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古代女子几岁结婚(古代女子几岁结婚算晚)

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嫁人,年过二十就是大龄剩女

大家好,关于古代女子几岁结婚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代几岁结婚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古代女子几岁结婚古代都几岁结婚的古代男子几岁结婚

1、

为什么古代女子结婚那么早 不到15岁,还没有发育成熟便结婚了

一般来说,古代女性在15岁到19岁结婚,而男性在15岁到20岁结婚。《礼记》是孔子编的,大致反映了以往的社会习俗。它的规定是“男人二十冠而字”“女人…十有五年发夹”,可以结婚。秦以前也有宽容的时尚,没有硬性规定。后来,秦汉模式的农业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干涉个人生活,妇女超过年龄不结婚,受到惩罚。一开始有男权社会的风格,后来专制集权压过一切,干脆连男女都罚。

2、

秦朝以前的结婚年龄在《礼记》中有描述。根据《礼记曲礼》,人生十年,学习。二十天弱,冠。三十天强,有房间。”可见,在秦朝及以前,男子20岁时被称为“弱冠年”。儿子20岁时,父母在家庙里为儿子举行成人礼,把垂直头发盘成发髻,戴上帽子,这叫行冠礼。

3、

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

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

汉惠帝令:女十五。

晋武帝令:女十七。

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

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

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

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

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

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

宋朱曦的《家礼》:男十六,女十四。

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

清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

从古代墓志等资料总结,古代女子在15-19岁结婚为多。古代平均寿命短,夭折率高(需要生育六七个孩子才能防止人口减少),要珍惜生育时间,所以提倡早婚。

另外,中国历代的法定婚龄的统计是这样的: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令:女十五。晋武帝令:女十七。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宋朱熹《家礼》:男十六,女十四。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

古代男子15-20岁结婚。

古代男子结婚的年龄根据朝代的不同,也大不一样。有的朝代则在二十岁成人礼的时候可以娶妻纳妾,但在宋朝,十五岁就可以。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毕竟当时是高死亡率,低成活率的年代,人们对于人口的数量很是重视。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终身大事还被列入了官方议程。认为女子跟男子一定要在适婚的年纪成亲,不能搞个人主义。确实,在我国古代劳动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无论干什么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古代婚礼流程

1、首先得下聘书,男子找到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是双方相熟的人,去往女子家里下一个聘书。聘书上写着礼单,也就是礼物清单,也就是现在的彩礼。

2、找媒人说媒,双方商定订婚的日子,在那一天,男子这边会带着彩礼、聘礼去往女方家里。

3、去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再带着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去找一些会卜算的人来合八字,然后把合八字的消息告诉女方就可以了。

4、最后就是和双方商议,决定一个结婚的日子,在结婚的日子的时候,男方备礼去女方家请求女方家长对结婚日期的赞同。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古代女子15岁结婚,已经不算早婚 原因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