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吕祖阁的介绍

吕祖阁的设计风格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吕祖阁的介绍,以及吕祖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西半壁街的吕祖阁吕祖阁的介绍道教地仙吕祖的简介

吕祖阁俗称“玉皇阁”建于清初,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半壁街41号,坐北朝南,是一组以供奉元全真道教北五祖之一吕岩(吕洞宾)为主的道观,也是北京供奉“吕祖”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群,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除山门和南部院墙被拆除,其余保存尚完整,但钟鼓楼自然风化和腐蚀得比较严重,歇山重檐,灰色筒瓦顶铺垫,顶部砖吻垂兽有残缺,稻草丛生,木朽,漆皮脱落,东边鼓楼建筑主体现呈棕褐色,基座部分和民居相连,看得出来是受了水泥的腐蚀。西边钟楼建筑主体保存完整,但阁楼的窗户被红矶砖砌筑。山门及南院墙部分被拆除后,由水利局在其基址之上添盖四层住宅楼,并使得通道面积严重堵塞,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进入一进院,前殿三间,为灰色筒瓦顶铺垫硬山调大脊,殿宇红色漆饰依稀可见。从东边的侧门处可以走到二进院的位置,中殿三间,建筑格局完整,屋顶有少部分残缺,院落内种植低矮灌木丛,迂折曲回的花园路径应该是近现代的手笔了。三进院内,建筑级别相对较高,后殿五间梁上旋子彩绘清晰可见,月台基座高大,黄琉璃瓦绿剪边铺垫,砖雕纹饰极其精美,颇有南方建筑的风格,东西配殿各五间,为蓝绿琉璃瓦剪边依次渐变排列,耳房各五间,在京城非常之少见,令人惊叹。院内还有一民国时期的收音机及少许散乱石刻。听居住在这里的一位老者介绍,后殿原为前抗日名将,国民党员,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仪(1895年—1974年)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共产党党员钱正英的办公场所,前不久文物局的人员过来勘察过,但前景并不乐观,不知道钟鼓楼的先行修复是否会最终落实。吕祖阁于1984年被列为西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七十年代曾被翻修过,市政协委员刘耀威于2005年在北京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对“玉皇阁”加紧抢救保护建议》的提案,呼吁修复有关部门应尽快修复吕祖阁,但现有的61户居民为保护文物的拆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现在西院墙的外层抹灰局部脱落,古老的灰色青砖早已外露。

设计精致的吕祖阁

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为唐朝末年道士,咸通3年(862年)得进士,后周游长安,遇钟离权得道。道教全真派奉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观内以供奉吕岩为主,原有建筑物保存尚完整,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吕仙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生,传说异香满室,有白鹤飞入帐中不见,自幼聪颖,十岁便能文,十五岁就能武,精通百家经籍

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后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与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两口为吕;“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告诉人们自己是山洞里的宾客。

他道号纯阳子,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中国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

他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在飞升之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

元朝初年,忽必烈得知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于是打算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随后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了“永乐宫”。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殿堂的壁画,历时110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

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

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

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

民间称他为“孚佑帝君”、“吕纯阳”、“纯阳夫子”、“恩主公”、“仙公”、“吕祖”等,道家则称他为“妙道天尊”,为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吕洞宾也是“五文昌”之一,常与关公、朱衣夫子、魁星及文昌帝君合祀。元时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是为“孚佑帝君”之由来。

五代以后,时局大乱,人民饱受流徙之苦,他经常现身于世,拯救贫苦百姓。他的剑术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对北宋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道教全真教奉其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宋史.陈抟传》记载:“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倾刻数百里,以为神仙,皆数来砖斋中,人咸异之。”吕洞宾兴趣广泛,虚心好学,广参贤达,博览群书,融汇贯通,勤于笔耕,留下丰富的著作。他不仅是道教祖师,而且是个诗人,所以受到后人广泛的敬仰。

与少阳帝君、正阳帝君、大道帝君、辅极帝君同列道教五祖之一,奉祀吕洞宾的吕祖庙、吕祖阁却成千上万遍布各地,历史最为悠久的吕祖仙师庙,是建于元朝时山西芮城永乐宫的纯阳殿。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在山西芮城县城北三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据道书记载,这里是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洞宾死后,乡里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

到了金末,随着吕洞宾神话故事的传流,信奉者越来越众,祠堂增修门庑,扩充成道观。到了元代,道教极受朝廷宠信,祖师吕洞宾也身价陡增,于是升观为宫,从此成为四海闻名的道教圣地。

农历四月十四日为吕祖先师诞辰。

万教中内道独尊,上古原是天地根。生人生仙生世界,立玄化胡定乾坤。

扩展资料

一般说法,都称吕洞宾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注:其祖父吕渭生于公元734年,所以本段存在严重错误),其父吕让曾任海州刺史。他本名绍先,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四月十四日巳时,出生于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

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岁的吕绍先又去长安应考,在酒肆中遇见上天仙使钟离权。

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美梦,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宾。其后遍游山水,传道度人,五十三岁归宗庐山,六十四岁上朝元始、玉皇,赐号纯阳子。

唐宋以来,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八洞神仙”。在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洞宾

关于本次吕祖阁的介绍和吕祖阁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揭开滕国故城的神秘面纱 聆听久久回荡的历史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