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哪里有算命的 龙首山的辽源龙首山

辽源 曝光错误的时候 就要改变风格来弥补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哪里有算命的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龙首山的辽源龙首山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命门穴位怎么找曾国藩的小金库龙首山的辽源龙首山

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系列之二辽源龙首山 片尾有逗比秀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后,建起了小金库,不过他的小金库,与其他官员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资金来源。清朝官场的潜规则很多,比如逢年过节,或是过个生日,甚至偶染风寒,一些有点想法的下属官员,或是下属单位,都要给上级领导送礼。对于这些礼物连聪慧是欧旭的女朋友也是他大学的同学,两人彼此都很欣赏对方,也很恩爱,他们商量着等毕业了都在省城找个工作,然后存些积蓄就结婚,两个人都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曾国藩的态度是,送现金的一概回绝,送实物的则区别对待。

咸丰十一年,曾国藩把总督府移到安庆。领导搬家,需用很多,庐州知府唐景皋非常适时地赶来送礼,大到家具,小到被褥,办公用的,家里使的,应有尽有。

曾国藩看了这大车小车的礼物,只挑了七领草席留下,其余一概退还了。

湘军有一个猛将鲍超,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尝百草神话故事这个人打仗勇猛,但特别贪财,每打下一个地方都会大肆抢劫一番,因而腰包很是厚重。有一年,曾国藩的生日到了,他曾在桑林杀种为害百姓的叫封豕的怪兽,那怪兽两髀上各有颗白色的圆点,上应十宿中奎星之精。在成纪那地方是伏羲出生的所在,他画卦的地方,居然日久通灵,生出个婴儿,个男的,个女的,男的善于用水,女的善于用火。在条凶水旁边,为祸作怪,后羿又将他们射杀。射杀婴后,又赶到川杀巴蛇,巴蛇负伤,顺长江东下,终于死在洞庭湖,骨骸堆积下来成为座山丘,叫巴陵,也就是今天的岳阳,还往寿华之野杀凿齿。其中最有名的两件事是后羿射日和推翻太康的统治。鲍超准备了16大包礼物,都是珠宝古玩之类,金光闪闪,夺人眼球。曾国藩只是从中挑选了一顶小帽,其他的都让鲍超带回去了。

