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常见的智力测验有哪些(常见的智力测验有哪些方面)

今飞小课堂 NO.406 丨OD TD LD实用知识图谱 70个超全的模型和工具,值得收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常见的智力测验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和智力测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智商的测试分类小学生常用智力测验常见的智力测验有哪些

1.按测验的内容分: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如成套的成就测验等。

今飞小课堂 NO.406 丨OD TD LD实用知识图谱 70个超全的模型和工具,值得收藏

2.按测验的对象特点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3.按测验表现形式分:文字测验(纸笔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4.按测验的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5.按测验的时间分: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6.按测验要求分:有最高作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

【英国《独立报》2012年12月19日报道】题:研究发现,智力测试“存在根本性缺陷”,仅凭智力测试衡量智力是“错误的”。

有史以来关于人类智力的最大规模研究发现,认为仅凭智力测试就可以衡量智力的观点是错误的。研究发现,智力至少由三种截然不同的特征组成。

智力测试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用来衡量智力水平,不过这项研究发现,智力测试存在根本性缺陷,因为智力测试没有考虑到人类智力的复杂性质和不同组成部分。

此前有一些研究利用基于智力测试得出的结果,将智力水平与人种、性别和社会阶级联系起来,并且得出了极其具有争议的观点,即一些人群的智力天生就不如另一些人群。这一研究结果对上述研究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

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科学家发现,尽管这三种能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它们是由大脑中的三个不同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

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外事总监罗杰·海菲尔德说:“这项研究结果彻底驳斥了这样的观点:智力的单一衡量指标,比如智商,足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所有认知能力差别。”

作为这份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海菲尔德博士说:“与之相反的是,几个不同的回路共同影响智力,每一个回路都具有独特的能力。一个人或许会在其中一个领域表现很好,不过他或许很有可能在其他两个领域表现很糟。”这份研究报告刊登在美国《神经元》月刊上。

这项研究对世界各地的10万多人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受访者需要完成12项智力测试,用于衡量他们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比如记忆力、推理能力、注意力和规划能力。

研究人员将其中的4.6万人作为代表样本,对这些人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他们发现,认知能力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科学家发现,单一的智力组成部分,比如智商,无法解释这些测试结果所显示的所有变量。研究人员然后通过核磁共振的方式,对16名受试者的大脑回路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三个不同的智力组成部分对应着大脑中三个不同的神经活动模式。

海菲尔德博士说:“100多年来,许多人以为我们可以基于总体智力的概念将人加以区分,人们往往只在意一个数字,即智商。现在证明,这么做是错误的。”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William Stern)首先提出此概念.后为美国心理学家特曼(Lewis Terman)于比奈-西蒙(Binet-Simon)智力测验的史丹福修正方案(1916)中予以采用,他们根据这套测验的结果,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计算公式为 IQ=MA/CA X100

MA=心智年龄(mental age)

CA=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

如果某人智龄与实龄相等,他的智商即为100,标示其智力中等。

(比纳量表的适用范围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了准确表达一个智力水平,智力测量专家D.韦克斯勒(D.Wechsler, 1896-1981)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即用一个人在他的同龄中的个对位置,即通过计算受试者偏离平均值多少个标准差来衡量,这就是离差智商,也称为智商(IQ)。比如说,两个年龄不同的成年人,一个人的智力测量得分高于同龄组分数的平均值,另一个的测验分数低于同龄组的平均值,那么我们就作出这样的结论:前者的IQ比后者高。大多数智力测量都用离差智商(IQ)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计算公式为 IQ=100+15Z=100+15(X-M)/S

Z=标准分数

X=某人在测试中的实得分数

M=人们在测试中取得的平均分数

S=该组人群分数的标准差

如果一千位随机测试者在测试中取得的分数的平均值为20,通过计算得到该组人群所得分数的标准差为4,那么一个分数为28的人的智商为100+15×(28-20)/4=130

小学生常用的智力测验主要有中国比内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CW—70儿童智力测验、画人测验、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瑞文推理测验、团体儿童智力测验等。

(一)中国比内智力测验

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源于法国的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和其助手西蒙(T.Simon)出于鉴别智力缺陷儿童的需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智力测验: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M.Terman)教授对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进行修订,称为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

1924年,我国心理学家陆志韦对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进行了修订,叫中国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陆志韦和吴天敏教授又发表了第二次修订。1982年,吴天敏教授对第二次修订本又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称为中国比内智力测验。

中国比内智力测验包括语言文字、数字、解图和机巧4类,共有51个项目,主要侧重于考察人的言语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是对人的总体智慧的测量。测验范围广,适用于2~18岁的人。测验时间短,一般3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此量表的使用与评定需要专业人员指导。

