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觉生寺是谁造的(觉生寺是谁造的佛像)

你是什么 钟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觉生寺是谁造的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觉生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觉生寺是谁造的北京觉生寺(大钟寺)怎么样中国有哪些禅宗寺庙

分类:教育/学业/考试>>学习教材

北京的寺,妙

解析:

大钟寺是俗称,原名叫“觉生寺”,《宸垣识略》记载:“觉生寺在曾家庄,雍正十一年建。”据寺中碑刻记载,雍正皇帝认为“京城西直门外曾家庄有圆址爽垲,长林佳茂,此地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宜为寂静清修之地,用是肇建焚宇”。因此兴建了觉生寺。

大钟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开庙半月,是京城的八大传统庙会之一。旧时香火很盛,届时善男信女来烧香拜佛,祈福还愿者络绎不绝,来逛庙会看热闹者也大有人在。因地处郊野,寺外空旷,又距城不远,为商品贸易提供了场地和客源。很多商贩都来设摊售货,应时食品、儿童玩具、日用器皿、大小农具,无所不有。各种曲艺杂耍艺人也在此设场演唱。城乡各处的民间花会、高跷、旱船、太平车、狮子、竹马等也在庙内外表演。庙内香烟缭绕,钟磬齐鸣,人头攒动,几无立锥之地。庙外幡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比肩继踵。

在大钟寺庙会上,除烧香拜佛外,最吸引人的是庙外的跑快车和走马。《燕京岁时记》:“长安少年多驰车马以为乐,超尘逐电,劳瘁不辞。一骑之费,有贵至数百金者。”跑车又叫“跑热车”,就是赛车,不仅赛谁的车跑得快,还要看车的装饰,挽车骡子的体形、毛色,以及御者的穿戴打份、执鞭行走的姿势等等。就车的装饰来说,车围子就是给车穿上“衣服”,一般用深浅两色蓝棉布缝制,只有外面一层。高级的用绸缎呢绒,里外都有围子,更高级的分单夹皮棉纱,根据季节变换。冬天用灰鼠脊、孤脊作里面围子。在车围周圈镶嵌十三块玻璃,谓之“十三太保”。夏天轿箱前有撑竿支凉篷篷,遮住辕骡,轿箱两侧也支凉篷,谓之“双飞燕”。车围子外面镶边、包角等处都有各种花纹图案以及流苏、网络等装饰。

挽具即以木、皮革、麻、棉制成的鞍、夹板、缰绳、笼头等,上面均有装饰,有的甚至镶金嵌玉,所谓的“金鞍玉辔”。挽车的骡子也很讲究,长相要好,毛色要纯。都经过特殊训练,拉上车要小跑,但蹄下不乱,故叫“跑车”。

走马也就是赛马,但不准马的四蹄腾空的往前蹿,而是四个蹄交替着走,要走得快,走得稳,故叫走马。走马还要看鞍鞯是否鲜明,骑手的穿戴是否讲究入时,骑术是否高明,等等。谁胜谁负,还要根据观众的喝彩声来分高低。

大钟寺庙会上还有一项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就是北京人所说的“打金钱眼”。说打金钱眼,必须先介绍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被称世界钟王。大钟通高675米,钟口最大直径367米,重465吨,钟身内外都铸满经咒。共有汉文和梵文书写的佛教经咒一百多种,如《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等。共计总字数为23018千个。经声学专家测定,表明撞击大钟,钟声可远传四五十公里,不仅声音浑厚、宏亮,而且哀减缓慢,穿透性强,尾音能持续一分钟以上,充分说明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至于永乐帝为何铸此大钟,说法不一。一说永乐年间有个时期,京城上空乌云密布,黎民看不到光明。于是皇帝下旨,铸造大钟,每日“云僧举杵齐撞舂”,用钟声驱邪,以达到“降伏鬼域而天下太平”的目的。另一说则是永乐皇帝朱棣定鼎北京,为追荐扫北和“靖难之役”的阵亡将士,便命国师姚广孝监造巨钟,撞钟一下,可抵数遍唪经,用以超度亡灵。其实朱棣是为昭示自己扫北、清君侧、定鼎北京的功德,按照“唯功大者钟大”的祖宗成法,才下旨造钟的。

