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杨虎城简介关于杨虎城将军的简历,阎锡山简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张作霖的一生简历杨虎城简介关于杨虎城将军的简历香港董建华的父亲简历姓名:张作霖
出生年代:1875~1928
职称:
国家:奉天海城人
相关介绍:
姓名:张作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75~1928
籍贯:奉天海城人
民族:汉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早年投身绿林。1902年被官府收编。武昌起义后,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力量。后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镇压反袁的国民党人。袁称帝,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帮助下控制了辽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前,与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直奉战争失败后撤回关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自治”。1924年9月挑起第二次直奉战争,占据山东,一度扩展到苏、皖,直至上海。他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等,合力对冯玉祥的国民军作战,重占天津、北京。1926年,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封闭进步报馆,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企图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1928年初,蒋介石统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路军北上,直逼京、津。张作霖眼看大势已去,于5月30日下总退却令。因慑于东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诺,而激怒日本军方,6月4日清晨,张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逝世。
1、杨虎城将军的简介2、杨虎城去世时间3、二虎守长安的简介4、西安事变五个关键人物5、杨虎城的人物评价杨虎城将军的简介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杨虎城去世时间
杨虎城
生卒: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
简介: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
二虎守长安的简介
1925年l0月,吴佩孚东山再起,自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刘镇华经阎锡山与吴佩孚取得联系,被任命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于是刘镇华便在豫西招集散在各地的镇嵩军旧部、土匪、红枪会、大刀会,并以阎锡山供给的枪支炸弹,把这些乌合之众武装起来。1926年初,因受到鄂军寇英杰师的围攻,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率领他的部队败退到豫西、准备回陕西,但在陕州、灵宝地方遭到刘镇华部的截击,被打垮。岳维峻只身逃往山西,成为阎锡山的俘虏。当时的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虎臣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因到河南援应岳维峻,也被刘镇华打败,只身由灵宝过河经山西,化装逃回陕西。
经此一役,刘镇华很快编组成一支号称十万人的部队,计张治公一军、王振一军、梅发魁一军、柴云升一军、张得胜一军,此外还有一些直属部队和特种兵。接着刘镇华指挥这—支十万人的部队西向潼关进发,演出了一场历史上少有的围攻西安八个月的残酷战争。
由于陕军精锐部队随岳维峻在河南作战,被消灭殆尽,关中地区守军成份复杂,兵力分散,驻同州的麻老九、驻蒲城的缑章保等部趁机迎刘入陕。所以镇嵩军轻易地占据潼关,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直扑西安。
镇嵩军原本是豫西的一个惯匪集团,这次纠集的10万人马,也是仓促之间组成的乌合之众。当时吴佩孚并没有能力满足这10万人的开支,镇嵩军只得“就地征发”饷糈。他们出发时,即以“打到陕西去升官发财”相号召。所以镇嵩军所过之处,庐舍为墟,陕西东路各县人民惨遭劫掠。
1926年4月初,刘镇华的镇嵩军兵临西安城下。当时,西安城内只有督办李云龙所属第十师的一个旅、四个独立团和陕西陆军第四师卫定一部的两个团,都因建制不全,共计还不到5000人。李云龙刚由关外归来,一部分人建议暂时放弃西安,徐图整理反攻。就在这样举棋不定的时候,西安一批过去受刘镇华豢养的地方大绅就组织了一个什么“和平期成会”,派出代表去见他们当年的“刘兼座”表示欢迎。为了使刘镇华更体面一些,他们请刘镇华稍停一下,等西安原来的李、卫部队全部撤走之后,举行一个盛大的欢迎会,欢迎“刘雪帅”(刘镇华号雪亚,当时一部分人乃至吴佩孚给刘的电报都这样称呼进城。刘镇华从这些所谓地方大绅方面已了解到西安城内的情况,满以为西安已在掌握之中,自乐于在盛大欢迎之下,来一个入城式,那确实体面多了,也就同意了这样的办法。
在镇嵩军兵临城下、谣诼繁兴、部分地方大绅筹备欢迎刘镇华入城、当局者撤守未定这样危疑紧急情况之下,原在西路与直军吴新田第七、第八师作战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杨虎城召集他的高级将领李子高、姬汇百、孙蔚如、冯钦哉、魏野畴等人在三原开会,分析局势,研究对策,决定对刘镇华给以迎头痛击,固守西安。在渭北进步力量热情支持与西安各进步团体欢迎之下,杨虎城率领了他的一部分军队很快地进入西安,稳定了战局.于1926年5月19日召开在陕国民军各方高级将领军事联席会议,共同决定取消原有番号,统称“陕西陆军”。恭推陕西军务督办李虎臣为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田玉洁和杨虎城为副司令并分任第二、三师师长,卫定一为总指挥兼第四师师长,邓宝珊为参谋长、韩庆绥代理,通电全国,通电由卫定一领衔,杨虎城、田玉洁、冯毓东、后方留守司令朱思聪、西安城防司令史铸、旅长何毓斌、姚振乾、姜宏谟、刘文伯、丁增华、党玉琨、党海楼、陈发荣、李德升、冯钦哉、姬百汇、王保民、甄寿珊、王绍猷、张菖、胡景铨、游击司令黑子斌、孙蔚如、警备司令左协中等25人署名。表示对总司令绝对服从,对原有主张,坚持到底,誓歼嵩匪,以其恢复吾陕父老子弟之安全而后已。军事部署如下:以杨虎城和李虎臣部守卫西安,卫定一部沈澄、陈发荣负责兴平、武功一代防务维持西安与咸阳之间的交通,党玉琨、党海楼部驻守宝鸡抵御甘军孔繁锦与陕南镇守使吴新田等部,防止他们与刘镇华东西夹击使陕军腹背受敌。田玉洁负责渭北一带防务,各部军相机行动,以全力支援西安守军。第一师
