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披麻戴孝的规矩是什么(披麻戴孝啥意思)

办丧事时,孙子辈戴孝,有哪些规矩

今天给各位分享披麻戴孝的规矩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披麻戴孝的规矩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中国人披麻戴孝有什么规矩吗外孙女披麻戴孝的规矩披麻戴孝的规矩是什么

中国有许多传统礼节,现代人大多只是遵从而不知其意,那么这次就来谈谈关于“披麻戴孝”的传统。

人去世后亲属为什么要披麻戴孝 这样做有啥讲究

先来一张甄嬛娘娘。

这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皇帝雍正去世后的一幕,可以看到图中的妃嫔们皆身穿白服,头戴白花,以示丧事。

那么这所谓“披麻戴孝”,在农村叫“办白事”,而在中国古代则有一个十分繁重的礼节,即为“丧礼”。

丧礼出自《周礼·春宫·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

丧礼指有关丧事的礼仪、礼制。

《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

孔颖达疏:“丧礼,谓朝夕奠下室,朔望奠殡宫,及葬等礼也。”

丧礼有着十分繁琐的过程,在这里列举一二。

1.请总管

2.设账房

3.找杠房

4.刻棺木

5.找棚铺

6.租赁桌椅

7.找茶房

8.找白货铺

9.请吹鼓手

10.订扎彩

11.找裁衣店

12.订酒席

13.零星购置

14.租白轿、租马车

光是列举而不展开,有些名词所为何意便能一目了然,而又有些名词所为何却是一知半解。单单看着这些条目,便能知晓这其中有多么繁琐,这中间又有多少规矩。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皆以死者为大,故我国有清明节。

死者为尊,死者为大的观念下,必定会有一些类的礼节与之相匹配。至如今当下社会,这些礼节已经缩减许多,当今农村所办丧事尚且算是比较繁琐,而城市里断没有像农村那样大的地界,像农村一般的观念固守。

关于孝服,自然也是有许多规定。

孝服是居丧时期穿的白布或麻布(中国),而在西方则为黑色。

关于丧服的规矩,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守丧时间的长短都有不同规定。在我国古代居丧三年。

1.斩衰服,三年之服生麻布,是五等丧服中最重要的一等,以极粗麻布制作,衣边不缉。

2.齐衰杖期、不杖期,一年之期服熟麻布,为丧服第二等,缝衣边。

3.齐衰五月、三月服。

4.大功,九月之服,大功及以下都不用杖。

5.小功,五月之服,为丧服第四等。

6.缌麻,三月之服,为丧服第五等。

孝服的颜色也并不是现代人印象中的白

白布:死者同辈、外亲

麻布:子女儿媳

萱布:孙侄甥

浅布:曾孙辈

黄布:玄孙辈

红布:直系玄孙(因玄孙为五代之孙,用红色隐含笑丧之以)

关于丧礼,实在有太多礼节,至现如今早已简之又简,中国传统礼节有许多内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一些旧俗逐渐淡出视野,成为真正的历史。

外孙女披麻戴孝的规矩是除了穿孝服外,还有些特别的标志,即肩头钉一块蓝布。

为亡故的长辈戴孝是传统的丧葬礼仪中最明显最具有标志性的礼节之一。一般亲戚中和近支家族中的晚辈不论男女都要戴孝。子女更要戴重孝。重孝,按照古老的仪俗,要从头到脚一片白,孝衣用麻布做成,衣服不锁边,腰扎麻绳,即所谓“披麻戴孝”。

现在戴孝,虽然没有了原来意义上的“麻”,但“孝”则是实实在在的。按习俗,儿子要穿孝衣(袍),戴孝帽,鞔白鞋(将白布鞔在鞋的表面);女儿要穿孝裤子、孝褂子,戴孝包头,鞔白鞋。近些年,习俗渐改,孝子已大多不再穿孝衣,也不鞔鞋,只是戴孝帽,女儿除了不再鞔鞋外,仍是一身孝。

孙、重孙除孝服外,还有些特别的标志,如孙子、孙女孝衣肩头钉一块红布,重孙钉两块;如果亡者是外祖父母,则钉蓝布。

披麻戴孝的由来

中国是讲究“孝文化”的一个国家。古人认为:作为子女,应该为父母尽孝。子女无论怎样孝敬父母,但子女总有“亏欠”父母的地方,因此,当父母过世需要办理丧葬之事时,子女应该披上利用麻布制作的衣服,用自己的“切肤之痛”去“抵消”对父母的“亏欠”。其实,这就是“披麻”的由来。

至于“戴孝”,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在古代,人们称丧葬之事为“白事”。孝子贤孙们戴上利用白布做的孝带就意味着自己家里在办“白事”,并用以告诫所有前来吊唁的宾客切莫嬉戏娱乐而已。

1、孝男身穿麻衣,头戴麻帽,脚穿草履,腰扎草绳。如果这孝男已送给别人做继子,则不戴麻帽扎头白,腰扎白带加一条红带以示区别,如果有孝子外出不在家,应将这一套放在竹箩中,以示亲临。

2、孝孙穿黄麻衣,戴黄帽,腰扎白带;侄孙也是黄衣不戴帽;曾孙穿绿衣、戴绿帽;侄孙也是绿衣,不戴帽。

披麻戴孝由来:

从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儿子成家后都不孝敬老娘,为了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反哺之情,老婆婆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她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后,不需你们花什么钱,用破草席把我一卷,埋了就行。不过你们要从今日开始,每天看看屋后面槐树上的乌鸦和树林里的猫头鹰是怎样过日子的,直到我闭了眼为止。

不花一文钱就能葬了老娘,这正中了两个不孝之子的心意,他们马上答应了。兄弟两本来无心看什么乌鸦与猫头鹰过日子,但经老娘一提醒,他们出工收工时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来。原来,乌鸦与猫头鹰都是很细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些小家伙总是张大嘴巴,嗷嗷待哺。

当小乌鸦长大后,妈妈飞不动了,就待在家,小乌鸦衔来吃的填在它嘴里。等小乌鸦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喂养它,反哺之情,代代相传。而猫头鹰却不一样,妈妈老得不中用了,猫头鹰就把妈妈吃掉。

兄弟两越看越内疚,渐渐的改变了对母亲的态度。可是,天公不做美,兄弟俩刚刚开始孝敬赡养老娘,她老人家却偏偏过世了。为了记取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安葬那天,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

从此以后,这个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有些地方的老百姓比较穷,穿不起一身黑衣服,就戴一条黑布戴在胳膊上。

关于本次披麻戴孝的规矩是什么和披麻戴孝的规矩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披麻是啥讲究 有何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