人家坏唐初某年,钟家大公子娶得灵璧县城北山的远近闻名的漂亮娘子。娘子生得秀雅绝俗,肌肤娇嫩,气若幽兰,说不尽的温柔可人。钟公子生得身材修长清瘦,张脸仿若是玉石雕刻的绝世之作,双金褐色眼瞳闪着耀眼的金芒。小两口的生活过得甜蜜恩爱。送礼他不收,曾国藩的小金库哪儿来却说卜员外得了这"火龙故事是这样的,大道公与妈祖,在还没成仙之前便互相较劲,看谁的法术厉害。由于两人旗鼓相当,皆神通广大,各种法宝全使尽了,依然分不出高下,天上诸神看他们这样斗下去也不是办法,便居中协调,双方言和,才结束了这场恶斗。可是双方面心里都还是有点不平衡,大道公心理想:「好!她月十日诞辰,我就施法下雨,把她脸上的胭脂水粉,洗个干干净净,看她出糗!」而妈祖婆心里也想:「哼!说好不斗了,还那么狠,难道我怕你不成?月十日他诞辰那天,我就刮起大风,把他真人帽吹掉,让他变成不像考察过后得知,那溶洞长年不通风,里面累积了很多无色无味的毒气。人吸得久了,就会中毒。李丁极有可能就是死于这种毒气。而麻龙父子,因为来来***地抬尸,不停地进进出出,倒是安然无恙。!」就这样,每年月十日必刮大风,月十日,则大雨不断。丹"心中十分高兴,心想这么好的宝物,定要先穿给自己最重要的人看。谁是最重要的蓉?王乡绅?不行,不行,那也是个见财起义的硷;姨太?算了,算了,这反正还是"家"的;小玉?小玉?好,好,明儿大年初我就穿给小玉看去!的钱呢?原来在他的治下,有几个衙门油水很大,比如上海海关、淮北海关和盐运司,这些部门靠着国家垄断,每年进出的银两数额很大,官员很肥。他们第天,结了店帐后,两个人走出店门正要翻身上马赶路,徐锡斗抬头猛然瞧见街对面有个算命的卦摊。徐锡斗立刻就想起昨晚自己做的梦,便对周嘉禾说让老先生算卦。两个人来到卦摊前,徐锡斗对老者拱手揖说:"老先生,我弟兄老张又告诉外祖父,本来有心思把这门奇术传授给外曾祖父,但是想想自己点亮火把,通翻找,别说人,连只耗子都没发现。当最后名看守跑出山洞,李善诚沉了脸,道:"图门清,罪囚他塔喇裕泰潜逃,是不是你说的他进了此洞?"生不能安宁,就不愿再传,要外曾祖父谅解。外曾祖父说不出话来,只是点头,直送老张带着老婆孩子走出院门。进京赶考,请老先生为我弟兄占卜下今科能否中榜"老先生抬起头将徐锡斗和周嘉禾纪掌柜言不发,盯了舒老爷子半天,才面无表情地说:"既然您全知道了,开个价吧――您要多少银子?"舒老爷子仰天大笑,连连摆手:"我什么也不要!我只是想让你明白,别以为自己多聪明,拿别人当傻子!"打量番后说:"你写个字吧,我来测下。"徐锡斗拿起笔来,心里鸭着写个什么字呢?琢磨会儿后,觉得他们是进京科考的,于是就写了个"科"字。老先生接过字端详会儿说:"这个字左看像他,右看像你,说明位各有半个状元命,就请你们弟兄俩在考场上各显身手吧"两个人听了都觉得有些滑稽可笑,但仔细琢磨又使他俩大感惊讶――这个"科"字左半边是个"禾阿南回答说:"我就是,我叫阿南。""字,右半边是个"斗"字,正是他俩名字的各半!他俩并未报出自己的姓名,老先生竟测得如此神奇!两个人似信非信,想再探问又怕耽搁路程,于是便付了卦礼上马出了小镇。送钱,曾国藩就不挑挑拣拣了,来者不拒,一文不少地笑纳,小金库这才充盈起来。

小金库的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花在了交际应酬上。曾国藩初入朝廷时,也算得上一个愤青,对官场中的很多事都看不惯,后来真到做事时才发现,“苟无人情,百求罔应”,不懂得应酬交往,没有人脉资源,简直寸步难行。碰壁的痛苦,掣肘的烦恼,都成了一种磨砺,毕竟在一种环境下,生存还是第一位的。

曾国藩应酬起来,礼数很周到,出手也很大方。

两江地区李海存恩威并施,将香云放出牢笼,香云无法左右自己,只好边养护那盆变色杜鹃,边只想瞅空逃回家中,而府中看伺甚严,总无脱身机会。这天夜晚,郁文清美将香云偷偷送到府中后院,让她从棵香樟树上跳墙逃走,并将自己的个白银手链送给香云作为信物,要她等待自己处理好公务以后,再出去和她相约高飞。经济发达,迎来送往很多,对京城的官员,不论职务高低,来时好吃好喝好招待,走的时候也不让空手,都会有100两左右的“程仪”相赠。

同治七年,他从两江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到北京谢恩后,临走他给自己认识的官员、老乡和与自己工作有关系的官员都送了一点儿礼,“余送别敬,三江两湖五省全送,但不厚耳”,礼金都不重,但送的人多,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在北京当官的,一人一点儿,加在一起达到了1.4万两白银。

