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山东柳琴戏的传统剧目和山东柳琴戏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山东省的戏剧叫什么山东柳琴戏的传统剧目柳琴戏的保护措施问题一:山东的戏曲是什么吕剧山东省地方戏曲--枣梆枣梆,流行于东菏泽一带以及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是1880年前后山西的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受本地方言的影响而形成。过去称为“本地●”,意为本地的山西梆子。“●”音“枣”,故名。山东省地方戏曲--锣鼓铳子锣鼓铳子,清末流行于山东临沂、滕县一带,也偶然到邹县、徐州一带演唱。化妆只用胡子和包头,***蟒靠。用大锣、小钹、鼓伴奏,不用弦乐。拉魂腔传到滕县以后,锣鼓铳子艺人都改唱拉魂腔。解放以后山东、江苏的拉魂腔称为“柳琴戏”,山东的拉魂腔称为“泗州戏”,但都保存了一部分锣鼓铳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山东省地方戏曲--北词二弦北词二弦,也叫“四股弦”。流行山东西北部,以高唐、临清为中心。音乐与剧目基本上和二夹弦相近。二夹弦分南词与北词,其北词相当于四股弦的大板。山东省地方戏曲--大笛子罗罗大笛子罗罗,也叫“罗子戏”、“大笛子戏”、“罗罗头”。流行在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是柳子戏、大弦子戏的姊妹剧种。联曲体。现存俗曲曲牌约一百种,常用的有〖娃娃〗、〖山坡羊〗、〖调子〗、〖韭菜花〗等。音乐较柳子戏粗犷,有“精罗子、细柳子”之说。保存部分高腔、青阳腔。山东省地方戏---一勾勾一勾勾,也叫“四股弦”、“河西柳”。是在山东高唐一带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清末流行于山东高唐、夏津、东平、齐河、济南,以及河北南部。受河北梆子影响较大。剧目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用四股弦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曲艺山东省地方戏曲--山东大鼓山东大鼓,又名“梨花大鼓”、“梨铧大鼓”。乐器除书鼓外,另用两牧农具梨铧的碎片击拍。后的用两枚铁片或铜片,并用三弦,四弦胡伴奏。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三或二人伴奏。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一般只唱不说。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拴娃娃》、《王二姐思夫》等。山东省地方戏曲--山东琴书山东琴书,起源于山东菏泽地区。1780年前即已形成。后农村艺人进城说书,自称“山东洋琴”、“……文明琴书”。1934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唱时定名为“山东琴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词一般为七字句。演唱者一至五人,以敲打扬琴者为主。主要乐器有扬琴、筝、坠琴、软弓胡琴、四胡、三弦、简板、碟子等。主要曲目有《拳打镇关西》、《梁祝下山》等。山东省地方戏曲--山东快书山东快书,又名“武老二”。流行于山东及华北一带。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初为演员两块相片掌握节拍,后出现打竹板和铜板的,现较多使用铜板。一般采用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动作幅度较大。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兼以说白。曲目有《武松传》、《马家店》、《抓俘屠》等。
问题二:山东戏曲是什么什么剧种?在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多达30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这几种类型。
山东流行的梆子腔剧种,有豫剧、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两夹弦、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种。获得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还活跃在山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由于流传地域和伴奏乐器的不同,及受其他艺术的影响,弦索腔形成了风格不同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的主要有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号称“东柳”的柳子戏是弦索腔剧种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代表剧目有《李亚仙思夫》、《貂蝉思夫》、《莺莺思夫》、《李肘鼓子腔,是在流行于民间的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
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吕剧吕剧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在山东流行极为普遍。
吕剧是在民间说唱“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吕剧在建国后定名,经过改革创新,发展迅猛遍布全省,影响所及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西至新疆,均建有吕剧艺术表演团体,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年轻剧种。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丽,娓娓动听,而且,在民间有着深刻的群众基础。吕剧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下层人民普通的日常生活,内容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恋爱婚姻、儿女情长,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大部分戏故事性强,情节细致生动,群众语汇丰富,表演朴实自然,没有严格的程式规范,比较生活化。
由于吕剧运用齐鲁乡音表现民间生活、民俗民情,充满人民的感情和生活气息,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的一些优秀剧目,如《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两垄地》、《逼婚记》、《小借年》等,相继被搬上银幕,流传塞北江南,远播港澳地区,饮誉华夏。山东是一个戏曲大省,拿京剧来说,全国一共80多个京剧团,山东就有20多个,占了四分之一。
另外,山东是一个多戏种的省份,山东梆子、五音戏、柳子戏、茂腔等,可谓百花齐放。
问题三:山东的戏曲代表剧是什么?山东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
问题四:山东的地方戏剧是什么当然是“山东梆子”是最具代表性的!!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这些也都是山东的地方戏剧!!
