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顺口溜(春秋五霸巧记法)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很多朋友对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顺口溜和春秋五霸顺口溜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春秋五霸顺口溜有哪些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顺口溜是什么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顺口溜

春秋五霸的顺口溜:“出勤去送金”。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搜狗百科

其中

“出”的谐音为“楚”,对应“楚庄王”

“勤”的谐音为“秦”,对应“秦穆公”“去”的谐音为“齐”,对应“齐桓王”

“送”的谐音为“宋”,对应“宋襄公”

“金”的谐音为“晋”,对应“晋文公”。

战国七雄记忆顺口溜口诀:赵薇喊齐秦演出(喊赵薇齐秦演出)。(赵、魏、韩、齐、秦、燕、楚)。

相关历史背景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最为标准的两位霸主,实至名归,史称“齐桓晋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通过,没有争议。

秦、楚两国虽不被中原国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庄王不论才干、功绩都十分显著,无法埋没,尤以当今视角来看,这两位有相当高的认可率,所以在各史籍当中秦穆公得票超大半,楚庄王也得到了宽泛认可。

春秋五霸顺口溜:“出勤去送金”。(楚、秦、齐、宋、晋)

战国七雄记忆顺口溜口诀:“赵魏喊齐秦演出”。(赵、魏、韩、齐、秦、燕、楚)

这句话出自爆笑校园:一天在语文考试的时候,呆头紧张的在那做题,可是他都不会,然后呆头就问旺财说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是什么呀?旺财听见了告诉他说,韩赵魏齐秦燕楚。呆头听了就高兴的写了下来。后来呆头交了作业,老师判的时候发现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带头写的是喊赵魏齐秦演出。

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顺口溜是出勤去送金(楚、秦、齐、宋、晋),战国七雄顺口溜是赵魏喊齐秦演出(赵、魏、韩、齐、秦、燕、楚)。

春秋五霸歌还可以说齐桓晋文霸业隆,宋襄战败梦成空;秦穆开地霸西戎,楚庄欲问九鼎重。

春秋五霸的顺口溜:“出勤去送金”。

“出”的谐音为“楚”,对应“楚庄王”

“勤”的谐音为“秦”,对应“秦穆公”

“去”的谐音为“齐”,对应“齐桓王”

“送”的谐音为“宋”,对应“宋襄公”

“金”的谐音为“晋”,对应“晋文公”。

春秋五霸是历史上对春秋时期诸国中能力最强,实力最壮,对历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五位国君的称呼。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战国七雄指的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赵国、韩国,这七个政权是当时中原地区最强盛的存在。

战国七雄的灭亡顺序

1、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率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国灭亡。

2、公元前229年,秦军乘赵国遭受旱灾之际,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前228年,破赵军,攻占邯郸,俘赵王,赵国灭亡。

3、公元前225年,秦军突袭并围困住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无奏效,于是引黄河水灌入城内。三个月后,大梁城被水浸坏,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4、公元前225年,秦军攻占楚都郢(今湖北荆州),俘虏楚王,楚国灭亡。公元前223年,击破项燕,全面占领楚地。

5、秦于公元前226年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大败燕军和前来支援的代军,攻陷蓟,燕王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往辽东。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歼了逃到辽东的燕军,俘虏燕王,燕国灭亡。

6、公元前221年,秦王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北)。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OK,关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顺口溜和春秋五霸顺口溜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