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简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anca)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如何治疗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简介的一些知识点,和败血症八字例解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简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简介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疾病名称 5英文名称 6分类 7 ICD号 8流行病学 9病因 9.1生化变异型 9.2遗传方式 9.3分子生物学 10发病机制 11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12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并发症 13实验室检查 13.1外周血 13.2 PK底物活性测定 13.3 PK底物活性,甲糖1,6二磷酸激活及热稳定试验 14辅助检查 15诊断 15.1 PK活性测定的正常参考值 15.2红细胞PK缺陷的实验诊断标准 15.3 PK缺乏症所致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6鉴别诊断 17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治疗 17.1输血 17.2脾切除 17.3药物治疗 17.4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或脐血移植 18预后 19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预防 20相关药品 21相关检查附: 1治疗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中成药 1拼音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bǐng tóng suān jī méi quē fá zhèng

2英文参考

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

3概述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缺乏症是发生频率仅次于G6PD缺乏症的一种红细胞酶病。现已证实PK缺乏症是由PK基因异常所致,主要是PK基因点突变,小部分患者表现为缺失或插入。ATP缺乏是PK缺乏症导致溶血的因素。PK活性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1953年Dacie等首次描述了一组称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异质性疾病。1954年Selwgn和Daice根据自身溶血试验将这组疾病分为两型,第Ⅰ型自身溶血仅轻度增高,加葡萄糖后可以纠正,第Ⅱ型自身溶血显著增高,加葡萄糖不能纠正。1960年De Gruchy等发现第Ⅱ型患者加三磷腺苷(ATP)后可以得到纠正,说明其ATP生成障碍,而其实质是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缺乏。1961年,Valentine首次在第Ⅱ型先天性非球形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红细胞中证实有PK缺乏,其发生频率仅次于G6PD缺陷。

4疾病名称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5英文名称

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

6分类

血液科>红细胞疾病>红细胞酶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7 ICD号

D55.8

8流行病学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北欧血统的人群中高发。在日本,此病与G6PD缺乏症的人数大致相等,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此病亦呈现全球性分布。由于PK缺乏症所致的溶血已见于葡萄牙、意大利、近东、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委内瑞拉、菲律宾、墨西哥等地区和国家。我国香港地区3%的新生儿为PK变异型杂合子,在德国和美国PK缺乏症杂合子约为1%。我国1984年胡亚美首次报道2例,至今国内报道的PK缺乏症所致溶血性贫血共10例。

9病因 9.1生化变异型

PK是一分子量为60kD由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有4种异构酶:L、R、M1和M2。R型异构酶(RPK)只存在于成熟的红细胞。RPK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分成两种成分,RlPK为一同源四聚体(L2L2),R1PK主要存在于原始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而R2PK则主要存在于成熟红细胞。L型PK存在肝脏,与RPK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同,M1型存在于肌肉、心脏和脑,M2PK存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幼稚细胞中也有M2PK。在PK缺乏症的某些患者的红细胞已发现有M2PK的存在,PK突变型的异质性可以解释PK缺乏表型的大范围变异性。“古典”的PK缺乏,除酶活性减低外其余酶的特性均无异常。起先认为仅只是结构正常的酶产生过少而已,但进一步研究证明存在有仅影响催化活性的酶分子结构改变。显然,大部分PK突变都伴有结构异常蛋白,而这些蛋白在电泳速度、残留活性、底物亲和度、动力学特征、热稳定度、核苷酸特异性、ATP抑制、变构激活或最适pH方面均不同。

9.2遗传方式

PK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偶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的报道。一般来说,只有纯合子或复合杂合子才会出现溶血性疾患。杂合子患者尽管红细胞中有葡萄糖中间产物改变,但无贫血表现。PK缺乏症杂合子的检出率为0.24%~2.20%。大部分PK缺乏症患者为复合杂合子,真正的纯合子很少。

