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都是天界大帝,谁的实力更胜一筹(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是一个人吗)

不管上天庭,还是下天庭,为何孙悟空只走南天门 看守门人就懂了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都是天界大帝,谁的实力更胜一筹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真武天界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真武大帝简介天界至尊的境界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都是天界大帝,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真武大帝

古代神话中五大天帝,第五紫薇大帝,第四真武大帝,第三玉皇大帝

真武大帝的来历: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神,玄天上帝。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屈原《楚辞》之《远游》篇有句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翌盛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后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钦宗等屡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像。永乐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

玄武是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佑圣咒》称真武大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慑万灵」。因此,真武大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真武大帝神诞之日。各地真武庙均有奉祀祝诞祭典。其中以武当山进香朝拜为最盛。

真武大帝简介

真武大帝,原称“玄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帝君、北极法主,为道教尊奉的重要神尊职掌北方。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称上帝爷公道教徒尊称真武祖师爷、北帝爷,民经称他为荡魔天尊、报恩教主、披发祖师。真武信仰源于中国古代星宿崇拜。玄武即二十八宿中北斗七星之总称,为北方黑帝。宋天禧年间(1017-1022)诏封为“真武灵应真君”。元朝大德七年(1303)加封为“光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时真武信仰达到鼎盛。据《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说:真武大帝是太上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运。长大成人后十分勇猛,唯道修行,发誓愿要除尽天下妖魔救群生,辅助玉皇大天帝,不愿继承王位。后遇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后入武当(太和)山修炼。居四十二年成功圆满,玉帝下令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易名为武当山,意是“非玄武不足以当(挡)之”。

宋以后的道经中描绘真武的形象是披发跣足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十分威猛。现道庙宫观内所供奉的真武大帝法像,一般为披发跣足,身着金甲武驾、文相帝装衮服,双肩后有托帛。左手掐诀,右手仗剑,端坐龙椅宝座之上,足踏龟蛇二将、左右有龟、蛇二将或金童、玉女、天罡、太乙。据说金童玉女每逢三、七日替真武帝记录三界中的功过善恶。真武大帝的诞辰日为农历三月初三日。明清时代本庙即供奉为主神,一直沿续至今,代代传承,万年香火。

真武玄帝为净乐王子、自不必为生活宰猪杀羊为了道业修持也无暇去、从事杀生罪业俗事。而本省各地传说、真武玄帝出生屠夫为屠宰业祖师爷之流说,实为无稽之谈,且对真武玄帝大为不敬、日后凡信奉真武玄帝信众、不可采信渲染,请依正统道藏记载显圣事迹渊源追溯根源以重神格真武玄帝显传武当农历九月初九日飞升得道纪念日。

真武大帝是谁?

在最初,真武大帝愿为普通的一员护法神将,后来,由于当时帝王的推崇而一跃成为帝君的。

真武大帝的全称是: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虚师相金阙化身荡魔永镇终劫济苦天尊,通称北极玄天上帝。简称为玄天大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在道教中,他的地位十分显赫,现今武当山还将其信奉为主神。传其为玉帝退位后继任的第三代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师从于如来,另又为龙身,故被后世视为中华之祖龙。

真武大帝的来历起源

关于他的崇拜,也是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将黄道星宿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并按照方位又分为四组,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玄武便为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其排列的图形宛如龟蛇,于是人们便把龟蛇当做玄武的象征。玄武主司风雨,按照五行学说,北方属水,其色黑,“玄”就是黑的意思。龟有甲,能抵御侵害,故称之为“武”

在最初的星辰崇拜中,玄武只是作为四方守护神之一的形象出现,和青龙、白虎、朱雀并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帝王的尊崇,玄武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隋唐时,道教出现了四圣真君:天蓬元帅、天猷元帅,真武(玄武)将军、黑煞将军,此真武将军就是真武大帝的前身。

到了唐宋两朝,因帝王上下都极为信奉道教,而真武也屡次受到敕封,因此真武大帝在帝王的极力推崇下,成为神仙谱系中最为重要的大神,并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尊崇,各地也陆续兴建了许多供奉其的庙宇、宫观。

唐宋之后,道教根据“北方黑帝,体为玄武”这说,将真武大帝尊为掌管北方天界的重要神祇,号曰“佑圣真武天尊”、“荡魔天尊”、“祖师北极真武玄天仁威上帝”。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赶走侄子建文帝,做了皇位。据说,在燕王从北方起兵往南攻打的时候,那许多的胜利战役,都曾得真武大帝显灵相助。所以,所以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帝之后,当即下诏敕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永乐十年,朱棣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民二十余万人大规模修缮武当山宫观群,并在天柱峰顶修建了一座专门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金殿”。至此,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人们对其的信仰也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就是宫廷和民间都修建大量的真武庙。真武大帝由此成为北方极其重要的大神,北方壬癸水,皇宫内院均以建真武庙来示防火之意。

