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左可以组什么词(输可以组什么词)

上鸟下雪左放右花 中间什么字可以上下左右组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左可以组什么词,以及左只正仗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只用文言文怎么表达左可以组什么词求《明史·左光斗传》

1.用文言文怎么表达:“和自己一模一样”小学课堂 你比我猜词语游戏PPT

1、如果是回答朋友的提问,可以说:“余亦然也。”

2、如果是书面表达自己同意某观点,可以说:“吾然其说。”或“吾亦然其说。”

3、如果想说明别人和自己的外貌相似,可以说:“视之同吾之镜中也。”文言文 1、基本概念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主要特点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

“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2.“你说什么”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你说什么”用文言文表达为:汝言甚。

文言文:

简介: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释义: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3.“需要”用文言文怎么表示

欲(yù)

欲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想要得到;需要。

在文言文中,“帮”和“助”是同义词,而且“助”的本义就是“帮助”.像这类同义词连用的短语,在

中古文言文中逐步演化成了词汇,所以“帮助”短语,后来又成为了文言文的复音实词,犹替人出力、出

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

扩充资料: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参考资料:360问答

4.如今用古文怎么表达

如今、至今这两词就是古文说法。

至今:

《楚辞·九章·抽思》:“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王粲《咏史诗》::“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如今: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杜甫《泛江》:“故国流清渭,如今花正多。”

《红楼梦》第七八回:“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那里捱得时刻呢?”

扩展资料

如今近反义词:

1、近义词

现在、而今、今朝、当前、方今、此刻、目前

2、反义词

往常、从前、以往

5.“指引方向”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指引方向的文言词汇一般就是方位词,一般表示方位关系的介绍“于”、“在”、“向”是省略的。如,朝左看——左视;向东走——东行;向右转——右转。

方位词就直接表示了朝向某个方向的意思。

解释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6.“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用文言文如何表达

“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用文言文为:”非不知也,乃不欲言也。“

其中”乃“是虚词。一般有三种用法:

1、副词,于是,才,竟然

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乃重修岳阳楼

2、表判断,译文中加“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代词,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言文概述: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常见虚词:

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所:也

乃: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左乙、左藏、左手、左甄、

左个、左媵、左掖、左权、

左军、左倾、左学、左马、

左券、左畸、左转、左方、

左选、左次、左侧、左榜、

左谳、左揆、左计、左事、

左强、左首、左则、左驭、

左鱼、左黜、左更、左尹、

虚左、验左、羊左、杨左、

班左、三左、尚左、袒左、

左弋、证左、左冲、左哨、

左轮、左岸、左盂、左骖、

左担、左丘、左拒、左行、

左史、左语、左袒、左回

左的成语:

左搘右捂:形容处境困难

左支右捂:撑住左边,挡住右边

左右枝梧: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顾此失彼

左右摇摆:左右来回游移。比喻思想观点等游移不定。

左右袒:偏袒某一方面。参看左袒

左右手:1.比喻得力的助手

左右亲近:

左旋右抽:左边的御者旋回车马,右边的勇士拔刀刺杀。形容作战时的气势

左说右说:1.反复地说

左史右经: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左券之操: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左联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左挈右提:比喻共相扶持与辅佐

左来右去:形容来回折腾

左归右归:指任凭如何打算

左顾右视:左边看看,右边看看

左躲右闪:向左和向右躲闪

左冲右突: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

支左屈右:谓射箭时左手持弓,右手屈曲控弦的姿势。

虚左相待:

黄屋左纛:

不左右袒:露左臂表示支持某一方面,露右臂表示持另一方面。指不偏向任何一方。

左膀右臂:比喻得力的助手

稳操左券: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披发左袵:

被发左袵:

左宜右有:宜:适宜,适合。形容多才多艺,什么都能做。

左拥右抱: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左右两难: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左图右史:形容室内图书多。

左辅右弼:圃、弼:本指辅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为左右辅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辅助。

左右采获: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左提右挈: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左右图史: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左顾右眄:左看右看。细看。

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威权,变革法度。

左邻右里:泛指邻居。

左铅右椠:书写工具不离左右。意指不停地写作。

左书右息:比喻倒行逆施。

左图右书:周围都是图书。指嗜书好学。也指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左宜右宜: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