9.3分子生物学

M2型PK基因定位于15q22 qter,L型和R型PK基因定位于1q21。L和R型为异构调节,由用两个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同一个基因所转录编码的L型和R型仅只在前2个外显子有差异;M1和M2也是由同一基因所编码,由于剪接的不同而产生两种分别翻译成这种PK的mRNA。最近,Kanno等克隆了人的R型PK基因的cDNA,由2060bp组成,编码1个57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PK缺乏症是由于PK基因点突变。迄今已发现130余种不同的突变,主要为错义突变,小部分患者表现为缺失或插入。

10发病机制

PK缺乏患者的确切溶血机制现尚不清楚。PK缺乏时,ATP生成减少。ATP缺乏是PK缺乏症导致溶血的主要因素,因为ATP缺乏时,引起红细胞内K和水的丢失,红细胞皱缩成棘细胞,该细胞变形性降低而在脾中阻留,被破坏,导致镕血性贫血的发生。PK缺乏红细胞二磷酸腺苷(ADP)和氧化型辅酶Ⅰ(NAD)合成受损,ADP和NAD会加剧由于PK缺乏导致的葡萄糖代谢量的减低,由此而加重PK,缺乏患者的溶血。此外PK缺乏症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积聚,而2,3DPG是己糖激酶的抑制物。这样亦加剧PK缺乏引起的葡萄糖代谢量的减低,ATP生成量进一步减少使PK缺乏症患者的溶血加重。

11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慢性溶血及其合并症的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可以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甚至可出现胆红素脑病,需要血液置换或多次输血,少数患者直到成年或年老才发现贫血,还有的因骨髓功能完全代偿,平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贫血和其他表现。但查体时常有黄疸和脾大。一般贫血或黄疸首次发生于婴儿或儿童时期,不像G6PD缺乏的患者,PK缺乏症婴儿出现黄疸时总是伴有贫血且常有脾大,贫血程度通常比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增多增多增多症患者更严重,常常需要输血。

12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并发症

1.胆石症为较常见的并发症。

2.较少见的并发症有胆红素脑病、慢性腿部溃疡、继发于胆道疾病的急性胰腺炎、脾脓肿、髓外造血组织的脊髓压迫和游走性静脉炎等。

3.急性感染或妊娠可以使慢性溶血过程加剧,甚至出现“溶血危象”,此时可能需要输血。

13实验室检查 13.1外周血

血红蛋白一般在50~60g/L以上,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在2.5%~15.0%,切脾后可高达40%~70%,外周血中可以见到棘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自身溶血试验为非特异性的,现在不再用此试验作为对红细胞酶病的实验诊断手段。红细胞中糖酵解途径的某些中间产物有特征性改变,如2,3DPG呈现2倍以上的升高,ATP减少,3PG增高等。

13.2 PK底物活性测定

方法有荧光斑点法、PK活性筛选试验和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Blume法PK活性定量测定。PK荧光点试验的原理是还原产生还原型辅酶Ⅰ(NADH)在紫外光下可以发出荧光。进行试验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NADH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加在滤纸上的被检血液混合孵育后检测其荧光强度。如果血样PK缺乏,NADH就不被利用,丙酮酸就不会产生,荧光持续45~60min。正常血样,15min后荧光消失。输血后可导致假阳性。在应用PK荧光斑点试验时,首先应使该试验标准化,即用定量法校正筛选法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才比较可靠。PK活性定量测定是通过标准温度、pH和底物浓度下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NADH转化成NAD的量来确定。在进行红细胞PK活性测定时,一定要尽可能地清除白细胞,因为白细胞中含有M1和M2型PK酶,白细胞中PK活性为正常红细胞的300倍,若检测样品中存在有白细胞则会导致假阳性,因此一般要求白细胞含量<1.5×109/L。

13.3 PK底物活性,甲糖1,6二磷酸激活及热稳定试验

大部分有贫血表现的纯合子或复合杂合子其酶的活性水平为正常值的5%~40%,而临床正常的杂合子其酶活性约为正常的50%。对不明原因的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溶血性贫血病例,如果测出PK活性正常时,应进一步检查PK底物活性、甲糖1,6二磷酸激活及热稳定试验,则有可能发现异常。

