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供佛香炉的讲究(供佛香炉有什么讲究)

供佛敬佛较好的香炉就是酉圆工坊的电香炉

今天给各位分享供佛香炉的讲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供灯后的相貌变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八供养的供养解说请问佛家为什么要供俸供佛香炉的讲究

八供一般面对佛坛的八供是由左到右(水、水、花、香、灯、涂香、食子、音乐)

香炉

佛前八供养献供是佛法修习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传统方式献供的。

这些献供不仅仅是仪轨的一部分,而是发愿服务众生的延长。献供是执与贪的对治方法。

献供有其物质的意义,就是一个人献出他所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者,某些人可能象征性地献出所有财物,想象众生因此获益,一切困乏获得补偿,圆满布施波罗蜜。

一般言之,佛坛上献供以七种为一组,放在七个容器中,每一供品均有其特别的意义:第一个供品是饮水。供水的功德是在消除众生的口渴,尤其是饿鬼道的众生可以因此而解除口渴的痛苦。供水亦有使众生广被佛法慈悲,终能身心清凉的目的。

事:供佛饮水,即意之清净。消除众生之渴,尤其是饿鬼道众生。

理:水是空无自性之物,可以结冰也可以做汤;可酿酒也可成尿。蒸发为气体;凝结为固体,不变为液体,外相虽有变化,本质是一如的。密义:外层------水大。内层------甘露。密层----红白菩提。密密层------大悲泪水。饮水及浴水做为供品,并非佛陀口渴或需要清洁,而是向皈依的对象献水可以帮助我们积聚功德而得到自身的清净。我们的身体有许多缺陷而且很脆弱,献供的目的也有消除我们修法、修习禅定及了解佛法时会遇到的障碍。供水时,杯子要擦干净,先倒入一点点水在第一杯中,于后依次过滤一遍。再以一粒米宽的间距排整齐。由右边到左边依次倒入清水。不宜太满,可保留一粒米之高度,特别要注意供水的五种过误,要能远离才可得到五种功德。

五过患说明如下:

1﹒水没有流满器时,在心绪中的功德也曾有「不满」之过。

2﹒若水满而溢,业障也自有「满而溢」之缘起过患。

3﹒杯子与杯子之间不留距离,曾有遇恶缘朋友之过患。但若相反,杯子间距太宽时,有远离上师及善知识的过患。

4﹒一列排得歪歪的杯子,曾有此生、来生、身心不正的过患。

5﹒流水满溢流到桌面上,或米中有水,水中有米时,此世眼睛曾不明亮及常常流眼泪和有眼屎之过患。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五过患才能得到反过来的五种功德。据说毗婆尸佛涅盘而有比丘至城里托钵,有不少施主都供养了丰富食物,而一对贫穷夫妇一无所有,就以一陶钵的清水为供,心中生起十分恭敬清净的心供养之。后来,他们住生时,升到了三十三天﹒…。这对贫穷夫妻由于供水功德广大,积累了很多善净资粮,在每一世代都投生贵族,身形美好。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又投生到祇园精舍的富贵人家中作儿子,成为金色家族中的孩子,取名「金神」,满众生愿,不论衣食、宝玉、皆可如愿,后来金神在佛前受比丘戒,得罗汉果位。

事:供佛洗脚,即身之清净。今众生皆得清净身。理:与阏伽供一样,使众生广被慈悲,并消除修定及佛法暸解上之障碍。密义:外层------水大。内层------甘露。密层----红白菩提。密密层------大悲泪水。第三个献供是花,以此将成就者周围庄严,虽然献花对于圆满的佛界并不需要,但这对献供者有利益。也让我们有意愿使所有众生可以找到高贵的住所,终极可具备像成就者一样圆满的种种相貌及特质。如何以供花来累积福德资粮呢?从前迦那迦牟尼佛在世间应化时,许多比丘在城中托钵,富贵人家以美食供养,而一贫穷人什么也没何,但他对比丘生起无比信心,恭敬地在草地上摘了不同颜色的各种花朵,以很清净虔诚的心来顶礼,供养。他后来在释迦牟尼佛的祇园精舍投生为一富贵人家之子,相貌庄严美好。出生时,天降花雨,得到「花神」之名,这位「花神」后来长大,在佛前受比丘戒得到罗汉之果位。可见供花时,最重要的是以虔诚清净的心,发愿众生皆能得到佛陀究竟果位,即使是小小的花朵,也因发心广大而会有极广大的功德利益。