左萦右拂:左边拾,右边掸。比喻对手容易收拾。

左右逢原:原指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后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左支右调:指支吾搪塞。

左支右吾: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左枝右梧:犹左支右吾。

右翦左屠:指歼灭净尽。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如左右手: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如操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可操左券: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比喻成功有把握。

江左夷吾: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之称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左支右绌: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左右开弓: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左思右想:多方面想了又想。

左邻右舍: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左道旁门: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顾左右而言他: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http://guoxue.baidu/page/c3f7cab7/243.html

杨涟左光斗

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为人磊落负奇节。万历三十五年成进士,除常熟知

县。举廉吏第一,擢户科给事中,转兵科右给事中。

四十八年,神宗疾,不食且半月,皇太子未得见。涟偕诸给事、御史走谒大

学士方从哲,御史左光斗趣从哲问安。从哲曰:“帝讳疾。即问左右,不敢传。”

涟曰:“昔文潞公问宋仁宗疾,内侍不肯言。潞公曰:‘天子起居,汝曹不令宰

相知,将毋有他志,速下中书行法。’公诚日三问,不必见,亦不必上知,第令

宫中知廷臣在,事自济。公更当宿阁中。”曰:“无故事。”涟曰:“潞公不诃

史志聪,此何时,尚问故事耶?”越二日,从哲始率廷臣入问。及帝疾亟,太子

尚踌躇宫门外。涟、光斗遣人语东宫伴读王安:“帝疾甚,不召太子,非帝意。

当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太子深纳之。

无何,神宗崩。八月丙午朔,光宗嗣位。越四日,不豫。都人喧言郑贵妃进

美姬八人,又使中官崔文升投以利剂,帝一昼夜三四十起。而是时,贵妃据乾清

宫,与帝所宠李选侍相结,贵妃为选侍请皇后封,选侍亦请封贵妃为皇太后。帝

外家王、郭二戚畹,遍谒朝士,泣朔宫禁危状,谓:“帝疾必不起,文升药故也,

非误也。郑、李交甚固,包藏祸心。”廷臣闻其语,忧甚。而帝果趣礼部封贵妃

为皇太后。涟、光斗乃倡言于朝,共诘责郑养性,令贵妃移宫,贵妃即移慈宁。

涟遂劾崔文升用药无状,请推问之。且曰:“外廷流言,谓陛下兴居无节,侍御

蛊惑。必文升藉口以掩其用药之奸,文升之党煽布以预杜外廷之口。既损圣躬,

又亏圣德,罪不容死。至贵妃封号,尤乖典常。尊以嫡母,若大行皇后何?尊以

生母,若本生太后何?请亟寝前命。”疏上,越三日丁卯,帝召见大臣,并及涟,

且宣锦衣官校。众谓涟疏忤旨,必廷杖,嘱从哲为解。从哲劝涟引罪,涟抗声曰:

“死即死耳,涟何罪?”及入,帝温言久之,数目涟,语外廷毋信流言。遂逐文

升,停封太后命。再召大臣皆及涟。

涟自以小臣预顾命感激,誓以死报。九月乙亥朔,昧爽,帝崩。廷臣趋入,

诸大臣周嘉谟、张问达、李汝华等虑皇长子无嫡母、生母,势孤孑甚,欲共托之

李选侍。涟曰:“天子宁可托妇人?且选侍昨于先帝召对群臣时,强上入,复推

之出,是岂可托幼主者?请亟见储皇,即呼万岁,拥出乾清,暂居慈庆。”语未

毕,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至,涟趣诸大臣共趋乾清宫。阍人持梃不

容入,涟大骂:“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阍人

却,乃入临。群臣呼万岁,请于初六日登极,而奉驾至文华殿,受群臣嵩呼。驾

甫至中宫,内竖从寝阁出,大呼:“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有揽衣欲夺还

者。涟格而诃之曰:“殿下群臣之主,四海九州莫非臣子,复畏何人!”乃拥至

文华殿。礼毕,奉驾入慈庆宫。当是时,李选侍居乾清。一燝奏曰:“殿下暂

居此,俟选侍出宫讫,乃归乾清宫。”群臣遂退议登极期,语纷纷未定,有请改

初三者,有请于即日午时者。涟曰:“今海宇清晏,内无嫡庶之嫌。父死之谓何?

