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文言文《哑孝子》(哑孝子走进文言文)

哑孝子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文言文《哑孝子》的问题,以及和哑孝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文言文《哑孝子》哑孝子文言文原文翻译哑孝子的翻译是什么

原文

感人至深哑孝子

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子”。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出入必请安。后淮、徐大饥,孝子行乞于乡,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猪饲之。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孝子待人,诚而信。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后不知孝子所之。

译文

崔长生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每天出行返回都会给父母请安。后来淮徐一带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而:表并列。

2.性:性格、性情。

3.呼:称呼。

4.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5.挛:蜷曲不能伸直。

6.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

7.饥:灾荒。

8.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9.遗(wei):送给。

10.易:交换,买

11.卒:死。

12.蕃息:繁殖。

13.悯:同情

14.赖:依靠

15.恸:极度悲伤,悲痛的样子

16.之:去、到、往

17.至:十分,非常,到了极点

18.信:讲信用

文言知识

1.遗。“遗”有两个读音,两种解释。上文遗以糟糠中的“遗”读wèi,解释为“给”“赠给”,意为乡人送给他吃剩的食物。“中有遗金”“遗”读yí,解释为“遗失”“遗留”,意为旧纸包里有丢失的银子。[1]

走进文言文六上答案

1.性(至)孝.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2.蜷曲不能伸直

3.人(悯)之悯:同情

4.父母(赖)以活赖:依靠

5.乃(易)猪饲之易:交换

6.父母先后(卒)卒:死

7.哭之(恸)恸:悲痛的样子

8.后不知孝子所(之)之:到

句意

受而纳诸箪:接受后放进菜篮

诚而信:诚实并且守信用。

哑孝子的孝行表现(文言文版)

①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

②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外,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

③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

④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

⑤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

启发与借鉴

孝顺父母的人,别人都尊敬他;不孝顺父母的人,纵然腰缠万贯,别人也会蔑视他。

1.文言文《哑孝子》的翻译

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原文: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

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信然,乃大骇服。

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

2.《哑孝子》的翻译是什么

原文

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子”。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出入必请安。后淮、徐大饥,孝子行乞于乡,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猪饲之。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孝子待人,诚而信。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后不知孝子所之。

译文

崔长生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每天出行返回都会给父母请安。后来淮徐一带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而:表并列。

2.性:性格、性情。

3.呼:称呼。

4.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5.挛:蜷曲不能伸直。

6.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

7.饥:灾荒。

8.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9.遗(wei):送给。

10.易:交换,买

11.卒:死。

12.蕃息:繁殖。

13.悯:同情

14.赖:依靠

15.恸:极度悲伤,悲痛的样子

16.之:去、到、往

17.至:十分,非常,到了极点

18.信:讲信用

文言知识

1.遗。“遗”有两个读音,两种解释。上文遗以糟糠中的“遗”读wèi,解释为“给”“赠给”,意为乡人送给他吃剩的食物。“中有遗金”“遗”读yí,解释为“遗失”“遗留”,意为旧纸包里有丢失的银子。[1]

走进文言文六上答案

1.性(至)孝.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2.蜷曲不能伸直

3.人(悯)之悯:同情

4.父母(赖)以活赖:依靠

5.乃(易)猪饲之易:交换

6.父母先后(卒)卒:死

7.哭之(恸)恸:悲痛的样子

8.后不知孝子所(之)之:到

句意

受而纳诸箪:接受后放进菜篮

诚而信:诚实并且守信用。

哑孝子的孝行表现(文言文版)

①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

②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外,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

③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

④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

⑤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

启发与借鉴

孝顺父母的人,别人都尊敬他;不孝顺父母的人,纵然腰缠万贯,别人也会蔑视他。

3.文言文《哑孝子》

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子”。

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乡,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

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守待失者而不得。

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猪饲之。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

孝子待人,诚而信。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后不知孝子所之。

译文崔长生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人们(都)称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不能伸直,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

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繁殖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

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人们)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1.而:表并列2.性:性格、性情3至:十分,非常,到了极点4.呼:称呼5.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6.挛:蜷曲不能伸直7.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8.饥:灾荒9.悯:同情10.遗(wei):送给11.纳:放12.跛:腿瘸13.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14.赖:依靠15.余:多16.易:交换,买17.蕃息:繁殖18.信:讲信用19.卒:死20.恸:极度悲伤,悲痛的样子21.之:去、到、往。

