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是谁(汉代人物闫俊平简介)

人物大全 名人有哪些 历代帝王将相 皇帝 皇后等著名历史人物列表及简介 中华网趣闻频道人物库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是谁这个问题,汉代人物闫俊平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汉代人物闫俊平简介关于名人水浒传李逵的原型是谁

闫俊平的一生

揭开古代名人少有人知的神秘一面,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人物 二

闫俊平,又名庄君平,西汉末年生于成都,道教学者、思想家。

汉武帝刘庄,原名庄,本名,后改名颜尊。据史料记载,他隐居在四川省蓬溪县金鱼山。他出生在成都彭州与郫县唐昌镇平乐山交界处的北军坪乡西辛庄。据史料记载,他出生于邛崃市南郡坪乡,在成都郫县、彭州、邛崃、广汉、绵竹等地卖过卦。50岁后退休,写书,当学徒。博物馆在郫县平乐山讲学,《老子》,在这座山上写下了“王莽顺主,光武复兴”的预言。它把“王莽篡权”和“光武复兴”这两大历史事件提前了20多年,塑造了一个得意门生,以老子的哲学胸怀为荣。周燕写了10万多字,写了黄老最重要的著作——部,其中两卷《老子注》,十四卷《老子指归》,《易经骨髓》,使李二道学更加系统化,发扬光大。年的道家学说和哲学思想被、王弼、程等人延续,成为魏晋玄学提出的“无为”和“以自然为本”、重玄学的本体论的萌芽。闫俊平的自我作品

大学者郝伟在公元《指归》年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天地之灵就扎根于东北。门上剑断,横江。

绝对的。闽鄂之歌是金川。蜀人没有嗅觉,但嗅觉极好。它诞生于君平、相如、王勃、杨雄,包括陈子昂、李白,都延续了500年。君平在成都占卜,说:‘一个占卜师便宜,却能造福天下。如果有一个恶的问题,那就是根据乌龟的好坏。是一半以上的人遵循孝道,服从服从,忠于自己的官员,都是被自己的情况引导着去善良。“一天砍几个人,就够养活自己的钱了,收钱的时候奖励《李翰林集序》。我根据老子和兖州写了十几万字。杨雄年轻时曾留学海外,因此成了京城有名的官员。朝廷的一些贤人被称为君平德。凌渡学者李强一直是一个好英雄。他喜欢说,'我真的很严格,甚至。'熊说:“你给他准备一个礼物,但他不能被欺骗,如果他是可见的。坚强的心却不这么认为。到了蜀国,送了礼,见了面,却不敢说怎么办。我们反而叹了口气说:‘杨子云知人诚!’闰年你九十多岁了,所以你结束了你的事业,蜀人爱戴你,至今称你为燕。他写了一本书,说自己是当代学者。他给这两个人打电话。关于这一点,他说,或者问:如果你病了,没有名字,你能成为多少著名的大臣?说:一个正直的人叫什么名字?梁、齐、楚、非富即贵,声名狼藉!谷口郑子真的没有骗他的野心,在岩石下犁地,在京城赫赫有名。怎么能叫清呢?什么事?龚楚之杰,其纯!颜,蜀,不作虚妄,不自疗,长期隐居,但不改其行。他为什么要加?真是个宝贝!子也好,姬也好,先生也好,郑子珍也好,也好,都是官员,但他们的流言足以引起贪欲和庸俗,他们也是近代的老百姓。若即若离,两个龚氏之属,都以谦让进退。“闫俊平的作品,《老子》没有记载,但从《汉书艺文志》看来,班固一定是闫俊平写的。《王贡两龚鲍传》描述11卷《隋书经书志》,说明是阎尊写的。新旧《老子指归》都有记录。今天《唐书》本不全,而唐代《道藏》本注释中引用的《老子》句与《指归》本相当,证明唐代和宋初仍有《道藏》本完整本。他一生致力于修心养性,保全性命,不肯出来做官。他暂时隐居在罗的故乡,成都郫县沟壑纵横,山川秀美。附近有恒山。为了谋生,他有时去繁华的成都市给人占卜谋生,然后闭门苦读《老子指归》,自得其乐,写了十几万字。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杨雄年轻时曾拜闫俊平为师,对他的品德十分钦佩。事先,益州牧师李强对闫俊平十分钦佩,杨雄通知李强,闫俊平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不会对别人卑躬屈膝,所以他必须准备一份礼物来见他。李强后来发现,闫俊平真的做到了。前朝大臣王峰也想和闫俊平交朋友,但闫俊平拒绝了他。一个富人曾经问他为什么隐居,他的回答是做官就是自找麻烦。后来有钱人谁要给他点吃穿的,他都拒绝,还说有钱人在补不足。富人不这么认为。闫俊平解释说:“你的家庭日夜努力工作,积累了财富。你从未感到满足。现在,我是个算命的,不用下床就能取钱。现在还剩几百块钱,没有可用的地方。当然是我的不足,也是你的不足。”让有钱人张口结舌。闫俊平以苦为乐,一直活到90多岁。闫俊平的书《老子》