旅长:姜宏谟、刘文伯、赤炳文,
团长:刘孚敬、丁增华、方济川、何振藩、杨春亭、王芝懋、韩兆瑞、李定伍、李鸿林、宋锡候
第二师
旅长:丑彦俊、甄寿珊、王绍猷
团长:许权中、薛宝荃、杨碧明、杨景积、党一哉、胡德辅、张九才、惠显锋
第三师
旅长:冯钦哉、姬百汇、孙蔚如、马清苑团长:柳子俊、王玉亭、张自强、王保民、韩寅生、黑宪章、赵寿山
第四师
旅长:党玉琨、党海楼、陈发荣
团长:贺玉堂、吕勇芳、徐元凯、周吉、蒋占朝、沈仲斐、潘占魁、王宝发、韩清芳
另外在外线作战的还有胡景铨、候天相、耿庄、姚振乾、康振邦等旅团。
西安事变五个关键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或宋子文、宋美龄为西安事变关键人物,我为大家带来了详细的内容。
西安事变关键人物
西安事变和平谈判主要五个人是: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或宋子文、宋美龄。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张学良简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陆军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海城,祖籍河北大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西安事变关键人物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杨虎城的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毛泽东: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张学良:自台北传真亲书贺词“敬念杨虎城先生百岁诞辰”,说杨虎城不过陪衬,后悔搭了杨虎城,西北军没用,令其伤心极。但张学良亦表示杨虎城是一个好人,也很愿意做一个大家认为爱国的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袁荫盛:纵观杨虎城将军一生,他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捍卫者,他通过亲身实践走上了“联共救国”的道路,他是国民党左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因为抗日的问题和蒋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发动了“西安事变”。
史家对这些问题不尽然,不过从过去的历史看来,至少后来国共携手抗日,不能不说和“西安事变”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至少“西安事变”也有助于后来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日本这样的历史事实。
中国共产党:杨虎城为“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为促进国共合作、推动抗日而献身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台湾学者郭冠英:国民党应抚平历史伤痕,正确看待“西安事变”。遭囚禁12年后,却被杀害,杨虎城受到了很大的冤屈。“西安事变”是一个爱国行为,国民党应积极抚平历史伤痕。
扩展资料:
杨虎城的革命历程
公元1908年,一名叫杨怀福的农民因参加反清组织“哥老会”,被清政府在西安绞杀,他不满15岁的儿子独自用手推车一步一步地推了两天,将他的遗体才推回了100多公里外的蒲城老家。因为贫穷,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老人的遗体才得以下葬。
也许就是这次不寻常的人生变故,使得这位不满15岁的少年从此走上了反抗清王朝、匡扶社稷、拯救民族的革命道路。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名满天下,誉满天下的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名忠祥,字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蒲城县城东20公里的甘北村,父母以农业为生,家境贫寒。所以杨虎城仅读过两年私塾,之后便为人佣工。
父亲被杀以后,杨虎城更加仇视清廷,革命的火焰在胸中燃烧。1910年,他联络贫苦农民,在家乡组织了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打富济贫,抗御暴政。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
1915年袁世凯称帝,杨虎城的民团加入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军。两年后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杨虎城的部队加入了陕西革命党人建立的靖国军,响应护法。至此,杨虎城从一名关中“刀客”成长为革命军中的一员年轻战将。
1915年到1917年,杨虎城参加陕西民主革命早期仅有的一支武装力量——靖国军,后又参加国民军。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杨虎城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连孙中山也知道陕西有个杨虎城,所以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亲自为并未到会的杨虎城办理了入党手续。杨虎城从此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追随者和捍卫者。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京逝世,杨虎城闻知后十分悲痛,派人到京致哀的同时,他还在驻地耀县举行大会,隆重悼念孙中山,“成为当时陕西政治活动的一件大事”。
