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圣经中三种附加祭是什么意思呀(圣经中三种附加祭是什么意思呀解释)

这本书用208页彩图,逐一介绍了圣经中的所有人物,太精彩了 附资源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圣经中三种附加祭是什么意思呀,以及三种不能去的教会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世界三大宗教的信仰各是什么教会属性是什么圣经中三种附加祭是什么意思呀

1、伊斯兰教: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

圣经新约批判 挑剔经典 祭奠耶稣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和平、顺从、安宁,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爱护世界上的一切被创造物(生物和矿物,)敬主爱人以求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2、基督教: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马龙派等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

3、佛教: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反对一神教;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扩展资料

世界三大宗教的核心:

1、基督教

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基督徒的核心信念在于:上帝在耶稣之肉身中临到人类的感性世界,而耶稣关于上帝的本质以及人类存在的可能性之问题的宣告,则使其历史生命成为人们信奉的圭臬。这也是基督教的核心启示之一。

2、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核心思想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以及穆罕默德是人类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以及所有继承其衣钵的人所说的话就是真理不能质疑不可更改,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3、佛教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自觉觉人,意思是人应该努力修行达到完全觉悟的境界然后再帮助人到达离苦得乐的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教信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三大宗教

关于教会的属性,照基督教的道理,原来乃以之归属于无形的教会,以之为一种机体,其次才归于有形的教会,以之为一种外在的制度。可是,罗马天主教,却以之属于他们「教职阶级制度」的机构。基督教说教会乃有三种属性,一为合一性,二为神圣性,三为普世性,天主教却又加一种。兹分论之:

甲教会的合一性

一、天主教的概念

罗马天主教通常仅认照「教职阶级组织」的ecclesia才算是教会。教会的合一性乃由世界各国教会普世性的机构自己彰显出来。她真正的中心,并不是在信徒,而乃在「教职阶级组织」及其集中的小圈子里面。其下层的乃为低级教士、神父,和其他下级职员;其上则为主教较小的圈子,再上则为大主教更小的圈子,最上乃为红衣主教(或教廷内阁员)最小的圈子——而由教皇覆盖其整个「金字塔」顶,作天主教会有形的元首,对他属下乃有绝对管辖之权。

二、基督教的概念

基督教强调教会的合一,根本并非外形的,而乃为一种内在的属灵的特质。此乃为主耶稣基督奥秘身体的合一,而以所有信徒为成员。这个身体,乃由一个元首,主耶稣基督所统制;他也是教会的君王;教会乃从一个灵——基督的灵得到生命。合一的含义,乃谓凡是属于教会的,乃有同一的信仰,由共同的慈绳爱束把信徒凝结在一起,且对将来乃同有一个荣耀的前途与盼望。这个内在的合一,也在信徒的行为上从外面表现出来,他们一同公开敬拜一位在基督里的上帝,参加同一个圣餐。毫无可疑的,圣经明白晓谕我们,无论在无形的或有形的教会,乃都是合一的。诚如哥林多前书十二章十二至三十一节说:「……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浸,成了一个身体。……」其含意就是指教会的合一。复次,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四章四至十六节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浸,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连于元首基督……」保罗所讲的,乃为注重教会的合一;他也显然有有形的教会在他心里,因为他提到教会各种职位的名称。由于教会的合一,所以他劝勉大家,「总要肢体彼此相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得快乐。」他又勉励地方教会要供应彼此的需要。