14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可选择心电图、B超、X线等检查。

15诊断

诊断依赖于红细胞PK的活性测定在考虑PK缺乏症的诊断时要注意:①筛选PK活性的荧光斑点试验的标准化;②除外继发性PK缺乏的可能,以下为PK缺乏的诊断标准。

15.1 PK活性测定的正常参考值

(1)荧光斑点法PK活性筛选试验:

①PK活性正常:荧光在25min内消失。

②PK活性中间缺乏值(杂合体值):荧光在25~60min消失。

③PK活性严重缺乏值(纯合体值):荧光在25min不消失。

(2)PK活性定量测定[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Blume法:

①正常值:(15.0±1.99)U/gHb(37℃)。

②低底物浓度(PEP)正常值:正常活性的14.9%±3.71%(37℃)。

③低PEP+PDP***后的正常值:正常活性的43.5%±2.46%(37℃)。

④纯合子值为正常活性的25%以下,杂合子值为正常活性的25%~50%。

(3)中间代谢产物正常值(37℃):

①ATP:(4.23±0.29)μmol/gHb,PK缺乏时较正常降低2个标准差以上。

②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12.27±1.87)μmol/gHb,PK缺陷时较正常增加2倍以上。

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12.2±2.2)μmol/LRBC,PK缺陷时较正常增加2个标准差以上。

④2磷酸甘油酸(2PG):(7.3±2.5)μmol/LRBC,PK缺陷时较正常增加2个标准差。

15.2红细胞PK缺陷的实验诊断标准

(1)PK荧光斑点试验属严重缺乏值范围。

(2)PK荧光斑点试验属中间缺乏值范围,伴有明确家族史和(或)2,3DPG含量有2倍以上的升高或有其他中间产物变化。

(3)PK活性定量属纯合子范围。

(4)PK活性定量属杂合子范围:伴有明确家族史和(或)中间代谢产物变化。

符合上述4项中任何1项,均可建立PK缺陷的实验诊断。如临床上高度怀疑为PK缺乏症,而PK活性正常时,应进行低底物PK活性定量测定,以确定有无PK活性降低。

15.3 PK缺乏症所致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红细胞PK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①生后早期(多为1周内)出现黄疸,成熟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未成熟儿超过256.5μmol/L(15mg%),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②溶血的其他证据(如贫血、网织红增多、尿胆原增加等);③符合PK缺陷的实验诊断标准。具备上述 3项,又排除了其他原因所致的黄疸者,可确诊;不具备上述2项和(或)有其他原因并存者,应疑诊为红细胞PK缺陷所致的溶血。

(2)PK缺乏症致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CNSHA):①呈慢性溶血过程,有脾大、黄疸、贫血;②符合PK缺陷的实验诊断标准;③排除其他红细胞酶病及血红蛋白病;④排除继发性PKD。符合以上4项方可诊断为遗传性PKD所致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溶血性贫血。

PK值低于正常的疾病还有急性白血病、MDS、难治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化疗后状态。获得性酶缺陷症的原因可能是多因素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伴有蛋白质合成异常的骨髓干细胞受损,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是酶的翻译后修饰所致。

16鉴别诊断

PK缺乏症应与其他红细胞酶病如G6PD缺乏症及血红蛋白病相鉴别。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后都可以引起继发性PK缺乏,因此遗传性PK缺乏症(通常是杂合子)应与继发性PK缺乏症相鉴别,但有时此二者的鉴别相当困难,因为二者红细胞PK活性都是轻至中度降低,一般都没有明显的溶血表现,有时需要进行随诊和仔细分析。

17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治疗 17.1输血

在出生后前几年,严重贫血的最好处理是红细胞输注,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80~100g/L以上不影响儿童生长和发育,并减少危及生命的再障危象。然而决定输血最重要的是根据病人对贫血的耐受性而非仅是血红蛋白的水平。由于患者红细胞2,3DPG水平增高,中重度贫血时可无明显不适。

