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什么叫共情能力(什么叫共情能力障碍)

我是有共情能力的ENTP正常吗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什么叫共情能力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共情能力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什么是共情力什么是学生的共情能力什么叫共情能力

共情力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想法,并且能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的能力。

都说共情能力是高级情绪,可是为什么共情能力却总让人痛苦

随便举几个例子——

朋友跟你倾诉她倒霉的一天,你却觉得为什么这么好笑;

闺蜜失恋了,越说越伤心,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你去不知道如何安慰;

相约去看爱情电影,演到动人之处朋友早已哭红双眼,你却……

站在别人的角度,感受别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怎么就这么难?有时甚至到了怀疑自己冷漠无情的地步。其实,我们不是冷漠无情,而是共情力低。

人与人的交往不仅需要真诚,善良,情商,智慧,更需要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可以让人们互懂互爱,拉近彼此的距离,减少冲突,从而使人际交往变得简单而纯粹。

当你对他人共情的时候,也是他人最容易感受到你的关心、理解和爱的时候。

很多人都知道情商和智商一样,通过后天锻炼能够得到提升,而共情能力则是情商的基础,一个情商高的人往往共情能力也是很强的,所以家长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共情的话,长大了自然就会发展出很好的情商。

那么什么是共情能力呢?中国的很多成语都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这种能力,比如说“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恻隐之心”等,如果是用心理学的词汇来讲,就是“同感”“同理心”“同情”,听话者能够设身处地的将自己放在说话者的角度,想他所想,感他所感,对他人情绪情感有极高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共情能力也被称为移情能力,共情能力高的人能够及时感受到对方的情感,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情感需求。

一个人如果共情能力差,就会表现出冷漠,刻薄,对别人的伤心视而不见或者不会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处境。长大之后就会表现为社交能力差,说话不顾别人感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低”。

共情是人与人情感链接的纽带,具有共情特质的人对别人的体谅,理解和关心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接纳,从而让对方也能产生愉悦感,这样久而久之一个人的影响力和其所具有的共情能力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也就能积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就是为他们将来复杂的人际关系打好基础,让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越来越顺畅。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拥有共情能力的孩子,遇事是如何处理的呢?

共情,是情感的共通

疫情之下,高中生刘奕良给身在一线的母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信中,他回忆着自己的成长过程,从记事开始,身为军人的母亲一直在和“天灾人祸”进行斗争,母子两人聚少离多。

而当得知母亲又要奔赴湖北前线的消息时,刘奕良以“出去转转”为借口,只是为了掩饰心中的不舍和眼角的泪水。

作为一个普通的儿子,他多想让妈妈留下来,陪自己一起走过最关键的高中时光,但是作为一个英雄的儿子,他又一次选择了隐忍。

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刘奕良一直在表达对母亲做法的理解和支持,甚至预想到读信的母亲会流泪,预先安慰母亲。

读完这封长信,见惯了生死的母亲已经泪流满面,她说:他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以为他还很单纯,没想到他反过来给我鼓励。”

亚瑟•乔拉米卡利说:情感上的被理解绝对更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

正是因为他能够明白对方的感受,理解别人的处境,才宁愿掩埋心底的落寞,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和无数英雄背后的守护者一样,悄悄长大。

如何培养孩子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情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影响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和社会交往的品质。

如果说习惯决定性格,那么塑造性格的,就是家庭。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呢?

●增加父母的陪伴王欢老师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学会跟家庭的交往、跟家族的交往、跟社区的交往、跟学校的交往以及跟社会的交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是通过与爸爸妈妈之间的交往开始探索和这个世界的交往方式,逐渐地,他们会不断扩大交往范围。“黄小厨”黄磊的育儿理念一直很受人称道。他非常注重亲子相伴的时光,还在微博中说到:不管是作为《小别离》和《小欢喜》里的父亲,还是生活中孩子们的爸爸,我都坚信生活是一场陪伴彼此的美好旅行。在这样一场“旅行”里,有着相亲相爱的家人,有着沿途的无限风景,每一件事都是共同的回忆,彼此情感的共通,塑造着孩子的共情。我们总是责怪孩子只会低着头看手机,不会理解别人,甚至对身边人的付出视若无睹,其实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的有效时间太少。当忙碌成为亲子间最大的问题,当命令成为彼此沟通的阻碍,孩子便无法再对我们敞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的,只能是疏离、反感和抗拒。

