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闽南有冲喜习俗吗

我国民间风俗中有 冲喜 之说,有何来由,如今是否还存在

大家好,关于闽南有冲喜习俗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女方八字给男方冲喜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闽南有冲喜习俗吗男方给女方报日子晚上去家里说可以吗闽南有冲喜习俗吗

闽南婚嫁习俗议婚

我国民间风俗中有 冲喜 之说,有何来由,如今是否还存在

旧时,漳州的婚姻极重媒妁,“虽世契,非媒妁不相缔结”。俗以为,只有通过媒人的婚姻才是正规的、合法的婚姻,甚至双方是世交通家,指腹为婚,也须假手媒人。事成之后,男方要送给媒人谢礼,一般是猪脚、线面、糖果、糕饼和红包,称为“媒人礼”。

探家风又称“摆家风”、“踏家风”。在正式求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设法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女方对此更加慎重,事先要请自家的亲戚上男家去探家风,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为人,经济状况,探家风时一般不直接询问,而是靠观察家中的居住条件、伙食、生活习惯等来推断。

求庚漳州旧俗,经媒人说合,双方有意结亲,男家备请庚帖以红绡裹银币为礼物,让媒人到女家问婚。女家若同意提亲就会收下礼品,报以瓜果之类,称为“奠雁”,并将待嫁闺女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客家用白纸)上,作为庚帖交媒人转给男方。有的还讲究庚帖的字数,强调要“合成老”,最好是十二字。

合婚男方收到女方的庚帖后,将之置于神明、祖先案上卜卦,然后再把它放置于供桌的香炉下三天。在此期间,如遇不顺心的事,就被认为是“不合”,便将女方的庚帖送回。如人畜平安,无吵架、生病或摔破碗碟之类情事,就可以说是“三日圆”或“三日好”。三天后,请算命先生“合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测断两人是否适于结婚。民间忌讳男女相差六岁,俗以为子午、丑未等相差六岁的属于“正冲”,不宜结合。旧时,女儿出生后,如果生辰不是十全十美,父母就请算命先生伪造一个旺夫、旺家、财库十足的好“八字”,故俗谚云:“男命无假,女命无真”。

若双方命理配合,男家再择期把男方的庚帖并备礼饼、糖果、豚肩、银物送到女方。男方的庚贴一般写“乾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键生”。送庚帖者一般是男方的叔伯,挑着装礼饼和红包银的红漆竹篮,到女家后,从大门直上厅堂,将红篮摆到供桌上,告知女家祖宗有人向其待字的后代求婚。女方父母祭拜祖宗后拆帖,亦请算命先生合婚,女家也回报以金珠饰物。

相亲合婚之后,双方各备礼品,先后择日由媒人陪祖母、母亲或伯叔母、姑母等女性长辈前往对方家中相亲。待字姑娘必须亲自接待男方的客人,奉茶敬客。男方长辈实地观察女方容貌仪表等,特别会留意观察女方的手掌,看有无“断掌”(掌上有粗纹横贯左右),断掌被认为是克夫守寡之相,同时也会观察手掌是否柔软、细嫩,以判断是否是富贵相。

双方彼此满意即可确定结亲,由双方家长商定聘金、聘礼以及妆奁的厚薄,并大概确定完婚的日期。结婚日期喜欢定在龙年,不喜欢定在虎年。农历七月为鬼月,婚期不会定在这个月,正月初一也不能举行婚礼。男女双方年龄加起来正好五十岁则暂不成亲。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由女方开出礼单。

定婚

定婚包括以下礼俗:

食定又称“过定”、“定亲”、“下定”、“文定”或“送定”。

漳州旧俗,男家女性长辈(一般是母亲)由媒人陪同,在择定的吉日将“定帖”(即礼书,封面上书“礼”或“全”字,又称“龙帖”)和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作为定聘。好古的士人会设法弄到雁来作为礼品,没有活雁,则用木头雕刻成两只雁代替。一般人家的礼品为香烛、鞭炮、铅箔、布料、冰糖、线面、桔饼、槟榔、叶、莲子、猪肉、礼饼、花生糖、烟酒以及戒指首饰,常凑成十二色,启程时要燃放鞭炮。

男方送定的人临门,女家也应鸣炮相迎,以冰糖茶和糖糯米粥招待男方客人,待嫁女要由福寿双全的“好命”女性长辈带上厅堂奉甜茶。客人接受甜茶时应送红包为“压茶瓯”礼。最后待嫁女由媒人陪同,端坐在厅堂中,双脚搁在小凳子上,男家的长辈将送来的戒指戴到待嫁女的手指上,媒人在旁边“唱好话”:“坐其正,则会得人疼”。有的男方长辈还要用铜钱串上红丝线挂到待嫁女子脖子上,表示此女已是属于男家的人了。女家还要将男方送来的礼物供于祖先神明的牌位前,敬告祖先神明,祈求赐福。