含敛未毕,衮冕临朝,非礼也。”或言登极则人心安,涟曰:“安与不安,不在

登极早暮。处之得宜,即朝委裘何害?”议定,出过文华殿。太仆少卿徐养量、

御史左光斗至,责涟误大事,唾其面曰:“事脱不济,汝死,肉足食乎!”涟为

竦然。乃与光斗从周嘉谟于朝房,言选侍无恩德,必不可同居。

明日,嘉谟、光斗各上疏请选侍移宫。初四日得俞旨。而选侍听李进忠计,

必欲皇长子同居,恶光斗疏中“武氏”语,议召皇长子,加光斗重谴。涟遇内竖

于麟趾门,内竖备言状。涟正色曰:“殿下在东宫为太子,今则为皇帝,选侍安

得召?且上已十六岁,他日即不奈选侍何,若曹置身何地?”怒目视之,其人退。

给事中惠世扬、御史张泼入东宫门,骇相告曰:“选侍欲垂帘处光斗,汝等何得

晏然?”涟曰:“无之。”出皇极门,九卿科道议上公疏,未决。

初五日传闻欲缓移宫期。涟及诸大臣毕集慈庆宫门外,涟语从哲趣之。从哲

曰:“迟亦无害。”涟曰:“昨以皇长子就太子宫犹可,明日为天子,乃反居太

子宫以避宫人乎?即两宫圣母如在,夫死亦当从子。选侍何人,敢欺藐如此!”