闫俊平在《老子注》中着重报道了人类这个熟悉的主体,并详细阐明了世界上的生命主体和人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关系。他这样的心性,可以说比笛卡尔在《老子指归》年在法国提出的“我思故我在”早了1600年,这也是为什么在蜀中人们绝对推崇,深受影响的原因。

关羽(160?-220),字云长,本字长生,身长约合2.07—2.16米,并州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汉族。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演义中为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佳话。

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追随刘备,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张飞(167?—221年3月),汉族。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身高八尺(三国一尺大约23.1cm),约合现今1.85米。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221年被部将范强(《三国演义》中写作范疆)、张达刺杀。

陈胜(?~前208)字涉,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人,早年为人佣耕。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出身雇农,从小就给地主做长工,深受压迫和剥削,心里“怅恨久之”,逐渐产生了反抗压迫、变革现实的思想,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并从小立志要干点大事业出来。

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同命运的人。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苟富贵,勿相忘。”就是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被统治阶级“富贵在天”说教欺蒙的贫苦农民,一时还不能理解实际上代表了他们自己阶级摆脱贫困、压迫的先进思想。而陈胜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率先看到了这种贫贱、富贵的不平,并提出了改变这种不平的朴素而勇敢的要求。反抗命运的决心犹如一团烈火在陈胜胸中燃烧。不久,他便以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戎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他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当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因按照秦的酷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是夜,陈胜悄悄找另一位屯长吴广商议。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穷苦出身,他们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陈胜对吴广说:“这儿离渔阳还有上千里路程,怎么也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来也是死,与其都是死,还不如选择为国家而死,干一番大事业?”陈胜接着又对时局进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经苦于秦朝统治很久了,老百姓对秦王朝的苛捐赋税、募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我听说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贤能,却被二世无故杀害了。还有一位名人叫项燕,曾是楚国名将,战功卓著,又爱护士兵,很受人爱戴。现在老百姓并不知这两个人是生是死,我们何不以他们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呢?”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

古时候盛行预测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动。陈胜和吴广经过一番谋划后,又专门找了一个算卦的卜问吉凶。聪明的卜者知道了他们的用意,便说:“你们的事业能成功,且能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后非常高兴,并从卜者的话中悟出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于是,他们用朱砂在一块绸帕上写了“陈胜王(wàng)”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戎卒们买鱼回来吃,发现了鱼腹中的“丹书”,都觉得惊奇。与此同时,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点燃篝火,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wàng)”!正在睡梦中的戎卒们被惊醒,十分惊恐害怕。第二天戎卒们交头接耳,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加之陈胜平时就待下属热情和气,现在又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复兴联系在一起,陈胜在戎卒们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陈胜见时机基本成熟,就让吴广故意扬言逃跑,以激怒押送他们赴边的将尉。喝得醉醺醺的两个将尉果然大怒,责骂和鞭打吴广,引起戎卒不满,群起而哄之。吴广奋起夺下一名将尉佩剑将其杀死,陈胜也乘势杀了另一名将尉。