事:供佛鼻闻,即香味之美。今众生具足法身香。理:香无自性,颜色不同,长短大小不一,有的价昂,有的便宜,但燃之皆出香味。密义:外层----芬芳。内层----戒、定、慧、解脱、知见等自性香。密层----成就者之大香、小香(成就者之大小便皆出香气。)密密层---佛三摩地所出无上妙香。献香并非因为佛菩萨需要借此除去身上的味道,而是献香可以消除不快及不健康臭味的产生,所积的功德最后可实现修行深妙香气的完成。据说完成修行的人都被甜蜜芬芳香气所包围。至于「香」的供养方面又是如何呢?依材料的来源可分为纯粹自然的香,与合成的香;天然的香例如檀香、沉香、柏树叶子、樟木、甘香松、当归、稻壳、杜鹃花等。合成的香如: 1﹒红白檀香 2.五妙供 3.麝香 4.木棉花等洁净之材料合起来做成卧香;合成香成自然香来供养,全依每个人的能力而定,重要的仍是「发心」。天然香要很干净,合成香是成品,关键是心中保持虔诚,放香入炉,点火燃香为供养,先为无边无际的虚空如母众生得佛果位来生起菩提心,此为前行发心;正行时以三轮体空之观念来思惟,供养完的结行回向至为重要。以文殊普贤菩萨如何利益众生而来回向,我也如是件回向。供养功德不立即回向,一旦生起烦恼时,功德会消失,因此回向是很要紧的事。

事:供佛鼻闻,即香味之美。

今众生具足法身香。理:香无自性,颜色不同,长短大小不一,有的价昂,有的便宜,但燃之皆出香味。密义:外层----芬芳。内层----戒、定、慧、解脱、知见等自性香。密层----成就者之大香、小香(成就者之大小便皆出香气。)密密层---佛三摩地所出无上妙香。第五种供品是灯烛。诸佛菩萨,用他们慧眼来净观,并不需要灯烛来为他们照明。献灯是让献供者练习观想所有众生的无明都获得清除,献灯也是为了最后在众生中知识及经验可以明白的表现出来正如在佛陀及觉悟者清净心中自然流露的一样。材料方面如灯油不论奶油、酥油、植物油都要很干净。供杯不论:金、银、铜、铁、陶、玻璃等不同材质,以自己能力为考量重心,而灯心要格外洁净,根部直稳,表戒律清净。中部厚实,表禅定力佳。末梢心尖易点着,表智慧力。点着了油灯,以清净心来供养并且念供灯祈愿文:嗡阿吽!1﹒灯杯似珍宝美丽庄严。 2﹒清净芳香酥油满盈杯。 3﹒柔软灯心长直似天绳。 4﹒破除黑暗明灯为供养。 5﹒祜主上师三宝三根本。 6﹒无量归处大海圣众供。 7﹒智慧眼无晦亦无光然。 8﹒我等众生无边亦无际。 9﹒黑暗无明二障悉净除。 10﹒愿得殊胜清净智慧眼如此念颂并专心思惟观想佛陀净土似太阳灿烂明光生起。以清净虔诚之心供灯之后,并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供灯祈愿品是宁玛巴大岩藏者敦殊仁波切加持的法语。供灯功德殊胜极了,有褐云:「供灯幅德无穷际,却除无明具慧眼、智慧脉广净恶业、超越三界证三身」。涂香(香水)容光焕发而圆满的成就者当然不需要尘俗中的香水来经验自然圆满境界,但我们献香水是为了暂时净化不良的习性,如贪、瞋、痴,而最后不但是习性,连外界周围也被清净而圆满了。

事:供佛照明,即一切宇宙之光体。

令众生的无明清除。理:灯也无自性,皆本性空,仅在缘起上有异,灯座有金、银、铜、木、瓷;灯油有乳油、酥油、菜油、芥子油等之不同,但皆能发光。密义:外层----光明。内层----心中的明性。密层----修行的拙火。密密层----无上正觉大光明。之供养第七供即是食物。成就者不需要食品之供养,供食品之目的是暂时消除众生饥饿的痛苦,并带来充分之食物。最后献食物可令众生经验到静思圆满的境界「三摩地」,令众生依静思之自然资粮而生活。谈到供果来累积福德资粮前,先说一则小故事:过去印度有一对贫困的母子,当儿子一远去他方种田时,母亲为他备了食物作为午餐。当他正想吃时,来了一位托钵的比丘;儿子想我们家前辈子也没累积资粮,如果这辈子不累积资粮,下辈子会更贫困啊!于是以恭敬清净心供食给比丘,并发了很大的愿。这一念殊胜的大愿,使他下辈子转生为王子,吃穿不愁。因此我们也要以清净心为自己及虚空的众生发愿供养三宝,由于发心清净,并且回向,不只得到国王果位,还会说得佛陀之圆满果位呢