罗马天主教对于教会的合一,乃是尊重他们「教职阶级组织」的有形教会的合一。改教运动者和罗马天主教分裂以后,并未否认有形的教会的合一,而却加以维护。可是他们却不见在「教职阶级组织」里面有真正的合一。维系教会合一的,非在外形的组织,而乃在传扬纯正福音的真道,以及正确的行圣餐礼。此乃与比利时信条所说的相符。该信条又说:「我们相信一个圣而公之教会,乃是真正信徒的圣会,一同盼望在主耶稣基督里的救恩,由他的宝血洗净罪恶,藉着圣灵成圣而膏抹。」真正教会的特征,乃为:「传讲福音的真理;遵照主耶稣基督所制定的方式,施行各种圣礼;执行纪律,惩罚罪行;总之,凡事都要遵照上帝圣洁的道而行;否则就要坚拒,毫不徇情;尊重主耶稣基督是教会唯一的元首。由是就可确知真正的教会,而无人可有权自行与他分离。」在改教运动以后,改正宗神学家也传讲有形教会合一的道理;而苏格兰神学家对此尤加重视。华格氏(Walker)说:「基督的教会只有为着暂时方便的理由,彼此有分开的组织,否则乃为苏格兰神学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在荷兰,由于教会的多形化,教会合一论,曾湮没一时。教会之所以分化,乃由两种原因,一则由于地区和方言之不同。此则无碍于合一。一则由于教义的偏差以及圣礼之妄用。前者乃由于上帝护理的引导,后者乃由于罪恶的影响,以致心地昏黑,昧于真道;或则由于心地刚硬,作私意斗争,教会对此应当为真道竭力争辩,加以克服。但是一个无形的教会乃无需一定要藉一个单一的组织把他表现出来。且事实证明,把所有教会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的外形的组织,并不会产生好的结果,仅是一种拘泥虚套的外表主义、礼仪主义和律法主义。复次,倘使由于上帝护理引导的多形性的教会,此乃基督教的本质,而又合乎变异法(Law of differentiation)的道理,照这个法则,一个机体在他发展的时候,就从同种的(Homogeneous)变成异种的(Heterogeneous)。因是,教会的机体固有的丰富,很可能在其多形性中比在一个单一的外在组织里有更美善与更丰富的表现。但这又并非说:教会不应当努力求其更臻于合一的境界。现在且有一种强大的教会联合运动。他们大声疾呼,奔走呼号,但倘无内在的合一,此乃舍本逐末,恐将劳而无功。至若为求合一,妥协迁就,牺牲真理,则尤不合圣经的教训;虽或可获工作上一时的功效,却于灵性上不能得到实益,此乃得不偿失。巴尔德氏(Karl Barth)说:「关于教会合一的问题,和关于主耶稣基督的问题,乃是相同的。合一的祝福,不能和赐福的主耶稣基督分开。因为在他里面,有祝福之渊源和真实,此乃藉着他的话和灵,使我们得着启示,而又藉着我们的信心,成为我们的真实。」

乙教会的神圣性

一、天主教的概念

罗马天主教关于教会神圣的概念根本也是外在的。这不是藉着圣灵成圣的奇工,使教会成员有内在的圣洁;而乃把教会外表神圣的礼仪放在首要的地位。照第范神父(Father Devine)之见,教会第一要先神圣,这才可以「在她的教义上,在她的道德观念上,在她敬拜上,在她的纪律上」,「都是清洁,无可指摘,……这才可胜任除去罪孽邪恶,且能助长崇高的德性。」第哈比神父(Father Deharbe)也说:「教会是神圣的,因为教会里常有圣徒,他们的神圣,乃由上帝用神迹和特殊超凡的恩典,予以证实。」

二、基督教的概念

可是基督教关于教会神圣性的概念,乃和天主教完全异趣。他们一反宗教的主观主义,而乃从一种客观的意义来讲。教会绝对神圣,这乃完全从主耶稣基督来讲,由于他救赎的恩功,义的代替不义的,因他中保性的义,使教会在上帝面前,算为神圣。在相对意义上,也认为是主观的神圣,此乃谓在其生命内在的性能上,乃真是神圣的,且要臻于完全神圣的境界。因此她乃称为圣徒的团体。神圣一义,首先乃为内心的(inner man),但也在其生活上,形之于外。职是之故,神圣也归属于有形的教会。教会的神圣,其意乃指,要与世界分开,全心皈向上帝,为上帝所用。而在伦理的意义上,又要和主耶稣基督有神圣的交契。有形的地方教会乃由信徒和他们的子孙所构成,则所有不信的和邪恶的分子,自当加以排除,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圣徒的教会。

丙教会的普世性

一、天主教的概念

罗马天主教把教会的普世性(Catholicity)归属他们,似乎只有他们才有权称为普世教会,故天主教又称为公教会(Catholic Church)。像其他教会的属性一样,他们把普世性应用到他们的有形组织上面。并且他们还认为唯独天主教会乃为真正有普世性的教会。他们自称这乃是因为他们的教会乃遍满普世天下,且能适应各种国家和各种政府的制度,又因他们乃从最初即已存在,其他的教派盛衰无常,但是他们的教会乃始终有其「臣民」与忠心的「儿女」。这乃是因为他们乃有完善的真理与恩典,且要把真理与恩典传给普世人类,又因他们会友的总数乃超过一切分裂的宗派之总和。