随后,陈胜把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大声说道:“各位,我们在这里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而误了期限大家都要被斩杀,即便侥幸不被砍头,戎守边塞的苦役十有六、七也要送命。”他说的:“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意思是: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陈胜铿锵有力的一番话,说出了大伙的心声,戎卒们对秦王朝的满腔怨恨和愤怒如同冲溃了堤坝的洪水奔泻而出,齐声高呼:“我们愿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大伙在陈胜、吴广带领下,袒露右臂作为标志,筑坛盟誓,按事先谋划,诈以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宣布起义。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一举攻下大泽乡,接着又迅速攻下蕲县县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陈胜、吴广“举大计”的壮举,得到了附近饱受秦苦的老百姓的积极响应,纷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加入起义队伍。在陈胜、吴广率领下,继攻取蕲县后,不到一个月又连克铚(今安徽宿县西)、酂(今河南永城西)、苦(今河南柘城县北)、谯(今安徽襄县)等五县,很快把起义的火种带到了自己的家乡中原大地。

陈胜是颇有战略意识的农民领袖。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区后,即决定进攻战略要地陈县(今河南淮阳)。陈县在两周和春秋时期,曾是陈国的都城。战国后期,又曾经是楚国的国都。秦灭六国后,又把陈县定为郡治,足见其地位之重要,如能拿下陈县,对秦无疑是个重大打击。于是,陈胜率领起义军直逼陈城。这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一千多人,步卒数万之众。陈地郡守和县令闻风丧胆,早逃之夭夭,只留下郡丞(郡守副职)龟缩城内,负隅顽抗。已是惊弓之鸟的守城秦军,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土崩瓦解。起义军杀了郡丞,浩浩荡荡开进陈县县城。

陈胜打下陈县后,即召集当地三老(秦在乡设置负责教化的官)和豪杰(有声望的人)共商大计。这些人虽不是来自农民阶级,但他们也都目睹、亲历了秦朝暴政,特别是看到了陈胜率领起义军短短一个月就连克数县,对陈胜也十分敬重,纷纷建议陈胜称王。他们说:“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但也有少数不同议论:认为陈胜自立为王,会让天下人觉得陈胜有私心,而不愿相从。陈胜思虑再三,最后还是果断地做出了称王立国的决定,就以陈县为都城,“号为张楚”国号为“张楚”(即张大楚国之意,一说以张大楚国为口号),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陈胜打的旗号虽是“张楚”,但并不以恢复楚国故土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穷苦百姓。这是他“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思想的身体力行,也是他对统一号令起义军的战略考虑。后来农民革命的实践,有力证明了陈胜决定称王立国的必要性。

张楚政权的建立,推动了全国范围反秦斗争的高潮,高高飘扬的“张楚”大旗,成了农民起义中心的标志,显示了巨大的号召力。各地以“张楚”军名义“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史记•陈涉世家》)农民起义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势。在农民革命洪流的推动下,一些贵族残余势力也纷纷收罗旧部,起兵反秦。当时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领有刘邦、项梁、项羽、英布、彭越等多人。

面对日益高涨的反秦斗争形势,陈胜在吴广及其他农民政权成员的协助下,进一步确定了“主力西征,偏师略地”,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总体战略。他任命吴广为假王(副王),率领起义军主力西击荥阳,取道函谷关,直捣秦都咸阳。同时“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进而迂回攻关中。随后又任命武臣、邓宗、周市、召平等为将军,分别北渡黄河,进攻原赵国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南部),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区;进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北)、魏国旧地(今河南东北部接连山西西南部),攻取长江下游、黄河以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区。一时间,反秦斗争的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各路起义军勇猛作战,所向披靡,农民革命达到了高潮。

但让陈胜没料到的是,吴广久攻荥阳不下,大军西进受阻。

荥阳是通向关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附近还有秦囤积大量粮食的敖仓。拿下荥阳,就打开了通向关中的门户。再取敖仓,既可切断秦军粮草供应,同时也解决了起义军的军需问题。陈胜派重兵攻取荥阳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当吴广攻取荥阳受挫的消息传回陈县,陈胜十分着急,为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即决定另派周文为将军率兵西击秦,利用吴广大军牵制秦军主力的条件,绕过荥阳,直取函谷关。