永乐大钟造于明京师的铸钟厂,铸钟厂在鼓楼西铸钟胡同内。钟铸成后,移汉经厂,遇有万寿圣节时,撞钟作佛事。明万历五年(1577年)移于西直门外万寿寺,到明天启年间,由于时局动荡,讹言四起,以“京城的虎方,不宜有金声”为由,将大钟弃于地。到了清朝,由于阴阳家的生尅之说,认为大钟属金,北方属土,金土相生,应该把它放在京城之北。于是雍正皇帝下令在觉生寺的五重殿后,建大钟楼,将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里悬挂,但不久雍正皇帝驾崩,移钟计划未能实现。后来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于1743年择个好日子,将万寿寺里大钟移到觉生寺。这么大的钟迁移三次,非轻易之举。

相传运大钟时,先要每隔一里挖一眼井,再沿通过的道路挖成浅沟,在冬天从井里提水注沟等结冰后,将钟放在冰上用畜力拖行。大钟运到目的地,在预定的位置堆起土堆,将大钟拖到土堆顶上,四周16根柱子和大梁全是六拼楠木,将柱子坑掏好,立上柱子,架上梁,使这些木柱联成一体,把重量分散到每根柱子上。钟挂好后,将钟下的土清理走,大钟就悬了起来,然后盖上钟亭楼顶。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何等的聪明。

乾隆年间,大钟成为专门祈雨的法器,每当遇上久旱无雨之年,皇帝亲自赴庙拈香祈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从此,永乐大钟除逢年过节外,“非祈雨不鸣”。皇帝不来时,由皇亲国戚轮流代替到大钟寺拈香祈雨,直到清末。

大钟寺由于大钟名气大,平时香火也极旺盛。到庙会期间,凡来觉生寺的,不管是烧香拜佛还是游览看热闹,都要一睹永乐大钟雄姿,参加“打金钱眼”活动。

所谓“打金钱眼”,是指永乐大钟顶部那个碗口大的洞眼,本是为保护钟体而特地做的。不知从何时起,民间盛传那钟眼是一个“金钱眼”,若能把钱投入眼内,来年必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掷进越多越吉利。游人争相登楼用铜钱投击小孔,民国以后改为铜元,废除金属币后,庙中设摊供用纸币兑换金属币。投中者铜锣丁当作响,谓可得福发财;有人屡打不中,不把囊中之钱用尽,不肯罢休。大钟下之池中铜钱盈尺,开庙半月足够寺僧一年之需。寺僧可谓生财有术。《京都竹枝词》:“觉生寺里大钟悬,蛾眼青蚨意爽然。世事看来当尽买,吉祥一卜也须钱。”

现在,“打金钱眼”已作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保留下来,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六的庙会期间,凡是要登梯看大钟的人都要往“金钱眼”中掷几枚硬币,希望投中,来年诸事顺利。当然这只是游客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已。

几百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大钟寺,除大钟楼内永乐大钟犹存外,藏经楼、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及配殿等殿中的文物已不复存在。为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现我国古代铸钟技术的发展史,北京市人民***决定修缮大钟寺。觉生寺1957年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觉生寺是奉清雍正皇帝之命于1734年建造,现在的山门之上的石匾额上还记得有雍正御笔“敕建觉生寺”五个字。觉生寺的历史原貌基本保留,所不同的是后面有一座象征“天圆地方”的大钟楼,在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挂着这口永乐大钟。

觉生寺其实就是大钟寺,只是它的原名而已,地点在北京城名刹大钟寺内,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路北侧。

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公元1733年,总占地3万平方米,寺庙格局严谨,气势雄伟,以前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巨大佛钟,故又俗称为“大钟寺”。

觉生寺里面有鎏金铜钟、弘治道钟、三十五佛名钟、云纹铜钟、万善寺铜钟等藏品,还是蛮不错的。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规模宏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配殿等。曾是皇帝祈雨、信徒从事佛事的场所。

大钟原藏德胜门内汉经厂,后置西郊万寿寺,雍正十一年奉旨移此。钟通高6.75米,钟唇厚22厘米,外径3.3米,重约46.5吨。钟身内外铸满佛教经咒十七种,外铸《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内铸《妙法莲华经》,钟口铸《金刚般若经》,蒲牢处铸《楞严经》,总计二十二万七千余字。字形恭楷端正,古朴遒劲,相传为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大钟铸造精致,采用我国优秀传统工艺无模铸造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高超水平。钟声轻击圆润深沉,重击浑厚宏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幽雅。击钟时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钟声传送距离为15—20公里。