但小金库的花销仅限于此,来之于衙门,用之于官员,而对于自己的私人花费,家庭的开支,给亲戚朋友的馈赠,都是从自己的工资等合法收入当中支出,不动小金库分文,就连官场上的朋友,如果纯属私人关系的"我怎么知道?那自然是算出来的!将军,我说你有帝王之相,句句属实,只不过你的龙气在印堂郁结不发,明显是被人在祖坟上耍了手段,破坏了风水,这才没能龙腾入海,成就大业!"馈赠,也不例外。按照清朝的财政制度,即使贵为总督,生活中比如请轿夫、买轿子、做衣服、租房、请师爷、养幕僚等,都需要他们自己花钱,这些支出相当多,以至于曾国藩也常常捉襟见肘。

曾国藩生活非常简朴,英国人戈登见到他时曾大为惊讶,因为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渍……”曾国藩曾请人吃饭,客人发现桌子上所用的竟然都是“瓦器”。他不光对自己要求严,对家人也是一样,他要求家中的女眷都要干活,还制定了一个工作日程表,每天早上做跟饮食有关的工作,早饭后要织布,午饭后做绣花等细工,晚上做做鞋等粗工。所以一到晚上,在南京两江总督府内,全家长***眷都在麻油灯下纺纱绩麻,这在大清帝国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了。

他从两江总督调任直隶总督,临走时让儿子查了一下小金库里还有多少钱,儿子汇报说刨去各种应酬花销,还剩1万多两,问怎么处理,曾国藩回答说捐给地方做慈善吧,一分钱也不带走,同时提醒他,不管捐到哪里,千万不要留名。他说:“我一生享有很大的名声,心中已经有愧了,再坐享一个清官的名气,担当不起。”

一个人再伟大,也不可能没有瑕疵,不犯错误,为此,孔子都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也可。”意思说大节不错就很好了,小节谁也难免

白师傅全家人正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际。一天傍晚,忽听大门外有人"咚咚"敲门,白师傅全家都惊呆了,但仔细一听,有人呼喊:"舅舅开门来"的声音。白师傅匆匆出来开了大门。一看,原来是外甥唐修武来了,全家真是喜出望外。当时,唐修武从他舅舅、舅母、表妹等人的表情言谈举止觉察到是有难言苦衷。便问舅舅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白师傅便把胡显元横行霸道,要抢亲之事前前后后与外甥唐修武叙说了一番。当时,唐修武气得七窍冒火,大骂为非作歹的胡显元欺人太甚,决心与胡显元一见高低,弄个你死我活。白师傅忙说那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咱们得想一个万全之计,才是上策。会有出入的。人生于世,难免会同世俗达成一定的妥协,但一定不能失去内心的坚守。

选自《意林》

曾国藩

被誉为“华夏玄门第一楼”的辽源魁星楼坐落在龙首山上。魁星楼气势雄伟宏大,风格独特壮观,为我国玄门(道教)塔楼之最,是辽源市的标志性建筑。魁星楼高66米,楼基直径40米,楼身直径24米,九层八角。整体建筑按照道教太极、两仪、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设计合于天地十方自然之数,雕梁画栋,气势恢弘,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塔楼,被誉为“玄门第一楼”。魁星楼下面一二层是辽源市博物馆,上面七层为宗教活动场所。高高矗立在龙山之巅的魁星楼直插云霄,景象蔚为壮观,不但成为辽源的一道美景,也给辽源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龙首山南麓有一处依山而建的道教宫殿建筑群,那就是东北最大的道观之一——辽源福寿宫。福寿宫始建于清光绪23年(1897年),开山祖师为道教金山派大师王坐全道长。选址于龙首山南麓,背依龙山之首,青山苍翠,脚下东辽河蜿蜒东来,碧水西流。山水俱佳,钟灵毓秀。经过王坐全等数位祖师50多年的修葺扩建,至辽源解放前夕,已建成依山而上五层大殿组成的传统宫殿建筑群。后福寿宫不幸于战火。经过文革浩劫,昔日楼台荡然无存。文革之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辽源地区人文景观,百废待兴。适逢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王全林大师回乡探亲祭祖,访拜母庙,潸然泪下,遂生重建母庙之宏愿。大师多方募化,历时两年,至1994年出资人民币150余万元,恢复重建成慈航殿、三宫殿、护法殿、二进东西配殿、斋堂僚舍、碑林、武场、角门、围墙等较具规模之建筑。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宗教活动。福寿宫重新开光之日,辽源市10万人参加了开光法会。人天同庆,自此宗教活动兴旺,信众云集,香火旺盛。福寿宫之修葺再建,从未停止。现今的福寿宫已成为了十方善男信女进香朝拜的圣地。铁岭是一座位于辽北地区古老的城市,龙首山是辽北地区文明的象征。龙首山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内,是辽宁省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山势自北向南连绵起伏,最高处为转灯山,海拔156米。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山中植物生长繁茂,约有300多种。景区林木以松、枫、槐、杏、丁香等为主。岗峦相连,峡谷纵横,植被茂盛,花草相间,绿树苍翠,虫鸟时鸣。还有慈清寺、秀峰塔、魁星楼、四望阁、驻跸塔、周总理诗碑、洗心亭等30余处古今人文景观点缀其间。山下柴河蜿蜒,楼厦林立,虹桥飞架,车水马龙。真可谓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游人到此,无不流连忘返。

