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莫秀英的简介(莫秀锋老师)

莫秀英 14岁嫁被丈夫家暴,二婚连生11胎,被称为 广东之母

今天给各位分享莫秀英的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莫秀英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莫秀英14岁嫁人被休弃,改嫁落魄连长生11子,后来怎样了莫秀英的简介莫秀英的介绍

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来尽量做好一个女性应该做好的那些角色,就像男性也要做好丈夫与父亲的角色一样。但是,我们也有权利给自己另外走出一条路来,在这条路上,我们只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我们应该有权利在某些时刻里,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生命。”——席慕蓉

她不能生育被丈夫赶走,后当小妾生育11子,临终前 是你不行

有这样一个女子,她14岁被嫁入富绅之家,几年后被婆家以一纸休书扫地出门。流浪之际,她遇到了一生的救赎——陈济棠,改嫁后为他生养十一子,鹣鲽情深。在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她以独到的政治眼光辅佐丈夫,最后被尊为当时的“广东之母”。她就是莫秀英,一个传奇般的女性。

早年苦难

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唯有苦难使其伟大,如果海面不曾跌宕又何来巨浪?莫秀英的早年便是如此。

1900年,她诞生在广东高州一个贫寒人家,在家排行第五,人称“莫五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莫秀英小小年纪便拜师学习粤剧,跟着师傅四处演出,用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也许是命运对勤奋之人的回馈,莫秀英的辉煌早在这里就埋下了种子。

转眼间,莫秀英年满14岁了,家中为她相中了当地的富绅李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莫秀英甚至连未来丈夫都未曾见过一面,她就这样被嫁入了李家。李家富裕,莫秀英应该从此免于奔走,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是丈夫无所事事,终日赌博,十赌九输,不如意的时候就毒打莫秀英出气。这样的日子里,莫秀英看着四四方方的庭院,会不会也曾窒息得喘不过气来?祸不单行,莫秀英多年无所出,公婆对她越发不满。最终,她被一纸休书扫地出门。

广东之母

莫秀英幼年的时候就懂得填补家用,如今更不可能回去加重家人负担。她选择老本行:唱粤剧。她美丽大方、唱腔精巧,短时间内就炽手可热,名动一方。

时已是民国,多少高官慕名而来,对她趋之若鹜,但是莫秀英统统拒绝。直到一个小连长出现,莫秀英认定他日后大有作为,毅然决然地跟随了他——陈济棠,日后广东的掌权之人,人称“南天王”。

陈济棠当时家中还有正妻,莫秀英一开始只是个妾室。也许是莫秀英本非池中物,不该被困在李家的庭院里,她并没有生育问题,前后给陈济棠生养了11个孩子。

原配逝世后,陈济棠马上将莫秀英转为正妻。她不仅是个贤内助,把家中事务整理得井井有条,更是出得了厅堂,落落大方,于是陈济棠常常带她出席各种活动。

陈济棠证实了妻子当年确实慧眼识珠,他的官职不断提升。莫秀英开始劝诫丈夫,想要在广东站住脚,有两大步要走:大力发展实业和关注民生,以这样的方式来广辟财路,兴发经济。

从这里开始,莫秀英的政治头脑和理财天赋崭露头角。这样的政治智慧可堪称是少有,而陈济棠也采纳了妻子的意见,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创事业。

从1933年1月1日起,陈济棠正式开始实施建设广东的三年计划,这个计划仿效的是苏联的五年实施规划。一开始,陈济棠无从下手,幸而莫秀英以前认识过一位苏联官员,便专门挑了人,派他们到苏联去学习。最后才让这个三年计划符合广东的实际,在这片岭南大地上落地生根。

三年计划实施以后,广东一大批项目拔地而起,比如海珠大桥、各类工厂、爱群大厦、港口码头等等。当时陆续诞生了广东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全国瞩目,许多项目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作用。毫不夸张地说,这批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广东的实业,使广东的经济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陈济棠夫妇风风火火办实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民生事业。莫秀英更是主导建设了众多市县医院、大中小学校和收容所。在三年时间里,广东省的小学增加了400多所,中学增加了64所,中山大学和中山图书馆也在此期间成立。

这些利民事业,使得人们生活水平上升,民间一片叫好。尤其是众多学校的设立,使广东成为养育人才的沃土。

这些措施使陈济棠的声望和名誉水涨船高,成为不二的“南天王”。莫秀英更是扶摇直上,广东老百姓称她为“广东之母”,甚至时广东还有一种说法:“只知莫秀英,不识宋美龄”。许多街道和建筑也都以莫秀英的名字命名,当年的莫秀英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辉煌落幕

命运又一次开起了玩笑。1936年,陈济棠发动反蒋抗日的“六一事变”,失败后携眷赴欧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又辗转回国。多年起起伏伏,莫秀英也跟着丈夫颠沛流离,在多少个苦闷的日夜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支柱。

莫秀英始终是有气节的,在民族大义里,她从不退让。抗战初期,她就忠告丈夫不可被日本人利诱利用,陈济棠惊醒后奔赴重庆,她便携全家大小回家乡,不时赈济灾民。即使不再有广东之母的实权,她依旧履行着广东之母的职责。

终于,抗战胜利了,硝烟四起的境况也应该要结束了。可惜,天不假年,1947年,莫秀英于广州梅花村病逝。她这一生确实如同梅花般,哪怕是三九严冬,也能独自盛开,芳香袭人。

陈济棠情凄意切,作诗悼念:“今生最惨丧贤良,夜半孤灯写悼亡;半世救人难自救,可怜儿女梦哭娘。”以贤良二字评价莫秀英的妻子本分再确切不过了。

莫秀英离开后,陈济棠剩下了半生戚戚。大抵是这样一个握一方大权的军阀都不堪这样的凄凉,1954年,他随亡妻而去,与莫秀英合葬在湛江湖光岩狮子岭顶。

所谓一生救赎,陈济棠给予了莫秀英施展政治天赋的舞台,免她困于庭院的下场;莫秀英则给予陈济棠温柔且坚定的力量,免他疲于奔波的孤苦。

莫秀英挣脱了旧时代的束缚,一步一步走向了自我实现的道路,更以自身的智慧和勇气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无数妇女当以她为榜样,筚路蓝缕,活成独立的个体。这样一个传奇,不能只用“贤良”形容她,更应该以“贤达”加冕她!

莫秀英聪颖机灵,深谋远虑,陈济棠得此贤内助,得心应手。1947年莫秀英病逝,陈济棠悲痛万分,曾作诗悼念:“灵前家庙炷心香,夜夜经声达上苍;丧我贤良伤肺腑,每逢虞祭泪成行。”“今生最惨丧贤良,夜半孤灯写悼亡;半世救人欢难自救,可怜儿女梦哭娘。”夫妻情深,由此可见。

女,(1900-1947),陈济棠夫人。广东高州人,排行第五,人称莫五姑。幼时家境贫寒,寄养电白外祖母家。1918年,因灾年逃荒,遇陈济棠,被收留为妾,后立为正室。陈济棠集广东军政大权于一身时,莫也利用地位广辟财路,投资置业。亦鼓动和支持陈济棠在广东办实业,兴建设。抗战初期,与陈济棠避居香港,忠告丈夫不可被利诱当汉奸,陈逃往重庆。莫携全家大小回家乡,时时赈灾济民。抗战胜利后因病到广州医治,1947年在广州梅花村病逝。后由陈济棠葬其于湛江湖光岩。

关于莫秀英的简介,莫秀英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天王 陈济棠与 广东之母 莫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