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月亮的公转周期是多久(月亮自转一圈是多久?)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上会发生什么事 答案说出来你都不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月亮的公转周期是多久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月亮周期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月亮一年的周期是多少啊关于月亮的周期变化月亮的公转周期是多久

月球每27.32天绕地球一周(相对于恒星而言).它也以同样的时间绕自己的轴自转一周.由于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导致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这个公转和自转周期的相等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地球对月球有潮汐作用的结果,这一点我将在下面解释.月球相对于恒星的公转我们称为恒星月.然而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绕着太阳公转.这样当月球绕地球一周时,由于地球的运动带着月亮一起运动,所以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也略有移动.月球必须再公转两天半的时间才能赶上太阳,回到和以前相同的相对与太阳的位置.月球相对于太阳绕地球公转称为朔望月,朔望月是29.35天.对人类而言,朔望月远比恒星月重要得多,因为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日光照射到我们所看见的月面上的入射角会经历稳定的变化,而这个角度决定乎月球相对于太阳的公转.月球要经历接连发生的月相.在一个月的开头,月亮正好位于太阳的东边,只有日落以后才能看到一弯细细的娥眉月.

木卫一,木星的火山卫星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月球公转周期大约为27.32天。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称为一个太阳年,约为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地球的自转周期是1天也就是24小时。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但是已知月球平均每年以3.8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

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同步是潮汐作用的演化后果。月球绕地月系质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同时,也随同地球绕太阳公转。

在地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还受大行星的摄动影响,形成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在天球上也呈现出多变的视轨迹,中国古代特称之为“月躔”。月球最主要的轨道变化为偏心率变化、轨道倾角变化、拱线运动、交点西移以及中心差。

关于月亮的公转周期是多久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152年一遇的天文大戏,被你拍到了,但你真的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