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一个时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个小时几个时辰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一个时辰是多少小时古代时间称呼:
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是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
一小时是半个时辰,一刻为十五分钟。20点整是戌时;20点30分是戌时两刻。
拓展资料: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明末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在古代,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有八刻,一刻有十五分钟。每一个时辰分别对应一个生肖属相,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已时、午时、末时、申酉时、戌时、亥时。
在西周时,使用的是十二时辰制,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后来,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子时为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丑时为一至三点为,寅时为三至五点,依次递推。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历法上的十二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东南西北分别为卯位、午位、酉位、子位。所以人们便用太阳在天空的方位来确定时间。且在钟表刚传入中国时,时辰被称为“大时”,钟表上的钟点叫“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慢慢消失,“小时”却流传了下来。
一个时辰是两小时,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中医养生时辰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扩展资料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汉书·翼奉传》中载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辰
参考资料:人民网-“十二时辰”简史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