男方客人离开时,女方应将男方送来的礼物退回部分(除聘金外),回“定帖”(又称“凤帖”),并赠联巾(两条连在一起的面巾)、桔子、石榴花、花生(寓意吉祥如意,百子千孙)等,也要凑成六或十二件礼品。

双方还要订立“婚书”,彼此申明订婚结亲之意。婚书分“乾书”和“坤书”,两家交换礼帖和婚书之后,就以亲家相称。逢年过节,男方要向女家送礼物,多半是猪肉、线面、衣料之类以及粽子、月饼、糍之类。

是日,双方往往要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称“订婚酒”,赴宴者一般无需送礼。事后,男女双方都要向亲友四邻分送礼饼、糖果等,表示婚事已经确定。女方的亲友接受时,如果礼饼是完整的,则到该女子出嫁时必须送钱送礼“添妆”;如果礼饼已切成块,则届时不必送礼。

旧时,经过“食定”的婚约具有强制约束力,若男方悔约,不得要求女方退回财礼。定亲后,男子死亡,女子可另行择配,但须退回财礼。若女子于婚前死亡,男子仍应认其为结发之妻,以后另娶他人,只能算“续弦”,男家也不得追回财礼。民国以后,婚约的约束力减弱。订婚后,女方悔约,应退回男家的聘金;男方悔约,则不得索回聘金礼物;无充分理由悔约,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送大定又称“提聘”或“行聘”。

漳州男家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彩礼送到女家。彩礼强调成双,包括送彩礼人也要偶数,挑彩礼的笼担和扁担都要贴上红纸,男家的长辈走在最前面。

彩礼包括婚书、牲醴、聘金、首饰、布料、衣裙、礼饼、全猪、酒、鸡鸭、槟榔、糖、红圆子和其它糕点等。其中礼饼、糖和糕点的数量由女方确定,以保证足够分发女方的亲友和乡邻,此外,每户要赠送一碗红圆子。有些地方行聘时,只送婚书和金帛牲醴等物,凤冠、红袄、红裙及其它议定的礼物要由男方另送一次,称为“送袄”或“催妆”。

男方送礼时应开具聘帖,罗列礼物名数。彩礼送到时,女家鸣炮欢迎,以礼品奉敬祖先,并依礼接待来人。女方不能将礼物全部收下,要割下排骨和猪脚让男方客人带回,称为“压篮底”或“回程”。女方也可能回赠另外的礼物,如定亲新郎的衣服、荷包、扇袋、书籍、笔砚、鞋袜、未来舅姑的鞋袜等,一般还要外加兰蕉、石榴、芋头、桂花,寓意连招贵子。

女方收到彩礼后就要准备嫁妆。富家的嫁妆叫“全厅面”,包括女儿终身使用的物品。嫁妆中的箱子多用以装衣服和布料,箱子的四个角落都要放上银元或钱,称为“压箱角”。

嫁妆一般还应包括马桶、浴盆、保家灯和各种绣花帘布,马桶又称“子孙桶”,寓意早得贵子,桶外边涂红漆,桶内装有红线贯穿的铜钱和花生、红枣、桂圆、冬瓜糖等物,由人抬送,放在新房的榻侧。另外还必须准备一对“(cua6带)路鸡”作陪嫁,(带)路鸡要选刚打鸣的公鸡和即将下蛋的母鸡。由新娘伴(女傧相)提到新郎家。

送日送日又称“送日子”、“送日头”、“送日帖”或“送迎亲帖”。漳州的“请期”是由男方择定迎亲的吉日,择日要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加上双方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的生辰八字,推算出没有相克的日子,还要避开新娘的经期。此外,还忌讳在无立春日的年份娶亲,也忌讳在农历五、七、九月嫁娶。“日帖”中除写明婚娶的日子外,还要注明新娘上轿和进门的时刻。经女方同意后,男方便书写红帖正式通知女方迎娶日期和落轿时应避属相冲克的人,然后依礼行事。

送日时除了礼饼、礼糖等常规的礼物之外,男家还要买一个新的米筛,画上八卦并用朱笔写上“喜”字,送到女家,迎亲时挂在花轿后用以制煞辟邪。

添妆与添丁漳州在送日以后,女方的亲友要送红包或礼物到女家,谓之“添妆”;男方的亲友也要送红包或礼物,为男方“添丁”。贺喜的财礼必须在迎娶日前送到,否则不吉利,婚家不接受。贺喜的礼物不能送钟和手帕,以免联想到送终和擦眼泪。

亲友送来的贺联、贺幛及其它贺礼应在大厅内依辈分陈列出来,其中新郎的舅父送来的贺幛应悬挂在厅堂正中。喜家收下贺礼后,都要一一登记,以便日后需要回报时有所根据。

裁制婚衣送日之后,男女两家要择日祀神上香,然后裁制婚衣,称“开剪”。除礼服外,还要裁制新郎、新娘的白色内衣裤。新娘的婚礼服为红袄、红裙、霞帔,配上绣花红鞋,衣服上要绣上“”形以祈吉祥,俗称“拍万字”。有的地方男女的婚衣都由男方裁制,然后将新娘的衣服送到女家。