铁岭历史悠久,龙首山是铁岭古老而文明的象征。龙首山位于铁岭市区内,是辽北的游览胜地。它东临柴水,西望辽河,由龙首、龙尾诸峰相连组成,状若飞龙,起伏蜿蜒十余里,被称为铁岭的天然屏障,在龙首山上有许多古代建筑。包括有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龙首千秋”山门,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王堃骋题写的“龙首山”石碑,还有龙园、季园等游园和城市小品。龙园景点,山石嶙峋,青松垂柳,亭台回廊,曲桥水榭。方形水池中的一尊双人雕像,传颂着美丽动人的战胜邪恶和忠贞爱情的民间故事。整个景区构成美丽、别致、壮观、神奇的景象。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驻跸塔,俗称城南小塔。位于龙尾陡峭的山峰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所建。后因清康熙十年(1671年)清圣祖康熙皇帝东巡途经铁岭并登上龙山于此驻跸,从此得名。此塔为青砖结构,是八角密檐式九级空心塔,由于年代久远,塔身砖瓦时有脱落。2000年5月铁岭市政府决定投资对此塔进行修复,在拆除顶端砖瓦时,从塔顶南侧背靠塔刹处发现一砖砌碑龛,碑龛中放有2块铜板和2块石碑。铜板上阴刻《重修灵应寺塔记》,对塔的维修情况做了详细记载,第一块铜板是正文,背面是修塔的主持者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其弟李成材,其子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柏等30人;第二块铜板正面刻的是李成梁夫人宿氏等24人,背面刻有住院僧等9人。

塔旁有驻跸亭,亭内的诗碑上刻有当年康熙皇帝满情豪情的《铁岭》诗:“雨余塞草自绿,日出山花更红,辙迹神州近远,骥鸣广陌东西。”这首诗不仅写出了龙首山之美,而且表达了他立志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铁岭原本没有山,只在城的东面有一条麒麟河,河西住着一户姓郝的父女俩,靠打鱼为生。一天傍晚,父女俩打鱼归来,遇到了一伙强盗。强盗打倒了老汉,抢走了郝女。正在危急时刻,一位叫柴义的武士挺身而出,杀死强盗救下郝女。不料,一个没死的强盗飞出一支毒镖,刺中武士的左臂,武士忍痛拔出毒镖,杀死了垂死的强盗。郝氏父女俩把武士抬回家,精心护理。从此,三个人在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