17.2脾切除

脾切除治疗可使病人长时间地控制贫血。由于出生后前几年在无脾状态下有发生严重败血症的危险,故患者行脾切除术至少要5~10岁后。脾切除术可使预后改善,但并不能纠正溶血状态。在术前需要输血者,术后则可能不需要输注。较年轻儿童经过快速的造血生长“追赶”期,运动耐受性改善。尽管不能完全排除再障危象的发生的可能,但发生后常较轻。术后经过改善初期后,Hb可能逐渐降低。病人术后网红细胞数量增加时,说明不完全代偿性溶血过程持续存在。在选择病人行脾切除术时,红细胞生存期及脾脏血容量的术前评估意义不大,因为部分病人肝脏是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脾脏似乎破坏缺陷更严重的红细胞。总之,贫血越严重,则脾切除效果越好。

17.3药物治疗

在体外水杨酸盐反向影响PK缺陷性细胞的能量代谢,这种现象的临床意义一旦确定,则可以在严格的血液学监护下应用水杨酸盐。还观察到患严重PK缺乏症的女性病人应用口服避孕药时溶血增加。

17.4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或脐血移植

PK缺乏症所致严重溶血性贫血患者,如需反复输血才能维持生命,AlloBMT或AlloPBSCT是惟一的根治手段。

18预后

由于病情轻重不一,因而预后不一致,婴幼儿可以导致死亡。本症随年龄增长有减弱趋势。大多数患者可以过相对正常的生活,对寿命无明显的影响。

19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预防

做好遗传咨询,检查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就生育问题给予医学指导。

20相关药品

葡萄糖、腺苷、氧、辅酶Ⅰ、甘油、水杨酸

21相关检查

自身溶血试验、球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棘形红细胞、有核红细胞、间接胆红素、尿胆原

治疗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中成药龟鹿二仙胶

损伤恢复;还能增加脑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乳酸、丙酮酸及乳酸/丙酮酸比值,使葡萄糖的利用从无氧代谢途...

乌梅丸

外人参制剂能增加大脑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乳酸、丙酮酸及乳酸/丙酮酸比值,使葡萄糖的利用从无氧代谢途...

健脾丸

过抑制肝组织中葡萄糖6磷酸酶活力,升高葡萄糖激酶活力而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同时人参多糖A同样通...

更多治疗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中成药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简介

目录 1拼音 2疾病别名 3疾病代码 4疾病分类 5疾病概述 6疾病描述 7症状体征 8疾病病因 9病理生理 10诊断检查 11鉴别诊断 12治疗方案 13并发症 14预后及预防 15流行病学附: 1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相关药物 1拼音

xiǎn wēi jìng xià duō xuè guǎn yán

2疾病别名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

3疾病代码

ICD:M30.0

4疾病分类

风湿免疫科

5疾病概述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可侵犯肾脏、皮肤和肺等脏器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

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40~50岁最常见,发病率为1/10万~3/10万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1.8∶1。

6疾病描述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可侵犯肾脏、皮肤和肺等脏器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1948年,Davson等首次提出在结节性多动脉炎中存在一种以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亚型,称之为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icroscopic polyarteritis),因为其主要累及包括静脉在内的小血管,故现多称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1990年的美国风湿病学会血管炎的分类标准并未将MPA单独列出,因此既往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大多归属于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极少数归属于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目前普遍认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为一独立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很少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常见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肺的毛细血管炎。1993年Chapel Hill会议将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定义为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如毛细血管、小静脉或小动脉)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坏死性血管炎。PAN和MPA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小血管的血管炎,包括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鉴于MPA、WG和CSS(ChurgStrauss syndrome)3种血管炎具有ANCA阳性、缺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相似特点,常共称为ANCA相关的血管炎。

7症状体征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起病急缓不一。MPA可呈急性起病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肺出血和咯血,有些也可非常隐匿起病数年,以间断紫癜、轻度肾脏损害、间歇性咯血等为表现。典型病例多具有皮肤肺肾的临床表现。表1比较了北京协和医院的MPA患者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异同。