如今来到觉生寺,殿宇内没有佛像,陈放的是各式古钟。古钟博物馆的展品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各式钟铃700余件。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数大雄宝殿里的明清精品展了。

觉生寺古钟博物馆

众所周知,北京作为帝都,历朝历代存留的庵观寺院不计其数。而古钟博物馆筹备时,恰恰十分注意收藏北京地区的寺庙古钟。像西城区灯草胡同的石灯庵,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吉祥寺,该寺如今沦为大杂院,丝毫看不出佛寺的痕迹。万幸在觉生寺内,收藏有当年石灯庵的一口古钟,为人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史料。再如觉生寺中展出的汇通祠钟,是积水潭畔汇通祠的遗物。铸造于民国二十九年。

新中国成立后,汇通祠被拆,铁钟被移至西直门消防队作火警报警钟。如今这口古钟通体涂满的红油漆,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除去中国的古钟,博物馆内还有外国古钟展。这里收藏的约瑟夫钟,1867年铸于法国图鲁兹。与中国钟相比,具有浓郁的异域文化特色。

更多关于北京觉生寺(大钟寺)怎么样?,进入:abcgonglue/ask/d45c06161573163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玉佛寺龙华寺静安寺

妙应寺

妙应寺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元代,初名大圣寿万安寺,遭火焚,明朝再建时改称妙应寺。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俗称白塔寺。现寺内的建筑大都为清代所建,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为元代遗物,至今已700余年。院中间耸立着白塔,塔下台阶可直登塔基,顶端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白塔的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参加了设计和修建。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行车路线:乘13、101、102、103、823、812、814路车到白塔寺站下车。咨询电话:66160211。

法源寺

法源寺在宣武区法源寺后街,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的东侧,它是北京市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名刹。法源寺现为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古寺藏经馆中陈列着东汉、东吴、北魏、北齐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为珍贵,而明代木雕佛涅盘像,长可十米,是北京最大卧佛。法源寺的丁香很有名,号称香雪海、曾与崇右牡丹、恭王府海棠并称京畿三大花事,乃京城绝景。台湾作家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现实的法源寺不可错过!行车路线:乘61路车到牛街南口站下车,沿南横西街至教子胡同再向东。联系电话:63533966。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西城大街西四路口西北角,相传创于金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的名刹之一。明天顺年间,山西普慧和尚重修古寺,赐名"弘慈广济寺"。古寺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寺内花木秀丽,院落幽静。其中雄伟的天王殿,除四大天王"金刚怒目"外,便是明代铜铸的头戴天冠的弥勒像和手捧金杵的明铸铜韦驮像最为珍贵。寺中古树旁立石碑上刻乾隆帝御制《铁树歌》,甚为珍贵。广济寺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全国佛教事务活动的中心。行车路线:乘13、101、102、105、823、812、814路车到西四站下车。联系电话: 66160907。

雍和宫

位于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和雍和宫大街交汇处,它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雍和宫。雍和宫建于清康熙33年,曾为雍正登基前的府邸--雍王府。乾隆9年乾隆九年改为藏传佛教寺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寺院殿宇宏伟,楼阁巍峨,既有宫殿金碧辉煌的建筑,又有古刹庄严肃穆的气氛。雍和宫内紫檀木雕刻的罗汉山;白檀木雕刻的弥勒大佛;金丝楠木雕刻而的旃檀佛龛,被誉为雍和宫内的木雕"三绝"。行车路线:公交13、62、44、406路可达,也可乘地铁直达。联系电话:64049027

孔庙

北京孔庙坐落在北京仅存的唯一一条仍保持着清代北京古老街巷风貌的国子监街上,距另一闻名全国的藏传佛教寺庙--北京雍和宫,仅百米之遥。北京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自1302年元朝建庙以来,这里就是元、明、清三代皇帝亲临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它的等级在全国的孔庙中是最高的。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各国游客的尊崇,北京孔庙也成为有别于其他各地孔庙,风格独异的京城旅游的热点。行车路线:乘13、406、807路车国子监下车或乘地铁、116、特2路雍和宫下车。联系电话:84011977。