问题五:山东省的地方戏曲有哪些?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名称由来
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的时家村(今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
德州市吕剧团
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二、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三、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四、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五、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于是定名为吕戏(吕剧)。编辑本段传统剧目分类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吕剧、2008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25个分团编辑本段源流沿革
[1]吕剧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的新剧种,但其表演艺术形式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早在
北京市吕剧团
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洋琴(洋琴),故又称“扬琴”、“洋琴”。历史上扬琴曾广泛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并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尽相同,如东路琴书艺人商业兴自称本路琴书为“改良扬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自称“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光绪初年,广饶县(旧称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
问题六:山东传统文化戏剧有是什么山东传统文化戏剧有:山东梆子、莱芜梆子、吕剧、柳琴戏、五音戏、柳子戏、枣梆、东路梆子、茂腔、柳腔、两夹弦、四平调。
问题七:山东是什么戏剧吕剧,代表作《小姑贤》和《李二嫂改嫁》
问题八:山东的戏剧是什么当然首推吕剧,其次山东梆子,皮影戏,(京剧,豫剧,河南梆子在山东也很受欢迎)。
问题九:中国各地戏剧名称是什么?中国的地方戏剧种有360多种,也就是说,你一天看一个戏曲剧种不休息,可以用一年的时间把中国戏曲剧种看全。
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变更,使一些戏曲剧种消弱甚至消失,也使一些剧种新生、壮大。以戏曲的发源或流行省区划分:
北京市:京剧北方昆曲西路评剧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晋北道情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腔眉户腔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陕南端公戏陕西道情弦板腔陕南花鼓戏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青海平弦戏
新疆***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剧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江苏省:昆曲淮剧扬剧通剧锡剧苏剧淮海戏丹剧丁丁腔海门山歌剧淮红剧
安徽省:黄梅戏徽剧青阳腔沙河调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傩戏庐剧安徽端公戏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推剧嗨字戏洪山戏
上海市: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婺剧绍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
江西省: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平讲戏闽剧庶民戏词明戏大腔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梅林戏右词南剑调小腔戏三角戏闽西采茶戏南词戏闽西山歌戏芗剧打城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雷剧粤西白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彩调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壮剧苗戏侗戏
海南省:琼剧临剧
湖南省: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戏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河南越调南阳梆子大平调怀梆大弦戏罗戏卷戏河南曲剧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戏乐腔五调腔
四川省:川剧四川灯戏四川曲艺剧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滇剧云南花灯戏昆明曲剧关索剧傣剧白剧彝剧云南壮剧
贵州省:黔剧贵州本地梆子贵州花灯剧贵州侗戏贵州布依戏贵州苗戏安顺地戏
***自治区:藏戏
以上,罗列了2......>>
据1957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调查,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200多种,有小戏也有大戏。大戏中有各行当专工的所谓“台柱戏”,如:小头的《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鱼篮记》;二头的《点兵》、《观灯》、《书馆》、《四告》,老头的“四氏”,即老康氏《断双钉》、老阎氏《小鳌山》、老邓氏《英台劝嫁》、老杨氏《孟月红割股救母》勾脚的《二、五反》、《雁门关》、《拦马》《跑窑》;小生的《大、小隔帘》、《白罗衫》、《刘贵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徐州建立了江苏省柳琴剧团,在临沂建立了山东省临沂地区柳琴剧团等演出团体。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等。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大燕和小燕》已摄制成影片。
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表演艺术团体进行评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参照国家保护京剧剧团的办法和措施,确定重点,由财政进行专项扶持,推动柳琴戏艺术的发展繁荣。
柳琴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应给予保护。应当抓紧调动各方面力量,依靠现有各种科技手段,保存好柳琴戏资料,为后代留下这份宝贵遗产。同时,提高戏曲创作、演出人员的待遇,改善戏曲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确保柳琴戏艺术后继有人。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的艺术表演团体,承载着传承保护的重任,要不断发展壮大,提高知名度就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积极创造条件,还要深入研究市场,了解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大改革力度,抓好机制和艺术创新。要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做法,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改革现行的体制和管理办法,规范健全市场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环境。
