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佛教的12因缘是什么(佛教里面的十二因缘)

佛教常识100问 第15问 缘起论是不是佛教特有的教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佛教的12因缘是什么这个问题,12因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2因缘最简单的解释佛教的12因缘是什么12因缘最简单的解释

题库内容:

学佛第一步不是学磕头而是学这个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解释

亦作“十二缘起”。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支依次缘起,构成三世两重的因果关系。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即出离生死而证得涅槃。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梁京师释保志》:“上尝问志云:‘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志答云:‘十二识者以为十二因缘,治惑药也。’”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三千法界,繇广位而出无明;十二因缘,自普济而登彼岸。”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深知十二缘起的道理,即可理解生死际的本质。”

词语分解

十二的解释.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因缘的解释∶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缘分他俩真有因缘详细解释.机会;缘分。《史记·田叔列传》:“﹝任安﹞少孤贫困

佛教的12因缘是什么

一、缘于无明,行生起;二、缘于行,识生起;三、缘于识,名色生起;四、缘于名色,六处生起;五、缘于六处,触生起;六、缘于触,受生起;七、缘于受,爱生起;八、缘于爱,取生起;九、缘于取,有生起;十、缘于有,生生起;十一、缘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是生起了这整堆苦。于此,这是缘起法。

缘起法:缘起法基本上是解释生死轮转(vatta)的因缘结构,开显维持生死轮转及令它从一世转到另一世的诸缘。在注疏里,缘起被定义为:诸果同等地依靠诸缘的聚合而生起(paccaya-samaggim paticca samam phalanam uppado)。这显示了没有单独的因能够产生单独的果,也没有单独的果能够缘于单独的因而生起。反之,永远都是一组的缘产生一组的果。在十二因缘里只有说及一法是另一法的缘,这么说是为了指出在一组缘当中最为主要的缘,以及指出它与一组果当中最为主要的果之间的关系。[2]

(一)缘于无明,行生起:无明(avijja)是痴心所,覆盖了对诸法真实性的觉知能力,就有如白内障阻碍看色所缘的视力。根据经教法的解释,无明是没有四圣谛的智慧。根据论教法,无明是没有对以下八事的智慧:四圣谛、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世与未来世、缘起。

行(sankhara)是与二十九世间善及不善心相应的思心所。八大善心及五色界禅那善心里的思整体地被称为「福行」(pubbabhisankhara);十二不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非福行」(apubbabhisankhara);而四无色禅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不动行」(anebjabhisankhara)。

当有情的心流还是受到无明影响时,行即会制造能够产生未来世的业。由此无明被称为产生行的主要缘。无明在不善业里很显著,而在世间善业里则是潜伏性地存在。所以世间善与不善行两者皆被说为缘于无明。

(二)缘于行,识生起: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缘于行(上述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而生起。在前一世死时,其中一个累积在心流里特强的业即会在下一世与该业相符之地里产生十九种结生心之一。如在第五章、节廿七至卅三里所解释,在随后的生命期里,其它以往所累积的业也能够根据情况产生其它种类的果报心。

(三)缘于识,名色生起:在第二项里的「识」专指「果报识」,然而在此它则是指「果报识」及前世的「业识」两者。「名」(nama)一词是指与果报识相应的诸心所;「色」(rupa)一词则是指业生色。在「五蕴有」(pabcavokarabhava)里,即是在拥有一切五蕴的界地里,识缘生了名色两者。但在「四蕴有」(catuvokara-bhava)里,即在无色界天里,它只缘生了名法。而在「一蕴有」(ekavokarabhava)里,即在无想有情天里,它只缘生色法。于五蕴结生,当结生心在结生那一刹那生起时,同时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蕴,以及某些色聚——于人类,该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与心所依处十法聚。由于心(识)在这些俱生名色法里是主,所以说识缘生了名色。

(四)缘于名色,六处生起:在此,「名色」的定义与第三项相同。在六处当中,首五处是眼、耳、鼻、舌、身五净色,而意处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当业生色生起时,它们缘助也是属于业生色的五净色生起。当诸相应心所生起时,它们缘助于此称为意处的果报心生起。换言之,果报心缘生名,而名则缘生果报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缘」(abbamabbapaccaya)。在欲地里,名色缘生所有六处;在色地里,它们则只缘生眼、耳及意三处;在无色地里则只有名缘生意处,这是该地仅有之处,因为在其地完全没有五色处。

(五)缘于六处,触生起:在此「触」(phassa)是指与果报心相应的触心所。触是心、诸心所及目标「前来相聚于」(sangati)六处当中之一处。生起于眼处的触名为「眼触」。它是眼净色、色所缘及眼识之相聚于一处。其它的耳触等也同样地依靠各自的处生起。「意触」则是与除了双五识之外的二十二果报心相应的触。由于触必须有处才能生起,所以说触缘于六处而生起。

(六)缘于触,受生起:每当触生起时,受(vedan?)即会缘于该触而同时生起。触是识与目标接触,而在它们接触时必定会有某种缘于触而生起的感受。受有六种: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及意触生受。在感受的素质方面,受依据其处及目标可以是乐受、苦受或舍受。

(七)缘于受,爱生起:受缘生渴爱(tanha)。爱有六种:(颜)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及法爱。每一种又可依以下三方面分为三种:一、纯粹只是渴爱欲乐;二、渴爱有(生命),即含有常见(sassataditthi)的渴爱;三、渴爱断灭,即含有断见(ucchedaditthi)的渴爱。在究竟界上,所有不同种类的爱都是贪心所(lobha)——见第七章、节卅八。

虽然爱可依其目标而分别,但事实上爱是依靠接触目标而生起的受。若人体验到乐受,他就会享受该乐受,而他追求该目标的目的纯粹只是因为它能够激起乐受。反之,当他体验到苦受时,他会渴望脱离苦,以及渴望会有某种乐受取代它。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渴爱的目标。如是三种受缘生了种种爱。

(八)缘于爱,取生起:在此,「取」(upadana)是在前文已解释的四种取(见第七章、节七)。「欲取」是强化了的爱,是贪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其它三种取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这些取都缘于爱。于第一项,对目标微弱或起始的贪名为爱,而强化了的贪则名为取。于其它三项,缘生邪见的贪名为爱,在受到该贪的影响之下而接受的邪见则名为取。

(九)缘于取,有生起:有(存在)有两种:业有(kammabhava)与生有(upapattibhava)。业有是指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或一切能够产生新一世的善与不善业。生有则是指三十二种果报心、它们的相应心所及业生色。

取是业有之缘;在取的影响之下,人们才会有作为而累积了业。取是生有之缘,因为即是取导致人们依所造之业再生死轮回。

(十)缘于有,生生起:于此,生(jati)是指新一世的世间果报心、其相应心所及业生色生起于其中一个生存地。使到未来世发生的主要缘是善与不善业,即业有。

(十一)缘于生,老死等生起:一旦生发生,老死已是无可避免的,而在生与死之间也可能会生起其它苦,例如愁、悲、苦、忧及恼。这一切苦的根源即是生,所以把生列为它们的主要缘。

如是生起了这整堆苦:在第十一项里所举出的整堆苦即因上述互相牵连的诸缘法及缘生法而生起。

OK,关于佛教的12因缘是什么和12因缘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的妄语 滥用 一切法皆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