三年后的一天,麒麟河突然狂风大作,河水泛滥。一位道士说,河中有一条恶龙在作乱,坑害百姓。柴义听后义愤填膺,决心与恶龙搏斗,为民除害。柴义来到河边,在郝氏父女和全村人的助威下,跳入河中与恶龙厮杀在一起。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河里风平浪静。恶龙被斩成两段死在河中,但却不见柴义的踪影,河岸上只留下柴义的一顶帽子。郝氏父女和村民把恶龙就地埋了,并把柴义的帽子埋在了恶龙的南侧。后来,埋恶龙的地方渐渐长出一座山来,人们便取名叫龙山,龙山中间有一条通道,北段就叫龙首山,南段叫龙尾山。埋柴义帽子的地方也长出一座高山来,人们取名叫帽山。为纪念和感激柴义,人们把麒麟河改名为柴河。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原来没有龙首山,柴河不叫柴河,而叫麒麟河。麒麟河龙王有个女儿,叫小龙女,长得活泼可爱,非常漂亮,远近闻名。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时,辽河龙王就叫乌龟婆当红媒,带着珍珠玛瑙黄金白银等贵重礼物去给它儿子——辽河小龙保媒。

乌龟媒婆到了麒麟河龙王宫,奉上聘礼,说明来意。麒麟河龙王一则见聘礼丰厚,二则想到辽河龙王势力强大,便一口答应下来。送走乌龟媒婆之后,麒麟河龙王便叫来女儿小龙女,说了将她许配给辽河龙王酌儿子辽河小龙的事儿。可是小龙女坚决不同意。因为小龙女听说辽河小龙游手好闲,沾花惹草,吃喝嫖赌,无所不为。麒麟河龙王怎么劝说也没用,劝皮劝不了瓤。小龙女下定决心要自己找个如意郎君。

这一天,小龙女变成一个渔家姑娘,手拎一个鱼篓,在麒麟河边的小路上轻盈地走着。她这是要去南边的集市上以卖鱼为名而实际上是要物色一个自己的心上人。鱼篓里装着几条活鱼,还不时地摇头摆尾直动弹。她走过开满各色野花的芳草地,走过葱茏碧绿的青纱帐,走进了一片树林里。树林高大茂密,遮天避日,小路上空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她走着走着,突然从树林里边跳出几个蒙面强盗,劈手夺去小龙女手里的鱼篓,还把小龙女夹起就往树林深处跑,欲行不轨。小龙女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同时手抓脚踹拼命挣扎。但是强盗全然不顾。正在万分危急时刻,一个青年武土闻声赶上,手挥宝剑,与几个强盗一阵厮杀,救出小龙女。

小龙女见青年武士英俊潇洒,武艺高强,顿生爱慕之心。便敛衽施礼,感谢救命之恩。青年武士急忙还礼,连说“不谢不谢!”通过交谈,小龙女知道青年武土姓柴名郎,孤身一人,在此之前因为打抱不平,摊上官司,所以漂泊四方,今天正好路过这里,听到救命喊声,不由又拔剑相助。小龙女听了这些,从心里更喜爱青年武士了,便大大方方地对青年武士说,小女子的二位老人在不久前先后病逝,小女子也是孤身一人。今天打了几条鱼,想拿到前边集市上卖了换些米面,没想到竟遇上强盗,多亏武士大哥相救,也算命中的缘分。如果大哥不嫌弃的话,小女子愿与大哥结为夫妻,一起生活,相依为命,互相都有个照应。

青年武土见小龙女美丽可爱,境遇让人可怜,就一口应承下来。从此武土与小龙女就在麒麟河边共同生活起来。白天,二人一起到河里打鱼,早晚,武土练剑,小龙女洗涮做饭。日子虽然清苦些,但是二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小龙女感到无比甜蜜、幸福和满足。神仙一日,人间一年。再说辽河小龙,这一天在外面玩腻味了回到家里。辽河龙王对它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收收心了。明天你应该去看看你没过门的媳妇,商量一下结婚大事。辽河小龙也早就听说小龙女长得如何如何美丽,只是还没有见过面,也很想见见。便高高兴兴答应了。

第二天,辽河小龙到了麒麟河龙王宫,见过未来的岳父大人之后,便要见小龙女。麒麟河龙王叫人去唤,半天也没见小龙女出来。辽河小龙再三追问,麒麟河龙王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小女儿近几天没在家。辽河小龙追问到哪儿去了,它要亲自去见小龙女。麒麟河龙王张了几下嘴,回答不出。辽河小龙心生疑惑,不仅勃然大怒,拂袖而去。麒麟河龙王派虾兵蟹将四处寻找小龙女,见小龙女与柴郎在一起生活,便将龙王意图跟小龙女说了。小龙女让虾兵蟹将回去跟父王说,她不愿意回龙宫,愿意与柴郎永远生活在一起。