周文大军斩关夺隘,势如破竹,一直打到离秦都咸阳仅百余里的戏地(今山西临潼境内)。进军途中,百姓奋起响应,队伍不断扩大,当时已拥有战车千乘,士兵数十万人。

骄奢淫逸的秦二世闻听起义军逼近咸阳,如晴天霹雳,大惊失色。在都城空虚,调兵不及的情况下,只好依少府章邯之谋,赦免在骊山陵服役的几十万刑徒,封章邯为将军,临时组编军队阻击起义军。正在休整的农民起义军被突如其来的几十万秦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迫退出关中。在曹阳亭(今河南灵宝东北)固守、抗击秦军数十天后,又败退渑池。坚强不屈的周文在几经挫创、无粮无援的情况下,又率部与敌激战十余日,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

周文大军失败后,气焰嚣张的章邯带兵继续东进,围攻荥阳的农民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假王吴广意见不合,认为“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史记•陈涉世家》),竟假借陈胜之名杀害了吴广,结果导致这支起义军部队全军覆没。

形势就此开始逆转。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陈胜称王后,其思想逐渐发生演变,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比如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不久有人对陈胜说:“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当年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自此以后,“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王者”(《史记•陈涉世家》)。另一方面,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革命队伍内部的离心倾向也在滋生蔓延。陈胜派往各地的将领各存异心,争相称王,起义军内部公开分裂。如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市虽未自立为王,却立了魏国后裔宁陵君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与此同时,群起响应的各地英豪也不再听陈胜节制,直接孤立了作为反秦主力的陈胜“张楚”政权,给了秦军反扑的机会。

秦将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即倾全力进攻陈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12月,陈胜亲率农民军将士与秦军展开激战,虽奋力拼搏,终究未能挽回败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准备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没想到,竟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杀害,成为千古遗恨。

陈胜被害,激起其旧时侍从、将军吕臣极大悲愤。他在新阳(今安徽界首北)重举义旗,组建“苍头军”,从秦军手中夺回陈县,处死了投降秦军的叛徒庄贾,重新竖起“张楚”大旗。原奉命东下发展的部将召平,也假借陈胜名义,拜原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为上柱国,使之渡过乌江,西上击秦。反秦斗争再次恢复生机。

陈胜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兵败被害,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但他点燃的反秦烈火烧红了大半个中国。“陈胜虽死,其所置遗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史记•陈涉世家》)三年后,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杀入咸阳,推翻了暴秦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30户丁役守护陈胜墓,并按王侯待遇对陈胜年年杀牲祭祀。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他是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吕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被关进牢里,但得到了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救宋江,李逵大劫法场,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但因老母在沂岭被老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只老虎。李逵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他也是一百零八将之一,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上应天杀星。[1]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李逵是《水浒传》成书之前便已在文学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现的人物,但《水浒传》对其进行了很明显的加工塑造,使他成为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同时又鲁莽好战的性格鲜明的角色。[2]

中文名

李逵

别名

黑旋风、铁牛

饰演

董子武、赵小锐、康凯

性别

登场作品

《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

身高

190.08 cm

民族

籍贯

山东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今山东省沂水县)

相关事迹

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等

星号

天杀星

梁山排名

22

兵器

鬼王斧

官职

镇江润州都统制

所处时代

北宋

挚友

鲍旭

人物关系

李达

哥哥

秦明

好友

燕青

好友

相关视频

3.3万播放|11:33

水浒传大结局:李逵临终含泪说出13字,悲凉扎心,说透宋江为人!

2万播放|01:59

李逵临死含泪说出22个字,悲凉扎心,道出宋江本性!

21.2万播放|03:18

梁山有五个最凶残的好汉#星知计划##一本好书#

1万播放|08:52

李逵:水浒中下场最惨好汉之一,被人挑断手脚筋,犹如待宰的野猪

9556播放|02:45

水浒传:新婚之夜,扈三娘大战王英,李逵喝酒观战!

6161播放|22:21

水浒:李逵大碗喝酒,这边还烤着两个大肘子,真是会吃

1.7万播放|03:28

燕青给李逵扎了个双马尾,结果差点把自己笑死,还夸李逵像钟馗

8.9万播放|01:44

同样是打虎,李逵比武松多打死3只老虎,为何武松却更出名?