二、基督教的概念

基督教乃把普世性主要的归属于无形的教会,无形教会的普世性乃远较一切现存的有形的组织,更为真实,天主教也不能与之相比。他们不满罗马天主教妄自尊大的态度,把这个属性拿来为他们的「教职阶级制的组织」所用,而把其他教会一概排除。基督教坚决主张,无形教会在根本上乃是真正普世教会,因为她乃包含普天之下无论任何时期的信徒在内,没有一个人除外;又因她乃有福音传到的世界各国教会的会友;复因她乃对于世人整个生活无论在那方面都有统御的感力,所以乃有普世性。其次,他们又把普世性归属于有形的教会。我们在上文讲论有形教会合一性的时候,已经显明看到改教者和改正宗信条已经表明他们对普世有形教会的信仰;而这个信仰,荷兰、苏格兰和美国改正宗神学家又一再加以表达。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现在这个学说,乃发生许多难题,尚待加以解答。这一个普世性的有形教会究竟何在,乃不易确切指出。除此以外,还有如下各种问题:(1)对于宗派主义,是否应照范大克氏(Dr.Henry Van Dvke)的主张,要加以完全驳斥?(2)这是否指某一种宗派是真教会,而其他宗派则乃属虚妄?(3)从那一点可以决定某一个地方教会或宗派不再构成一个有形教会整体的一部分?(4)有形教会的合一是否必需只有一个单独的制度或组织?这些问题,尚待作更深入的研讨。

《圣经》可用很多方法去读,如果我们以“献祭”为主题去读经的话,就会发现整本《圣经》充满着献祭的内容。从《创世纪》4章该隐、亚伯的献祭开始,接下来有挪亚献祭,亚伯拉罕献祭,以色列人藉着利未祭司每年一次献牛、羊的祭,直到耶稣基督在S字J上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祭物献上。这之前都是死祭,但是自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基督徒所要献的祭,不能是死祭,要献活祭。因此,保罗被圣灵感动时说:“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新约》强调基督徒的身体以心灵的活祭献上,是神所喜悦的。仅仅如此还不够,神还要求基督徒献上颂赞的祭,行善的祭和捐输的祭,这三种祭都是神所喜悦的。

我们为什么要献祭?原因很简单,基督为我们献上自己的身体为祭,我们这些蒙恩的人,也应当献祭给神。神不要我们象《旧约》里的以色列百姓献牛、献羊,神所喜悦的祭是以颂赞为祭,因为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神(参诗50:23)。神所喜悦的是行善的祭,因为神是最大的善,基督徒理当以善行为祭献给他,我们“蒙召原是为此”;神所喜悦的还有捐输的祭,《新约》中虽没有提明十分之一的奉献,却提明了捐输是神所喜悦的,是我们得恩惠的途径。

一、颂赞的祭是神所喜悦的(13:15节)

“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这里提到“颂赞”是一种“祭”,既然是祭就只能献给神,不归任何一个人,也不给自己。《旧约》里提到五种祭,就是素祭、平安祭、燔祭、赎罪祭和赎愆祭,这五种祭又分成两类,前两种是无血祭,后三种是有血祭,都是献给神的,人没有资格领受。在《新约》里提到活祭,颂赞祭,行善祭和捐输的祭。“颂赞”祭表示是一种感恩的奉献,一种敬拜的交通,一种发自心灵的诚实之祭,把一切应得的荣耀归给神。

1、颂赞的真意:“颂赞”不是单单把诗歌高歌引吭,唱出来就叫颂赞,乃是以敬畏的心灵和清楚的认识为基础,知道只有生命的神和耶稣基督才是最配得称颂与赞美,而从心灵深处所发出的赞美叫颂赞。如果我们唱歌是因为歌喉好,而在唱歌时有买弄的情绪,心却不懂得为什么颂赞,这不是颂赞,充其量是唱歌而已。因为只有在好的心灵,再加上恩赐的运用把歌喉练到唱得最好,又把诗歌献给神时,这是神所喜悦的颂赞。神宝座的根基就是我们的赞美,神的宝座是以以色列人的赞美为根基(参诗22:3)。

2、颂赞的对象:“靠着耶稣把颂赞归给圣父”,这是讲到颂赞的对象是我们的天父,同时也把颂赞归给圣子和圣灵。“要以颂赞为祭献给神,因为这是那称呼主名的人嘴唇所结的果子。”我们的嘴唇称谁为主?是我们所信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前面的“神”是指天父,后面的“主”是指耶稣基督。当我们处在最苦的时候,甚至要死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只有一个方向,只有一个声音------颂赞主,不是哀求人。

