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年的别称和雅称是什么(年的雅称有哪些)

国庆处处人从众,不如来华师品满园桂香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年的别称和雅称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和年的别称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年的别称和雅称是什么年的别称和雅称有哪些古代对年岁有哪些别称

年的别称和雅称:

鼻炎患者有救了 老医师爆出经典一方 手快的收藏

1、载:唐虞开始称年为“载”。陆游的《书愤》就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之句,现在也还常说一年半载、千载难逢等。

2、岁:明徐光启所著《甘薯疏序》:“岁戊申。江以南大水。”至今还有“辞旧岁,迎新年”之句。

3、祀:殷代称年为“祀”。《书·洪范》中日:“惟十有三祀。”

4、春:泛指时为年。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一卧东山三十春。”

5、秋:李白《金陵歌送别范萱》:“四十余帝三百秋。”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其中的“秋”即年的意思。

6、霜: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成阳。”霜即年。

7、稔:谷一熟为稔。故亦谓年为稔。《国语·郑语》:“丸周存亡,不三稔矣。”

生活中人们常说“年年岁岁”、“三年五载”、“过了年,又长了一岁”,其中的“岁”、“载”和“年”的意思一样,都是“年”的别称。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年”的别称还有“祀”。据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1、唐虞时称载,或许因其万象更始。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载,才之假借也,才者,草木之初也。夏曰载,亦谓四时终始也。”唐代孔颖达疏《尧典》也说:“载,取万物终而更始。”

唐虞时代重视农事,把草木初生的春天作为一年的开始,叫做“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了。

2、岁,原本是星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岁,木星也。”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先民很早就有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期”,音jī,就是指一年。历法是中华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先民生产实践的产物,并为农业生产服务,成为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祀,就是祭祀。《说文解字·示部》:“祀,祭无已也,从示已声。”“无已”,即是不止,祭祀不止成为“祀”。就是说,殷商记年时以四时祭祀一周期为标准,商人敬事鬼神,不同节令,有着不同的祭祀活动,各种祭祀自始而终,恰为一年。

《尚书·尧典》说,“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一讫”,即为祭祀活动的结束,也是农时节令自始而终。由此可见商朝人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人们用祭祀来消除自然和人为的各种灾害,用祭祀祈福,通过祭祀来感谢大自然和祖先的恩赐,以致到春秋时期的《左传》仍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记载。

4、甲骨文中的“年”字称为“稔熟”,指谷类成熟而言。《说文解字》:“年,谷熟也。”年字的古体,上半是“禾”,下半为“千”。禾即是庄稼的象形,千为“人”字的变体,会人负禾之意,表示收获与年丰,所以,“年”的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

古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就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这是农耕民族先民生活的印迹。《谷梁传》曰:五谷皆孰(熟)为有年,五谷皆大孰(熟)为大有年。所谓有“年”,就是有了好收成。后将庆丰收之日为过“年”。

5、晋代郭璞曰:“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也,年取禾一熟也,载取物终岁更始者也。”在“年”的不同称谓中,积淀着传统的农耕文化、历法文化以及中华先民崇敬自然、怀念先祖的思想,也反映出他们对于大自然运行规律的朴素认知,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不满周岁——襁褓;

2. 2~3岁——孩提;

3.女孩7岁——髫年;

4.男孩8岁——龆年;

5.幼年泛称——总角;

6.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7. 13~15岁——舞勺之年;

8. 15~20岁——舞象之年;

9. 12岁(女)——金钗之年;

10. 13岁(女)——豆蔻年华;

11. 15岁(女)——及笄之年;

12. 15岁(男)——志学之年;

13.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14. 20岁(女)——桃李年华;

15. 20岁(男)——弱冠;

16. 24岁(女)花信年华;

17.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

18.至30岁(女)——半老徐娘;

19. 30岁(男)——而立之年;

20.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21.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22.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23.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24.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25. 80~90岁——耄耋之年;

26. 90岁——鲐背之年;

27.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梧桐的别称和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