(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编制的韦氏智力量表包括三种: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1967),适用于4~6岁儿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1949),适用于6~16岁儿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1955),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1974年出现了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本(WISC-R),1980年成人量表也有了修订本(WAIS-R),1991年后儿童智力量表的第三版(WISC-R)也开始在美国广为发行。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张厚粲等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进行了翻译和修订,于1981年正式确定了中文版内容。量表包括言语和操作两大部分,每部分又按题目类型分成多种分测验。

在施测中,言语部分和操作部分的各个分测验在顺序上是交替进行的。从测验结果看,除能测出被试在全部量表上的智商外,还可分别测出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一些分测验也可以用来测验儿童的精神和情绪是否正常。此量表适用于6~16岁的儿童。此量表的使用与评定需要专业人员指导。

(三)CW—70儿童智力测验

CW—70儿童智力测验是国外有关智力测验修订而成,共有70个项目,内容包括常识、算术、类比、词汇、理解、积木、推理、填空等。适用于所有儿童。

(四)画人测验

画人测验又称绘人测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智力诊断工具。1885年,英国学者库克(E.Cooke)首先描述了儿童画人的年龄特点。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F.L.Goodenough)首次提出了画人测验可作为一种智力测验,并将这一方法标准化。1963年,哈里斯(D.B.Harris)对画、人测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全面修订,发表了古氏—哈氏画人测验。1968年,有人编制了画人记分量表,并首次提出了画人测验的30项发育指标。

我国在1934年由肖孝嵘对画人测验进行了修订,近年来又有人在修订和应用这一工具。画人测验只要求儿童画一个人像,简单易行,能引起儿童兴趣,不易疲劳,因而能使儿童较好地表现出实际智能水平。但这一方法仅适用于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学生,对不会画画的儿童不易采用这种方法。画人测验适用于4~12岁的儿童。

(五)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由华东师范大学李丹、金瑜等在美国蒙策尔特(A.W.Munzert)编制的智商自测(IQ self-test)的基础上,经过在上海市的试用修订而成,后于1991年制订了全国常模。

本测验为文字性质的纸笔测验,共有60道包括文字、图形和数字方面的测验,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该测验的特点是实施简便、省时。适合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8~17岁)的智力筛查,可作为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大规模智力调查或科学教育、科学实验的测评的理想工具。

(六)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的全称是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SPM),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设计的一种非语言型的智力测验。这套测验包括三个测验。一个是1938年出版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它适用于施测五岁半以上的儿童至成人。另外两个测验编制于1947年。一个是适用于年龄更小的儿童与智力落后者的瑞文彩色推理测验(CPS);另一个是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瑞文高级推理测验(APM)。其中,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应用最广。由于采用非文字的形式,可克服文化背景和知识的影响,因此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内容由60个题图组成,排列由易到难,方便易行,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测量出被试的推理能力。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于198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张厚粲等人修订,并制订了中国常模,从而成为我国智力测验的常用工具。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团体智力测验。

(七)团体儿童智力测验

团体儿童智力测验(ZITC)由华东师范大学金瑜博士编制,先在上海地区试用,制订全国常模后于1996年发表。它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结构与内容相似,由语言量表和非语言量表两部分各五个分测验组成,共有以多项选择题形式出现的测题292题,用于对9~16岁中小学生的一般智力进行团体施测。根据测验结果,可得出被试在语言量表、非语言量表和全量表的三种智商分数和各个分测验的量表分数。该测验的特点是经济、快速和方便,可为教育科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进行心理咨询提供智力方面的信息。

问题一:常用的智力测验有哪些?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是有关人的普通心智功能的各种测验的总称,又称普通能力测验。编制这类测验的目的是为了综合评定人的智力水平。早期编制的智力测验多采取个人测验的形式,这是单独评估心智功能的最好方法。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个人智力测验主要有两种: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现在常用测验包括: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智力测验、军队甲种团体智力测验和军队乙种团体智力测验。

问题二:智力测验的常用测验 Binet-Simon Tests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制定出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包括30个项目),1908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1922年传入我国,1982年由北京吴天敏先生修订,共51题,主要适合测量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智力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D.韦克斯勒制定。为了更真实的反应出一个人的智力情况,韦克斯勒编制了若干套智力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1955),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1949),适用于6到16岁儿童;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1963),适用于4到6岁半。计算公式:IQ=100+15Z Z为标准分数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V)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ewis Terman)于1916年对“比奈一西孟智力量表”修订而成的,1937年和1960年,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又经过两次修订,成为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标准测验之一。智龄(mental age)即人的智力年龄。推蒙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其公式为: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测验以个别方式进行,通常幼儿不超过30~40分钟,成人被试不多于90分钟。测验程序是以稍低于被试实际年龄组开始,如果在这组内有任何一项目未通过则降到低一级的年龄组继续进行,直至某组全部项目都通过,这一年龄组就作为该被试智龄分数的“基础年龄”;然后再依次实施较大的各年龄组,直至某组的项目全部失败为止,此年龄组作为该被试的“上限年龄”。瑞文标准智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设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自问世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对它进行了修订,现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有着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测验旨在测试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尤其可以测量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息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的主要特点是适用年龄范围宽,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语言的限制,并且可以用于一些生理缺陷者,如用于聋哑儿童、文盲。测验既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实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解释直观简单,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瑞文测验的编制者曾于 1947年、1956年对瑞文推理测验做过小规模修订,1947年又编制出适合小年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理测验,同时还编制了适合高智商者的高级推理测验。1985年,我国学者张厚粲等人对该测验进行了修订,建立了中国常模。军队乙种团体智力测验是一种非文字测验,适用于文盲和不懂英语的人,测验时限50分钟,由7个分测验组成,即:迷津、数立方体、完成图序、译码、校对数字、图像指缺和几何组构测验。该测验与军队甲种团体智力测验的相关系数为.80,与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的相关系数为.73。