3、颂赞祭含义:“承认主名之人”,是指相信耶稣基督的蒙恩信徒。“嘴唇所结的果子”,是指基督徒要过一个献祭的生活。这祭不是牛、羊的祭,不是奉献金钱,乃是颂赞的祭。

“颂赞为祭”——这祭与苦难有关,表示越是在苦难中越需要赞美,以赞美胜过苦难。在所有的宗教中,只有基督徒应该是知道,在苦难中还懂得感谢的人。我们不要因为受苦而埋怨神,反而要因被验中为神受苦而感恩。神既许可我们受苦难、受逼-/迫、受毁谤、受侮辱、受攻击、受冷落、受欺负、受压迫等,其目的是要藉着苦难的磨练,使我们更加成熟老练,生命达到丰盛的地步。《圣经》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只要我扪心自问,所受的苦不是因自己犯罪而产生的果子,不是因自己的恶行所产生的报应,就要感谢神。神所验中要使用的人,先让他被压伤,让他受尽痛苦,像过去的先知——施洗约翰,保罗,彼得和众使徒一样。所以,我们当以颂赞为祭献给主,因为这是凡承认主名的人嘴唇所结的果子。

《圣经》为什么要提“嘴唇的果子”而不提鼻子的果子,耳朵的果子,手脚的果子?因为嘴唇可能成为生命之树,也可能成为祸害之根。嘴唇既可颂赞神,也可咒骂人。一个能勒住自己舌头的人,是一个完全人也是能把颂赞当作祭献给神的人。《圣经》里有很多的果子,比如有“福音的果子”,“工夫的果子”,“光明的果子”,“仁义的果子”,“圣灵的果子”和“嘴唇的果子”。“嘴唇的果子”在《新约》里只出现一次。嘴唇的果子是颂赞神,就是当一个基督徒为主受苦时,所能献上最好的祭是颂赞。一个人在受苦时讲的话,就是这个人这时的灵性实际。

4、“承认主名”的背景:初期教会的信徒在政zh i上要称呼罗马皇帝——该撒为主,那时在耶路撒冷有18万罗马兵丁“照顾”他们,唯恐他们爆发g e命,而且叫大希律王来统治犹太人;在信仰上要称呼耶和华为主。如果在这之外,要另外称呼一个主,那是大逆不道的,是政zh i和信仰都无法允许的。因此,当基督徒称耶稣为主时,犹太人就起来逼-/迫他们。今天我们称耶稣为主,是小事情。但是2000年在犹太人中要这样称呼是要作好受苦和受死的准备。那时有很多基督徒从耶路撒冷到别国去避难。《新约》中有2卷书信是特别强调称呼耶稣为主的。一卷是《罗马书》——“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罗10:13),另一卷是《希伯来书》——“凡称呼主名的人,他的嘴唇要结出果子”(来13:15)。

为什么称呼主名就是嘴唇的果子呢?人称呼耶稣为“主”,是表示这人有基督的生命,因为“若不是被圣灵感动,没有人称耶稣为主的”(林前12:3)。“称呼主名”不是有口无心地说:“主啊,主啊”的人,乃是在苦难中仍然称颂神,生命成熟到一个地步,再大的苦都不能使我离开主,不能使我怀疑主,不能使我埋怨主,不能使我丢弃主,反而藉着这些苦难使我更亲近主,更颂赞主。这就是“凡称呼主名的人,就结出嘴唇果子”的意义。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FlaviusJosephus,37-101),当他看到基督徒死的时候不是哀求,反是颂赞,他莫明其妙。他说:“基督徒被丢在狮子面前,他们颂赞耶稣。原来那位已经被钉死的耶稣,就是他们所说的主,而且说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他们以笑容,以颂赞迎接狮子的口,狮子的爪,这是我不能明白的。”约瑟夫成了一个活的见证人。

二、行善的祭是神所喜悦的(13:16节)

“只是不可忘记行善-----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有许多宗教的善男信女,他们求神拜佛,烧香献祭,不过是从自私的出发点来建立宗教的动机。但是基督徒的信仰动机是“信服基督,并为他受苦。”保罗在《腓》1:29节说:“我把福音传给你们,不但叫我们信服基督,而且为他受苦。”这样的信教动机,说明我们不是存一个领受恩典,领受福气,领受平安的自私动机,乃是在真理面前降服,然后照着真理的导师——耶稣基督的话去做。我们不但信服基督,领受因信基督得永生的应许,我们也效法基督,照着基督的脚踪行。因此,受苦是我们每一个跟随主的人很重要的功课和很重要的责任。耶稣说:“你们要学我的样式,负我的轭,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9)。一个人跟随主的时候,他与主发生生命的关系。第一步是因信而领受主的恩典,第二步是效法主的生活和跟随主的脚踪,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行道。