真武成为北方大神后,人们对他奉祀规格也相应地提高了。真武大帝的侍从除龟蛇二将、金童玉女,增加至三十六神将、五百灵官等。这三十六神将多为神话或历史人物,比如关公、王灵官、温琼等。不过,那些灵官的来历则庞杂了许多,在五百灵官中除了王灵官、温、赵、马元帅,雷部的邓、辛、张、陶、庞、刘、毕,外,道教还将一些老百姓熟悉的名将收归其中,比如岳飞为精忠报国岳元帅,关公为水宫降魔关元帅,薛仁贵为征辽护国薛元帅,尉迟恭为西天门下尉迟元帅,张巡为忠义配享天王,吕布为虎牢威武元帅,赵云为常用将军等。

真武大帝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慑,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

真武大帝的身世传说——王子

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园,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喜欢道术,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妖魔。

太玄十四岁那年,净乐国国泰民,举国欢庆上元节。太玄玩心大盛,在侍从的陪伴下也出宫观赏花灯。上元之夜,街道热闹非凡,各色人等将世间百态淋漓尽致地悉数展现。尤其是那些官宦富贵,其纵情声色的丑态,让太玄顿觉红尘万丈之感。然而,世人皆醉仍怡然自得其中。太玄目睹这一切后,便生了出世之念头。

自此后,太玄求师访道,一心修炼成仙。有一次,他在山中巧遇紫虚元君。紫虚元君见他性好清虚,仙缘颇深,又有除妖降魔之志,便把“无极上道”传给了他。可是在锦衣玉食的王宫中又岂能修炼成正果呢?

有一天,太玄正在静室苦修,紫虚元君突然出现,并对他说:“这皇宫内院,是为温柔富贵乡,难以修炼有成啊!”

太玄听了,毅然决然地对紫虚元君道:“师父,弟子知在宫中修炼并非长久之计,早有归隐之心。今弟子已满十五岁,尽可向父王母后说明,云游四方,寻访仙山。”

紫虚元君见其归道之心果然似磐石般坚韧,大感欣慰,于是指点其说:“西方为金,与你心性不合,你应越海东游,寻访一座大山,那山自乾兑起,水出震宫,山势广阔,自有太极,是你修炼的最佳去处。

顿了一下,紫虚元君接着又说:“你若找到此山,要毫不犹豫地隐居于此,择众峰之中高耸入云者而居,如此便可上得天河。”说罢,紫虚元君飘然而去。太玄按照紫虚元君的吩咐越海东游,果然有一座祥云笼罩的大山。细细打量下,于绵延起伏的群峰中,也果然有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太玄于是遵师嘱隐居于此处修炼。此地果然地灵人杰,太玄在山中苦修了四十二年后,终修成了道法。玉帝令他镇守北方,统摄玄武之位,镇妖降魔,济世度人,并将此山命名为武当山。这也是为何武当派一直尊奉其为第一主神的缘由。

在道教的神祇中,真武大帝担负着除妖降魔之职。据说,当年丰都六洞天的魔鬼作恶,致使瘟疫横行,百姓深受荼毒。天帝便敕命虚、危二宿托精变化为真武之神,统领天兵天将在丰都山收服群魔,为民除害。荡平群魔之后,真武受封为“北极总统玄天大将”。

真武大帝的身世传说——屠夫

传说真武大帝原是一个屠夫,观音菩萨为了劝其归善,于是化身为一个老太婆在溪边洗衣服。屠夫见老婆婆年迈力衰还在漂洗,非常同情她,便过去帮老婆婆洗,谁知他越洗衣服越脏。老婆婆在一旁笑道:“你这一双手沾满血腥,怎能洗净衣服呢?”这句话如醍醐灌顶,他顿时醒悟过来,明白自己杀生太多,罪孽深重,决心悔罪,于是,拿起那把杀生无数的屠刀割开了自己的肚皮,取出五脏六腑抛向大海。观音见屠夫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便度他上天。成仙之后,他即被玉帝封为“玄灭上帝”。

谁知,屠夫剖腹后抛掷到海里的五脏六腑又化身为龟蛇二妖,兴风作浪,为害四方。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真武大帝便被委派到凡间降妖。真武大帝降伏了龟蛇二妖后,将他们收为水火二将。所以,真武大帝的神像多为脚踩龟蛇的造型。民间把真武大帝奉为屠宰行业的祖师爷,大概也是典出于此吧!

