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什么是幸福(哲学观点)用哲学的观点论述幸(幸福的哲学思考)

什么是幸福 哲学观点 用哲学的观点论述幸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什么是幸福(哲学观点)用哲学的观点论述幸,以及幸福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什么是幸福学有没有这方面专业的资料什么是幸福(哲学观点)用哲学的观点论述幸什么是幸福学有没有这方面专业的资料

幸福学是陈孟云开创的一门新时代的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的本质规律并总结为一定的理论方法,用以指导人类获得幸福的应用性科学。幸福学也可以称之为幸福哲学。幸福学具体理论和应用详见《中国幸福学研究》网站。《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核心,两个基本原理和六个基本推论。

哲学心理学 蕙心兰质的书店的书店 孔夫子旧书网

《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第一基本原理,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类为什么能从一般动物里面脱颖而出?就是由于人类不断增强的不满足本性导致了人类的渴求(求知)欲,以及实践欲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了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而使人类能从一般动物种类中能脱颖而出,成为现在的人类;其他动物,则由于容易满足,也就难于进步,或进步缓慢。所以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二基本原理,幸福的定义。因为:1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所以,幸福的定义就是: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六个基本推论

第一基本推论,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因为人类的本性是不满足,所以人类的本性就是追求满足。因为幸福就是渴求被满足后的结果,所以追求满足就是追求幸福,所以,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所以人类的最终追求就是幸福。第二基本推论,人的定义。什么是人?从人的本性,或者说从广义上可以讲,人是具有不满足本性的动物。这种定义是从人的共性方面来定义的,其实呢,人类中的任何人,就像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片叶子一样,与其他的同类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具有其个性的,特别是人的意识。根据马克思理论我们知道,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关于“人”我们就可以如此定义:人是具有不满足本性,且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有特定意识的动物。第三基本推论,人生的定义。什么是人生?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不满足导致了人们的渴求——渴求获得了满足——人们就获得了幸福。根据幸福第一定理我们还知道,幸福的感觉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个幸福的感觉都是会消失的,又因为不满足是人的本性,所以,人们会继续寻求新的渴求,寻找新的幸福。如此循环往复,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所以,人生就是人们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第四基本推论,人是时代的产品。因为人是具有不满足本性,且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有特定意识的动物。所以人是时代的产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时代的影响所致,也就是说,好人,坏人,伟人,小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与个人本身无关,只需研究个人的时代背景就行了。什么是时代呢?就个人而言,时代就是能决定和影响某个人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第五基本推论,存在就是真理。因为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东西,所以存在就是真理。第六基本推论,人类最终追求的社会是和谐幸福社会。因为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因为保持人类能持续繁衍也是第一要务,所以能给人类(而不是少数人)带来持续和谐幸福的社会才是人类最终追求的社会。

《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一个核心

是人类(包括人类子孙)的幸福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因为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所以人类的任何一个实践都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了人类子孙的和谐幸福。所以人类必须和谐发展,去寻求更广的,更远的和谐幸福。所以那些为了少数人的幸福而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为了当代人的幸福而损害人类子孙的幸福的实践都是错误的,都是必须加以纠正的实践。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中国幸福学研究》又给出了许多幸福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理论创新。比如哲学的新定义,民主的新定义,真理的新定义,感情的新定义,尊严的新定义,爱国的新定义等等很多词和概念更科学,更直观的新定义。

什么是幸福(哲学观点)用哲学的观点论述幸

一、明确幸福的含义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与世界观、价值观密不可分。用形式逻辑的欧拉图来表示:世界观是最大的圆圈,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两个圆圈,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幸福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

人们对幸福看法具有多样性。幸福实实在在--乐观主义的幸福观;幸福少于苦难--悲观主义的幸福观;幸福就是浮云--虚无主义的幸福观;幸福在于享乐--享乐主义的幸福观、剥削阶级的幸福观;幸福在于奉献--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幸福观。

科学的幸福定义应当全面反映幸福概念内涵的普遍性。幸福是主体需要得到满足、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无论什么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都是在强调幸福具有肯定性、正向性;不会把否定的、负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即不幸或痛苦)直接说成是幸福。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是相对而言、对立统一的。

1、人生是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的辩证统一

幸福是与不幸或痛苦相对应的范畴,它们之间具有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幸福与不幸或痛苦是相互区别的。面对两种对立的生活状态,一个人把其中一种状态认定为幸福,就意味着把另一种状态视为不幸或痛苦。其次,幸福与不幸或痛苦是相互转化的。转化既需要客观条件,更需要主观努力。

2、幸福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的辩证统一

幸福既是一种人生状态,需要客观条件。幸福也是一种主体感受,需要调整心态。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全面的正确的幸福观。

3、幸福是自觉选择和实践创造的辩证统一

幸福需要客观条件,因而幸福需要选择和创造。人类的发展史也是选择道路、追求幸福的奋斗史

二、追求幸福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1、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的关系

要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追求个人幸福。一个人如果只追求个人幸福,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2、自己幸福和亲人幸福的关系

最亲热的人是朋友和同志,最亲近的人是父母,最亲爱的人是配偶,最亲惜的人是子女。要把自己的幸福和亲人的幸福结合起来,要把诚心献给朋友和同志,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热心献给配偶,把关心献给子女,把信心留给自己。

3、单项幸福和多维幸福的关系

幸福是和人的本性密切相关的。人性的三大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决定了幸福的三大维度:

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幸福,都可能导致人生的不幸;获得幸福的重要方法是学会“三乐”:自得其乐(侧重创造幸福),助人为乐(侧重传递幸福),知足常乐(侧重平衡幸福)。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宽怀 人生幸福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