事:供佛口尝,即口之清净。今众生消除饥饿之痛苦。理:食物也属空性。米、麦、水果、饼干、糖果各有不同,但皆可充饥饱腹。密义:外层----美味。内层----习定所得甘露。密层----空行的大乐。密密层---涅槃四德,圆满资粮。供养美妙音乐作为累积资粮之方式又如何呢?我们先以铃之妙乐为例。一般在佛堂或佛塔、寺院的角落有铃、风吹铃响,以此妙音供佛之意是对佛陀身法意清净之赞颂、用唱颂方式礼赞三宝、功德尤其广大。过去,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国王叫波斯匿王,他带着眷属一起去祇陀林,忽闻妙音响起,一路上连大象、马匹、畜牲们都驻足谛听。波斯匿王十分好奇,心想是谁的歌声如此迷人,连畜牲们都如此沉醉?原来是一位个子小小的比丘唱颂的。波斯匿王请教佛陀:「小小个子比丘是什么因缘而有此美妙唱颂能力?」佛陀说:因为他曾在迦叶佛的舍利塔上供了一个金铃子。并发了清净的大愿,因此在五百劫之间,都有能力唱出美妙之声音,令众生陶醉。所以我们在佛堂以三清净来供养-发心清净、正行清净以及回向清净,不论风吹小玲、大喇叭、哨钠、笛子、跋.…供养之后,都可能如小小个子的比丘一般,具足佛音六十支的美妙成就。

事:供佛耳听,即妙音。令众生听闻佛法,开智慧。理:音乐明显的属于空性,声音非由乐器而来,也不是由手指来,同时各种乐器不同,经由缘起以手弹奏或口吹,方产生乐音。密义:外层----天乐。内层----咒音。密层----双运之妙声。密密层--诸天之赞颂。

为什么佛前供水、花、香、灯、涂、果、乐等八供呢?这是缘自印度的习俗,客人来到家中,先招待人喝水、然后洗脚,再挂朵花在脖子上,以香熏一熏全身,然后亮起灯来,身上涂得否香来,并给予食物招恃,全部都具全之后,再弹琴给客人享受。

我们供养佛陀以八供,但其实三宝是不需要这些供养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众生能累积资粮而来做八供的,而供养也以发心广大的前行、思惟三轮体空的正行及普皆迥向的结行三清净为关键。

前次尊贵的堪钦仁波切来弘法所赠之口诀法语,亦再三提起;人人本具的圆满佛性不宜向外寻觅,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修!唯有时时观照自心,好好积聚福德资粮,才能见得心的本来面目,认识珍贵的心中摩尼宝珠。供养以动机纯正最珍贵,莫流于虚荣的炫耀比较。

《华严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而法供养中,如说修行供养,排第一。

其实,佛什么都不缺,只要您在生活上,身口意三业(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能真正落实佛陀的教诲,这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

而形式上,佛前的供养物品,都是表法的,每样供品都表示一种教育意义,就是等于现代艺术融入教育。

例如供水,代表清净、平等,希望学生看到,提醒自己,自己心态要清净,不要被五欲六尘染着,平等,水是平等的,放哪里都持平,我们的心也一样。清净平等才能“照见”,才能生活的好,工作的好。心里面一片浑浊,又波涛汹涌,起伏不定,那我们生活就很苦了。

供灯,灯是表光明,也就是智慧,我们都不喜欢黑暗,代表人的状态,在黑暗中,很迷惘、很痛苦,需要有光明,什么是光明?智慧就是光明,有智慧之光,就可以照亮人生长路。才能走得平安,不会陷入危险。古代供灯还有燃烧自己,照亮比人,这种帮助别人的精神,现代用电灯、电蜡烛,这点就不大能看到了。

