无既有说有却无。

本来无一物:佛行本来无有一心,无有一物可留恋。

何处惹尘埃:又何能谈到尘埃之有无。

这个说法应该是来自于神秀大师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在这首偈子当中,把身比喻成菩提的大树。而心比喻成镜子。要常常擦拭,不要让它沾染上尘埃!

而六祖大师看到此偈后,又写了一首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子的境界是一个开悟者的境界,菩提是无相无形的,而心也是无形无相的,本来万法皆是幻,无有一物实有,谈什么惹尘埃不惹尘埃呢?

这是神秀和尚所做的一首禅诗。

意思就是:自身就像是菩提树一样,内心跟就像一个明亮的镜台,时不时的擦拭一下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它被世间的尘埃所蒙蔽。

说起这首禅诗,那就不得不提起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咱们的佛家第五祖“弘忍大师”年事已高,已经接近坐化的年龄了,但是仍然未能传道给任何一个人,神秀和尚是弘忍大师的大弟子,佛法很高其实,神秀一直跟随五祖很多年了,静心修禅,出家前博览群书,熟读经史。对佛法义理也能融会贯通,在众多弟子中表现出众,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令为“教授师”。

弘忍大师

而这时候我们的未来六祖慧能大师还在干什么那,在寺里当舂米的小和尚,而且我们的六祖这时候大字不识一个,因为慧能大师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跟随母亲生活,家境贫寒,没钱读书根本,后来与佛有缘来到了五祖所在的寺庙学法。

五祖一直寻找可以继承自己衣钵的传人,遇到慧能的时候就问他:南蛮獦獠也来闻佛法。意思就是南边的蛮夷也来学佛法?那个时代分为南北佛法,对立的厉害,对于五祖的提问,慧能大师回答:人有南北,难道佛性还有南北么?五祖自此确定,此人就是自己的传人,终于等到他了,能够弘扬佛法不分南北的人。

五祖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将自己的弟子都召集到了一起,让他们各自做一个偈语,谁做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神秀和尚

神秀和尚题一偈与墙上,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大家都觉得神秀和尚写得好,肯定是他得到五祖的传法了,到处念着这首偈语。

慧能大师

慧能和尚也听到了,感觉这首偈语不能见人见性,就请人在墙上写了另外一首,就是我们熟知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大师看到这个偈语非但没有夸赞慧能,反而用鞋子将墙上的字迹给擦掉了,说他写的不好,但是半夜偷偷来找慧能,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他,并告诉他马上下山逃向南方,不然会有危险,等到时机成熟再传法,慧能大师哪里不能猜到是为什么啊,拜别五祖后遍逃走了。

神秀和尚未能得到五祖的衣钵,但是他的影响力依旧很大,北宗禅法依旧是他在传播,有人说神秀和尚派人去追杀慧能,我是不信的,毕竟如果神秀真的这么做的,那么他的佛法也就破了贪嗔痴这三戒,那么他还能有那么高的佛法造诣么,所以追杀慧能大师的应该是神秀和尚的徒弟,为他们的师傅感到不平而要去夺回五祖传下的衣钵。

若干年后,六祖慧能创建南禅,到此就结束了,因为达摩祖师有言“法仅传六世”,所以只有六祖。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