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古代一刻为多久一个时辰有多少刻

古代一刻为多久 一个时辰有多少刻

很多朋友对于古代一刻为多久一个时辰有多少刻和一个时辰有几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古代一刻为多久一个时辰有多少刻一个时辰有几刻钟一个时辰多少刻

古代一刻是指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清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

中国古代一天的时间分为时辰,刻,分,秒,忽 我知道一个时辰等于8刻,一刻等于3分,那一分等于几秒

有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当于8刻。

扩展资料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宋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耽搁了时辰了。”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时辰

百度百科——一刻

古代早期,一天分为一百刻,而一天12个时辰,所以一个时辰是8.3刻钟;后来清朝初期定下来一天九十六刻后,一个时辰就变成了8刻钟。

在古代,人们没有计时器,如何计时呢?古人很聪明,他们发现太阳照射有影子,于是就有了日晷这个最早的计时工具,接着就出现了沙漏,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得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此外,还有用香和蜡烛来计时的。

古人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是晷。推断应该是夏商之前,人们开始观察日月并制定历法,并利用日影计时了。使用晷计时,可以精确到几时,甚至几刻。隋唐开始有较为精确的计时工具滴漏、更香等等,在晷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阴雨天、夜间、旅行途中等)作为补充。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间,俗称十二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但显而易见,这种时间表述太宽泛了,难以精准。于是,古人又发明了“刻”“更”“点”。

一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在中国古代是用一天12个时辰计时,一个时辰是八刻,所以一刻钟是十五分钟。古代人是没有钟表的,最开始是用水滴计时,后来用日晷计时。古代的时候有一种计时的工具叫做“铜壶滴漏”。

它是由一个铜壶跟水还有箭组成的工具,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通过铜壶里的水一滴滴的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铜壶设计比较独特,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完,也就是24小时。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约等于15分钟,所以就有了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的说法。

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是因为古代是用一天12个时辰计时,一个时辰是八刻,所以一刻钟是十五分钟。

问题一:一个时辰有几刻?每个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

问题二:一个时辰分为几个刻钟啊我想说……你想用现在一刻钟来算么……如果按照15分钟的算,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也就是八刻钟。按照古代的算法则是四刻,初刻,二刻,三刻,然后就是下一个时辰。古装剧当中听到的午时三刻就是这个了

问题三:古代一刻为多久?一个时辰有多少刻?我国古代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除使用百刻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时,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夜间还使用独特的计时方法,这就是“更”。“更”是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时间长短依夜的长短而定。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克制演变为九十六刻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一刻15分钟,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

问题四:古代的一个时辰分几刻?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具体划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关于午时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该在十一点44分左右。

资料

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

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

问题五:一个时辰有几刻一个时辰等于八刻,在古代一天24小时就是12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说是八刻钟,八刻钟也就是两个小时,能理解吗?这是最基础的常识,初中历史老师也会讲的,我说一下,下面的朋友说错了!

问题六:一个时辰有几刻 200分因为……比如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分为八刻,午时耽刻就是12点。12点处于午时正中间,所以习惯性称为午正,所以一般就没有四刻的说法了。不过有五刻,六刻之类的说法,您没听过,只是因为现代不用这种计时法了。所以您说的时间就是戌时七刻,或者叫戌正三刻。几年的问题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帮到您。还有补充下,以前用的是百刻制,一刻真正的时间是14.4分钟,后来西方传入时钟,我国改为九十六刻制,15分钟为一刻,为了方便我还是习惯性的用了15分钟

问题七:一个时辰分多少刻,为什么要这么算,来历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古之一刻约等于十五分钟。

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至清初定为九十六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为十五分钟。

问题八:06:05分是古代12时辰的几时几刻?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21点,

亥时21~23点。

6点属于卯时,一个时辰分8刻,一刻15分钟。

所以6:05是卯时,但是它属于几刻呢?这才是你问这个问题的重点吧,否则你不会挑6:05这个特殊的时间来问。

每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卯时是5-7点,那么6点就叫卯正,是正点。同理寅时是3-5点,那么4点就是寅正。

一个时辰虽然有8刻,但实际上古人从来不说五刻六刻七刻八刻。他们把一个时辰的8刻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6点05属于卯时下四刻的第一刻。叫做卯正一刻。同理后面是卯正二刻,三刻,四刻,直到下一个时辰开始。

所以有的人说一个时辰只有四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指的是古人不说四刻以上时间。

满意请采纳,谢谢。

OK,关于古代一刻为多久一个时辰有多少刻和一个时辰有几刻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一刻为多久 一个时辰有多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