4.文言文哑孝子的加点字解释原文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

崔长生这个人,一生下来就哑,但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出入都一定会给父母请安.后来淮河、徐州一带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本地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跛腿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全部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旧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金钱,就守在那里等待遗失的人,但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有了钱,就给父母准备了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5.文言文哑孝子(生)而哑遗(以)(糟糠)(箪)(备)(求)

(生)而哑:天生就是个哑巴遗(以)(糟糠):给他吃不好的食物箪)(备)(求):、原文: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信然,乃大骇服.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6.走进文言文的(哑孝子)译文

最佳答案“哑孝子”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

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

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

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那里去了。

7.哑孝子译文(初中走进文言文)

长生,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他为“哑孝子”。

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

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

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8.哑孝子原文译文

第一种原文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

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

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

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

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

信然,乃大骇服。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

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才。

"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

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他)和别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他)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

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

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

(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

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

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

于是非常吃惊佩服。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

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

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

"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编辑本段第二种原文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子”。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

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外,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

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猪饲之。

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孝子待人,诚而信。

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后不知孝子所之。译文“哑孝子”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

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并且出入都一定会给父母请安。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

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

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挛:蜷曲。 2.饥:灾荒。

3.遗(wei):送给。 4.易:交换、买 5.卒:死。

6.蕃息:繁殖。 7.悯:可怜 8.赖:依靠 9.恸:十分悲伤 10.之:去、到、往 11.至:到现代文品读六上答案:崔长生,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他为“哑孝子”。

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

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

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性(至)孝.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3.人(悯)之悯:同情 4.父母(赖)以活赖:依靠 5.乃(易)猪饲之易:交换 6.父母先后(卒)卒:死 7.哭之(恸)恸:悲痛。

9.求古文《哑孝子》的译文

哑孝子”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

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

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

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那里去了。

崔长生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每天出行返回都会给父母请安。后来淮徐一带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而:表并列。

2.性:性格、性情。

3.呼:称呼。

4.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5.挛:蜷曲不能伸直。

6.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

7.饥:灾荒。

8.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9.遗(wei):送给。

10.易:交换,买

11.卒:死。

12.蕃息:繁殖。

13.悯:同情

14.赖:依靠

15.恸:极度悲伤,悲痛的样子

16.之:去、到、往

17.至:十分,非常,到了极点

18.信:讲信用

文言知识

1.遗。“遗”有两个读音,两种解释。上文遗以糟糠中的“遗”读wèi,解释为“给”“赠给”,意为乡人送给他吃剩的食物。“中有遗金”“遗”读yí,解释为“遗失”“遗留”,意为旧纸包里有丢失的银子。[1]

走进文言文六上答案

1.性(至)孝.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2.蜷曲不能伸直

3.人(悯)之悯:同情

4.父母(赖)以活赖:依靠

5.乃(易)猪饲之易:交换

6.父母先后(卒)卒:死

7.哭之(恸)恸:悲痛的样子

8.后不知孝子所(之)之:到

句意

受而纳诸箪:接受后放进菜篮

诚而信:诚实并且守信用。

哑孝子的孝行表现(文言文版)

①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

②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外,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

③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

④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

⑤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

孝顺父母的人,别人都尊敬他;不孝顺父母的人,纵然腰缠万贯,别人也会蔑视他。

推荐于 2018-08-08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8个回答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是什么拉大孩子间的学习差距?

根据文中提到的哑孝子为您推荐

为什么学习越好的孩子越轻松?「精锐」学霸导师教孩子掌握考试技巧,不必苦刷题,提升看得见!怎样才能学好语文,预约学科问题诊断

上海精锐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广告

13条评论

热心网友24

挺好的吧……

查看全部13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高考文言知识点总结__中华教育论坛_已解决!

高考文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的成绩一直让很多家长头疼,高考文言知识点总结,满分答题技巧分享,轻松提分,效果显著,

广告2020-10-08

《哑孝子》的翻译是什么?