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诞辰,各地真武庙均有奉祀祝诞祭典,尤以武当山进香朝拜者最为盛。

真武大帝(也叫玄天上帝)御前三十六将官

1.万法教主神功妙济许真君

2.洞玄教主辛真君

3.龟蛇封为水火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4.新兴王田黄封为笋毕二元帅

5.纠察副元帅副应

6.催卢二将军7.邓成辛江张安封为邓辛张元帅

8.威灵瘟元帅萧琼9.火德元帅谢天荣

10.隆生元帅高员九州豁落元帅王忠

12.地祇元帅杨彪

13.雷部电母朱佩娘

14.角琼白真君

15.清微教主魏元君

16.都掌金轮如意赵元帅

17.尽忠元帅张健

18.正一灵官马元帅

19.先锋元帅李伏龙

20.任无别齐二太保

21.神雷元帅石神

22.离娄师旷聪明二贤

23.酆都元帅孟山

24.九天霹雳大将军酆都元帅章雷公

25.地司太岁殷高元帅

26.月孛元君朱孚娘

27.果严教主清微传祖元君

28.混元教主路真君

29.显灵元帅关羽

30.混天元帅庞乔

31.管打不信道朱元帅

32.降妖避邪元帅两田

33.玉府天君刘俊

34.风轮元帅周广泽

35.仁圣元帅康广席

36.王铁高铜虎丘二元帅

【简介】

道教称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为玉皇大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亦称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诗称“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化身】

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三才主宰,总执天道,掌天地人之均轴。玉皇大帝遣紫微北极大帝掌天地经纬,遣勾陈上宫大帝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间兵革,遣后土皇地执掌阴阳生育、大地山河。天地万物、阴阳造化无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

【四玉帝】

太微玉帝:

汉武帝上太微垣星主号也

梵天玉帝:

汉宣帝上天市垣帝主号也

焰华少微玉帝:

汉哀帝上先天定位号也

紫微玉帝:

汉光武帝上后乾号也

【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以上四此帝非真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号昊天金阀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究其信仰,缘于古代宗教,古时即有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生死、寿天吉凶等人生命运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说法。西周以后又称“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时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称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宫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时,“玉皇”信仰普遍盛行。

【文献记载】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梦仙》诗中就有“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的诗句。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乐天》一诗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约在唐宋之际成书的重要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详细叙述了玉皇的出身和来历:很久以前,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年无子,于是令道士举行祈祷,后梦太上道君抱一婴儿赐予王后,梦醒后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长大后继承位,不久舍国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经过三千劫始证金仙。又超过亿劫,始证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宗教信仰】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道经中称其居住昊天金阀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简而言之,道教认为:玉皇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每年的腊月廿五,玉皇要亲自阵圣下界,亲自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玉帝来历4大传说】

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中记载: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黄老(即中黄子,初开天地时五老之一)曰:因缘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圣,上真以为如何?黄老点头,即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此乃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这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园耳大,眉清目秀,遍体毫光罩定。国王与王后心甚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二真曰:下愚无嗣愿乞此孩为子,伏惟哀润听许。黄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证无极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国王上前拜领,二真从宝椅中托出递给,国王双手来接,重如山岳,挣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觉,是一梦,急召王后言之,所见相同。至此后,国王精神倍长,三年后王后生下一圣明王子。自幼即舍国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又经十万劫,方证玉帝,总执天道之神。

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领袖,相当于地上的皇帝,但地位低于三清。后来与四大天王平起平坐,儒教则称昊天上帝。在古代神话小说《四游记》中记述了玉皇大帝有三魂,其中一魂投胎做普通的凡人,如何经过几世的修炼达到正果,成为北方真武大帝的故事。

据明刻本《搜神记》载:“按圣纪所载云:往昔去世有国名号光严妙药,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若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偏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一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驾五色龙舆,拥大景旌施荫,明彩霞盖。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遍身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曰: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曰:愿特赐汝。皇后礼谢。道君后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中归觉而怀孕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穆,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不赞赏。

太子长成,才智敏慧而性慈善,于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皆散施穷极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残废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大加庆赏。

尔后,王忽告驾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举道。于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亟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已尽,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

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殒命行忍辱。故舍已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征金仙,号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

据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推断,玉皇大帝当出生于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约2.268亿年),见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

