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杭州有名的算命先生,狱中和算命的唱词(杭州算命师傅)

上海市 供应 钱眼商机分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杭州有名的算命先生,以及狱中和算命的唱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越剧***何文秀***狱中和算命的唱词越剧何文秀算命台词历史上的盗墓高手

狱中

算八字只有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合理 更准确 答案在这里

天昏昏,地沉沉,日月无光,飞来祸,冤狱深,愤对上苍,愤对上苍!我文秀,与世人,素无怨恨,三春日,哪来这,无情风霜。昨日里,与娘子,互诉衷肠,张管家,送来了,请帖一张,我过府,去赴宴,饮酒过量,昏沉沉,卧书房,醉入梦乡。谁料想,醒来时,祝从天降,但见梅香一命亡,道道绳索将我绑,踉踉枪枪到公堂,详什么因奸不成枭梅香,那海宁县毒刑逼供我身难挡。如今是,冤沉海底天理何方?为什么无辜人遭此灾殃?遥念兰英难相见,高墙铁窗隔阴阳。要聚首除非是梦里鸳鸯,梦里鸳鸯!清白人怎遭之不白冤枉!

王德:(唱)命悲凄祸临门,暮年失子痛难忍,更可叹,我儿病死无钱葬殓,今日我狱中当值,意乱纷纷,王兰英:(唱)昨日里你赴宴不归我急断肠,多方探听音讯渺茫,今日里店小二仗义把路引,我才赶来狱中探夫郎,谁料你,披枷带锁遍体伤,官人啊,你无故怎会犯法网,何:(唱)那一日张堂设宴殷勤让,我情意难却酒过量,醉卧书房想不到横祸从天降,兰:(唱)官人啊,可叹你我太善良,看不透张堂人面售心肠,那一日你受骗张家去赴宴,贼张堂,夜半三更进店房,逼奸不成心怀恨,定是他设计害夫蒙冤枉,何:(唱)却原来,我错将鸱枭当凤凰,贼张堂毒如蛇蝎狠似狼,兰:(唱)官人啊,我要上府衙去告冤状,何:(唱)张堂奸诈须提防,你若是抛头露面去杭城,只怕是羊落虎口鱼如网,娘子啊,你休流泪,忍悲伤,我肺腑之言你记心上,我已成冤狱无生望,你速离海宁免灾殃,往事且当梦一场,你回转家乡伴高堂,休将文秀再思念,我愿你另配良缘,重选郎,兰:(唱)官人啊,患难夫妻情谊长,我岂能另抱琵琶别嫁郎,我腹有身孕已三月,何:(白)娘子,(唱)我伸冤雪恨有希望,娘子啊,多珍重,节哀伤,生下儿女好抚养,若能够,无病无灾长成人,要叫他,两代深仇不能忘,合:(唱)生离死别欲断魂,相逢只待梦三更,王:(唱)他那里,满怀悲愤吐怨声,我这里,心潮起伏恨不平,何文秀分明是无罪人,我落井下石心怎忍,只道是欺天难欺心,(白)也罢(唱)当机立断主意定,王:(唱)你休惊怕,莫担心,王德不杀无辜人,老汉我,长年当差在公门,见过了多少黑暗事不平,那张堂伤天害理情不容,我就是失娇子也不昧良心,纵然是,眼前冤狱无力平,老汉我,我也要救你去逃生。