2.6万播放|00:43

没头脑的李逵为何从来不敢在武松面前放肆?

12.4万播放|02:57

梁山有三大杀星,其中有一位女将,第一当之无愧#星知计划#

查看更多

相关星图

《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

共108个词条

100.6万阅读

宋江

诨名:及时雨、呼保义

卢俊义

诨名:玉麒麟

吴用

诨名:智多星

查看更多

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

共602个词条

18.4万阅读

宋江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一位。宋江

卢俊义

卢俊义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绰号“玉麒麟”。排位第二,天罡星。仪表堂堂,重情重义,感情内敛含

吴用

吴用,表字学究,绰号智多星,道号“加亮先生”,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吴用原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

查看更多

人物外貌人物起源人物经历续书形象戏曲形象影视形象人物评价后世影响TA说

人物外貌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人物起源

与很多《水浒传》人物一样,梁山好汉李逵这一形象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根据《宋史》等记载,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头领有三十六人,但多数姓名并无记载。[3][4]而史载两宋之交的确有一名为李逵的将领,有学者将其列入李逵可能的历史原型中,但除了年代接近和姓名相同,此李逵与《水浒》之李逵并无任何相符合之处。[5][6][7]

元杂剧《李逵负荆》

而在宋元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最早出现了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其中包括了“黑旋风李逵”。[8]在大约同一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李逵也作为宋江部下之一出现,但并无专门情节。[9]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2]

在元杂剧中,李逵的形象很快丰满起来,现存的资料显示,与水浒故事相关的剧目中,以李逵为主角的占据极大比重。[10]著名的剧目包括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等。总体来说,前期的剧目中,李逵多为风流才子形象,后期的形象则逐渐趋近于“憨傻大汉”。这一演变,为《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奠定了基础。而部分元杂剧中的李逵情节也进入了《水浒传》之中。[2]另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著名剧作家朱有炖也作有《黑旋风仗义疏财》,此剧与《水浒传》小说面世的先后顺序尚有争议,但应是取材自宋元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的水浒故事,而没有受《水浒传》的较多影响。[11]

李逵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水浒好汉,属他最具传奇!

白马晋一

赞78

阅读1万

人物经历

《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这一文学形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以下情节是根据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概括的。其他现存版本中,起源较早的百回本内无征田虎、王庆部分,简本(文简事繁本)系统中的征田虎王庆部分与《水浒全传》不同(一般认为“全传”本是根据简本改编),金圣叹评本(70回本)无大聚义后情节。[2]

初次出场

李逵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长名为李达。李逵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当一个小牢子,与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神行太保”戴宗相熟。[12]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条)》邮票

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戴宗相见。在戴宗的引荐下,李逵认识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拿去赌,李逵对其慷慨极为拜服。紧接着,三人又到琵琶亭饮酒,宋江要吃鲜鱼,李逵便去讨,却听说要等鱼牙主人来了才能卖。李逵因此发怒,后来鱼牙主人“浪里白条”张顺见他捣乱,便与他厮打起来,从陆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来叫停。从此张顺也与三人成为好友。“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节,因为场面精彩,后来常常成为水浒题材的绘画、影视重点表现的情节。[12]

江州劫法场

数日后,宋江酒后在浔阳楼上题反诗,被无为军在闲通判黄文炳解读为反诗,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发,宋江因此被打入大牢。其后戴宗为救宋江,传了一封梁山泊造的假信,亦被黄文炳识破。宋、戴二人被判死刑,押到十字路口待斩。[13]

李逵塑像

李逵(张砚钧绘)

为救二人,梁山二十余条好汉赶到江州,劫了法场。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动的情况下,也独自从预先藏身的楼上跳下,砍翻两个刽子手,与梁山众人同时在法场里厮杀。救出宋、戴二人后,李逵杀得性起,逢人便砍,梁山首领晁盖对他喝阻也无效。其后李逵和梁山众人打入无为军,残杀黄文炳,并从此与江州的张顺等人随宋江上了梁山。[14]

沂岭杀四虎

沂岭李逵杀虎雕像

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八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15]

李逵杀虎之事惊动了周围一带,由于李鬼老婆的告发,当地曹太公用计将他捉住。沂水县知县派都头“青眼虎”李云将他押送到县里。李云在押送李逵的路上,遇到早已得知此事的朱贵、朱富兄弟,被麻翻。李逵因此被放出,李云、朱富也因此上了梁山。[16]

李逵也曾打虎,为何没成为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呢?