平民升天说:根据欧阳飞编著《诸神传奇》,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名叫张友人,又称张百忍。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人将寨内治理的非常和睦,并且为人和善慈悲,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天帝”,共称“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总皇帝,因此加称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

【奉祀】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福建和台湾省民众称玉皇大帝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有的地方还唱戏娱神。中国北方过去还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

对于紫微大帝是谁?这一问题,大家是众说纷纭。不过据现在的记载她的父母是斗父周御国王和斗姥元君。据说在夏朝时期一个不知名的小国,周御王和你仁慈但是他的国家内忧外患,百姓过得并不幸福。他的夫人紫光夫人(也就是后来的斗姆元君)发下宏愿说要为周御王生下圣子,解救万民于水火。

紫微大帝

在一年的春天紫光夫人在御花园游玩,累了之后在金莲花温玉池沐浴的时候,福至心灵,居然就生出了九个孩子。大儿子成了天皇大帝,二儿子就是紫微大帝,其余七个孩子成了北斗七星。所以说紫微大帝就是紫光夫人的第二个儿子。

还有的说紫微大帝是西岐西伯侯姬昌大儿子伯邑考。伯邑考是之后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哥哥。当时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他的大儿子伯邑考也在商朝做人质,还是商纣王的马夫。有一天,商纣王突然就把伯邑考杀掉了,看做成肉羹赏赐给姬昌。姬昌知道这是自己儿子的肉,但是为了骗取商纣王,也知道把肉吃下去。在姬昌回到西岐后发誓为自己的儿子伯邑考报仇,但是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就死了。之后是姬昌的二儿子姬发继承父亲是事业,举兵伐纣,在姜子牙的帮助下打败了商纣建立了周朝。

在姜子牙奉命封神的时候,因为伯邑考是伐纣战役的第一个牺牲者,而且为了就父亲而死,孝心可嘉,所以被姜子牙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这是在小说中紫微大帝的来历。

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

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都是道教经典中的神仙,紫微大帝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三清天尊之下,四御之上的大神。玉皇大帝是汉族民间影响中非常大的存在。

玉皇大帝

紫微大帝又叫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据说紫微大帝是掌握和管理天经地纬的大神,他还是率领漫天的星辰,指挥管辖鬼神和雷霆的存在。紫微大帝位高权重,能考校劫数运气,这份劫运可以是天下间国家的兴衰、三界内仙人的官职的升降,还有凡间众生的祸福寿命。紫微大帝的神通可以说非常的厉害,若果使用出来,可以在顷刻之间就杀死在三界所有的妖魔鬼怪。据一种说法,紫微大帝还曾化身为酆都大帝,率领北极四圣一起管制妖魔鬼怪。所以有紫微大帝上统普天星斗,下治酆都幽冥的说法。

玉皇大帝又叫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他在凌霄宝殿统领诸神和六道芸芸众生。玉皇大帝的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影响和很大,在民间供奉祭拜玉皇大帝的仪式可以说是几乎超越了三清的规格,比一般的神明要隆重的多。

而且玉皇大帝是中国道教神邸,并不是佛教和印度文化中所说的“帝释天”。在古代神话中,玉皇大帝是极其特殊的存在,他可以说是天道众神的领袖,是天界的至尊。在民间阴历的正月初九,道教的宫观还要举行“玉皇会”,因为这天是神诞日。

紫微大帝真武大帝

有人问起紫微大帝真武大帝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因为紫微大帝又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而真武大帝又是北极四圣之一。而北极四圣是北帝的部下,北帝就是紫微大帝。所以紫微大帝真武大帝两人是上下级关系。

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是我们汉族民间信仰中的一位神灵。他是属于道教的四御之一,是辅佐玉皇大帝执掌天道的人物,当然地位仅在玉皇大帝之下。紫微又叫做紫微星,是在星座上属于帝王居住的地方,所以凡间皇宫有叫紫禁城就是这么一个原因。而且紫微星是位于天上最终中央的星座,而且是永远不动的,位置也是最高的星座,所以异常的高贵,被称为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室”。紫微大帝在民间信仰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宋朝,宋人常常把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一起奉祀。

真武大帝又叫玄武大帝,荡魔天尊,全称是真武荡魔大帝。他也是中国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灵。现如今在我国的湖北武当山供奉的神仙就是真武大帝。在道教的经典中还称真武大帝是“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

关于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都是天界大帝,谁的实力更胜一筹,真武天界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真武大帝 荡魔祖师有多牛,竟能斩尽南北二洲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