原文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子”。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出入必请安。后淮、徐大饥,孝子行乞于乡,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猪饲之。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孝子待人,诚而信。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后不知孝子所之。译文崔长生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每天出行返回都会给父母请安。后来淮徐一带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注释 1.而:表并列。 2.性:性格、性情。 3.呼:称呼。 4.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5.挛:蜷曲不能伸直。 6.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 7.饥:灾荒。 8.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9.遗(wei):送给。 10.易:交换,买 11.卒:死。 12.蕃息:繁殖。 13.悯:同情 14.赖:依靠 15.恸:极度悲伤,悲痛的样子 16.之:去、到、往 17.至:十分,非常,到了极点 18.信:讲信用文言知识 1.遗。“遗”有两个读音,两种解释。上文遗以糟糠中的“遗”读wèi,解释为“给”“赠给”,意为乡人送给他吃剩的食物。“中有遗金”“遗”读yí,解释为“遗失”“遗留”,意为旧纸包里有丢失的银子。[1]走进文言文六上答案 1.性(至)孝.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2.蜷曲不能伸直 3.人(悯)之悯:同情 4.父母(赖)以活赖:依靠 5.乃(易)猪饲之易:交换 6.父母先后(卒)卒:死 7.哭之(恸)恸:悲痛的样子 8.后不知孝子所(之)之:到句意受而纳诸箪:接受后放进菜篮诚而信:诚实并且守信用。哑孝子的孝行表现(文言文版)①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②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外,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③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④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⑤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启发与借鉴孝顺父母的人,别人都尊敬他;不孝顺父母的人,纵然腰缠万贯,别人也会蔑视他。

8赞·250浏览2019-08-16

哑孝子的翻译

哑孝子”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注:摘录于“百度百科”,详见http://baike.baidu/view/1746715.htm

336赞·6,111浏览

文言文《哑孝子》的翻译

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原文: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信然,乃大骇服。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

144赞·9,510浏览2017-11-25

哑孝子翻译

原文: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信然,乃大骇服。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3赞·1,835浏览

翻译是什么?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的文字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扩展资料主要标准翻译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一般来说,翻译的标准主要有两条:忠实和通顺。 1、是指忠实于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也就是说,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 2、是指译文规范、明白易懂,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起源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诗经》中就讲究翻译的信达雅,《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到今天。由于中国早期历史所处的环境,中华文化的近邻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直到佛教传入前,翻译并不广泛存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翻译

10赞·3,598浏览2019-08-10

文言文大全_作业帮20节课_10分钟学会写日记方法

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广告

狮子座男生喜欢一个人会有哪些表现?

58条回答·5,027人在看

现在什么智能手机最好用?求推荐

现在华为智能手机最好用,华为的绝大部分手机已经能够支持5G网络了。而且华为的智能手机是国产手机里面的

134条回答·3,560人在看

从不给人跪下的武松,为何会留着眼泪给宋江磕四个响头呢?

这么受人喜欢的武松身上有着十分良好的品质,有义气够担当,在很多的时候,他都能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只

10条回答·149人在看

顶楼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呢?

Ssally君

优质视频达人

关注

29,618播放

最近几年,新华书店是如何转型发展的?

每个八零九零后的童年里,一定有关于新华书店的故事。我们坐在新华书店里读书,看漫画,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

3条回答·2,448人在看

你是如何评价“让外卖小哥帮忙丢垃圾”这样行为的?

“让外卖小哥丢垃圾”的这种行为无可厚非吧。如果人家外卖员愿意帮你丢垃圾,你应该感谢人家,如果人家不愿

980条回答·9,429人在看

恐龙称霸地球之前,世界的“统治者”到底是谁?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的绝对霸主是恐龙,在恐龙出现之前,谁是地球的绝对霸主?答案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当

6条回答·169人在看

为什么食草动物的眼睛在两边,食肉动物的在前面?

其实,食草动物的眼睛和食肉动物的眼睛,是两种不同的控制系统,如果把它们比作是一台电脑的话,食肉动物的

9条回答·218人在看

微信里的表情都是啥意思?

雷科技

雷科技,致力于让科技资讯变得更加有趣。

关注

202,929播放

医生为什么总是让病人抽血?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不相信一些民间疗法,在身体出现问题后积极咨询医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5条回答·210人在看

正在加载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感人至深哑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