1.全身症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在就诊时常伴有一般全身情况,包括发热、乏力、厌食、关节痛和体重减轻。

2.皮肤表现 MPA可出现各种皮疹,以紫癜和高出皮面的充血性斑丘疹多见。皮疹可单独出现,也可和其他临床症状同时出现,其病理多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除皮疹外,MPA患者还可出现网状青斑、皮肤溃疡、皮肤坏死、坏疽以及肢端缺血、坏死性结节、荨麻疹和血管炎相关的荨麻疹常持续24h以上。

3.肾脏损害肾脏损害是MP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变表现差异很大,极少数患者可无肾脏病变。多数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各种管型、水肿和肾性高血压等;部分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可进行性恶化致肾功能衰竭。25%~45%的患者最终需血液透析治疗。

MPA的肾脏病理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其特征为节段性坏死伴新月体形成,很少或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肾小球组织学很少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电镜下很少或无电子致密物沉积。以上特点和其他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以及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的Goodpasture综合征不同,但和韦格纳肉芽肿的肾脏病变以及特发性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不易鉴别。MPA光镜下的病理改变见。

4.肺部损害约一半的MPA患者有肺部损害发生肺泡毛细血管炎,12%~29%的患者有弥漫性肺泡出血。查体可见呼吸窘迫征,肺部可闻及啰音。由于弥漫性的肺间质改变和炎症细胞的肺部浸润,约1/3的患者出现咳嗽、咯血、贫血,其中大量的肺出血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部分患者可在弥漫性肺泡出血的基础上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5.神经系统 20%~30%MPA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其中约57%出现多发性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病变,另约11%的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常表现为癫痫发作。

6.消化系统消化道也可被累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胰腺炎以及由肠道缺血引起的腹痛。严重时可由于胃肠道的小血管炎和血栓形成造成缺血,导致肠穿孔。

7.心血管系统 MPA亦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患者可出现胸痛和心衰症状,临床可见高血压、心肌梗死以及心包炎。

8.其他部分患者也有耳鼻喉的表现,如鼻窦炎,此时较易与韦格纳肉芽肿相混淆。少数患者还可有关节炎、关节痛和睾丸炎所致的睾丸痛。眼部症状包括眼部红肿和疼痛以及视力下降,眼科检查表现为视网膜出血、巩膜炎以及葡萄膜炎。

8疾病病因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病因仍不清楚,有资料表明与病人体内的免疫异常有关。

9病理生理

1.发病机制细胞因子介导的黏附分子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以及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激活在MPA的发病中可能都起一定作用,但具体启动因素尚不清楚。ANCA可能在MPA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除受累血管大小外,MPA与PAN的坏死性动脉炎在组织学上相似。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病理特征为小血管的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无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在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壁上,有多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可有血栓形成。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可见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病变累及肾脏、皮肤、肺和胃肠道,肾脏病理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并有新月体的形成,免疫组织学检查显示很少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无高电子密度。肺的病理改变是坏死性毛细血管炎和纤维素样坏死,部分毛细血管血栓形成、Ⅱ型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肌肉和腓肠神经活检可见小到中等静脉的坏死性血管炎。

2.病理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在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以微小静脉、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受累为主,但也可有中等大小动脉受累的血管炎。主要表现为局灶性坏死性的全层血管炎,正常的血管结构往往被破坏。病变部位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和多种细胞[如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主要为CD4+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同一病人的血管炎症可有不同的阶段,活动性和已愈合的血管损伤可同时存在。愈合部位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的增生,可造成血管的阻塞。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在病理学上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表现无明显差别,但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在肾脏的病变除见有肾脏小血管的炎症改变以外,主要表现为坏死性新月体形成型肾小球肾炎,是它的特征性改变之一。另一较有特征性的改变是肺毛细血管炎。在20世纪初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发生一直被认为可能与过敏因素如异源性蛋白质、细菌和药物等有关。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机制有一定关系:①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和中性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②抗内皮细胞抗体的作用;③细胞免疫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1)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许多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与韦格纳肉芽肿一样,是一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血管炎,因此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损伤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中意义并不大。目前认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可能通过介导中性粒细胞的活化而发挥作用:感染等各种因素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血清中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的水平升高,它们诱导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使得多形核白细胞易黏附于血管内皮。同时还能诱导多形核白细胞内的蛋白酶3从胞质内的嗜苯胺蓝颗粒转移到细胞表面。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与白细胞表面的蛋白酶3结合时可激活白细胞,引起多形核白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氧物质及溶酶体酶等,导致周围血管损伤和坏死。另一方面,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还能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髓过氧化物酶、蛋白酶3等抗原,使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通过与其特异性抗原直接结合到内皮细胞上,经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杀伤途径溶解血管内皮,引起血管的损伤。

