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三星庙里都是什么神(三星神像的寓意)

明日初五 周村 三星庙 接财神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三星庙里都是什么神的问题,以及和三星神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如何供奉福禄寿三星三星庙里都是什么神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十三星神

1、福禄寿三星一直是民间百姓最喜爱的神仙之一,有福禄寿三星照耀的地方就会有祥瑞的气息。对于如何供奉福禄寿三星,有些人就完全不知道了。不急看看我的总结吧,希望能帮助到你:

跟着陆游玩转严州 梅城又要多一个新地标啦 这条街竟藏着这么多故事

2、摆放福禄寿三星的时候,应该要向着自己的屋内,不要向着屋外面,要是将三星面向外面有着送财的意思。福禄寿三星的正确摆放位置是:福在中间、禄在左边、寿在右边。福禄寿三星摆放时千万不要低于人的头顶,因为福禄寿残心属于天神,可以在摆放的时候高于头顶,千万不能低于头顶。

3、福禄寿三星象征着:多福避难、吉星高照、福大财多、长命百岁,将福禄寿三星摆在家中,可以增添福气、财运、寿元。在福禄寿三星中,其实只有禄星才是正直的文财神,其余二位是主福气及寿元增添之神,所以摆放时,要三星共存,心诚三星拱照的样子,寓意着满堂吉庆,自然财运也就有所增加。

4、供奉福禄寿三星时,最好用铜制的香炉和长明灯,供奉的食物要是糕点和甜食,最好在放些小饰品,也都是必须的。

5、最后可以在无相铜炉官方网站请几盒纯天然的财源香来供奉福禄寿三星,因为香是信使,用纯天然的植物香来供养,效果好过化学香,建议你试试请几盒回来供养福禄寿三星,为自己增福添寿涨财运。

三星庙里都是什么神?

三星庙位于周村南下河鱼子沟河畔,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庙宇之一。

这座庙规模不太大,但处在周村市区最低处,旧时绿水环绕,清泉拱卫,东望周村城拔地而起,西观白云山云遮雾罩。更兼院中有井一口,水极为甘美,又可疗疾,被称为神水井。井壁上造一神龛,其中供水官神像,即为周村著名景观之一:庙中有井,井里有庙。

庙中主建筑为座北向南之大殿,殿中古时供有福、禄、寿三星神像,各高一米三左右,为木雕彩绘,外罩袍服,皆笑容满面,不似其他庙中之神,令人可怖。三星之中,福星,即天官居中,身穿大红一品大员官服,腰系玉带,手持如意,面上五络长须,一幅慈眉善目。

天官的来源不一。有的传说周幽王的谏臣唐宏,善主吉凶,死后成神,为天官;有的地方传说古时美男子陈子,娶三个龙女为妻,生子为天官、地官、水官;而有的史料则记载,古代天子尧创开平世界,死后被封为天官,因而天官生日为正月十五。古代为图吉利,作天官赐福的传说,天官遂为福星之神。民间又以汉杨成为福神。杨成是汉武帝时道州刺史,反对汉武帝从本州取矮民作玩物,被州人立祠供养,后流传全国。

禄星,民间称员外郎,不知具体指何人。员外郎是晋武帝以后所设的官职,原相当于侍郎之位,唐以后位侍郎之下。禄星神像穿此官之衣,手捧笏版,传说主人之官禄。

寿星即南极仙翁。寿星本天上星名,《史记》中记“于社毫有……寿星祠”。《索隐》曰:“寿星,盖南极老人之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也。”明代以后,寿星的形象为一长头大耳短矮身躯,手拄一杖,长眉飘髯,一幅慈祥老人之态。此像与禄星分别列于福星两侧。

据庙中现存同治三年重修三星庙之碑文所记,此庙初建于清康熙末年,经嘉庆、道光年两次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攻占周村,因庙中驻兵,受到严重破坏。周村商民于同治年间重新修复。今天的庙貌是光绪三十一年重修后的规模式样,解放后虽经住户修缮,基本轮廓仍保留了下来。大门一间,匾额上楷书“三星庙”三个金字,仍清晰可辩。门厅东西墙上砌有清同治、光绪年间重修的碑文,损坏不大。

院中那有名的神井仍在,但已成为污水池,井中小庙也难寻了。

庙之西北侧,原建有一小殿,名“泰山行宫”,现皆成居民住户,庙中东、西厢房及两厅,仍完整保留了下来,亦为居民住房。

在我国一般都是按照范围划分成四大星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按后把各个星区分成二十八星宿,而管理星域的都叫星君。比如我们在西游记里看到的黄袍怪奎木狼,毗蓝婆菩萨的儿子大公鸡昴日星官昴日鸡,在小雷音寺救孙悟空出金钹的亢金龙等等。

再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星群是北斗七星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天枢)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天璇)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天玑)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天权)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玉衡)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开阳)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摇光)

还有南斗流星,但南斗六星属于斗宿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说周村 周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少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