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什么是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术语)

心灵哲学的当代建构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什么是心灵哲学的一些知识点,和心灵学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什么是心灵哲学心灵是什么意思具体指的什么心灵哲学与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西方哲学部门中有一门叫「心灵哲学」的(The philosophy of mind)。它提出的问题是,世界事物都有物理的部分,但这众多的物理部分是如何统合的?例如当我在阅读时,眼睛在由左至右看,手指在翻动纸张,大脑在使用能量,血液在输送氧,肺部在呼吸,神经在细胞与大脑之间输送讯息,这一切都是物理的部分,但这一切物理的部分是如何统合而成为一次「阅读」的经验呢?与「我」有何关系呢?「我」是否在物理身体之外呢?身体死亡之后,「我」是否仍然存在呢?「心灵」与我的大脑是否是同一样的东西?「心灵」在哪里呢?我是否可以用我的「心灵」与别人的「心灵」沟通?或我们只是在猜想别人的「心灵」是如何如何呢?现代科技创造人工智能可能吗?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西方哲学中「心灵哲学」会讨论到的问题,它们牵涉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技等其它领域,但最主要是这些科目如何与我的「心灵」有关系。这些问题中最基本的一个是,心灵与我们身体的关系是怎样的?西方哲学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偏向肯定身体与行为的物理主义与行为主义;另一个方向是偏向肯定心灵的理想主义<或观念论)。当然,还有很多的哲学家是兼论两者的二元论者。先说物理主义,他们肯定只有身体和行为才是最真实的,思想与情感等东西都是由物理性质的身体所形成,如大脑的电子脉冲,肌肉的化学反应等物理现象会形成我们各种思考和情感反应。他们提出两个实例证明此说,一是用电流刺激大脑,对人的性情有所影响,现代医学上是有用这个方法来医治一些情绪低落的病人的。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大脑严重受损的人,受损前后是完全两种模样的,受损后甚至是否可被称为「一个人」也有问题。总之,所谓一个人就是大脑加身体加神经系统。相信我们都不反对人是有大脑、身体、神经系统的,但除此以外,真是没有其他成分吗?一名母亲抱着她的婴孩在胸前慢动作左右摇摆,你是否只见到一名中年妇女双手屈曲紧扣,手上放置了一名重十多磅的婴儿在作四十五度和每秒一下的摆>动呢?难道你看不见她的动作流露出的关怀和爱心?南京大屠杀中,你是否只见到一名军人拿着重三十磅的大刀在斜向四十五度的角度,用一百磅力度移向另一名男子的颈部,而跟着该男子的颈部以某时速的速度滚在一旁,血液则以每秒某公升的速度向上喷出?你看不到其中的残酷吗?这些物理现象背后真的没有其它东西存在吗?西哲康德就曾指出人理性范围所见只是现象,但现象背后的物自身世界就非人理性所能认知了。康德这是指出世界之两层性,但他承认除了现象外,还有其它世界、其它东西存在,只是不能由知性理性认知而已,「道德」就是其中一种。由此可见,物理主义所说实与我们生活所感有所乖离。相反于物理主义,理想主义(或译「观念论」)肯定精神多于物质,由于我们所见的物质、身体、他人的身体、和一切经验到的,都可能是假的,因为都是经由我们的心灵所反映给我们知道的。著名的例子是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的怀疑论,我们感官所知的一切都不一定是真的,都可能是假的,只有「我思故我在」才是最真实的。这才是哲学的起点。当然笛卡儿哲学的怀疑论只是起点,最后笛卡儿仍然保住了身体与世界的真实性,并非真正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巴克莱和莱布尼兹才真正是理想主义者。巴克莱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在心灵上存在的。我们认知世界只能通过感官而不能由其它途径认知,这个世界就是由于这些感官的知觉所组成的。这些知觉都是观念,是心灵上存在的观念,所谓「红的感觉」不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世界的存在,即由众多观念组合而成的世界,因而称为「被感知」的。因此有「存在即被感知」的名言。若这里有一张桌子,我看到、摸到,故我感知到桌子的存在,我有桌子的观念,桌子也因我的感知而成为一个存在物。但当我合上眼睛,收起双手时,这桌子即不存在,因我没有了观念。当我再睁开眼睛时,这桌子又实时存在了,因为它又再成为我的观念,又再被我感知了。那么巴克莱如何解释桌子的连续存在呢?他认为当我不看桌子时,会有其它人在看它,它便又继续存在了。那么,如果在深山中有一桌子,但无人看见又如何呢?巴克莱认为最后也会有上帝在感知,所以是存在的。因为有上帝,所以万物存在。但到底这些感官的感知是否真的是心灵的?这些感知是不是纯心灵的或纯主观的呢?