1926年,杨虎城与国民军第2军李虎臣等部联合坚守西安孤城达8个月之久,从战略上策应了北伐战争。1927年先后任国民军联军第10路军司令、第二集团军第10军军长,率部东出潼关会攻河南,参加北伐战争。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杨虎城拒绝在所部“清党”。1929年蒋介石与冯玉祥关系濒于破裂,杨虎城率部附蒋,由暂编第21师师长任新编第14师师长,驻防河南,先后参加蒋冯战争和蒋唐(生智之战。
1930年在蒋冯阎战争中,杨虎城相继担任第7军军长、第17路军总指挥,同年10月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
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杨虎城始终心存不满。“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五天,他发表了《杨虎城泣告全国书》,这是国民党第一位发出抗日要求的高级将领,此后,杨虎城多次表达抗日决心,保护学生爱国运动。
1933年3月,日军攻占热河,进逼长城各关口,蒋介石到石家庄坐镇,杨虎城也赶往石家庄见蒋,除报告陕中政情外,还向蒋表露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抗日。结果遭蒋冷遇,要他管好自己的事。
此后,杨虎城多次向蒋介石进言,要求停止“剿共”,团结御敌。蒋不但不听,反而疑忌倍生。
在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杨虎城与其他许多人一样,人生的道路曲折而艰难、复杂而迷茫,但在杨虎城的身上,的确有着不少超过前辈和同时代人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虎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安事变”之外的杨虎城
董浩云(1912-1982),男,浙江舟山人,中国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创办人,中国现代航运先驱、“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被誉为“现代郑和”。
1927年10月,中学毕业后考入航运业训练班。1928年到天津航运公司当职员,后逐步升任为常务董事,踏上了经营航运业的生涯。靠“勇于竞争,大胆创业”的精神,几经努力,他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他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近一倍;虽不及“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环球集团多,但其船舶的种类之多、单船吨位之大、机械设备之新,均超过环球集团。
人物生平
1912年舟山定海区出生,属猪。年幼时移居上海读书和创业,后至香港发展。
1927年 16岁,中学毕业考入航运业训练班。
1928年 17岁,任职天津航运公司。
1933年 22岁,创立航运公司,同一年爆发日本侵略战争,公司结束。
1937~41年 26岁,创立不足一年的航运公司因抗日爆发破产。30岁在香港成立不足一年的公司被日军接管
1950年 39岁,公司船只被扣,面临财务困境。
1956年 45岁,中东战争爆发,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船王。
1963年 52岁,首开香港至美国东岸定期航线。
1966年 55岁,首开香港至欧洲定期航线。
1972年 60岁,“海上学府”焚毁。
1980年 69岁,收购百万吨级大油轮,完成收购资产负债率高达83%。
1982年 71岁,心脏病发,在养和医院病逝。
扩展资料
个人创业资料
“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自幼向往大海,16岁投身中国的航运事业,终生与之结下不解之缘。1931年,年仅20岁的他只身来到天津,在天津航业公司艰苦创业,从秘书到船务部主任,直至天津航业公会常务执委;1938年初,在积累了丰富的航运经验后,他回到上海,自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1931年11月底,董浩云奉派与友人顾联青一同乘火车经南京来到天津。12月初到职后,董浩云担任天津航业公司秘书。从此,开始了他与海洋紧密相连的传奇人生。董浩云在天津航业公司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中,他积极倡导“自船、自货、自运”的经营理念,并在1933年通过山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的支持,冲破英国航商的重重干扰,打破了外商长期垄断中国航运的格局,将同蒲路材料运输交与国人承运,北宁路当局随之附和,国人的航运从此打入华北咽喉要道的运输业,为中国远洋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他利用外交手段,与天津英工部局、港务局多次周旋,经过数月的口舌之战,最终将“九号码头”收归天津航业公司名下。同年10月21日,公司迁址至该址办公。从此,天津航业公司有了自己的码头,结束了租借洋人码头,长期受外国人无端刁难的历史。
1935年底至1936年初,渤海湾大沽口内外的一场空前的冰难,造成140余艘中外大小船只被重冰围困达20余日,各船断水、绝粮,船上人、货岌岌可危。董浩云挺身而出,在多次赶往现场视察冰情后,一面与海河工程局、港务局和航业公会多方积极协调,制订营救方案,一面派公司“天行”号破冰船前往救助,更亲自乘坐飞机两次投放食物、饮水、烧煤和各种必要品,为船员和旅客提供了生存保障。
1934年6月3日,董浩云升任天津航业公司船务部主任,先后任天津轮船业同业公会执委、常务执委。同年3月至12月,公司经理王更三多次赴上海执行公务,此间,公司所有文书往来均由董浩云草拟和批阅,经理职务也由他全权代理。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钻研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高度信任,赢得了航业界同仁的广泛认同。
1938年初,董浩云调往上海。在津的6年是董浩云积累经验的创业时期,为他日后成为世界船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他的航运事业正是从天津扬帆起航的。
参考资料:董浩云—百度百科
好了,关于杨虎城简介关于杨虎城将军的简历和阎锡山简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