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普济禅寺的简介(普济禅寺是什么菩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普济禅寺的简介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普济禅寺的简介的知识,包括普济禅寺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普陀山的普济寺,法雨寺,慧济禅寺中的菩萨的名字是什么普济禅寺的简介普济禅寺建于哪个朝代

普济寺-南无毗卢观音、法雨寺-南无普贤菩萨、慧济禅寺-菩释迦牟尼佛。


普济禅寺(前寺)、法雨禅寺(后寺)和慧济禅寺(佛顶山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构成了整个普陀山观音道场。

这三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是全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于此。且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陆地面积12.52平方千米,地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千米,南距朱家尖岛2.5千米,东濒瀚海。

扩展资料:

法雨寺是浙江有名的景点之一,这里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吴越文化,大地上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杭州的六和塔、岳飞墓、飞来峰造像和宁波天一阁、溪口蒋氏故居等28处文物古迹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人杰地灵,曾涌现出苏东坡、白居易、王羲之、吴昌硕、蔡元培、金庸等文化名人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先驱鲁迅等。

如今,遍布全省各处的许许多多富有影响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无疑是这些大师们留给这片故土的丰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陀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济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慧济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雨寺

普济禅寺的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唐咸通年间,后宋神宗于1080年将其改名为“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香火始盛。到南宋嘉定年间,御赐“圆通宝殿”匾额,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后来明初朱元璋实行海禁毁寺,直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拨款重建,并赐额敕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使普济寺成为当时江南规模最大的寺院。清康熙年间,遭荷兰殖民侵略者践踏,寺院被劫掠一空。1689年海疆平息后,康熙下旨重新修缮、扩大规模,至雍正九年(1731年)时基本完成,大部分建筑都是这期间完成的。抗日战争后,寺院萧条败落;“文革”期间佛像尽毁,僧侣被遣散。1979年开始全面修复原貌,重筑了毗卢观音等佛像和楼阁,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创建于唐朝咸通年间,703年前后

历史

据宋代《庆元志》载:唐武后(则天)于长安三年(703)曾敕建瞿像宝塔于武安寺。唐肃宗,干元三年(760),有一高僧简大师率俩弟子来游武安寺,遂栖止于寺,并扩建武安寺,更名为“宝林寺”,至宋初始改为“广安教寺”与吴郡(苏州)的瑞光、妙严、明觉及万等寺交称为江左五名寺。

另据《吴门有隐》(道光版)及《直塘里志》所载:在北宋真宗祥符年间,有吴中鲁国公,闵荣献罗法堂一座(十八尊)于广安教寺,并重行掘池建塔及募建寺前之桥,桥初名“香化”,亦称“寺前”桥,至明正德年间改为三墩拱形石桥,桥名“普济”。

至明兴武十五年(1382)寺庙奉诏归并,寺更名为“丛林寺”。昔时诗人崔华对古寺盛况有诗云:“一寺千松内,飞泉屋上行”句,描述了当时殿宇之高耸,古林森森,飞檐相接之。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拱宸大师修建,复名“广安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直塘受倭寇洗劫,寺院被毁大半。

清康熙初,广安寺长云畴大师及普济益修理残寺,遂更名为“普济寺”。清嘉庆年间重修,据《直塘里志》载:道光年尚有部分殿宇。在民国初镇上遗老秦介甫记得在光绪年间殿宇受火灾而毁,所剩无几。至解放初,仅存庑屋十余间和山门,“文革”期间,被改为民宅和工厂。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广大佛教信徒宗教生活需要,1995年6月,经太仓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现建有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等附房,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

僧侣

普济寺于1996年5月,经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现有尼众7人,圣柱法师任该寺监院。

普济禅寺的简介和普济禅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