(2)抗内皮细胞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存在于许多系统性血管炎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中,但抗内皮细胞抗体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有研究发现许多抗内皮细胞抗体并无致病性。抗内皮细胞抗体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补体介导的溶解途径和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而实现的。

10诊断检查

诊断:本病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如出现系统性损害并有肺部受累、肾脏受累及出现高出皮面的紫癜应考虑MPA的诊断,尤其是同时具有pANCA阳性者。肾活检及皮肤或其他内脏活检有利于MPA的诊断。部分患者需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在MPA中,反映急性期炎症的指标如ESR、CRP升高,部分患者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累及肾脏时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红细胞管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

2.免疫学检查 C3和C4水平正常。约80%的MPA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是MPA的重要诊断依据,其中约60%MPOANCA(pANCA)阳性,肺受累及者常有此抗体,另有约40%的患者为PR3ANCA(c ANCA)阳性。约40%的患者可查到抗心磷脂抗体(ACL),少部分患者ANA、RF阳性。北京协和医院1995~2001年确诊的16例MPA患者中,ANCA阳性的有13例(81.2%),其中11例(84.6%)为PANCA阳性,3例(23.1%)cANCA阳性的患者中有1例(7.7%)同时pANCA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胸片:早期可发现无特征性的双侧不规则的结节片状阴影或小泡状浸润影,肺空洞少见,可见继发于肺泡毛细血管炎和肺出血的弥漫性肺实质浸润影,中晚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11鉴别诊断

确定诊断之前,需与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韦格纳肉芽肿相鉴别。

1.结节性多动脉炎(PAN)以往MPA属于PAN的一种类型,随着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二者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故1993年的关于血管炎的教会山会议(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把MPA单独列为一种疾病。根据新的定义,PAN是累及中动脉以及小动脉的坏死性炎症,不伴有肾小球肾炎或微小动脉、毛细血管或微小静脉炎症;而MPA是主要累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很少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其中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很多见,肺毛细血管炎也常发生。

2.韦格纳肉芽肿(WG) WG为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炎,以上、下呼吸道和肾脏病变叁联征为主要临床特点,cANCA阳性多见,活检病理示小血管壁或其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坏死性肉芽肿形成。而MPA很少累及上呼吸道,主要为pANCA阳性,一般无肉芽肿形成。

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 Goodpasture综合征也称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伴肺出血(antiGMB disease withpulmonaryhemorrhage),是由于肺泡和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而致病,包括反复弥漫性肺出血、肾小球肾炎以及循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叁联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弥漫性肺出血、贫血以及肾出血(血尿)。肺及肾活检经免疫荧光镜检查可见抗基底膜抗体的IgG及C3沿肺泡壁以及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呈连续均匀线状沉积。血循环中检出抗基底膜抗体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12治疗方案

MPA的临床表现各异,有的仅表现为轻微的系统性血管炎和轻微的肾功能衰竭;有的则急性起病,病情凶险,快速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并可因肺毛细血管肺泡炎导致呼吸衰竭。因此本病的治疗主要依据疾病的病变范围、进展情况以及炎症的程度来决定。