●为孩子树立共情的榜样

《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中指出“儿童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可以让他们学会共情能力及利他行为。”生活中也能够经常看到孩子的行为和性格都是与家长如出一辙,正所谓“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比如家长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看电视剧也能流眼泪,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电视剧人物当中去。家长和家里的老人比较亲近,孩子也会如此,去关心长辈。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的重要一点,就是家长自己先要情商高,在孩子面前展示什么叫做感同身受,从行为上为孩子做正向引导。

●正确的关注和强化孩子的共情行为除了做好孩子的榜样之外,父母还应该经常向儿童做出共情行为的表扬和鼓励,在孩子面前赞赏那些共情能力高的人,从而引导孩子主动去做一些共情的行为。

激发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在为别人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够获得的成就感,他们就会愿意继续做下去,久而久之共情能力就会成为一种自我强化,不需要家长监督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

●角色扮演,换位思考

哈佛第25任校长科南特说:做人的道理,就在于不妨碍他人的权利,同时又能达到自己的愿望。

在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中,很多孩子逐渐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能看到自己的得失,宣泄自己的情感。

家长可以运用角色互换的游戏方式,让孩子“演”一次别人的角色,体验别人的难处,降低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学会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感受。

好的教育,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有同理心的孩子,也是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孩子,他们的未来都不会太差。

共情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情感能力,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能设身置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在情感上与别人产生共鸣。

具有同理心、富有同情心,是共情能力强的人的显著特征。共情能力,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

共情能力强的人,通常都比较敏感,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情绪上和行为举止上的微妙变化。

共情能力强的人,一般都比较善良,内心比较柔软。如果是一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将自己放在第一位,待人冷漠自私,共情能力会极度欠缺。

共情能力强的人,是内心充满阳光和温暖的人。他们共情能力强,但并不缺乏理智。共情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是分离或者对立的两极,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共情能力强,并不意味着情商低,恰恰相反,共情能力强的人通常具有不低的情商。共情能力强的人,同样有清醒的头脑,有明断是非的能力。他们的共情能力再强,也不会任由感情的洪水泛滥。他们的“共情”,有一个理智的闸门,有一把情商的钥匙,不会失控,不会见人就打开,不会不分对象,对谁都“共情”,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对什么事都“共情”。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共情能力越强,其心智越成熟,判断能力越强。

一个心智成熟、辨是非、明事理的人,无论共情能力有多么强,内心多么善良柔软,他们也不会对自私、肮脏、贪婪、丑恶的思想和言行产生共情。他们的共情,不会对恶人开放,不会因恶事而产生。

如果把那种不分是非、不讲原则、一味讲究哥们义气的言行,视为“共情能力强”,这是对共情能力的曲解。

一个共情能力强的人,是心怀悲悯的人。他们总是容易理解别人的难处和不易,同情别人的坎坷遭遇,对别人的弱小和无助产生同情。他们越是理解别人的艰难不易及弱小无助,越是会对那些恃强凌弱、骄奢淫逸、极度自私的行为感到厌恶。

共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内心温柔的体现。一个人共情能力强,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会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因为别人的难过而难过,因为别人成功而欣慰。但这些情感体验,都是自发的,是内心情感自然流动的一部分,怎么会是一种“内耗”呢?

按照百度百科对“内耗”的解释,内耗,“特指因内部纠葛而形成的无谓消耗”。而共情能力无论有多么强,都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纠结,只会让情绪体验更深刻,情感更丰富,谈不上“无谓的消耗”。

如果与别人共情时,你会纠结、犹豫、矛盾、痛苦,那就证明,你的共情能力较弱,怎能称之为“共情能力强”呢?

OK,关于什么叫共情能力和什么是共情能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有共情能力的ENTP正常吗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