今日讲台的信息以什么为主?是以道德为主或是以救赎为主?历世历代的教会讲台都有这两种主流。重视救赎的人常常忽略基督徒要过一个反照神形象样式的生活。注重道德的人,常常忽略救赎之恩和耶稣宝血赦罪的教义。所以就形成了两个偏差,注重福音的就忽略生活,注重生活的就忽略救赎。其实两方面都要注意,要注意次序,救赎是因,道德是果,生命是因,生活是果,信仰是因,行善是果。

很多不了解基督教的人总是说:宗教都是一样的,是劝人为善的。其实是对基督教的误解或一知半解。宗教讲善是共同的特性,不讲善的宗教不叫宗教。宗教都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这个道理“三岁HT都知道,八旬老人做不到。”其它宗教讲行善是从修身讲起,从外面做起,凭自己努力;基督教讲行善是从生命的改变讲起,从里面讲起,神给你一个行善的力量,这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只注重行善而不注重福音的大能,人会活得非常辛苦,因为忽略了只有福音才能真正产生善的果子,忽略了神的救赎和白白赐给人的恩典并行善的力量,这是本末倒置的事。

三、捐输的祭是神所喜悦的(13:16节)

“只是不可忘记------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颂赞的祭是以内心为重,行善的祭是强调行为的表现,捐输的祭是突出对别人爱心的关怀。因为我捐输的时候,藉着爱看得见的人表示我爱那看不见的神。做在他们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耶稣说:“你做在这小子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旧约》说:“借钱给穷人的,就是借给耶和华。”

“只是不可忘记”,表示这三种祭是何等重要,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神为什么要我们献“捐输的祭”呢?

当我们领受新生命以后,神要操练我们的生命使之早日成长,于是神许可我们在苦难中受试炼,叫我们以颂赞为祭献给他。神要我们流露新生命的生活,叫我们尽上行善的本分,荣耀他的名。而且神要我们对他人有看法上的改变,有爱心的行动藉着捐输在关怀别人的事上表现出来。

神是善的本体,基督徒要预备行善。保罗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他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要我们行的”(弗2:10)。神心目中的善是什么?是我们去帮助人的行为吗?不一定。因为善行不是人定的标准,是神定的标准。什么叫善?善的标准在哪里?内容又是什么?全世界没有一本书比《圣经》讲得更好的。《弥》6:8节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我感谢神,我们思澄堂的弟兄姐妹在捐输的祭上做得很好,无论是去年8月的“云娜台风”,或是今年印度洋由于地震引起海啸带来的灾难,教会一报告,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这就表示我们的信徒在捐输的事上乐于参与,这是蒙神纪念,讨主喜悦的事。

“世人哪!”这里不仅是说以色列人,也是指世上所有的民族,是关乎全世界的人。

“耶和华所指示的善”是什么?4件事:1、行公义。2、好怜悯。3、存谦卑的心。4、与神同行。这里的善不是指?Q济穷人,或帮助饥饿的人。当然这些都是善的一种表达,但《圣经》给我们提出了善的四大原则。

1、行公义。一个行善的人,如果不是存着义心去行,而是存着自私的心去行善,在神看来就是不善。行善的人要以义心为原则,再去行善,那才是真正的善。什么叫义心呢?心存正直,符合公正,圣洁无私,成全真理。因此要成为一个义人有4个条件:从心理状态讲是正直的人;从道德本性讲是圣洁的人;从生活内容讲是活出真理的人;从对罪恶态度讲是认真对付的人。什么叫善?魏忠贤说:“对我好的是好人,对我不好的就是坏人。”但是《圣经》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是要你行公义。”