算命

何文秀:清早起来出了城,要劝慰我妻王兰英,白布招牌手中拿,善观气色写分明。急急行来不停留,九里桑园叫算命。白:测字算命啊--王兰英:耳听有人叫算命,想起我夫何官人,我看他平日毫无夭寿相,为什么青春年少就丧了命,啊呀,丧了命。看来面相难作准,看来生死早注定。何文秀:命中好来命中坏,吉凶祸福能料定,算得准来再付钱,算不准来不要银。王兰英:先生自称算得灵,请他与官人算一命,怎奈是家道贫穷日难度,哪有银钱来算命。何文秀:我这里声声叫算命,不见杨家有动静,难道兰英未听见,难道家中无有人,哦,想起了杨家家道贫,莫非是无有银钱来算命。我本是京都出来的王先生,特到海宁来扬扬名,大户人家叫算命,命金要收五两银。中等人家叫算命,待茶待饭待点心。贫穷人家叫算命,不要银子半毫分。倘若家中有小儿,先生还要送礼金,倒贴铜钿二十四文,送给小儿买糕饼。王兰英:先生说话真奇闻,句句打动我兰英心,既然是穷人算命不要银,还是请他算一命,待我上前启柴门。何文秀:测字看相,算命呀--王兰英:不可啊……想起了我是青春守寡人,倘若先生年纪轻,这流言蜚语我更难禁。何文秀:声声高叫无人应,倒叫文秀心不定,难道我今日虚此行。放声再叫各位听。我的算命非别人,冤枉大事也算得清。王兰英:冤枉大事也算得清,看来这先生有本领。我还是禀明婆婆将他请,算一算我夫的冤枉何日申!何文秀:待我算来。时辰八字排分明,文秀要算自己的命,别人的命儿我不会算,自己的命儿我算得准。杨妈妈白:先生侬请坐,请坐。何文秀白:啊,妈妈我一不褒奖,二不奉承,照命直算。妈妈听道:左造男命二十一,命里规定说终身,他祖上家业全无份,自立成家闯前程。出身原是官家子,父母爱他掌上珍,上无兄来下无弟,他是无姐无妹独一人。一周二岁娘怀抱,三周四岁离娘身,五岁六岁无关口,七岁八岁上学门,九岁十岁有文昌关,十一十二倒安宁,十二算到十七岁,白:哎呀,妈妈。杨妈妈白:作啥?何文秀:十七岁上有灾星!杨妈妈白:灾星,啥个灾星啊?何文秀:十七岁命犯天狗星,无风起浪波涛生。朝中奸贼来残害,害他全家一满门,只有此命能逃生,他是穷途落魄去飘零。可比瞎子过竹桥,破船渡江险万分。幸得红鸾喜星照,路逢淑女私赠银,男无聘金为表记,女无媒证自成亲。杨妈妈白:哈,哎呀,勿错,先生呀,侬算格和我干女儿讲的来是一点都不错。先生,那后来呢?何文秀白:待我算来。唱:十七算到十八岁,哎呀,妈妈!十八岁又逢大难星。牢狱之灾飞来祸,人命官司带在身。命犯小人暗相害,受屈含冤命难存。王兰英:我那屈死的官人哪……杨妈妈白:啊呀,她又哭了。何文秀:耳听娘子哭悲声,文秀心中实不忍。我只能借着算命暗相劝,劝慰娘子莫伤心。白:啊,妈妈,此命是还好呀,是还好。杨妈妈白:啥,人也死了,还好得出来。何文秀:幸亏又逢贵人星,贵人相救得重生,十八过去十九春,独占青龙交好运,今年正当二十一,金榜得中做公卿。目下夫妻可相会,破镜重圆得欢庆。杨妈妈:啊呀,好哉。先生说话不中听,胡编乱造哄骗人,我女婿死了三年整,哪有人死再复生。何文秀:妈妈,你们休要不相信。我此命算来一定准,他命中实在不该死。目前还在世上存。

何文秀

出处:《何文秀玉钗记》本质:越剧传统剧目

剧种:越剧改编者:陶贤

第一场遇霸

何文秀:(白)娘子,随我来(唱)轻舟越过千里路岸上风光美如图。

王兰英:(唱)望长空,双双燕儿冲霄过,它也是,夫唱妇随奔前途。

何:(唱)看池塘,鱼儿对对戏碧波,它也是,情投意合永相和。

何:(唱)娘子啊,行来已是海宁城。

兰:(唱)官人啊,晚霞满天早投宿。

何:(白)仁翁(唱)小生名唤何文秀,祖籍家乡在常州,雪案萤窗几春秋,书剑飘零系乡愁,今日里,赴京待试过宝地,欲洗风沙把旅店投。

张堂:(唱)旅店繁杂不方便,寒舍宽敞客可留。

何:(唱)我与你,萍水相逢怎打扰.

张:(唱)我对你,一见如故喜心头,今日有缘来相识,愿订金兰结知友.

何:(白)还未请教仁翁尊姓.

张:(唱)姓张名堂阀阅后,愿与你,吟诗会文共相守.