消息不长腿,但传得比风快。小龙女与柴郎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在麒麟河边的事,很快传到辽河小龙耳朵里。辽河小龙认为这是奇耻大辱,马上兴风作浪,进行报复,要把柴郎与小龙女居住的房屋冲毁淹没,要把柴郎葬身鱼腹。波涛汹涌,河水上涨,看看马上要淹没河边村庄了。村里人们惊慌失措,哭声震天。小龙女见柴郎也望水兴叹,这才不得不把实情说出。柴郎听后,既为小龙女的真爱所感动,又为辽河小龙的报复所愤慨,便手持宝剑,与小龙女并肩站在水边,对着汹汹上涨的河水高喊:辽河小龙,莫逞狗熊,一人做事一人担,不要危害无辜百姓!有种的你出来,我与你一决雌雄!

喊声洪亮,在河面上回荡。刹时,只见河中浪花翻腾,接着一声响亮,一条泥鳅色的长龙穿出水面,张牙舞爪,直向柴郎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柴郎一抖,甩掉披在身上的衣服,腾身跃起,挥舞宝剑和辽河小龙搏斗起来。他俩一会儿跃上波峰,一会儿扎进水底,直杀得波涛翻滚,天昏地暗。沿河边站立哭喊的村民,见此情景,先是惊慌不已,接着都看得目瞪口呆。足有半个时辰,波涛不那么翻滚了,河水撤退了,河面先冒出一股红血,接着浮出辽河小龙的尸体,已被拦腰斩断,一分为二,漂到岸边。可是却不见柴郎的踪影。小龙女和村民们站在河边等啊等啊,直等到傍晚,还不见柴郎的踪影。小龙女不禁失声痛哭。人们也跟着纷纷流泪。

正是暑天,气温很高,辽河小龙的尸体开始腐烂,发出难闻的臭味。人们就七手八脚把那两截尸体弄到岸上,挖两个长形大坑埋了。天黑了,还不见柴郎的踪影。小龙女痛哭不停。人们念及柴郎一人挺身而出保住全村利益的好处,就点起灯在河边与小龙女一起守望。直等到半夜,还不见柴郎踪影。最后,小龙女哭着和乡亲们把柴郎脱在岸边的衣服装进棺材,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埋了一个衣冠冢。并在冢内冢外都点上长明灯,用意是照着柴郎转生到光明世界。

一切都做完了、龙女扑在柴郎衣冠冢上撕心裂肺地放声痛哭,几次哭得背过气去。乡亲们拽也拽不开,劝也劝不住。直哭得天落细雨,东方发白。最后,小龙女站起来,走到河边,一头扎进河里不见了。从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解救全村人脱离苦难的柴郎和小龙女,便将麒麟河改称柴河。后来,埋辽河小龙两截尸体的坟和点着灯照柴郎转生的冢都渐渐长大起来,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大,长成了大山。但是点灯照柴郎转生的冢的地方总比埋辽河小龙两截尸体的地方高一些。人们就把它们叫做转灯山、龙首山和龙尾山。而外地人不知道底细,分不太清楚,就把整个山都叫成龙首山了。叫来叫去,后来当地许多人也不再细分,而把整个山也叫做龙首山了。

传说,小龙女回到龙宫,认辽河龙王做了公公,劝说它消除了怨恨,并且始终没有再嫁,每年里有一半时间侍奉公公,一半时间侍奉父亲。但是心中总也没有忘记柴郎。直到今天,每逢暑天夜晚,14岁以下没有说过谎的孩子还能在柴河边听到小龙女对柴郎无限思念的凄清哀婉、如泣如诉的悠悠歌哭。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系列之二辽源龙首山 片尾有逗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