时中官往来如织,或言选侍亦顾命中人。涟斥之曰:“诸臣受顾命于先帝,先帝

自欲先顾其子,何尝先顾其嬖媵?请选侍于九庙前质之,若曹岂食李家禄者?能

杀我则已,否则,今日不移死不去。”一燝、嘉谟助之,词色俱厉,声彻御前。

皇长子使使宣谕,乃退。复抗疏言:“选侍阳托保护之名,阴图专擅之实,宫必

不可不移。臣言之在今日,殿下行之在今日,诸大臣赞决之,亦惟今日。”其日,

选侍遂移宫,居仁寿殿。明日庚辰,熹宗即位。自光宗崩,至是凡六日。涟与一

燝、嘉谟定宫府危疑,言官惟光斗助之,余悉听涟指。涟须发尽白,帝亦数称

忠臣,未几,迁兵科都给事中。御史冯三元等极诋熊廷弼,涟疏谕其事,独持平。

旋劾兵部尚书黄嘉善八大罪,嘉善罢去。

当选侍之移宫也,涟即言于诸大臣曰:“选侍不移宫,非所以尊天子。既移

宫,又当有以安选侍。是在诸公调护,无使中官取快私仇。”既而诸奄果为流言。

御史贾继春遂上书内阁,谓不当于新君御极之初,首劝主上以违忤先帝,逼逐庶

母,表里交构,罗织不休,俾先帝玉体未寒,遂不能保一姬女。盖是时,选侍

宫奴刘逊、刘朝、田诏等以盗宝系狱,词连选侍父。诸奄计无所出,则妄言选侍

投缳,皇八妹入井,以荧惑朝士。继春藉其言,首发难。于是光斗上疏述移宫事。

而帝降谕言选侍气殴圣母,及要挟传封皇后,与即日欲垂帘听政语,又言:“今

奉养李氏于哕鸾宫,尊敬不敢怠。”大学士从哲封还上谕。帝复降谕言选侍过恶,

而自白赡养优厚,俾廷臣知。未几,哕鸾宫灾。帝谕内阁,言选侍暨皇八妹无恙。

而是时,给事中周朝瑞谓继春生事,继春与相诋諆,乃复上书内阁,有:“伶

仃之皇八妹,入井谁怜;孀寡之未亡人,雉经莫诉”语。朝瑞与辨驳者再。涟恐

继春说遂滋,亦上《敬述移宫始末疏》,且言:“选侍自裁,皇八妹入井,蜚语

何自,臣安敢无言。臣宁使今日忤选侍,无宁使移宫不速,不幸而成女后独览文

书、称制垂帘之事。”帝优诏褒涟志安社稷,复降谕备述宫掖情事。继春及其党

益忌涟,诋涟结王安,图封拜。涟不胜愤,冬十二月抗章乞去,即出城候命。帝

复褒其忠直而许之归。天启元年春,继春按江西还,抵家,见帝诸谕,乃具疏陈

上书之实。帝切责,罢其官。涟、继春先后去,移宫论始息。

天启二年起涟礼科都给事中,旋擢太常少卿。明年冬,拜左佥都御史。又明

年春,进左副都御史。而是时魏忠贤已用事,群小附之,惮众正盈朝,不敢大肆。

涟益与赵南星、左光斗、魏大中辈激扬讽议,务植善类,抑憸邪。忠贤及其党

衔次骨,遂兴汪文言狱,将罗织诸人。事虽获解,然正人势日危。其年六月,涟

遂抗疏劾忠贤,列其二十四大罪,言:

高皇帝定令,内官不许干预外事,只供掖廷洒扫,违者法无赦。圣明在御,

乃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东厂太监魏忠贤者。敢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