何:(唱)他那里一片殷勤情谊厚,快心热肠世少有,盛意相邀怎相却,(白)哎呀,不可啊,(唱)异乡客地,行止谨慎免疏漏,(白)仁翁(唱)我携妻挈眷同行走,这海宁不能多居留,打扰仁翁不相宜,旅店小憩无苛求,知遇之情感不尽,这邀留之情我心领受。

第二场中计

王兰英:(唱)官人勤读惜寸阴,我亲奉香茗敬夫君。

何:(白)如此有劳(唱)娘子昔日里,梁鸿孟光传贤名,今日里,文秀何幸配兰英,你本名门千金女,我是穷途落魄人。

兰:(唱)知音何必论门庭,何况你,满腹经论有前程,你虽是,合家受难遭颠沛,定能够,驱散乌云见光明。

何:(唱)恨严嵩,结党营私专朝政,害得我,父母双亡祸灭门,为谋生,我渔鼓简板吐不平,道情唱到绍兴城,得遇娘子怜忠良,牡丹亭上赠花银。

兰:(唱)想不到,爹爹误认有私情,整家规,要逼你我江中沉。

何:(唱)幸蒙岳母明大义,黑夜相救双逃奔,从此是,同命相怜共相依。

兰:(唱)从此是,形影相随心连心,我怜你,龙困沙滩难飞腾,我敬你,胸怀鸿图志凌云,仰慕情深托终身。

何:(唱)我是因祸得福结良缘,娘子啊,你为我,断了堂上父母情你为我,抛头露面走风尘,这恩重如山无以报,我魂梦不安心不宁。

兰:(唱)官人啊患难夫妻共死生,道什么谢来讲什么恩,愿只愿,你春风早得意,我离乡背井无怨声,愿只愿,恩爱夫妻能白首,我受苦受难也甘心。

何:(唱)娘子勉励谨记心,我和你,生死祸福永不分,有朝一日步青云,我定要,整饰朝纲除奸佞,到那时,伸冤雪恨报父仇,凤冠霞帔谢夫人。

兰:(唱)飞针线,为官人缝制罗衫,明日里,重束装,再度关山,但愿得,遂壮志,云开雾散,衣锦归,谢高堂,骨肉重圆。

兰:(唱)樵楼二更响耳畔,独对孤灯心绪乱,想起了店家方才吞吐言,愁云阵阵心头卷,灯残更见月临窗。

兰:(唱)玉漏三更心愈寒,左等右等夫不转,望穿秋水坐立难安,莫不是,官人他吟诗会文误时间,莫不是,今夜晚忘了叮咛把杯盏贪,莫不是,那张堂另有巧计内中瞒,莫不是,鸿门宴,酒席之间起祸端,夜愈深心愈寒,等得我愁肠百转,神思昏倦。

张:(白)小娘子啊,(唱)你夫量小酒喝醉,在我府中昏昏睡,怕你在店挂心怀,我特地夜半送信来。

张:(唱)你独守空房夫不回,冷清清,还是区区来作陪,小娘子啊。自从那日将你会,我神魂颠倒把相思害,今夜你夫不能归,天赐良机莫相推。

兰:(唱)你色胆包天无羞愧,枉穿衣冠是兽类,调戏民女该有罪,唤地保,绳捆索绑送衙内。张:(唱)我父为官列三台,干爹严嵩居相位,一呼百喏谁敢违,你叫破喉咙无人来,来来来,今宵织女把牛郎会,明朝保你有富贵。

扩展资料:

《何文秀》是越剧的传统戏。原来有上下两本,分两晚演完。上本描写何文秀本是官家子弟,父亲做大官,自己是秀才。后来受奸臣严嵩之害,全家遭殃,只有何文秀逃出来,靠唱道情维持生计。

那天王兰英的父亲做寿,叫何文秀来家唱道情,王兰英见何文秀身世可怜,又有才有貌,叫丫鬟领他到花园相见。当时出于同情和爱慕,赠银给他读书赴考。谁知被王父撞见,认为女儿与唱道情的穷小子私订终身,辱没了门风,把何文秀与王兰英装在麻袋里沉入水中处死。