萌书生

赞64

阅读1.1万

高唐李逵、柴进雕像

杀害小衙内

之后,李逵参与了梁山三打祝家庄等行动,杀祝龙、祝彪等,灭扈家庄。[17]

李逵听从吴用的吩咐,为了让朱仝上梁山,杀了沧州知府之子小衙内。朱仝深恨李逵,欲要以性命相搏。李逵因此留在柴进府上暂避。[18]

《水浒传》李逵鲁莽?在处理这件事上,他的睿智堪比宋江

萌书生

赞38

阅读6444

怒打殷天锡

李逵在柴进庄上住了一月。期间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因被高唐州新任知府、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仗势欺压而气死,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导致柴进被捕入狱。为了救柴进,梁山发兵攻打高唐州,却因高廉会妖法而受阻,于是李逵与戴宗受命去蓟州请公孙胜来破高廉。[19]

斧劈罗真人

戴宗以神行法与李逵一起前往蓟州,并在路上利用神行法作弄了李逵一番,将李逵整治地服服帖帖。两人见到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后,因罗真人不放公孙胜走,李逵一气之下斧劈罗真人,却被罗真人以道术教训一番。罗真人表示李逵是天杀星下凡,“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20]取得公孙胜出山后,在返回的路上,李逵又与“金钱豹子”汤隆结拜,并带其上山。此后公孙胜以罗真人所教“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李逵为了弥补过错,到井下救起了柴进。[21]

《水浒传》罗真人为何惩罚李逵?这其中的事儿大了去了

萌书生

赞29

阅读7625

大聚义

晁盖在曾头市中箭,宋江暂代寨主之位后,一日宋江、吴用听做道场的和尚说起卢俊义,便决定赚其上山。吴用与李逵扮成算命先生和哑道童到大名府,把卢俊义诱到了山上。后来卢俊义因吴用所题反诗以及总管李固叛变被抓,差点送命。梁山两次派兵攻打大名府,李逵亦在其中。[22]

《于文龙水浒人物谱》中的李逵

后来凌州单廷珪、魏定国受命征梁山,李逵独自下山,企图去凌州斩杀二将。路上劈了未上梁山而自称“梁山好汉”的韩伯龙,又结识了焦挺、鲍旭,并将他们带上梁山。[23]

后来水火二将被关胜收服,也上了梁山。梁山打破曾头市,又打了东平、东昌二府之后,一百单八将大聚义。根据天降石碣名号,李逵为“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排名二十二,又获步军头领之职。[24]

元夜闹东京

大聚义之后,在菊花之会上,宋江提出招安之事,李逵大闹以示不满,宋江假意要斩其头。[24]

第二年元宵,宋江等人去东京看灯,李逵也要跟随。到了东京之后,宋江等与名妓李师师见面,李逵见了大怒,先打翻在附近的杨太尉,又放火并大闹。幸得梁山军马到城下将众人护送出城。[25]

接下来的“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黑旋风乔坐衙”“燕青打擂”几个故事,都是以李逵和燕青为主角,与全书主线关联甚少的情节,而且多数都很可能直接取材自元杂剧故事。其中“双献头”一节为李逵误信他人所言,以为宋江强抢民女,要杀宋江,后来得知是他人冒充之后,杀了冒充者,回山负荆请罪,应取材自元杂剧《李逵负荆》,这一故事通过戏曲等的传播,在后世流传甚广。[26]

南征北战

朝廷第一次到梁山招安之时,态度恶劣。李逵愤怒,将诏书扯得粉碎。[27]后来童贯带兵攻打梁山,李逵与几名步军将校樊瑞、鲍旭、项充、李衮配合作战,有斩杀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等战绩。[28]

