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古代后宫中的六宫指哪六宫(六宫之首是太后还是皇后)

古代后宫为什么叫六宫 原来六宫最早是这个意思

大家好,关于古代后宫中的六宫指哪六宫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六宫是哪六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东西六宫是哪六宫古代后宫中的六宫指哪六宫求助“六宫之主”的“六宫”是指哪六宫谢谢!

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

古代后宫为什么叫六宫 原来六宫最早是这个意思

1、东六宫位于故宫中轴线东侧的东一长街,是一组由6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

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最多。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珍宝馆设在东北角的乐寿堂。

2、西六宫这六座宫殿,因整齐有致的坐落于紫禁城的子午线西侧,因而被统一称作西六宫,西六宫因为是慈禧太后在主政时所居住的宫区。

因此为了配合她个人的需要,西六宫区在体制上,并未和与之相对应的东六宫般的完整,相反的,西六宫区依慈禧太后之命在清末多有改建。

扩展资料:

东西六宫的院落,并不会同时启用为后妃居所。比如康熙皇帝继位后,他出生的景仁宫则不令嫔妃居住,雍正皇帝曾居住于永寿宫。

而孝贤纯皇后去世后,长春宫被乾隆皇帝常年作为影堂使用,都是嫔妃无法居住的。在清代,皇帝的多位妃嫔居于一宫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

因为同时在位的妃最多有四位,加上如果有在位的皇贵妃、贵妃,后宫的主位是够用的。在这一宫当中,按照地位高低,主位的妃、嫔居于正殿或者后殿。

而从居的贵人、答应等人则要住在东西两厢。级别更低的值房和耳房则给当值的宫女、太监等人使用。六宫院落虽然看起来是两进院落,但是从功能上讲,是不能被分割的。

也就是说嫔妃多人居住时,不是按前后进居住,而是像普通大家户中那样,按等级分正殿、配殿居住,日常都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我们对妃嫔的居住情况,可以从某一时期的宫廷档案中予以对应。比如如果比照乾隆四十一年档案中六宫位置排序与出席典礼时的妃位排序。

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舒妃居永寿宫、愉妃居承乾宫、颖妃居景仁宫、容妃居钟粹宫、敦妃居翊坤宫、婉嫔居延禧宫,而此时宫中低等的贵人、答应、常在等没有特别标出,实际上则附居于各宫。

在一些特殊时期,皇帝会把后妃接到自己的养心殿后殿中居住,例如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在病笃之时就被皇帝接到了自己寝宫后殿静养。

一方面这里的居住条件好于后宫,另一方面也方便皇帝随时探视。戊戌维新时,光绪皇帝也将珍妃接入养心殿燕禧堂常居过一段时间,但这是一种特殊的优待,并不是嫔妃日常居住的常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西六宫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东西六宫怎么住得下三千佳丽?嫔妃多人挤一宫

六宫分东、西,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具体指的是:

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

1、景仁宫是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2、承乾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3、钟粹宫,北京故宫内廷东路建筑,东六宫之一;位于景阳宫之西,承乾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

4、景阳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紫禁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是东西六宫中最冷清的院落。

5、永和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

扩展资料:

东六宫位于故宫中轴线东侧的东一长街,是一组由6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最多。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珍宝馆设在东北角的乐寿堂。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西六宫:这六座宫殿,因整齐有致的坐落于紫禁城的子午线西侧,因而被统一称作西六宫,西六宫因为是慈禧太后在主政时所居住的宫区,因此为了配合她个人的需要,西六宫区在体制上,并未和与之相对应的东六宫般的完整,相反的,西六宫区依慈禧太后之命在清末多有改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西六宫

六宫分为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

“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又因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而六宫的概念传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是泛指后妃。

扩展资料

1、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2、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承乾宫。清沿明旧。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3、钟粹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

4、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

5、永和宫,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

6、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西六宫

古代后宫中的六宫指哪六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六宫是哪六宫、古代后宫中的六宫指哪六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古代后宫妃子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