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枕骨简介(枕骨的结构图)

枕骨大孔的简介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枕骨简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枕骨简介以及后枕骨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枕骨简介脑后有反骨的人是怎么样的命运枕骨是什么部位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人体部位名·枕骨 5经穴别名·枕骨 5.1头窍阴穴的别名 5.2出处 5.3穴名解 5.4特异性 5.5所属部位 5.6头窍阴穴的定位 5.7头窍阴穴的取法 5.8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5.8.1层次解剖 5.8.2穴区神经、血管 5.9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5.11刺灸法 5.11.1刺法 5.11.2灸法 5.12头窍阴穴的配伍 5.13文献摘要 6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枕骨 1拼音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如何治疗,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的症状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寻医问药 xywy.com

zhěn gǔ

2英文参考

occipital [朗道汉英字典]

Tóuqiàoyīn GB11(经穴别名) [中国针灸学词典]

occipital bone(人体部位名)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枕骨: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人体部位名·枕骨

枕骨为人体部位名[1]。又名后山骨、玉枕骨、后枕骨[1]。即枕外隆突,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2]。《医宗金鉴》:“后山即头后枕骨也。其骨形状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圆尖,或月牙形,或偃月形,或鸡子形,皆属枕骨。”

5经穴别名·枕骨

枕骨为经穴别名,即头窍阴[1]。出《经穴汇解》。

穴位头窍阴汉语拼音 Touqiaoyin罗马拼音 Touchiaoyin美国英译名 Empty Yin各

号中国 GB11日本 11法

国莫兰特氏 VB18富耶氏德国 G11英国 G11美国 GB11

头窍阴为经穴名(Tóuqiàoyīn GB11)[3]。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4]。属足少阳胆经[3]。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5.1头窍阴穴的别名

枕骨(《针灸聚英》)。

5.2出处

《针灸甲乙经》:窍阴,在完骨上,枕骨下,摇动应手。

5.3穴名解

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3]。

窍,《说文》:“空也。”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五脏属阴,皆开窍于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以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如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咳逆,口中恶苦等。[5]

5.4特异性

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

5.5所属部位

后头[6]

5.6头窍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头窍阴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2]。

头窍阴穴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下1/3与中1/3交点处[4]。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头窍阴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肌肉)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7头窍阴穴的取法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3]。

正坐或侧伏,在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取穴。

正坐俯伏或侧卧位,在乳突的后上方,当浮白与完骨穴连线的中点取穴[7]。

5.8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头窍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枕额肌(枕腹)。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耳后肌属皮肌,起于乳突的外面,止于耳廓软骨的后面。该肌和枕额肌的枕腹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参看浮白穴)

5.8.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3]。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8]。

5.8.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4]。

5.9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头窍阴穴具有平肝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

头窍阴穴有清胆热、通耳窍、利咽喉的作用[3]。

头窍阴穴系胆、膀胱、三焦经之会穴,有通络清热之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5]。

5.10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等[3]。

头窍阴穴主治头项痛、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等[4]。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9]。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颈项强痛[7]。

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等[3]。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

2.五官科系统疾病:喉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3.其它: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

5.11刺灸法 5.11.1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3][4]。

平刺0.5~0.8寸[7][9],局部有胀重感[7]。

5.11.2灸法

可灸[3][7][9]。

艾条灸5~10分钟[4]。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2头窍阴穴的配伍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治耳鸣、耳聋[7]。

头窍阴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头窍阴配内关、支沟、阳陵泉,治胸胁痛[7]。

头窍阴配风池、侠溪、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的作用,主治眩晕。

头窍阴配风池、太冲、足临泣、侠溪,治眩晕[7]。

5.13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窍阴、强间,主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

《针灸大成》: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颔痛引耳嘈嘈,耳鸣无所闻,舌本出血,骨劳,痈、疽、发、厉,手足烦热,汗不出,舌强胁痛,咳逆喉痹,口中恶苦。

“脑后反骨,此人必反”,按照中国古人的审美标准,男人最好的面向就是西安兵马俑那样的国字脸,脑后要因睡警枕而变得扁平,否则脑骨突出就是有反骨,而女人的福相是“面如满月”的圆盘状,而不是现在的锥子脸。

说到脑后反骨,其实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他当时曾在刘表手下,并未受到重用,而后随着老将黄忠一起投奔关羽,刘备虽然非常看好他,诸葛亮却因其卖主求荣而讨厌他,其实所谓的“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等都是一些说辞,这里面反应一个职业操守的问题,领着刘表的工资,最后出卖刘表,不像黄忠,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虽然感恩关羽不杀之恩,却没想投敌叛变,如果不是关羽去请,他是不会出山的,而魏延则不属于这类,他属于随风倒那伙的,一旦看到主子不妙,便会先给自己想后路,甚至在主子头上踩一脚的人,诸葛亮是看出了他的这个特性,所以才要杀他,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其实这种出卖主子的人,在历史上下场都比较惨,魏延如果能够小心谨慎还能获得善终,但是由于他失去了对诸葛亮的恐惧,便又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不

仅相处买刘婵,还想体验吕布的待遇,结果是很简单的,被杀,因为诸葛亮已经想在了他的前面。

其实很多这样的人都是在被发现后,直接杀掉了,当年雍正还在当“冷面王爷”的时候,家丁的叛变,不是被直接赐死了么,也就是跟李卫一起的好兄弟,其实面对利益能够坚定信念的人并不是非常多,现在的企业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企业核心技术的丢失,往往都是这类人干的,所以企业在用人方面也非常小心,对于新加入的成员,不敢放手也是这个原因。

现在虽然不会出现古代那种极端现象,其实这样的人下场也不会太好,毕竟是让人感觉到无法一起共事,是一个守不住秘密的人,谁也无法放心,一旦声名在外,往往比较凄凉,这种行为主要是因小利而忘记大义。有些人是天生的,也就是所谓的反骨,其实跟头脑的形状没啥关系,主要还是“三观不正”引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没有偏颇,这样的人做事是有底线的,不会胡来,他们总能在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方面寻找到最佳的契合点。只有那种急功近利的人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有时候可能就是一念之差。

就像我们常说的“人性禁不住考验”一样,外界的诱惑也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因素,投其所好,就能把人攻陷,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下场都不好。

枕骨位于顶骨之后,并延伸至颅底。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个大孔,叫枕骨大孔,脑和脊髓在此处相续。以枕骨大孔为中心,枕骨可分为四个部分;后为鳞部,前为基底部,两侧为侧部。枕骨与顶骨、颞骨、及蝶骨相接。

①骨名。又名后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后枕骨。详后山骨条。

②窍阴(头)穴之别名。见《类经附翼》。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乳突后上方。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岁男童头部血流不止 被诊断出枕骨骨折 与家中一个玩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