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

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祖制,以拟旨专责阁臣。自忠贤擅权,多出传奉,或径

自内批,坏祖宗二百余年之政体,大罪一。

刘一燝、周嘉谟,顾命大臣也,忠贤令孙杰论去。急于翦己之忌,不容陛

下不改父之臣,大罪二。

先帝宾天,实有隐恨,孙慎行、邹元标以公义发愤,忠贤悉排去之。顾于党

护选侍之沈纮,曲意绸缪,终加蟒玉。亲乱贼而仇忠义,大罪三。

王纪、钟羽正先年功在国本。及纪为司寇,执法如山;羽正为司空,清修如

鹤。忠贤构党斥逐,必不容盛时有正色立朝之直臣,大罪四。

国家最重无如枚卜。忠贤一手握定,力阻首推之孙慎行、盛以弘,更为他辞

以锢其出。岂真欲门生宰相乎?大罪五。

爵人于朝,莫重廷推。去岁南太宰、北少宰皆用陪推,致一时名贤不安其位。

颠倒铨政,掉弄机权,大罪六。

圣政初新,正资忠直。乃满朝荐、文震孟、熊德阳、江秉谦、徐大相、毛士

龙、侯震旸等,抗论稍忤,立行贬黜,屡经恩典,竟阻赐环。长安谓天子之怒易

解,忠贤之怒难调,大罪七。

然犹曰外廷臣子也。去岁南郊之日,传闻宫中有一贵人,以德性贞静,荷上

宠注。忠贤恐其露己骄横,托言急病,置之死地。是陛下不能保其贵幸矣,大罪

八。

犹曰无名封也。裕妃以有妊传封,中外方为庆幸。忠贤恶其不附己,矫旨勒

令自尽。是陛下不能保其妃嫔矣,大罪九。

犹曰在妃嫔也。中宫有庆,已经成男,乃忽焉告殒,传闻忠贤与奉圣夫人实

有谋焉。是陛下且不能保其子矣,大罪十。

先帝青宫四十年,所与护持孤危者惟王安耳。即陛下仓卒受命,拥卫防维,

安亦不可谓无劳。忠贤以私忿,矫旨杀于南苑。是不但仇王安,而实敢仇先帝之

老奴,况其他内臣无罪而擅杀擅逐者,又不知几千百也,大罪十一。

今日奖赏,明日祠额,要挟无穷,王言屡亵。近又于河间毁人居屋,起建牌

坊,镂凤雕龙,干云插汉,又不止茔地僭拟陵寝而已,大罪十二。

今日荫中书,明日荫锦衣。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诰敕之馆目不识丁。如魏良

弼、魏良材、魏良卿、魏希孔及其甥傅应星等,滥袭恩荫,亵越朝常,大罪十三。

用立枷之法,戚畹家人骈首毕命,意欲诬陷国戚,动摇中宫。若非阁臣力持,

言官纠正,椒房之戚,又兴大狱矣,大罪十四。

良乡生员章士魁,坐争煤窑,托言开矿而致之死。假令盗长陵一抔土,何以

处之?赵高鹿可为马,忠贤煤可为矿,大罪十五。

王思敬等牧地细事,责在有司。忠贤乃幽置槛阱,恣意搒掠,视士命如草菅,

大罪十六。

给事中周士朴执纠织监。忠贤竟停其升迁,使吏部不得专铨除,言官不敢司

封驳,大罪十七。

北镇抚刘侨不肯杀人媚人,忠贤以不善锻炼,遂致削籍。示大明之律令可以

不守,而忠贤之律令不敢不遵,大罪十八。

给事中魏大中遵旨莅任,忽传旨诘责。及大中回奏,台省交章,又再亵王言。

毋论玩言官于股掌,而煌煌天语,朝夕纷更,大罪十九。

东厂之设,原以缉奸。自忠贤受事,日以快私仇、行倾陷为事。纵野子傅应

星、陈居恭、傅继教辈,投匦设阱。片语稍违,驾帖立下,势必兴同文馆狱而后

已,大罪二十。

边警未息,内外戒严,东厂访缉何事?前奸细韩宗功潜入长安,实主忠贤司

房之邸,事露始去。假令天不悔祸,宗功事成,未知九庙生灵安顿何地,大罪二

十一。

祖制,不蓄内兵,原有深意。忠贤与奸相沈纮创立内操,薮匿奸宄,安知无

大盗、刺客为敌国窥伺者潜入其中。一旦变生肘腋,可为深虑,大罪二十二。

忠贤进香涿州,警跸传呼,清尘垫道,人以为大驾出幸。及其归也,改驾四

马,羽幢青盖,夹护环遮,俨然乘舆矣。其间入幕效谋,叩马献策者,实繁有徒。

忠贤此时自视为何如人哉?大罪二十三。

夫宠极则骄,恩多成怨。闻今春忠贤走马御前,陛下射杀其马,贷以不死。

忠贤不自伏罪,进有傲色,退有怨言,朝夕堤防,介介不释。从来乱臣贼子,只

争一念,放肆遂至不可收拾,奈何养虎兕于肘腋间乎!此又寸脔忠贤,不足尽其

辜者,大罪二十四。

凡此逆迹,昭然在人耳目。乃内廷畏祸而不敢言,外廷结舌而莫敢奏。间或

奸状败露,则又有奉圣夫人为之弥缝。甚至无耻之徒,攀附枝叶,依托门墙,更

相表里,迭为呼应。积威所劫,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

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即如前日,忠贤已往涿州,一切政务必星夜驰

请,待其既旋,诏旨始下。天颜咫尺,忽慢至此,陛下之威灵尚尊于忠贤否邪?

陛下春秋鼎盛,生杀予夺,岂不可以自主?何为受制幺纻小丑,令中外大小惴惴

莫必其命?伏乞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并出奉圣夫人

于外,用消隐忧,臣死且不朽。

忠贤初闻疏,惧甚。其党王体乾及客氏力为保持,遂令魏广微调旨切责涟。

先是,涟疏就欲早朝面奏。值次日免朝,恐再宿机泄,遂于会极门上之,忠贤乃

得为计。涟愈愤,拟对仗复劾之,忠贤诇知,遏帝不御朝者三日。及帝出,群

阉数百人衷甲夹陛立,敕左班官不得奏事,涟乃止。

自是,忠贤日谋杀涟。至十月,吏部尚书赵南星既逐,廷推代者,涟注籍不

与。忠贤矫旨责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偕吏部侍郎陈于廷、佥都御史左光斗并削

籍。忠贤恨不已,再兴汪文言狱,将罗织杀涟。五年,其党大理丞徐大化劾涟、

光斗党同伐异,招权纳贿,命逮文言下狱鞫之。许显纯严鞫文言,使引涟纳熊廷

弼贿。文言仰天大呼曰:“世岂有贪赃杨大洪哉!”至死不承。大洪者,涟别字

也。显纯乃自为狱词,坐涟赃二万,遂逮涟。士民数万人拥道攀号,所历村市,

悉焚香建醮,祈佑涟生还。比下诏狱,显纯酷法拷讯,体无完肤。其年七月遂于

夜中毙之,年五十四。

涟素贫,产入官不及千金。母妻止宿谯楼,二子至乞食以养。征赃令急,乡

人竞出赀助之,下至卖菜佣亦为输助。其节义感人如此。崇祯初,赠太子太保、

兵部尚书,谥忠烈,官其一子。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

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言:“北人不知水利,一年而地荒,二年而民徙,三年而地与民