2、好怜悯。行公义与好怜悯是两个相反的事。我们看见一个很讲公义原则的人,常常是缺乏同情怜悯的人,这就不是善了。如果人以义来审判一切,却没有爱心来改变一切,还是不够完善。神为什么要把“行公义”与“好怜悯”这两个不同的事合在一起呢?注意,行公义是对自己说的,要求自己在行事时,要行在公义的原则里;“好怜悯”是对别人说的,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不能用自己的义来强迫别人和自己一样,要怜悯别人,这叫好怜悯。要把这两件事合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我们常常是反过来做事,对别人是行公义,对自己却是好怜悯,因此我们行不了善的真正原因也就在这里。但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为你我立下了好的榜样。他的圣洁无人超越,但他对罪人爱的包容也照样无人可以超越他。他凡事受过试探,却没有犯罪。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对罪人却显出爱心、同情、体恤、忍耐、宽容、等候和盼望,并以圣洁的生命不断的感化改变我们,这叫真正的善。

3、心谦卑。我们为什么要有一颗怜悯人的心?要知道是我们先受神的怜悯,蒙爱成为神的儿女。我能蒙恩,不是我比别人有什么好,这是出于神的怜悯。既然神怜悯了我,我就要怜悯别人。但是要注意一件事,当我们怜悯人时,不要居高自傲,不要从施恩者的态度来向人怜悯。否则,我们一面施恩,一面骄傲,这是在犯罪,就是不善。一个真正怜悯人的人是谦卑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算不得什么,知道自己经常从神领受更多的怜悯。怜悯人却不谦卑自己,就是把自己当作神的样子,执行施恩的责任,却夺取神的荣耀,这是很危险的。谦卑有不同的情况,有人谦卑是因为没有本钱骄傲,不得不谦卑,如果什么都不会还不谦卑,就不象样了;有人有资本骄傲,却仍然谦卑,这才是真正的谦卑。《诗篇》里说:“神坐在至高之处,却谦卑察看世人。”谦卑的人常常会感到自己不够谦卑,骄傲的人常常不感到自己正在骄傲。谦卑的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谦卑的人是永不止息地追求真理的人,停止追求真理的人是个骄傲的人;谦卑的人是尽所能地看到自己不是完全的人;谦卑的人是不断把荣耀归给神的人;谦卑的人是一个看别人比自己强的人;谦卑的人是一个常常看到自己的亏欠,又只看别人优点的人。谦卑的人是一个不居功自傲,俯就卑微的人。“世人哪,神已经指示你何为善,------就是要存谦卑的心。”

4、神同行。《旧约》里提到与神同行,《新约》里提到跟随基督的脚踪。人要与神同行和他的心志有关,象一诺一样在他65岁的时候,就定下心志要与神同行。他有300年的时间与神同行,最后被神活活接去,“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来11:5)。耶稣降卑的第一步是在世上被生下来放在马槽里。耶稣人性的最后一步,是死在S字J上。一个与神同行的人就是跟随基督脚踪的人。

《希伯来书》说:“不要忘记行善”。但是,行善不是我们得救的本钱,行善是我们得救的见证。善不是照人的标准,善是照神的标准。善不只是做好事,用钱?Q济而已,善是先行公义,后好怜悯,以后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耶稣说:“你们行善不可灰心,到了时候必定有收成。”所以,捐输的事要做,因为这是神所喜悦的祭。有时候我们基督徒很难做人,有时候错钱给人,结果人家不还,好心做错事。有时我们的爱心被人骗,心里懊恼,想想以后再也不行善了。但是,最后想被骗的人总比骗人的更蒙神悦纳,因为骗人的是神不喜欢的。当耶稣医治了10个大?q疯病人,结果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回来把荣耀归给神。耶稣问:其它9个在哪里?他们没有回来感谢。耶稣也不因为很少有人回来感谢就从此不施恩,虽然感恩的人很少,但是还要尽量行善。

总结:颂赞是祭,是在苦难中把赞美归给神;行善是祭,是把新生命表现在新的生活中,让生命中的善彰显出来;捐输是祭,是对别人用爱心的关怀,把钱捐出来对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有帮助。所以,颂赞是对神,行善是对己,捐输是对人,这是基督徒领受新生命后所要过的荣耀神的生活。求主加添我们的力量,让神在我们的口中得着颂赞,从我们的新生命里彰显新生活的善行,也让他人从我们的爱心中领受捐输的帮助,这三个祭我们要一直献,直到主再来的日子才停止。这样的基督徒一定讨神的喜悦。讨神喜悦是基督徒信仰的关键,是生命的中心,是生活的根基,是施爱的动机,是一生的追求。今天的基督徒如何讨神喜悦呢?《圣经》告诉我们有三种祭,可以讨神的喜悦,就是献颂赞的祭,行善的祭,和捐输的祭。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圣经新约批判 挑剔经典 祭奠耶稣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