第一,要对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划分、界定,实行分类管理。应该讲求社会效益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应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有偿服务,拓展演出市场。坚持“多条腿走路”的方针,开展文企联姻活动,千方百计地扩大艺术事业的社会参与成分,实行艺术团体多元化建设。
第二,要从规范各项制度和搞好内部改革入手,对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任的用人制度,定岗定责,考勤考绩,绩效挂钩,积极推行导演制、制作人制、经纪人制、建立按劳取酬的奖励激励制度等,最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适应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三,跟上时代步伐,明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力求创新。柳琴戏艺术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既要看它是否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又要看它的创新程度。中国戏曲传统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熔唱、念、做、打、舞于一炉,诞生于蒙山沂水间的柳琴戏,有肥沃的生存土壤,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而构成自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创新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如果不能及时创新,便会一步步失掉观众的扶持而走向衰落。
(二)树立人才意识,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所以说,我们必须树立人才意识,注重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构筑人才高地,培养出一批业务精、素质强的柳琴戏演职员队伍;培养出一批懂艺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努力改变艺术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短缺的状况。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一要有本钱,二要有途径,三要有政策。培养人才不舍得花钱是不行的,这是物质上的保证。有了这种保证,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参加各类专门学习班,研讨会的培训深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一批专门人才,行家里手。同时要有爱才之心,惜才之道,用人之法,护才之策,创造条件招聘人才,留住人才,保护人才和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
(三)结构调整,资源共享。无论是公益文化,还是市场文化,如果只靠国家投资,从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难达到,也不符合实际。因此,这里有一个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对文化结构进行调整,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的问题。在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财力投入,加强基础建设,为艺术团体搭建和构造必要的平台,使之有依托的载体。同时,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实行联合、联手,打破单位和部门界限,从资产、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仅要加大自身整合,还要放开眼界,在更大范围地整合和利用好文化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柳琴戏剧照
(四)抓好精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我们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山东柳琴戏作为有影响的地方剧种,有着坚实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书圣王羲之,智者诸葛亮,兵圣孙武等都与临沂有着文化的渊源。至于革命文化,当代文化,沂蒙老区更是不一而足。由此可见我市的文化资源的富足。作为艺术表演团体有责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提出的努力奉献更多更好的优秀精神产品的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好精品生产。
精品生产关键是一要有规划,二要有策划,三要抓落实。规划,就是好的思路,总体布局,蓝图设计。要搞好规划,就必须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下,深入调查研究,吸纳有关专家,编创人员和服务单位等方面的意见,广征博采,集思广益,有了明确的规划,还要有好的策划,作品要有新意,有创新,有高招,要抓观众,吸引观众的亮点、切入点,有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拿手戏”。
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份额和高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就是财富,就是艺术表演团体的生命。有没有品牌,其轰动效应,市场效应是完全不一样的。柳琴戏表演团体要想发展,走出临沂,走出山东,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按照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去想方设法地打造富有沂蒙特色的文化品牌,实施“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创造优质名牌。
临沂市柳琴剧团也曾生产过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剧目,涌现出了众多柳琴戏知名演员,如:创作排演的《姊妹易嫁》、《卧龙求凤》、《彩石峪》、《沂蒙霜叶红》以及著名的柳琴演员张金兰、李春生等。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曾轰动省内外。《姊妹易嫁》还被省吕剧团移植拍成电影。“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钱;看戏不看李春生,白搭一天工”的民谣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对柳琴剧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柳琴剧团的艺术工作者,也努力生产出了一批艺术精品,可能够引起很大轰动的却没有,而且这些剧目大都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因此,柳琴戏并非没有市场,而是要打开思路想办法,一定要走出去,走下去,在创作排演新剧目时,真正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牢牢把握艺术规律,充分发挥柳琴戏艺术的风格和特点,既要强调思想性、艺术性,又要强调观赏性,只有这样,排演的剧目才具有久演不衰的生命力,才能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同时还应懂得市场运作,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艺术产品推销出去,使之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艺术产品和艺术品牌。
关于山东柳琴戏的传统剧目和山东柳琴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