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珍珠马甲鱼怎么养(珍珠马甲鱼养几只)

珍珠马甲鱼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珍珠马甲鱼怎么养和马甲鱼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珍珠马甲鱼怎么养以及马甲鱼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珍珠马甲鱼,马甲鱼 的区别马甲鱼怎么区分公母珍珠马甲鱼怎么养

一般的珍珠马甲腹部至下颚都是红色,尤其雄性颜色尤为亮丽。马甲一般喜欢老水,可加入适量土霉素。但是近亲繁殖的马甲可能导致品种退化。

珍珠马甲鱼最佳混养

马甲鱼的雌雄一般在饲养5个月后才容易区别。雄鱼背鳍、腹鳍均长而飘逸,鳍边末端较尖;雌鱼的背鳍、腹鳍相对较短,鳍边末端钝圆,身体略小,腹部较膨胀(见图)。繁殖期间雄鱼的下颚至鱼腹部均呈现出艳丽的橘黄色或大红的“婚姻色”,美丽眩目,而雌鱼则不同,身体色彩浅淡,不及雄鱼美艳可爱。

珍珠马甲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繁殖的热带鱼品种之一。我认为,初学者过了最简单的斑马关后,需要通过的第二关就应当是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珍珠马甲繁殖对水质几乎无要求,无需做水,中小型繁殖缸,裸缸,水温27度,无需加氧和过滤,繁殖条件不高。

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的繁殖包括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亲鱼产卵;第二阶段是仔鱼养成。第一阶段相对容易,第二阶段则相对较麻烦。这主要是因为,虽然珍珠马甲产量大(通常在1,2千粒,多时可5000以上),但鱼卵小,仔鱼小,仔鱼成活率低,提高成活率是繁殖这种鱼的难点。

珍珠马甲产卵不需要很大的缸,中小缸即可;但仔鱼孵化最好用比较大的缸。

我使用的是50*30*30cm的繁殖缸,比较大,产卵和养仔鱼都够了。

种鱼:选择种鱼是第一步。当然要有公鱼和母鱼了。不同种类的鱼,使用的公鱼/母鱼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珍珠马甲的比例是1:1,呵呵。

6月11日把公鱼放入前面的大繁殖缸,6月12日早上把母鱼放入另一个小缸中。

两个缸紧靠在一起,这样两条鱼可以相互看得见,酝酿一下感情。公鱼颜色变得

更鲜艳,母鱼好像没什么反应。

12日晚,将母鱼捞入大缸,和公鱼放在一起。

6月13日,公鱼开始吐泡,开始追逐母鱼。

6月14日中午开始,两鱼开始交配。交配过程是:公鱼在泡巢下面,母鱼主动游过来,两鱼缠绕,在泡巢下产卵。然后公鱼将母鱼赶跑,自己清理战场,把散落的鱼卵收集起来,放到泡巢下面。这种交配从中午12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差不多每10几分钟一次,总共大概有二十几次。每次少则10几粒,多则上百粒。

产卵的间歇,公鱼不断修理泡巢,珍珠繁殖时,公母鱼都完全禁食,这样可以专心产卵,亲鱼不会吃掉鱼卵。我认为这应该是鲈型目的鱼进化上较鲤型目(如斑马鱼)先进的一个证据。鲈型目的鱼的脑神经系统中多了一道管理食欲的‘门’,在繁殖时,这道门自动关闭;而鲤型目的鱼则没有这道门,它们只要饥饿就要吃东西,不管自己是不是在产卵。这说明鲈型目的鱼的神经系统比鲤型目的鱼更复杂,更先进。

中午11点左右,发现多数小鱼均已孵出,从产卵到出小鱼,不到24小时,这跟我的水温高(29度)有关系,若水温低的话,可能需36小时才出小鱼。下面是已经垮掉的泡巢,和里面许多的小鱼。现在看来,小鱼数量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大概有2,3千吧。如果母鱼肚子足够大的话,达到6,7千都是可能的。可以看到有一些没受精的白卵,现在看来不算太多,属于正常范围。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珍珠马甲鱼怎么养和马甲鱼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珍珠马甲鱼怎么养 能忍受较恶劣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