王母疼爱女儿,暗地命总管撩起麻袋,救出二人,命他们成婚之后逃往外乡。

他们小夫妻逃到海宁。当地首富张堂依仗严嵩的势力,鱼肉乡民,无恶不作。他看中了王兰英,设计陷害何文秀。后来何文秀被狱卒(或解差)救出,王兰英也被开茶馆的杨妈妈救下。这是上本的故事。

何文秀二次遇救逃出以后,做了官(巡按),到海宁微服私访。他打听到妻子的住处,正逢妻子为他做三周年祭,他因张堂末除,怕走漏风声,没有马上和妻子见面、相认,却假装算命,替妻子写了状子,最后处决了张堂,夫妻团圆。

盗墓者的盗墓技巧(和你问的问题接近,其实不神秘),切忌模仿。

旧社会长沙盗墓贼的四字诀

跟北方洛阳、关中等地不同,南方许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阳铲”无用武之地,当地盗墓贼“因地制宜”,经过长期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一套觅宝、识宝的方法和技巧。湖南学者刘鸿伏先生与民间古玩文物贩子打交道多年,借机了解、研究解放前长沙周围地区的盗墓贼的办法和技术,归纳为“望”、“闻”、“问”、“切”四字诀。

“望”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无乎百发百中。据说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从者必云集左右。有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到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宝物必可使你我骤富。同行者均不信,此人于是跟他们打赌:若无古墓,自己输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后来他们卖给美国传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

“闻”即嗅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他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

长沙刚解放时曾枪毙一个老盗墓贼,他将一生所盗文物国宝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此人即是“闻家”,专盗汉唐以前大墓,出土器物只要一闻,便可准确断代。有个盗墓贼拿来几件古旧漆器,说是出自一个王侯墓中。他倚在烟榻上,边抽鸦片边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着说:“仁兄,你这漆器是在尿坑里沤泡过的,取出的时间应在七个月左右。”此人大惊失色,连称:“得罪!得罪!”

“问”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他们一般能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每到一处,均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身份拜访当地老人,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这种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

“切”即把脉之意。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是指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种功夫不仅需要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棺椁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中棺头椁尾,盗取葬品,前几年曾国藩墓即被用此法盗掘。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

盗墓觅宝之事古即有之,于今尤烈,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现在更趋现代化、智能化、集团化,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用汽车、摩托车、手机,因而打击盗掘古墓、贩卖走私文物的斗争更为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听雷声,辨墓地

《清稗类钞•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披露了盗墓的技巧:”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

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焦喜曰:‘得之矣。……’。”

这个焦四不愧是个盗墓高手!他不但掌握了一般盗墓人都会的分辨土质、土色的本领,还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帮他寻找坟墓的所在。比如“雷电”,焦四在雷雨天出去盗墓,他让跟他盗墓的人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雨过后,东边的人跑过来说,刚才打雷的时候,听到他哪个方位的地下有隐隐的声音想应和。焦四很高兴,说:“我们找到了!”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当大雷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共鸣,听起来好像是地下有东西和雷声相应和了。

盗墓活动的常规过程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年,以前那些发掘工作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盗墓实录”。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西。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下面就讲述整个盗墓的过程。

看地形

“看地形”,很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

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在探墓时,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挖洞口

探好位置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挖洞口了。厉害的盗墓者一个十几米的洞子挖下去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令人费解的是,就算墓地周围都是一片平原,全是很平整的土地,周围几百米、几里地也看不到有土堆。所以,土是不可能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谁也看不到,这样高超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有的洞口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

进入墓室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心里就有数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都在土里)。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这是因为那时的墓大多采用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的,有两米多厚。这样就需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就要找其他地方往下打了。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

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就要再挖一个竖井和一个横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但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

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相当不简单。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着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

盗墓活动的行规和工具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

盗墓贼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勾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但奇怪的是父子关系的较少,这也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盗墓工具的演进

解放前的盗墓贼,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要太多,时间是一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

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

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关于洛阳铲的由来,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农民叫李鸭子,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双方见面打个招呼,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以便插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于是他找了张纸,贴着铲夹画出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于是得到广泛“推广”。

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它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在近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

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这几个人各有分工。

现代盗墓贼的盗墓工具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南浔不光是有高官和富豪,还有著名的 南浔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