白云观

位于西城区白云路的白云观是北京第一大道观,有"全真第一丛林"之称。白云观原为埋葬邱处机遗蜕而创建的,位于金代"太极宫"东侧。邱处机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之一,创建龙门派,他的遗骨至今仍埋葬在观内丘祖殿香案下石座内。白云观规模宏大,观前影壁所嵌"万古长青",为元赵孟頫书。棂星门为七层四柱牌柱,旧为观中道士观星望气的地方。观内三清阁东侧为藏经楼,自明代以来贮奉《正统道藏》,当时所建的《赐经碑》,今保存完整。现在中国道教协会便设在白云观内。行车路线:乘19、320支414路车到白云观站下车,或乘114、308、937路到白云路下车向南。联系电话:63463531。

觉生寺(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北三环北侧,又称中国古钟博物馆,因寺内大钟殿悬有一口大铜钟而得名。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目前收藏钟铃类文物439件套,其中永乐大钟铸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钟身内外整齐地铸有佛教经典17种,总计227000多字,字体工整、坚韧、相传为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永乐大钟造型精美、钟声纯厚绵长、穿透性强。清晨可远传10余里。永乐大钟以悠久的历史、高超的书法艺术、精美的铸造工艺而驰名中外,有中外钟王之誉。除这口大钟以外,大钟寺内还陈列元、明、清三代铸造形式、花纹造型不一的铜钟近百余口。行车路线:302、367、718路大钟寺下。联系电话:62550819。

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京郊门头沟的马鞍山麓,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戒台是僧人受戒的坛台,也叫戒坛。戒台寺戒台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戒台,有"天下第一台"之说,并可以传授佛门最高戒律菩萨戒,而成为我国佛教的最高学府。戒台寺素以""戒坛、奇松、石洞"闻名天下。戒台怫龛中113尊泥制彩绘的戒神,出自第四代"泥人张"张铭先生及弟子之手,是难得的艺术珍品。石佛村的明代摩崖造型是北京地区目前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摩崖造像群。行车路线:游7路、931路直达;或乘336、326路至河滩,再转长途车可达。驾车可从五孔桥洞阜石路到门头沟区石门营,有路标。联系电话:69802645。

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京郊明珠怀柔县境内,为历代佛教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红螺寺始建于东晋,为十方常住寺,是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千年以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历届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因有红螺仙女的美妙传说,当地人称之为"红螺寺"。红螺寺历届主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风。寺内环境幽雅,古木参天,经年常青,其中紫藤寄松、御竹林、雌雄银杏号称三绝景。行车路线:宣武门乘游6、游16路直达,或东直门乘916、936路至怀柔再转车。驾车可从三元桥下京顺路,沿迎宾馆北路行5公里即到。联系电话:60681639。

敕赐和平寺(花塔寺)

敕勒和平寺位于位于八达岭长城南麓、昌平卫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龙凤山脚下花塔村内,又名花塔寺,始建于唐代。寺院处在龙凤山的龙尾山坳之下,山峰险峻,景色秀丽。寺院建筑规模宏大,殿堂错落有致,遮掩于参天古树之中。敕勒和平寺是历代北京佛事活动中心。敕勒和平寺恢复了每年阴历初五和九月初九唱大戏四天的文化传统,使花塔和平寺庙会又成了闻名京、津的传统庙会。行车路线:德胜门乘345路到昌平终点换乘357路到南口镇下车乘小公共汽车直达;或从北京北站早7:00乘火车到南口站下车,再转乘小公共汽车直达。

联系电话:69778491,69778497。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的白带山下,它的石经山藏经洞及唐、辽塔群构成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是我国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九个藏经洞珍藏着浩瀚的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三绝。除了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外,寺中还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为千年古刹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气。云居寺是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它特有的幽静环境、奇特的秀丽风光,蕴涵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行车路线:从天桥做917至云居寺、十渡,5月--10月在前门乘游10路(北京南站--云居寺),都可直达云居寺。联系电话:61381612。

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朝阳门外大街路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末毁于战火。后经多次扩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观。东岳庙有"京城小碑林"之称,庙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几经战火,现仅存二三十通。全庙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故有"东岳庙神像甲天下"之说。东岳庙不仅是显赫一方的道观,它的建筑艺术及规模在全国寺庙中也是位居前位。行车路线:乘110、112、109路车到神路街站下车,或乘地铁到朝阳门站下车向东。

至于门票,还是打电话问一下吧,临近五一,一般都调价了,告诉你也不一定是最新的。

回答者:suningxf-举人五级 4-13 10:02

北京要说佛教可能就是红螺寺还不错,不过真要是想问佛教的事你应该去北京佛教协会看看,地址是西华门那里,做109

关于觉生寺是谁造的,觉生寺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