尽矣。今欲使旱不为灾,涝不为害,惟有兴水利一法。”因条上三因十四议:曰

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因人之情;曰议浚川,议疏渠,议引流,议设坝,议建闸,

议设陂,议相地,议筑塘,议招徕,议择人,议择将,议兵屯,议力田设科,议

富民拜爵。其法犁然具备,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

“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

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

光宗崩,李选侍据乾清宫,迫皇长子封皇后。光斗上言:“内廷有乾清宫,

犹外廷有皇极殿,惟天子御天得居之,惟皇后配天得共居之。其他妃嫔虽以次进

御,不得恒居,非但避嫌,亦以别尊卑也。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

正宫,而殿下乃退处慈庆,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选侍事先皇无脱簪

戒旦之德,于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此其人,岂可以托圣躬者?且殿下春秋十六

龄矣,内辅以忠直老成,外辅以公孤卿贰,何虑乏人,尚须乳哺而襁负之哉?况

睿哲初开,正宜不见可欲,何必托于妇人女子之手?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

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时选侍欲专大权,廷

臣笺奏,令先进乾清,然后进慈庆。得光斗笺,大怒,将加严谴。数遣使宣召光

斗,光斗曰:“我天子法官也,非天子召不赴。若辈何为者?”选侍益怒,邀熹

宗至乾清议之。熹宗不肯往,使使取其笺视之,心以为善,趣择日移宫,光斗乃

免。当是时,宫府危疑,人情危惧,光斗与杨涟协心建议,排阉奴,扶冲主,宸

极获正,两人力为多。由是朝野并称为“杨左”。

未几,御史贾继春上书内阁,言帝不当薄待庶母。光斗闻之,即上言:“先

帝宴驾,大臣从乾清宫奉皇上出居慈庆宫,臣等以为不宜避选侍。故臣于初二日

具《慎守典礼肃清宫禁》一疏,宫中震怒,祸几不测。赖皇上保全,发臣疏于内

阁。初五日,阁臣具揭再催,奉旨移宫。至初六日,皇上登极,驾还乾清。宫禁

肃然,内外宁谧。夫皇上既当还宫,则选侍之当移,其理明白易晓。惟是移宫以

后,自宜存大体,捐小过。若复株连蔓引,使宫闱不安,即于国体有损。乞立诛

盗宝宫奴刘逊等,而尽宽其余。”帝乃宣谕百官,备述选侍凌虐圣母诸状。及召

见,又言:“朕与选侍有仇。”继春用是得罪去。

时廷臣议改元。或议削泰昌弗纪,或议去万历四十八年,即以今年为泰昌,

或议以明年为泰昌,后年为天启。光斗力排其说,请从今年八月以前为万历,以

后为泰昌,议遂定。孙如游由中旨入阁,抗疏请斥之。出督畿辅学政,力杜请寄,

识鉴如神。

天启初,廷议起用熊廷弼,罪言官魏应嘉等。光斗独抗疏争之,言廷弼才优

而量不宏,昔以守辽则有余,今以复辽则不足。已而廷弼竟败。三年秋,疏请召

还文震孟、满朝荐、毛士龙、徐大相等,并乞召继春及范济世。济世亦论“移宫”

事与光斗异者,疏上不纳。其年擢大理丞,进少卿。

明年二月拜左佥都御史。是时,韩爌、赵南星、高攀龙、杨涟、郑三俊、

李邦华、魏大中诸人咸居要地,光斗与相得,务为危言核论,甄别流品,正人咸

赖之,而忌者浸不能容。光斗与给事中阮大铖同里,招之入京,会吏科都给事中

缺,当迁者,首周士朴,次大铖,次大中。大铖邀中旨,勒士朴不迁,以为己地。

赵南星恶之,欲例转大铖,大铖疑光斗发其谋,恨甚。熊明遇、徐良彦皆欲得佥

都御史,而南星引光斗为之,两人亦恨光斗。江西人又以他故衔大中,遂共嗾给

事中傅櫆劾光斗、大中与汪文言比而为奸。光斗疏辨,且诋櫆结东厂理刑傅

继教为昆弟。櫆恚,再疏讦光斗。光斗乞罢,事得解。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

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

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

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

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

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

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

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

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

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及

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涟、光斗为罪魁,议开棺僇尸。有解之者,

乃免。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

谥忠毅。

关于本次左可以组什么词和左只正仗用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上面一个业下面是敝字的左半部,和针组词,怎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