MPA的治疗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诱导缓解;第2阶段为维持缓解,此阶段可以中等量泼尼松治疗,并维持环磷酰胺(CTX)治疗12个月,或换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DMARDs维持缓解;第3阶段为治疗复发,可采用与诱导缓解同样的治疗方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可能和MPA的复发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服用磺胺类抗生素对防止复发有一定效果。对于伴有肺出血的肺泡毛细血管炎、危及生命的患者,应联合治疗或行血浆置换治疗。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应作为首选方案。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MPA、诱导缓解的一线用药。为尽快诱导缓解,可采用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剂量为7mg/(kg?d),连用3天,然后改用泼尼松逐渐减量。泼尼松初始剂量为40~60mg/d,待ESR降至正常,患者症状消失后开始减量,每1~2周减量5~10mg。剂量减至15mg时,减量宜慢。初治者尤其是有肺、肾损害的,常用泼尼松60mg/d,并联合用环磷酰胺,疗程要长,停药后,仍有约25%的患者平均在24个月内复发。

2.免疫抑制剂

(1)环磷酰胺(CTX):环磷酰胺应作为首选治疗,剂量为静脉给药0.5~1g/(m2?月),或0.2g静脉推注隔日一次,或0.1g口服1次/d。用药过程中根据白细胞计数调整剂量,用药时间要长,通常达12个月。

(2)甲氨蝶呤(MTX):MTX可以抑制炎症,减轻炎症症状。剂量为10~25mg/周,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均可。

(3)硫唑嘌呤:现常用的剂型为硫唑嘌呤(依木兰),是嘌呤代谢的拮抗剂,可以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从而降低免疫细胞的增生,下调免疫活性。剂量为1mg/(kg?d),常用每天50~100mg。用药6~8周后,如初始剂量效果不佳,在无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加大剂量,以0.5mg/(kg?d)的速度增加,必要时每4周可以调整剂量,总剂量勿超过2.5mg/(kg?d)。

3.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对环磷酰胺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选用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可明显改善肺、肾损害的临床症状,抗独特型抗体可能是有效的作用机制。IVIg的剂量为400mg/(kg?d),连用5~7天,国内常用剂量为20g/d。

13并发症

MPA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其并发症亦呈多样性。

14预后及预防

预后:90%的MPA患者经治疗能得到改善,75%的患者能完全缓解,约30%的患者在1~2年后复发。本病治疗后的2年和5年生存率大约为75%和74%。与PAN相似,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不能控制的病情活动、肾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以及肺脏受累。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MPA中有2例在住院期间死亡,病因为急进性肾小球性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弥散性肺泡出血和败血症。疾病过程中应密切监测ESR水平,MPA中ANCA的滴度与病情活动相关性较差。

预防:

1.一级预防

(1)防止可能的诱因,居室不宜过冷和潮湿,温度要适宜。

(2)预防感染,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规律。

(3)加强营养,不可贪冷饮和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忌食辛辣食物和忌烟酒。

2.二级预防

(1)早期诊断较难,凡是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有下列一种情况者,应考虑本病,全身发热,关节或肌痛,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头部缺血症状,顽固性高血压症状,血管杂音等症,应及早就医明确诊断。

(2)综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①内科治疗:包括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抗凝,降压药及中医辨证治疗。

②外科治疗: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脉转流术、瓣膜修复术及肾脏切除术等。

3.叁级预防目前大动脉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具有调节免疫、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此外仍需加强全身营养、身体锻炼、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等。

15流行病学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40~50岁最常见,发病率为1/10万~3/10万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1.8∶1。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相关药物门冬氨酸钙注射液

,减少渗出,且钙在形成抗体的显微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具有减轻炎症和非特异性抗过敏作用。毒理...

盐酸四环素片

时,如怀疑同时合并螺旋体感染,用药前须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后者每月1次,至少4次。【孕...

盐酸多西环素片

如怀疑同时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用药前须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后者每月1次,至少4次。(3...

四环素片

时,如怀疑同时合并螺旋体感染,用药前须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后者每月1次,至少4次。【孕...

盐酸美他环素片

如怀疑同时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用药前须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后者每月1次,至少4次。【孕...

更多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相关药物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文章分享结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简介和败血症八字例解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挑战与希望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上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