挽面挽面是沿袭古礼。古时,女子十五而笄,后来,漳州就改在婚前一二日举行。新娘出嫁前,要择日祀神上香,请乡里较有威望,子孙多的“好命”老年妇女为其“挽面”。把新娘脸上的汗毛点点绞干净,俗称为“开面”。然后替新娘梳完头,一边口诵吉祥语,一边加上绒髻,插上一对如意簪。最后,新娘叩拜天地家神及父母尊长,表示行将出阁成人。

安床在女家嫁妆送来之前,男家要将洞房布置妥当,首先是择吉日安床挂帐。男家要请儿孙满堂的“好命人”主持其事,摆设各种供品;要用铜钱放在床头、床尾和床脚下;床安放好之后,口诵吉祥语,然后燃放鞭炮。

床铺必须顺着屋梁的方向放置,否则称为“担楹”,不吉。床安好后,要请一两个属龙的(其次选属蛇的)男孩爬上新床翻滚嬉闹,象征新娘连生贵子,称“翻床”。

裁制婚衣、挽面和安床都不能让寡妇、属虎的妇女参与或观看。厅堂里要点上三撮香火和一对红烛。迎娶前夕,女方家长会请人携带新卧具、镜奁、箱柜等物前往男家布置洞房。缝制被褥、挂帐铺床也要请“好命”的妇女来做。

完婚前,新郎不可在新房单独过夜,必须有一两个平辈的男孩伴睡,称为“暖房”。睡伴首选为属龙的,忌选属虎的。

出阁

漳州新娘出阁仪式繁复。清代,漳州嫁女要有“保姆翼以行”,称为“送嫁姆”。她要陪伴新娘到夫家,一切仪式由她主持和指导。

上头新娘在迎娶日要以香花、石榴枝叶熬的汤沐浴,换上红袄、红裙、霞帔、绣花鞋。送嫁姆请新娘走到大厅来,然后由长辈或“好命”的妇女为她梳头、簪髻、戴花,称为“上(cnioo6)头”。有的仅在厅中的神位前由母亲(母亲不在则由其它女性长辈代替)插上首饰,表示已抚育成人。此礼亦为古代笄礼的孑遗。新娘还要戴上凤冠,有的地方头上要插茉草以祛邪,插石榴花心叶以示多结贵子,插早稻穗以表早得子。

新娘打扮完毕,全家团聚吃告别酒宴。宴席固定是十二道菜,称“十二碗圆”。食后,新娘与亲友郑重告辞,然后退入内室。

接婿男方迎亲花轿和仪仗队,按预定时辰抵达女家,花轿停在大门外,吹鼓手起劲高奏,迎亲者在门外叫门并燃放鞭炮。女家不会立即开门迎接,迎亲的一方要好言相劝,女方要一再刁难,俗以为这样才能留住财气。迎亲方放过三阵鞭炮之后,女方才打开大门,鸣炮迎接,以甜“鸡蛋茶”招待迎亲的队伍。经过傧相们再三催请,新娘随身带上一面制煞的小镜和一个装着象征“连生贵子,百子千孙”的莲子、花生、桂花、石榴、茉莉花心等吉祥物的袋子,走出厅堂向神明、祖宗神位及双亲行跪拜礼辞行。

男方给女方报日子晚上去家里说可以吗

这个好像是关于结婚日期的,这个就有说法了。

正所谓黄道吉日,宜出行宜嫁娶宜动土等都是所谓的农历日期。说起来结婚黄历,厉害有个好日子的说法,就是走双日不定单日、走八点三十分不走九点一刻。这里都有天干地支的排序的,就是要和你们两个人的生辰八字相契合,也要选好地址,符合你们的五行和八卦位。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美好婚姻,虽然有点封建迷信,但是老一辈就是如此传统,当然也要按照风俗。

如果你家已经请先生看过了,那么就可以去通知对方,也叫作报喜。而这个报喜鸟不能随便一个人去,因为不能犯了忌讳。

当然有很多家庭不在意这个报喜人不匹配八字会冲喜,那也无所谓。像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媒人来说的。如果双方是自由恋爱,那么就应该由双方家庭共同商量。

你定的日子,不见得对方也这个日子。不信迷信的情况下,都是抽亲友们的空来定日子结婚当天。所以,要定日子就要双方家庭一起参与,单方面的说出决定是有关双方脸面的问题。

所以,一切都要谨慎行事。有时一个环节出瑕疵,可能整个事情都会不好发展。

文章分享结束,闽南有冲喜习俗吗和女方八字给男方冲喜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闽南婚礼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