供花,是代表花报(中间的状态),供果,是代表果报(最后的状态),令我们看到提醒我们因缘果报,是宇宙间的定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绝不会种豆得瓜,种瓜得豆。有些人觉得看不到因果,就说因果不存在,其实只是他们太心急了,下一个种子,不同植物生长周期生长环境不同,要看到结果,总要时间吧?那个时间也不同,有长有短,因缘果报也一样如是。

+++++++++++++++++++++++++++++++++++++++++++++++++++++++++++++++++

最后,出家人的供养,是尊师重道,佛不在了,出家人为我们代为传法,是老师,我们供养法师,是供养老师,感恩老师传授我们正法,令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这个在正信佛教来说,出家众只接受四事供养,即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四事,基本的生活需要,其他的不能接受。

不是正信佛教,假的,或者误会了的四众弟子,那就不在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里面了。

我们给钱,也不是提供钱给法师们去享受,那是破坏他们修行,破坏他们清净心,我们给钱,或者是放生,希望能解救将被煎炒煮炸的苦难众生,或者是帮助印经,帮助印DVD,希望正法得以流通,更多还在受苦受难的众生,能够得闻佛法,能够藉此解脱。或者是办讲座,或者是办教学,都是希望能帮助苦难众生,目的在于此地。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资料,仅供参考:

一、托钵

和尚一般指的是比丘,比丘这个名字意思很多,其中有一个意思是乞士。

乞士有两个意思,上向如来乞法,乞求佛法,天天接受如来教诲,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释迦牟尼佛每天给他们上课。每天上午,通常都是到外面去托钵,决定是在我们现在讲应该是十一点钟就回来,八、九点钟出去托钵,十一点钟回来;回来之后,吃饭时候大家在一起吃,吃完之后就开始上课。晚上不吃,所以他们一天只吃一餐,早晨也不吃,晚上也不吃,就是中午一餐。而且托钵只准托七家,如果这一家,他们今天饭菜煮得很丰富,煮得很多,你去的时候,他就给你添满一钵,那你就得回来。这第一家饭菜不多,吃不饱,你可以再托第二家、第三家,最多不能超过七家;七家都托不到,叫托空钵,也要回来,回来什麼?别人有托得多的分给你。所以吃饭的时候,一定是回去一起,所有人托的钵饭统统放在一起再分,平均分配,真的是「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游是游化。你看从佛陀那里听经学习,每天托钵的时候都教化众生。接受别人财供养,饭菜是属於财供养,不能白白的拿到供养就走,不可以,一定要为他说法,回报他,以法供养,供养斋主,不能白吃。所以对上乞法,对下(世俗)乞食;乞法养慧命,乞食养身命。如果只乞食不乞法,不叫比丘,那就是中国人讲的乞丐,他不知道乞法,所不同的地方在此地。这是最初三宝。

二、出坡

后因治地,治地就是种地,百丈大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现在佛门讲出坡。「出坡」是百丈大师提倡的,就是提倡出家人的粮食、蔬菜应当自己种,不要去求人。在过去寺院田地、山林都很多,都是信徒捐赠的,他们靠这个收入做为道粮。田地多半是租给农夫去种,自己收租,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种。这就不符合戒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决定不容许的,因为出家人是托钵制度。但是佛法传到中国,托钵的制度行不通,因为中国人轻视托钵,认为托钵是讨饭的。在印度,出家人托钵,大家非常的尊重供养。佛法到中国初期是接受国家的供养,因为都是皇帝派特使,法师从外国迎请回来,是我们国宾,接受朝廷的供养。以后佛法普遍,受到地方官吏、长者居士们的供养,所以在中国没有托钵的制度。

香炉即是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香炉也可指指庐山香炉峰。

而这个香炉是最常见的香具,是燃香最常用的器具。其外形各式各样,如博山炉、筒式炉、莲花炉、鼎式炉等等。材质多为陶瓷或铜、铝等金属,也有石、木等材料。明清以来流行铜炉,铜炉不惧热,而且造型富于变化。其它材质的香炉,常在炉底放置石英等隔热砂,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

不过,说到这个供佛的香炉,讲究可大了。一般佛是适合使用鎏金金属制的才是正确的香炉供奉方式;所以,最好是可以结合你供奉的佛的情况定适合材质的香炉为好;这建议到无相铜炉官网一对一定即可。

此外,供佛时除了香炉的讲究,这个供香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供奉天然香,才是正确的供佛仪式;这个可以同时在无相铜炉定好点的天然香供奉为好。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墓地前摆放的香炉,有何讲究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