会不会有物理性的成分,有部分是客观的呢?莱布尼兹认为世界可分为心灵上的和物质上的存在,但是凡物质上的存在都可被分解为众多的小部分,小部分又可再被分解,直至最后不能再被分解为止,那时便是无数的单子,单子是不可被分的单位。但这些单子既是不可被分,则单子是不占空间的东西,因为凡占空间的都可被分,不占空间而存在的,便只有在心灵上的存在了。这就是他著名的「单子论」了。「心灵」(或译「精神」)在现代的意义很多时是指人的思想,但莱布尼兹明显不是用此意义。在他的时代,由于笛卡儿的世界是二分的,分为物质与心灵,故莱布尼兹继承了这种二分,无可选择地不是物质性的便只好选择心灵的。若在今天,他可能会选用仍是物理意义但较为抽象的「能量」概念来解释,相信会更符合他的意思。虽然莱布尼兹的单子是在心灵上存在,但他如何用单子来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公义、仁慈等呢?关于这点,他似乎未有好好的解释。至于其它二元论者又如何解释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呢?柏拉图在《费多篇》里认为身体是合成的,因此易坏;心灵是简单的,因此不易坏,因此理型既是不变的,便应存在于心灵中。由于心灵中有不朽的理型存在,因此心灵也是不朽的。你可能不同意柏拉图这些说法,但有一点要留意的是,柏拉图其实指出了心灵不是时空中物,因此心灵不是指我们的大脑。另外一点较多人接受的是心灵很多时是在沟通中展现出来的。沟通其实是牵涉了主客或两个不同领域的区分。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时其实是明显的区分出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心灵,世界与心灵是两个领域,有分别但又互相影响。笛卡儿的心灵有偏向现代的神经系统的倾向,因为他认为心灵可影响身体,而世界是被物理定律所决定,如果心灵要影响世界便得透过身体的活动,因此如果心灵不能指挥身体活动,则外在世界只是一封闭系统而与心灵无关。但笛卡儿的心灵又是非经验的,不在时空之中,不是身体的一部分,但又有关于身体,可影响身体,因此《心灵的概念》作者莱尔曾称笛卡儿这个观点为「机器中的幽灵」。二元论说法之中,又有所谓假象论和互动论。假象论是说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如此复杂,令我们有可独立决定或自由选择的假象。心灵好像是自由选择以影响外在世界的现象,而其实外在世界只是依从物理定律而转变,一早已被决定,所谓心灵决定也只是大脑细胞的电子脉冲影响而已。这说法其实是物理主义,心灵根本没有丝毫影响力。就像现在的计算机仿真的人工智能一样,人与计算机下棋,计算机好像懂得用心思考而跟你一着一着的下棋,但其实只是有人早已把很多很多的复杂的变化输入到其系统中,计算机经一轮复杂的运算后而得出结果,好像人用思考出来的一样,但其实只是一连串的机械程序而已。至于互动论者最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如果心灵与身体是区分开的,那么它们是如何做到互相影响的呢?好像牙齿坏了(物理现象)而导致痛苦和不快乐(心灵感受),或因害怕(心灵感受)而导致冒出冷汗和战抖(物理现象)。但这两者(心灵和现象)之间有没有分界线呢?没有又如何分开为两个领域呢?若有,两者又如何越过分界而连在一起产生互动呢?关于以上问题,其中一种解释是「偶然论」,即是牙齿坏了与痛楚是偶然同时出现,并无因果关系,甚至有极端的哲学家认为并不是人的心灵在控制自己挥动臂膀,而其实是上帝在控制你的臂膀挥动而已!这解释完全否定了因果律,像极端的怀疑论一样。另一种解释是「预设和谐论」。他们认为心灵与世界虽然互为独立,但因在一预设的和谐中运作,故可运作得很顺利而看来好像互相影响,就好像莱布尼兹单子论的预设和谐一样。单子既互为独立,因何可以一起形成活动,就是在一预设的和谐中的缘故,而这其实是上帝的预设。这本是莱布尼兹用来解释目的论论证,证明上帝存在的说法,但后来也有哲学家用来解释心灵与世界的互动。还有一种「一体两面论」。史宾诺莎就是持此说者,他认为所有存在都是有心灵一面和物质一面,心灵与身体是不能分开,是同一存在的两个面向。例如:思想>是心灵表现,但从另一面向看,便是大脑脉冲的表现,或者我们可称心灵表现为内在的表现,现象世界为外在的表现,则思想为内在表现,大脑脉冲为外在表现。又例如听音乐,欣赏音乐是内在心灵的表现,声音波长与频率是外在世界的表现。这个说法的问题是,如史宾诺莎所指出,所谓「选择自由」只是幻象,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抉择的力量。因为外在世界的现象完全受制于物理定律,完全没有自由性,如果心灵表现只是一体之两面,则心灵也是不自由的。那么到底心灵与世界是可分开的或不能分开的?是否互相影响?关系为何?由以上所论可见,西方传统哲学所论之「心」,主要包括两种机能,一种是心灵与世界的关系,即心灵如何知道世界的问题;另一种机能是意志的机能,即心灵如何使我们的身体在世界上作出行为,即如何实践出心灵的要求的问题。这个结论当然是概括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而说,其中也有少数哲学家讨论心灵是牵涉道德问题,但不是主流。但中国哲学在讨论「心」的哲学时则是以讨论道德问题为主,正可见中西哲学取向不同,如果总是以西方哲学所要求的来评论中国哲学便会有所偏差了。