共16张

各种李逵画像

后来梁山受了招安,在水浒传简本中,曾杀死轩宗朝、于立、王石、史定、张经祖。李逵以梁山军的一员,参与了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之战,仍常与鲍旭、项充、李衮配合,杀敌破阵,战功卓著。在征讨辽国时杀死贺云。征讨田虎时杀死桑英、郭信。征讨方腊时砍死高可立、赵毅。其中征讨田虎之时,有内涵曲折的“李逵梦闹天池”一节,写李逵在梦中见到母亲、杀了奸臣恶霸等,又得到“要夷田虎族,须谐琼矢镞”的暗示,引出后来成为张清妻子的琼英。[29]

饮毒身亡

征方腊结束后,梁山头领只有少数存活,李逵是其中之一,获封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后来蔡京、高俅等人,以御酒之计,要毒死宋江。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便请他到自己所在,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后来果然毒发身亡。[30]

李逵喝下毒酒是心甘情愿的吗?他临死前所说的三个字,就是答案

庄生晓梦

赞147

阅读1.5万

立下汗马功劳却获毒酒一杯,李逵冤不冤?

写乎

赞546

阅读6.4万

因为做了此事,水浒传中李逵才不负其“天杀星”的美誉

历史大学堂

赞156

阅读2.7万

《水浒传》李逵的看透与放下,不比武松差,随宋江死很明智

萌书生

赞35

阅读8039

你知道《水浒传》里宋江手下有个敢死队么?李逵和鲍旭是正副队长

写乎

赞31

阅读8432

李逵

续书形象

李逵在《水浒传》70回本(金圣叹评本)的各种续书中都延续了原著里鲁莽、直率、勇猛的特点。李逵有出场的70回本续书包括了《荡寇志》《残水浒》《水浒新传》《贼三国》等。[31]其中在《荡寇志》中,李逵是在梁山被荡平过程中没有阵亡,最终被押赴汴京处死的少数好汉之一。[32]

李逵画像

至于百回本续书,因李逵已饮毒酒身亡,无法再次出场。但是明末清初陈忱的百回本续书《水浒后传》中,李逵与宋江、花荣一同在李俊梦中。续书中李逵的具体结局如下:

[33]

《荡寇志》:于汶河渡被召圻、高梁、唐猛协擒,押赴京城凌迟处死。

《残水浒》:与王英吵架时因暴出杀死扈家老小之事,扈三娘知道后趁他在后泊洗澡时将他射死并砍下他的人头。

《贼三国》:攻邺城时被典满擒住,绑在城上作为要挟宋军的人质。但他至死骂不绝口,无一字呻吟。最终被曹兵乱刀任人宰割,血肉模糊,惨毙城上。

《水浒中传》:授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临死前恐他谋反,请他去楚州服毒酒。他吃酒后头昏,宋江让他去睡了个半时辰,最终他在睡梦中大叫一声,肠断气绝而亡。

《水浒新传》(张本):在金营被金人走狗范琼威胁,因不愿投降金国,与宋江喝鹤顶红毒酒自尽

《水浒新传》(褚本):因不满宋江招安政策下山,要杀上东京,最后在五里岗战败身亡。

《后水浒传》:托生为天蓬曜星刮地雷黑疯子马癃。

戏曲形象

李逵是元杂剧中的重要角色,但在《水浒传》成书后,因为书中塑造出相当数量形象生动的人物,而李逵的形象也逐渐定型为文化程度较低的鲁莽汉子,所以在后来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水浒戏中,李逵的显要程度有所降低。[2]但也仍是较重要的角色。如在明代杂剧《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李逵担任梁山军征辽先锋,戏份、唱词较多。[34]

京剧中的李逵

在清朝至近现代的戏曲中,也有不少以李逵为主角或重要配角的剧目,其中多数直接来源于《水浒传》情节。以京剧为例,就有《闹江州》《丁甲山》《李逵探母》《黑旋风李逵》《李逵大闹忠义堂》等著名剧目或名段,情节基本集中在江州劫法场到李逵下山接母部分,或大聚义之后的杀冒充宋江抢民女者的情节(即”李逵负荆“故事)。[2]

在京剧中,李逵属于架子花脸,表演中重念白和工架,唱腔不多。京剧名家袁世海即很擅长李逵戏。[35][36]

关于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是谁,汉代人物闫俊平简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揭开古代名人少有人知的神秘一面,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人物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