问题三:常用心理测验有哪些智力测验常用的有: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中国比内测验

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90项症状清单(SCL-90)

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生活事件量表(LE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应对方式问卷

问题四: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智力测试是什么筛查性智力测验(无法得知孩子准确智力数,只能够知道孩子有无智力异常)是我国儿童常用的测验方法。智力测试的模式大多是对测试者发起提问或要求,根据被测试者的回答或操作,以及在测试过程中儿童的专注程度、反应、情绪等因素,得到孩子的测试结果。这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方法,而不是像某些家长所认为的用仪器或计算机、电脑测试。一个小小的检查,就可以把您孩子的智力简单快速的表现出来,是正常,异常,还是可疑,甚至连具体的智商都能精准测出。

绘人测试:

绘人测试适用于4~9岁的孩子。测试的方式是让孩子自由地描绘出一个人物,根据画出的人物判断孩子的智力和心理状态。

学前儿童能力测试:

学前儿童能力测试又称为50项测试。50个项目测验的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身体部位、偏利性、记忆、视感知及眼手协调、知识、联系与抽象、听觉与语言理解、运动等,适用于4岁~7岁小儿。

丹佛婴儿发育量表:

丹佛婴儿发育量表能灵敏地预知并无出现明显变化的发育异常问题。即能在早期发现小儿的智力发育问题。同时可以作为高危儿童(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严重黄疸史者和窒息史者)的发育监测手段。但不能作为诊断和评价发育障碍种类和严重程度的工具。它对小儿将来的发育也无任何提示作用。

丹佛婴儿发育量表是由104个题目组成。量表一共包含4个区域:个人社会技能、细动作-适应能、言语能力和粗动作能。个人社会技能23项,主要检查小儿与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细动作-适应能30项,检查小儿手指的运动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言语能20项,检查小儿对成人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自我思想的表达能力;粗动作能31项,检查小儿坐、立、走、跳及平衡能力。

斯坦福-比奈量表:

本量表测试时间通常不超过40分钟。测验的过程是从稍低于被测试者的实际年龄组题目开始,如果在这组题目内测试者有其中一项没有通过的话,就要调到更低一级的年龄组继续测试。直至某组全部项目都通过,这一年龄组就作为该被试智龄分数的“基础年龄”;然后再依次实施较大的各年龄组,直至某组的项目全部失败为止,此年龄组作为该被试的“上限年龄”。

问题五:常用的智力测验有哪些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按测验的内容分: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如成套的成就测验等。2.按测验的对象特点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3.按测验表现形式分:文字测验(纸笔测验)和非文字测验。4.按测验的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5.按测验的时间分:速...

问题六:智商测试有什么策略,或者常见的规律?仔细观察图形或规律,不要过分在意时间,放轻松。下面列举一些题目:

12358..... 1+2=3 2+3=5......

24 15 8() 5的平方减1 4的平方减1....所以()应填3

A D H()按字母表顺序A=1 D=4 H=8 1与4隔3 4与8隔4下一与H应隔5因此为M

1 3 4 8 16 32()4=3+1 8=4+3+1 16=8+4+3+1 32=16+8+4+3+1因此下一应为32+16+8+4+3+1=64

其他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图形的话可用想象能力来做出。

问题七:国内外常用的心理测试法包括哪些?() A.人格测试 B.智力测试 C.能力测试 D.职业倾向测试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来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你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和问题回答的高峰时段(中午11:00-3:00晚上17:00-24:00)去提问,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你可以请教老师,问问同学,共同学习互相进步

三,您可以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许多专业人才,一定可以为你解决问题的。

四,网上很多专业论坛以及知识平台,(如作业帮)上面也有很多资料,我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总是上论坛求解决办法的。

五,将你的问题问的细一些,清楚一些!让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么意思!

~\(^o^)/~祝学习进步~~~

希望对你有帮助,你的采纳就是我们回答的动力!帅气又萌萌哒你不要忘了采纳!!!!!!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日本网友 解出这道数学题就是天才 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