意向性 论心灵哲学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约

心灵具体指的是内心、精神、思想。心灵的意思有种解释,具体如下:

1.思想感情。

2.佛教指人的意识、精神、灵知。

3.心思灵敏。

4.是一个能量场,它的能量是通过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后转化而来的,并且,这部分能量只会在履行其自身的功能以及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被消耗掉。

5.是一个情感场,它通过各方面的情感表现出来,心灵不是捉摸不透的。

出处:叶圣陶《给少年儿童写东西》:“美出自心灵,出自作者的高尚的情操。”

例句:

1.洁身自好才能保持心灵的纯洁。

2.优美的大自然可以纯净人的心灵。

一、心拼音:xīn

释义: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

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你~想到哪里去了?

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

4.二十八宿之一。

5.姓。

二、灵拼音:líng

释义:

1.灵活;灵巧:~敏。~机。~便。心~手巧。机件失~。资金周转不~。

2.精神;灵魂:心~。英~。

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怪。

4.灵验:~药。这个法子很~。

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移~。停~。~位。~前摆满了花圈。

6.姓。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点心

[diǎn xīn]

2.点饥。

[diǎn xin]

糕饼之类的食品。

3.心得

[xīn dé]

在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体验或领会到的知识、技术、思想认识等:学习~。~体会。

4.热心

[rè xīn]

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人。~给大家办事。他对工会工作很~。

5.关心

[guān xīn]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

6.放心

[fàng xīn]

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你只管~,出不了错。看到一切都安排好了,他才放了心。

7.爱心

[ài xīn]

指关怀、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老妈妈对儿童充满~。

心理学是心理学,心灵哲学是心灵哲学。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这样理解心理学是从心灵哲学划分出去的。

心灵哲学是哲学角度看心理学。

例如心灵哲学中,将现有的心理学的考证模式及理论指导基础倾向称为行为主义。

关于什么是心灵哲学和心灵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杜威的心灵哲学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